目前共有31篇帖子。
1946年11月15日,中华民国制宪国民大会在南京召开。
21樓 JosephHeinrich 2014-11-15 14:07
国民党观点:
制宪国大:“制宪大业自民初至今已拖延35年,召集国大为还政于民,结束党治之要著,且多数代表已经抵京,实不能再行拖延”
制定宪法:“所通过之宪法,亦即根据共产党与各党派共同参加之政协之原则,及宪草审议会根据该项原则所制成之宪法草案,中共实无理由可以反对”
国共内战:“政府竭尽诚意,希望派代表赴延安与中共商谈”
22樓 JosephHeinrich 2014-11-15 14:08
共产党观点:
制宪国大:“违背政协决议,不改组政府即召集国大,是伪国大”“按照美国政府旨意行事的国民党正忙于用一个分裂的国民大会和一部独裁宪法打扮他们自己以便于使他们的战争和美国的援助合法化。”
制定宪法:“蒋记国大通过的独裁宪法,其主要部分与政协原则相反,限制人权,总统独裁,是法西斯宪法”
国共内战:“蒋介石撕毁政协决议,进攻解放区”,“发动和平攻势”,“嫁祸共产党”
23樓 JosephHeinrich 2014-11-15 14:08
第三方面观点:
制宪国大:“将督促国大通过政协宪草,以求中共回心转意继续和谈”
制定宪法:“98%来自政协宪草”
国共内战:“综观前后,过去(七月半至十一月半)一段,是国方要打。十一月半以后是共方要打。”因为“国方在军事上已经心满意足,确乎不想再打。然而共方却是积愤填膺,非打不可。”
24樓 JosephHeinrich 2014-11-15 14:09
美国政府观点:
制宪国大:“国民大会确已通过了一部民主的宪法”
制定宪法:“该宪法在各主要方面均与政协会议所定原则相符,通过之宪法既已包括共产党所要求之各项要点,而中共竟认为不宜参加大会,殊为不幸”
国共内战:“ 一方面,国民政府领导人强烈地反对共产主义制度,另一方面共产党直言不讳地声明他们是马克思主义者,并且要为在中国建立共产主义政治制度而努力,虽然先要经过美英式的民主政治形式。纯粹的共产党人则毫不犹豫地采取激烈的措施以达到他们的目的,例如断绝交通以破坏中国的经济和制造便于颠覆和瓦解政府的局势,而不顾被波及的人民直接承受的苦难”
25樓 JosephHeinrich 2014-11-15 14:10
马歇尔(George Catlett Marshall.Jr):马歇尔认为国共两党因为制宪国大破裂是因为两党之间的彼此互相怀疑和完全的互不信任。
26樓 JosephHeinrich 2014-11-15 14:10
周恩来(文革时期):文革时期的周恩来认为,中共本来不希望参加多党制的国大,他说:“我参加了旧政协开会以后,回到延安向毛主席汇报,刘少奇也在场,毛主席说的很清楚。毛主席说:这个和平,我们是拖延时间,便于我们积蓄力量,便于我们训练军队。我们一方面要训练军队,一方面要搞好生产,第三方面要加紧土改,准备战争,准备战场。这个精神就把问题说穿了嘛。毛主席还指示,可以在政协会议上签字,表面上说这个政协决定不错。但是刘少奇对党校报告讲的那些东西(今后会印出来)完全是另一种说法。这是一个关键问题,我亲自可以证明的。刘少奇那个报告我没有听到,现在从文件堆里找出来了。你们听到过吗?后来刘少奇这个报告被高岗抓住了。”
27樓 JosephHeinrich 2014-11-15 14:11
蒋匀田:蒋匀田认为国民党因为改组政府的一个名额之争而与中共破裂实在是国民党政治过敏;但是,若制宪国大通过了中共参与制定的政协宪草作为最终宪法,定能使中共回心转意,愿意接受这部宪法。蒋匀田甚至考虑为了让以后的中共女领导人邓颖超顺利参加政府而同意国大代表宋美龄提出的在宪法中增加保障妇女代表名额一条,并获得制宪大会通过。
28樓 JosephHeinrich 2014-11-15 14:11
梁漱溟:梁漱溟在1949年1月曾评价制宪国大后的国共内战,认为“民国三十五年十一月中旬(制宪国大)以后,要打内战的是中共,而非国民政府”。
29樓 JosephHeinrich 2014-11-15 14:11
张君劢:张君劢认为,国民党始终认为政协宪草违背了孙中山五权宪法理论,故他本人在会前极其担忧若中共不参加制宪国大,国民党势必将宪草返回到五五宪草。但国民党最终尊重了政协宪草,在没有中共制约的情况下通过了政协宪草,实在难以置信。
30樓 JosephHeinrich 2014-11-15 14:11
本帖资讯来自维基百科。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