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527篇帖子。
(转载知乎)日本已经没有未来了吗?
241樓 JosephHeinrich 2025-10-12 23:02

罗密欧与忽必烈:


你没有未来

242樓 JosephHeinrich 2025-10-17 17:53

幼儿园不是好孩子:


连j8粮食安全都不能保证,这种国家就是在走钢丝,有这个风现在,不会有未来的

243樓 JosephHeinrich 2025-10-17 17:54

宋增辉:


我们往根上刨刨:

日本现在是美国的殖民地。

它现在已经不算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了,怎么可能还有未来。

再说简单点:奴隶没有未来,分币没有的贫民才可能有未来。

244樓 JosephHeinrich 2025-10-17 17:54

作者:无意关心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54717076905259499/answer/196180506888294146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谢邀。

之前的回答提到日本内部人口结构的严峻挑战,以及外部逆全球化以及自身产业竞争力不断下降的问题,内外因素交织导致连锁反应,也会使问题进一步恶化,比如人口结构失衡引起人才断代,进而加快竞争力流失等等。

这里我不展开讲,只提一点最近观察到的有趣现象。

知乎有关日本的话题下,有一些面孔非常眼熟。其中有的花费较大精力撰写长篇大论,告诉你为什么日本经济正在强劲复苏,为什么日本社会欣欣向荣,引经据典对国内冷嘲热讽,结果一看IP属地中国。这部分人中不乏日本毕业的硕士博士以及在日工作多年的中介,留日对他们来说有手有脑就行,但只能说是双脚代替手脑更快地思考了。

而IP属地日本的群体回答质量普遍较低,情绪输出占多数同时没有任何意义,比如有的把日语水平当作宇宙大事,在日留吐槽社会问题的回答下刷“你日语不行”,仿佛日语学好这些社会问题就不存在了似的;还有刚毕业没能留在大城市进而入职乡下maker没两年的,这类最经典,修士毕业和专门学校毕业的日本人做一样的工作,在晋升方面和他们比更是路边一条,工资还不比其他行业。唯一让自己好受点的就是在国内app冲浪宣泄情绪;还有一类是分享各种逆袭经验,什么大专、三本上岸,什么大龄转生成功,其中的潜在风险是闭口不谈的,总会有一个模板适合每一位梦想家。

只是分享一下知乎所见,没有任何冒犯的意思,而且我也大力口头支持润日,润日不是什么坏选择。


245樓 JosephHeinrich 2025-10-17 17:55

悟空孙:


挺好,看到高赞答案这种摆数据讲道理的吹日本,确实可以确信日本真的没有未来了。

下面逐条反驳高赞答案。

1,日本消费增加,所以日本有未来。

下图红色线是日本实际消费同比增速,增长的不错。

但是蓝色线是实际收入同比增速。

现在日本的状况是老百姓收入下降,消费增加。

赚的钱在减少,花的钱在增加,用常识评估一下,这叫不叫有未来。

2,日本固定资产投资

连续三年增长。

真的是这样吗?

下图红色线是日本银行对固定资产投资进行的贷款贴现。

看着不断增长,已经超过1989年高点。

但如果去除通胀因素,也就是变换成蓝色线。你就会发展上涨非常温和了。到现在也就到2017年的水平。也就是说,日本的投资增速大幅增长,是因为通胀所致。

事实上投资这个东西,有起有落很正常,过去30多年,日本也有过几次投资增速上涨。也不妨碍日本GDP停滞几十年。

3,贸易逆差

也能吹???

下图红色线是日本贸易差额。

蓝色线是美元日元汇率。

可以看到,2014年到2021年。日元平均汇率在110的情况下(下方绿色线),可以保持每月500亿日元左右的顺差。

结果现在日元汇率已经贬值到150的情况下(上方绿色线),日本堪堪做到贸易上盈亏平衡。

你说这叫好转???

4,丰田很厉害,外国对日本投资连续十年增长,软银

既投OpenAI

,又是阿里巴巴

大股东。所以日本很厉害,日本没完。是这样吗?

1995财年,丰田营业额1000亿美元,2024财年,丰田营业额3150亿美元。增长3.1倍。

1995年,日本GDP5.2万亿美元,2024年4.06万亿美元。

是不是哪里有点不对呢?

如果丰田厉害就是日本厉害,那日本现在的GDP应该是15万亿美元,对不对。就算日本增速赶不上丰田增速,10万或者8万亿美元总应该有吧。

为啥出现丰田增长三倍,日本GDP反倒下滑呢?

