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樓 伊藤诚
2011-8-23 13:15
根據佛教,四聖諦學說是佛教教義的核心。
苦諦:佛教認為人生在世,誰也免不了生老病死。這些苦難不會因為人死亡結束,因為人死之後不是徹底消失,仍然會輪迴不息,不論在地獄還是人間,苦總是存在的,只是程度不同罷了。[7]佛教還認為,世間的萬物都是變化不定的,這叫做無常。對眾生來說,因為於無常敗壞法起貪著,則將造成身心的熾燃大苦,因此說無常故苦。
集諦:集諦是講苦產生的原因。[8]佛教認為世上沒有無因之果,也沒有無果之因。有情眾生之所以會受苦,在於因無明而於六根觸受起愛執,而導致後有生死的純大苦聚集。
滅諦:佛教認為只要是輪迴,就無法避免會受苦。有情眾生要想從苦中真正的、徹底的解脫出來,只有脫離輪迴這一個辦法。[9]
道諦:為了脫離輪迴,必須進行修行。佛陀給出的方法主要為戒、定、慧三學。依八正道,便可以達到涅槃,永遠從輪迴中解脫出來,證得阿羅漢。[9]
|
|
22樓 伊藤诚
2011-8-23 13:15
四聖諦分為三轉十二行:
初轉四行:知苦;觀察到苦的集起之因;知道苦的集起之因,而知苦的因若滅去則苦能滅去;知道苦的集起之因,從而發展出滅苦的方法。
二轉四行:對苦更深入了解;對苦因更深入了解;已經有些許的苦,因為執行滅苦的方法後而滅去;對於滅苦方法積極的執行。
三轉四行:知道苦已不再來;苦因已消除完畢;所有苦皆滅盡;滅苦方法已經徹底執行完成。此處的知苦和知苦因,是和十二因緣密不可分,而四聖諦三轉十二行,即為十二因緣從了解到滅盡的過程。四聖諦十二因緣並非分開的兩種理論,是次第和內容的不同面向敘述。
|
|
23樓 伊藤诚
2011-8-23 13:16
十二因緣
|
|
24樓 伊藤诚
2011-8-23 13:16
佛教認為,世間萬法都是依因緣而生,依因緣而存在。世上沒有不依靠其他事物而獨立存在的東西,任何事物都是因緣合和而成;沒有什麼東西能夠不受其他事物的影響,也沒有什麼東西能夠不影響任何其他事物;任何事物都有前因,也有後果,而這種因果關係構成了一個無始無終的鏈條。 且依因緣而生之一切,也隨着現象的生起,而損耗其賴之生起的因緣,是故世間一切皆無法恆常。
|
|
25樓 伊藤诚
2011-8-23 13:17
十二因緣具體內容: 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 「無明」是指對「五蘊因緣生而當下敗壞不知」,因對五蘊因緣生而當下敗壞不知而生起貪愛,生起貪愛則覺得五蘊是自己所擁有,進而誤以為有我,此稱為「行」。 由此執為有我進而推動的意志行為,驅使「識緣名色、名色緣識」的循環。此為內在活動。 而我們真正可以觀察的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接觸外境「色聲香味觸法」,而升起六種覺知「六識」,上述為「六入」。 六入處所引發的運作稱為「觸」,由觸引發苦受、樂受、中性受,及聯想和意志行為,簡稱為「受」。 由樂受引發貪愛,苦受引發排斥,此為「愛」。由愛則覺得五蘊是自己所擁有,進而誤以為有我,此種執取稱為「取」,同「行」的定義。 由取而引發「有」,有的意義即為「識緣名色、名色緣識」的循環。 這部份為「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識」的具體展現。 有「識緣名色、名色緣識」的循環,即稱為「生」,由生則不可避免的遭遇生命中種種痛苦,乃至於死亡。
|
|
26樓 伊藤诚
2011-8-23 13:17
覺悟到十二因緣而得到解脫的修行者被稱為解脫者。不論是佛陀、辟支佛、阿羅漢,都是以覺悟十二因緣而了知生死輪迴的真相,從而覺悟,並依「四聖諦」三轉十二行而達到圓滿的解脫。
|
|
27樓 伊藤诚
2011-8-23 13:18
佛教理論的發展
|
|
28樓 伊藤诚
2011-8-23 13:18
以上所講的四聖諦是佛陀在世時對聲聞弟子們宣講的教義,這些教義後來被現代學者稱為原始佛教。有人主張, 釋迦牟尼滅度之後,佛教經歷了部派佛教、大乘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幾個主要階段。但此一觀點並未得到普遍認同。無論如何,四聖諦始終是佛教理論的基礎。
|
|
29樓 伊藤诚
2011-8-23 13:18
部派佛教
|
|
30樓 伊藤诚
2011-8-23 13:19
在北傳佛教中,主流為大乘佛教。大乘佛教信仰者一般將與大乘佛教興起之前的佛教理論稱為小乘佛教理論,以示貶義。有人認為,在當前的漢語之中,「小乘佛教」一般作為歷史名詞使用,並不含有貶義。但在一般人普遍的認知中,相較於「大乘」,「小乘」一詞確實含有貶謫意味,故此種爭議性語詞在相互尊重的原則下,多數良知謙和的大乘佛教徒已漸漸改除不用。[10] 一般,小乘佛教指根本分裂之後所產生的部派佛教教團,亦包括大乘興起後仍然活躍的諸部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