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276篇帖子。
(轉載知乎)為什麼日本經濟發展停滯了近30年,近年卻沒有出現特別嚴重的社會問題?
261樓 JosephHeinrich 2025-7-11 16:33

作者:uergao88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70810406/answer/1926996158439469329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首先他們發展的水平足夠高。日本人91年頂峰的時候,人均工資能達到人民幣3萬。這個購買力放在現在相當於人均工資8萬。

嗯,信貸水平足夠寬鬆。日本零利率實行了長達25年。25年裡面還有10多年是負利率,就是說貸款還能拿錢。這個跟東印度比就完全不是一回事。

所以說有的時候你罵別人歸罵,但是你對比一下北美地區的小黑哥,0元購又不工作,人家08年就能貸30萬去買房。結果現在17年過去了。房價漲了四倍,你說人家想窮也是挺難的,對不對?小時工從疫情時期的8~16美元漲到現在起薪12美元。

還有日本也實行這個去中心化的金融。跟大漂亮學的。而且日本方向的利率還很低,大漂亮,是5%的年利息。一個普通工人都能貸兩年的薪水,比如北美普通能年5萬,4萬的薪水,然後能輕鬆審批10萬刀的。不要小看這個,很多家庭和生意就是缺點資金周轉一下,有了這個資金,他不是說他就回血了,是人有信心繼續幹活。其他國家的,比如亞洲地區,東印度GDP水平只有人家的1/3,那能貸個3~50000多也很容易通過。畢竟這裡的人最勤勞,沒有理由卡這個,人家小黑哥那種都能通過。

看看東印度。動不動的把你的貸款抽掉,動不動的封你的卡,動不動的給你查什麼環保稅務,搞得人本來生意不好的時候就煩,你這麼一搞乾脆關門。好好的經濟就這麼黃了。發展理念不同。

說真的,各位,你在東印度什麼時候有過像小黑哥那種0元購一個月幾次價值人民幣都兩三萬了,也沒事,然後還到處能夠借款,按這種節奏,你的生活能不好嗎?東印度很多勞動百姓這麼努力,什麼條件也不提供給你。而且這個不批,那個不批。

就是整個社會相對而言。人家會盡量去扶持經濟和民眾的生活。所以即便人家停止發展,生活還是過得有滋有味。

對於這一塊有要進一步深入了解的可以多交流。

262樓 JosephHeinrich 2025-7-11 16:33

星空:


都利益崩壞了,還沒有大的社會問題啊,地鐵上公開那啥,而且不是一對一,是多人,上門維修也會那啥,送同事回家也會那啥,老師家訪也會那啥,都有影片佐證的。

263樓 JosephHeinrich 2025-7-11 16:33

因為日本只是一個資產增長停滯了30年有房有車的中產,不是30年不漲工資沒房沒車的窮鬼

日本經濟增長停滯,但物價增長也很緩慢啊,所以現在吃飯和30年前吃飯花錢差不多(呃,疫情後通脹了,但這是另一個問題)

現在買房價格也和三十年前買房差不多

最關鍵的是日本勞動人口比三十年前減少了20%,但GDP沒怎麼縮水,下降的GDP還沒日元貶值的比例多

所以問題不太嚴峻

一般社會問題會出現在不均勻的發展,例如波動很大的增跌,或者一直在跌,又或者迅速猛增然後不動了

均勻且緩慢的增長是不會出問題的,頂多失去活力社會變得壓抑



作者:Codeman摳門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70810406/answer/3580737914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264樓 JosephHeinrich 2025-7-11 16:34


看娃老爹:


原因其實很簡單:有錢人沒有外逃,外資也沒有撤離,所以各行各業都能夠提供提供足夠的工作崗位,人們有工作而且收入還在不斷地增加,社會就不會出現太大的問題。

265樓 JosephHeinrich 2025-7-11 16:34


琅琊公:


