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用汉字日本政府于1946年进行了一次文字改革,规定了1850个“当用汉字”。当用即“当前使用”或“应当使用”之意。这1850个之外的汉字不再使用,改以假名表记,或是用同音、同义字代替,并颁行简化的新字体。于是产生以下情况:
残骸→残がい 附近→付近日本的汉字简化改革,最初导火线是GHQ教育使节团“建议”以日语罗马字全面取代汉字跟假名,实与脱汉运动无关;以往日本最多以“常用汉字”规范汉字使用字数,而非简化汉字。
|
|
教育汉字出现在“小学校学习指导要领”的附录,俗称“教育汉字”。经过1968年、1977年、1989年的追加与改订,现在共计1006字,从小一到小六,各个学年的分配为80字、160字、200字、200字、185字、181字。
|
|
常用汉字1,945个。见常用汉字表与JIS之对应 由于普遍认为“当用汉字”对于社会影响实在太大,于是1981年10月1日日本政府又颁订1945个“常用汉字”,新增少量汉字。并以“目安”为准(即一般社会生活中使用汉字的大致上的标准,不再有强制力)。
|
|
JIS汉字6,802个。JIS C 6226-1978
|
|
中文读法问题
|
|
日语中出现的和制汉字,其中有部分已被中文所吸纳,也有部分未被现代汉语所收录,因而出现部分汉字无法读出字音的问题。由于这些字在日本电影、动漫等大量出现,但没有相对应的读音而无法读出,民间出现仿读。
|
|
仿读方法但民间也尝试以前人的方法仿读日本汉字,以易记及字源为原则,主要方法有:
|
|
以边读边:
動,仿读作“动”。 榊,仿读作“神”,亦有人读作“申”。 辷,仿读作“壹”。 込,仿读作“入”,也有人仿读作“这”,实为“迂”之异体字。 辻,仿读作“拾”,也曾有因其形似“过”而被仿读作“过”。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辞典》取shí(音十) 凪,仿读作“止”,也有人仿读作“风”,香港《电脑用汉字粤语拼音表》取“jau1”即“优”。 畠/畑,仿读作“田”,也有人仿读作“店”。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辞典》取tián(音田)
|
|
躾:仿读作“美”。
|
|
调整结构:
凧,调整结构为“巾+几”,仿读作“旗”,也仿读作“帆”,台湾CNS11643中文全字库取作“筝”。 凩,调整结构为“木+几”,仿读作“机”,少数读成“朵”,亦读作“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