其实对于日本来讲,一个残酷的事实就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日本的全球企业逐渐去日本化了。

也就是说日本企业的发展逐渐脱离日本本土市场,其发展模式由立足本土,出口全球。转变为到市场所在国建厂设厂,创造就业。

经过几十年的转型,结果就是日本企业去日本化。日本企业发展了,不会给日本创造就业,创造税收,创造GDP,不会给日本创造好处,反倒有坏处,因为日本企业在他国打拼,是需要本土的资本,人才,技术支撑的。

另一方面,则是日本经济再怎么停滞下滑,再怎么完蛋,也不会对日本企业发展产生影响。

这种转型的具体表现就是日本的股市,从2012年开始,日本股市开始持续上涨到今天已经突破1989年前高。为什么日本GDP在4万多亿美元长期不动,但日本股市持续增长?原因就在于日本股市中的权重股的利润来源已经和日本本国关联不大了。

日本停滞无法影响日本增长,而日本企业增长也无法带动日本走出衰退。

精日天天吹嘘,日本打造出了一个海外日本,这是事实,不能否认。但是这个海外日本可以让真正的日本获得多大利益呢?海外日本越做越大,也不妨碍日本GDP长期不动,也不妨碍日本人实际工资几十年不变,而且还在下降。

这种情况下,你拿丰田很厉害,软银很厉害来论证日本很好,这不很可笑吗?他们好不好,和日本有关系吗?

而外国对日投资连续十年增长,同样说明不了任何问题。外国投资日本,是投资企业,看重的是日本企业的全球价值,而不是日本企业的身份。就像巴菲特投资日本四大商社

,那是看中了四大商社遍布全球的矿产基础设施投资,和日本本国有什么关系。

这还不是最要命的。虽然日本的大企业在经济,实业,民生领域对日本的贡献越来越小。但在金融上的贡献还很大。日本企业利润回流虽然不会惠及老百姓,但是对维持日本金融安全稳定还是意义很大的。

而特朗普的关税战,等于向日本砍出了杀伤力极大地一刀。等于逼迫日本企业把更多的生产资源,以及利润放在美国。等于进一步逼迫日本企业去日本化。并且给日本企业利润回流上了一把锁。

特朗普现在上台才8个月,日本的好日子还在后头。

5,应届生就业的就业率。

如果依靠前面的论据来论证日本有未来姑且可以归结到蠢的行列。

把这一条拿出来显摆那就是标准的坏了。

日本毕业生就业率高如果是因为日本经济不断增长,对人力需求不断增加导致就业率高,毕业生起薪高。当然很好。

不过,如果真的是这个原因。应该是全社会的实际收入同步增长。事实上则是全社会的实际收入下滑的。就看第一张图就可以。

所以,日本毕业生就业率高的原因在于持续几十年的老龄化少子化导致年轻人供应严重不足所导致。

如果你认为这是可以吹嘘的,可以论证日本有未来的正面因素。

那只能说你认为老龄化少子化是一条通往光明未来的康庄大道。

你可以去问问日本人是否同意这个观点。

所以,为啥说日本真的没有未来了?

因为一个对经济非常了解精日,当他花费巨大精力,找了无数数据理由论证出的日本有未来都可以被逐字逐句驳倒。

是不是说明日本真要BBQ了。

之前是反驳精日的观点,下面讲讲日本经济真正的问题。

日本经济衰退40年,很多人用日本来阴阳中国,言外之意就是现在日本就是未来的中国。

我现在就告诉你,别看那些券商的首席经济学家,分析师天天这么阴阳,完全都是错的。

日本经济失落40年,真实的原因并非房地产泡沫破裂,或者老龄化,而是产业实力的衰落。

看下图

图中红色实线是日本GDP占世界比重,红色虚线是日本制造业占世界比重

蓝色实线是德国GDP占世界比重,蓝色虚线是德国制造业占世界比重。

日本与德国,这两个国家很像。都是依靠制造业出口立国,都擅长生产高精尖,高技术,高质量产品。而且都是那种一根筋的民族。而且这两个国家也都面临类似的问题,就是深度老龄化,日本60岁以上人口占人口总量26%,德国是23%。

但是两国过去几十年的境遇完全不同,90年代初,日本如日中天,GDP比德国高出2.5倍。而到了2024年,德国GDP首次超过日本,两条实线出现相交。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就是上图的虚线

1993年,日本制造业占世界比重为22.12%。1992年德国的比重为10.16%。

2022年,日本比重为5.17%,德国是4.65%。

日本制造业相比30年前下滑了78%,德国下滑52%。德国制造业下滑幅度比日本小,所以德国GDP得以超过日本。

所以,虽然依然面临无数内部问题,德国GDP在2024年超过了日本。

站在经济角度,任何国家需求端出现问题(比如房地产)确实会严重影响经济。但生产端才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哪怕需求端问题再大,只要生产端在全球的竞争力不变,在世界上的地位就不会有太大变化。

同样是泡沫破裂,为什么日本40年走不出来,美国次贷5年就走出来了?