只要不內戰,都不是特別嚴重的問題/出現報復社會事件怕是馬上要內戰開打了——其實大多數國人對日美的抨擊和舔都是錯的,都是拿自己社會做參考

那兩地方的高壓鍋隨時在泄氣減壓,所以亂的各有特色此起彼伏

266樓 JosephHeinrich 2025-7-11 16:34

就這還天天贏:


有個問題值得深思

為什麼別人經濟停滯,居民收入增長也就是停滯;

而我們只要增速放緩,居民收入就是整體下滑。

267樓 JosephHeinrich 2025-7-11 16:34

bks:


你最好說的是日本子

268樓 JosephHeinrich 2025-7-11 16:35

作者:謝風雨與分居感觸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70810406/answer/1912140733269410286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沒有?等05後三十了你就看到了

00:10



中華上下五千年造反了五千年

269樓 JosephHeinrich 2025-7-11 16:35

作者:Laurence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70810406/answer/1911888838168671655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從邏輯上來說,結婚率和生育率呈正相關(中國國情),而結婚率下降也僅僅只是生育率下降的其中一個因素。

目前來看,結婚後選擇丁克和不孕不育也開始多了起來,因為經濟壓力推遲結婚年齡,因為生活環境和食品安全問題導致不孕不育的情況也肯定是增加的。

中國的結婚對數下降更多是結構性矛盾,剩男和剩女太多,整個社會性別對立愈發激烈。

一般來說,生育率的下降速度一定是要快過結婚對數的下降速度的。

中國的結婚對數,從2013年達到巔峰,到2024年暴跌50%,伴隨着中國的出生人口數量在2016年基礎上暴跌50%,也只用了7年(2016-2023)。

生育率的快速下降,對於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打擊是毀滅性的,但這個影響有很強的滯後性,大概還需要過十幾到二十年才會顯現出來。

對於中國這種(拜計劃生育所賜)生育率下降速度人類歷史罕見的國家,2040年就是大限了。

一方面生育率暴跌,另一方面年輕人的就業率也暴跌,就業率暴跌比生育率暴跌還嚇人,目前高校生的真實就業率低於40%了。

2025年的現狀是,就業市場湧入1200萬+畢業生,就業進入最艱難時刻,看2000年以後的出生人口,再看經濟,以後越來越難。

鑒於中國目前的人口通縮,經濟通縮,就業率暴跌趨勢,留給決策者的時間不多了。

繼續選擇降准降息+政府補貼,根本無法挽救結婚率、生育率、就業率,也無法挽救經濟,更無法挽救社會。

政府現在非常忌諱提「日本失去的30年」,但日本經濟再蕭條,泡沫爆破再厲害,也沒有出現流民化。

日本經濟雖然垮了,但日本國民的精神沒垮掉,再說一遍,經濟雖然垮了,但日本國民的精神沒垮掉,再說一遍,經濟雖然垮了,但日本國民的精神沒垮掉,說三遍。

日本畢竟是資本主義的發達國家,其長期的經濟低迷伴隨老齡化危機並沒有帶來類似於中國曆朝歷代小農社會破滅、發生系統性危機後的混亂邪惡,而中國社會現在已經開始有苗頭了。

中國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三年困難時期」的盲流,以及東北大下崗後的亂象,就是「流民化」,都被政府按住了,或者很短時間內就被經濟復蘇掩蓋(化解)了。

但今時不同往日,通縮10年起步,失業會越來越嚴重,人口基數又太大......農村和農業被破壞後鄉村也回不去了......再加上老齡化.......「流民」已經開始有泛濫趨勢了,假以時日,量變質變,非常考驗政府的治理能力。

中國的城市還有很多空置房屋,未來更多,流民根本不缺地方住。

深圳近期重拳出擊,清理了「三和大神」集聚地,重慶最近也把網紅「光棍哥山莊」給關閉了,未婚貧困男性「流民化」,很可怕。

清末的白蓮教起義,太平天國的發源地區,都是男女比例嚴重失調的,男人無所事事,貧困,又沒有家庭,極大可能是會變成「流民」的,流民對社會時可能會形成巨大破壞力的。

失業率這麼高,光棍兒這麼多,窮人這麼多,靠堵,不是辦法,但政府有啥辦法呢,總不能把城市大齡剩女抓來分給他們吧?

還能有啥辦法呢?真想不出來。


270樓 JosephHeinrich 2025-7-11 16:35

楓冷慕詩:


因為日本最艱難的階段已經挺過去了,接下來我們直接進入主題,聊一聊日本泡沫經濟

前後的那些事。

大家都知道,日本這個國家是二戰的戰敗國,按照盟國的預想,日本這個國家是不會再有崛起的機遇的,可是在上世紀50年代初的時候,發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朝鮮戰爭。

美國人為了打贏這場戰爭,在朝鮮戰爭爆發後將日本扶持成了對抗中蘇的最前線,當時美國人缺武器、缺彈藥、缺生活用品,這些物資從哪裡來?答案是在日本重建工業化體系,讓日本人提供軍需。

所以朝鮮戰爭之後,最大的受益方其實有兩個,一個是咱們,立國之戰打來了蘇聯的工業化援助,另一個則是日本,他們被美國重新武裝,保留了工業化的能力。

而且美國人當時還有個想法,那就是要把日本建設得繁榮發達一點,以證明自己的模式優於蘇聯,所以從50年代開始,美國人就刻意的把日本的匯率壓制在極低的水平,具體有多低呢?大概是1美元=360日元左右。

這樣做有兩個好處:

第一, 美國人可以通過匯率優勢去大肆購買日本產品,提高美國人的生活水平。

第二, 日本人由於匯率極低,在製造業方面出口優勢極為明顯,同樣一件商品,法國製造要賣100塊錢,日本人生產,可能只需要30塊錢,帶着巨大的成本優勢,日本製造很快就風靡全球,賺了大量的外匯資金,這讓日本在五六十年代的時候經濟高速發展,年均GDP增速高達兩位數,當時世界各國預測50年後的全球GDP排名,日本都是超過美國高居第一名。

當時美國人還很開心,原因我前面說了,因為日元兌美元的匯率極低,所以美國人只用花很少的錢就能買到大量的日本商品,理論上日本出口越發達,美國人的生活水平就越高,這是很容易理解的事情。

可是超出美國人預料的是,日本這個國家在賺了大錢之後,就想要產業升級了,他們不想繼續做服裝、鞋子、玩具這類低附加值的加工產業,他們也想和美國人一樣,去做汽車、家電、造船這類高附加值產業,甚至就連半導體產業,他們也想試一試。

這產業一升級,就給美國帶來了致命打擊,原因我前面說了,因為日元匯率太低,具有明顯的成本優勢,同樣一件商品,買日本製造只需要花美國製造1/5的錢,正好70年代又碰到了中東石油危機,美國人囊中羞澀,就開始大量購買日本商品,在短短几年之內,美國製造就被日本的汽車、挖掘機、攝像機、錄音器等工業品打得潰不成軍。

現在大家耳熟能詳的美國東北部鐵鏽帶,就是那個時候出現的,也就是說,如今支持特朗普的紅脖子群體,其實就是那個年代發展起來的,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特朗普的上台,真的要感謝日本人,這就是歷史的神奇之處。

很多人可能無法理解當時美國的困境,我就這樣說吧,根據我查到的數據,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美國每年對日逆差高達500億美元,這個數字是什麼概念呢?

我給大家兩個參考數據:

第一個是2024年美國對華貿易逆差,總計也就3000億美元左右,現在中國製造有多麼強勢,大家心裡都有數,那個年代的500億美元,我估計差不多有現在萬億左右的購買力,由此可見日本製造在當時有多麼強勢。

第二個是美國舉國之力去開展的阿波羅登月計劃,這是美國歷史上最大的國家過程之一,但是這個項目加起來總共也才花了不到500億美元,也就是說,相當於美國人每年都在給日本免費做一個阿波羅計劃,你現在明白這是一個什麼概念了不?