因为日本制造持续衰落,而美元地位没有变化。

那么日本制造业为什么衰落?三个原因

第一,韩国与苹果的崛起。日本的崛起本质上是英美扶持的结果,随着苏联的解体,日本的做大。美国对日本的政策由扶持转为打压。方法是扶持韩国打压日本。结果就是存储半导体,消费电子,造船,家电这些本来完全被日本控制的行业被韩国彻底反杀。而苹果手机的出现,等于彻底给日本的电子的棺材订上了最后一根钉子。

第二,产业空心化,日本企业的大外迁。就是上面答案所讲的,日本企业与日本脱钩。日本企业好不好,和日本越来越没有相关性。

第三,日本成为冷战输家。

日本与德国都是小国,高度依赖外部市场。为啥德国下滑的慢,日本基本上是光速下滑?因为冷战结束以后,之前的东欧与俄罗斯被整合进了欧洲的体系。德国凭空得到一批经济殖民地与倾销市场。再加上德国历史上与中国没有过节,而且德国大众在80年代就高度重视,深耕中国市场。导致德国吃到了最大一块冷战红利。

而同样是冷战结束,中国并未解体,导致中国不可能成为日本的倾销市场。同时日本不承认侵略历史,导致中日矛盾越来越大。严重限制了日本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导致日本丝毫没吃到冷战红利。

好了,对比日本这几个制造业衰落的原因。

站在2025年的当下,你认为有可能有一个国家,像中韩取代日本一样取代中国吗?

别提越南,越南目前的发展轨迹并不是东北亚中日韩的发展模式,而是东南亚的泰国模式。

为什么有人觉得越南能崛起?95 赞同 · 22 评论 回答

246樓 JosephHeinrich 2025-10-17 17:55

上马提枪:


可能对那些精日和移居日本就自以为高人一等的家伙来说是吧

截止到2024年底。

日本人均可支配收入根据不同部门的统计,为171.5万-190万日元,这里取171.5万日元,约合1.12万美元

大陆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13万元人民币,约合0.58万美元,约为日本的52%

看着日本很好,但是

按照日本厚生省数据 2025年10月

日本超市五公斤装大米每袋均价4200日元

中国没这个官方统计,

大约按照超市每袋30元。

日本人年支配 190万日元 折合可支配452袋

中国人年支配 4.13万元 折合可支配 1377袋

差不多三倍。

解释一下为什么用大米比

自从中美大对账之后,

大家发现每个国家硬性生活必须支出是完全不一样的,生活日常购买能力也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还是那一些通行的生活常见物资折算才比较好 ,这就有了,可乐士兵,汉堡指数。

所以对于中日来说,大米是个好选择,吃的人多啊,几乎每个家庭都少不了。

世界就这么大,规模十余倍于日本的中国,如今人均可支配都骑在日本身上了,日本的未来是有但只可能在中国之下。

所以,和中国来往不多的日本人大概不觉得什么,但是那些居于国内向往日本,或者已经从国内移居日本的群体来说,这就是很破防了。

人都是往高处走的,自己从高往低蹦这可还行?


247樓 JosephHeinrich 2025-10-17 17:55

kasaihiroki:


当然有,如果变成海地那样子也能叫未来的话。


248樓 JosephHeinrich 2025-10-17 17:55

前两天公司来了一行日本客户,要定一套设备。

他们拿出了一套13页的标准,400多条。详细到线号管的文字方向,指示标牌的材质,字体字号和打印的颜色。与日本国内开远程会议,一大群人参会,一条一条的确认。

确认这套标准花了两天时间,期间无数次和日本国内的邮件确认。

我和同事们感叹鬼子果然“严谨”,同时对他们这种“所有人都有责任就是所有人都没有责任”的行为嗤之以鼻。

2025.10.13

=================

2025.10.16

不知道这个回答为啥突然火起来了。

这两天客户又提了个要求,用一个有64种声调的报警器,把每一种故障单独设定一种报警声音。同时要求每一个故障的报警声音都可以在触摸屏上自由选择。

也是张见识了,第一次听说有64种音调的报警器。找了找,还真找到了。



作者:dt650515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54717076905259499/answer/196109120977158257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249樓 JosephHeinrich 2025-10-17 17:56

曹臻:


一方面,日本有美国爸爸驻军,它的自卫队系统,掌握在美国人的手里,它想动,动不了。就算有以下犯上的传统,也反不了美国爸爸。

另一方面,日本的经济命脉掌握在美国手里,深度依赖美国。最直接的例子,就是日本的汽车,现在中国市场被巨大的压缩,唯独北美市场还是香饽饽。那么,一旦日本打算跟美国翻脸,只要美国收紧一下手里的绳子,就能要了日本半条命。真要是下决心反了,瞬间猝死都不是不可能的事。

好吧,在这么一个被另一个国家牵着鼻子走的大背景下,日本是不可能倒向中国的。而不倒向中国的结局,就注定了它只能一步一步,眼看着自己走向衰落。

但世事无绝对。

现在的全球大局势,就是大家在看中美两国的博弈,谁能最后胜出。在这个过程中,想办法为自己谋求利益最大化,两边都不会得罪。只有个别小国,会当个出头鸟,选边站。

日本也是一样的。

日本脱困的唯一希望,就是指望着一边垮台,然后跟着另一边继续混大半个世纪。

如果美国胜,那么它就会跟着美国瓜分中国。

如果中国胜,那么它就会第一时间跟美国闹翻,去美国抢占经济势力,同时像唐朝

那样,跪在中国脚下称臣。

而从现在的趋势看,我以为,美国从内部崩塌的概率,要远大于“战胜中国”。

不会很远了。不会超过10年。

250樓 JosephHeinrich 2025-10-17 17:56

vi在忙:


投共一念起,刹那天地宽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