所以當時美國人一合計發現這樣肯定不行,於是在1985年的時候,他們找到了日本人,要求日元趕緊升值,日本人一聽也挺開心,他們的想法很簡單,日元匯率太低了,他們買外國商品成本太高,早就心生不滿了,所以雙方一拍即合,就簽了一個《廣場協議》

,約定好了日元大幅升值。

而且日元的升值速度還不是慢慢升上去,而是在極短的時間之內拉出了一個十分誇張的曲線,根據歷史資料記載,1985年9月,1美元可以換250日元,三個月後,1美元只能換200日元了,1年後,1美元只能換152日元,2年後,1美元就只能換120日元了。

這意味着一個日本人,躺在家裡什麼都不用干,他的資產在2年之內就能直接翻倍,如果你還是不能理解這種漲幅,那就想一想2023年你買蘋果手機花了7000塊人民幣,可等到2025年你再次去買的時候,突然就只需要3500了,你想像一下這是什麼概念?

所以當日元大幅升值的時候,日本人欣喜若狂,因為自己手上的錢實在是多得花不完,根據歷史資料記載:

當時日本人打一次車就要花上萬日元,相當於同期中國人3個月的收入,甚至在打車高峰期,還有日本人拿着100萬日元鈔票競價拍賣,他們打一次車,就能花掉一個中國人一輩子所有的收入。

而且不僅是打車,當時日本的奢靡是全方位的。

比如說日本宮崎市砸了2150億建了一個度假中心。

東京灣橫斷高速道路,短短15公里,就燒了1.44兆日元。

還有日本女性找男朋友,一次找四個,一個負責打車,一個負責請客吃飯,另一個負責購物消費,還有一個則被視為她們的本命。

由此可見當時的日本有多麼的離譜。

更離譜的是,由於錢實在是多得花不完,當時日本還開始在全世界大採購。

美國的地標建築洛克菲勒中心,三菱地產直接花8.5億美元買下51%的股權。

聞名世界的哥倫比亞電影公司,索尼直接34億美元收入旗下。

美國電影業的旗幟環球影業,松下毫不猶豫,直接60億美元拿下。

甚至當時日本人連美國的自由女神像都想買,當時有美國人就提出了質疑,他們說——再這樣下去,日本人都能買下整個美國了。

可即便如此揮霍,日本人的財富卻依然嚴重溢出,為了不讓手上的錢閒在家裡,日本人開始大規模炒房炒股,導致日本樓市節節攀升,東京銀座的地價高達100萬美元/平,只需要賣掉東京的房子,就能買下整個美國,股市也是走了一波瘋狂的牛市,根據統計,在1989年底的時候,日本的股票總市值達到了4萬億美元的天文數字,幾乎就是當時全球總市值的1/2。

有研究機構進行了數據大梳理,最後發現,日本以佔全球0.27%的土地,佔據了全球1/5的財富,是當時無可爭議世界第一「富國」。

看到這種場景,當時的日本也意識到這種泡沫經濟無法持續了,所以在1989年底的時候,日本首相海部俊樹開始大幅上調中央銀行貼現率,大幅削減銀行貸款,這就導致不管是炒股還是買房的人,突然就拿不到錢了,市場上一下子沒有了接盤俠,樓市和股市一片恐慌,所以從1990年開始,日本的股市暴跌了40%,樓市也暴跌了46%。

當這兩個市場萎靡不振的時候,就會一步步傳導到日本的其他領域,隨着時間的推移,日本大量企業破產,很多企業連續10年都沒有招收新的員工,這就導致90年代末期畢業的日本大學生,遇到了有史以來最嚴峻的就業形勢,當時的日本本科生就業率只有50%左右,有一半左右的人畢業即失業,所謂就業冰河期,指的就是那段時間。

當年輕人找不到工作,他們就只能到處打零工,或者找那種工資很低的崗位,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他們不敢結婚,甚至連出門社交都不再願意,每天上班結束,就是立馬回到自己的出租屋裡看漫畫、打遊戲,這就是日本「平成廢宅」出現的歷史背景,也是日本極低生育率背後的真正原因。

而且我說句實話,他們這類人其實還不是最慘的,真正壓力山大的,是那些在日本樓市高峰期接盤的人,他們以為自己能一直擁有這麼高的收入,所以當初買房的時候拚命的加槓桿,結果泡沫經濟破滅之後,他們難以承受巨額的房貸,最終只能走上天台結束自己的人生。

當日本整個社會都是這樣的局面,生意自然就不好做了,幾乎就是做啥都賺不到錢。

但上帝不會關上你所有的窗戶,在日本經濟蕭條的那段時間,依然出現了五大機遇。

第一大機遇是高性價比經濟。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日本的優衣庫,它談不上什麼高端品牌,也不是非常便宜的價格,但是它主打的就是高性價比,能讓年輕人以儘可能低的價格買到優質的商品,所以優衣庫從90年代之後,就開始火遍日本。

放在國內來看就是,蜜雪冰城的崛起,還有縣城裡各種好想來、宅小惠等零食店鋪,甚至就連小米的風靡,都是高性價比經濟崛起的重要信號,因為沒錢,所以年輕人對價格更加敏感,但是他們又想買到品質稍微好一點的商品,所以這些生意就被帶火了。

第二大機遇是二手經濟

因為消費降級,大家買東西都會精打細算,很多商品都可以優先選擇二手商品,比如說一些桌子椅子、相機、書籍等等,日本泡沫經濟破滅之後,就出現了很多二手翻新市場,漫畫書直接加工一下,就拿出去繼續買,國內也是一樣的道理,都在說消費降級,但是閒魚和轉轉這類平台利潤卻在不斷暴漲,這就是二手經濟崛起的重要證明。

第三大機遇是娛樂經濟

再說直接點就是,能讓大家感到快樂的行業,因為經濟雖然在下行,但是人類的需求卻沒有消失,越是環境不好,大家就越是需要釋放壓力,所以一些能夠緩解壓力的行業,比如說遊戲、釣魚等,可能會出現逆勢上漲,還有一些能夠提供情緒價值的產業,也會受到年輕人的青睞,一個最好的案例就是穀子經濟,現在的00後,他們會花大量的錢去買徽章、卡牌、掛件、海報、毛絨公仔等周邊產品。

之前傳出的一些新聞,一塊巴掌大的徽章被賣到了7.2萬人民幣,還有上海一家只賣漫畫周邊產品的快閃店10個小時就狂賣2668萬人民幣,這就是典型的提供情緒價值的產業。

第四大機遇是旅遊市場

這一個我甚至都不用上數據,今年的五一大家也看到了,出行人數和消費金額又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原因很簡單,雖然大家現在沒錢,但缺的主要是買房買車和結婚的錢,出去玩一趟,又能花多少?相比起房子車子彩禮這些大頭開支,旅遊就是高性價比的消費,所以經濟越是不景氣,旅遊行業反而可能會逆勢增長。

第五大機遇是單身經濟

這個我以前講過很多遍了,年輕人只是不結婚,不談戀愛,不代表他們沒有需求,所以只要是能解決他們情感需求的產業,未來都有很大的市場,比如說硅膠+AI產業,再比如說情感陪聊,寵物經濟等等,這本質上都是因為單身群體增長而衍生出來的巨大市場,你想賺錢,那就好好研究一下現在的年輕人需求點在哪裡。

總而言之,我之所以喜歡研究歷史,就是因為很多規律和機遇在歷史中早已發生,太陽底下沒有那麼多新鮮事,只要你掌握了事物發展的基本規律,那無論時局如何變動,你都能坦然處之,不會因為局勢的改變而感到焦慮,就沖這一份踏實,都值得我們花時間去好好研究。

原文首發於我的公眾號「楓冷慕詩」。

大家喜歡可以關注下。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