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251篇帖子。
(轉載知乎)日本是高福利国家为什么老年人还要出去上班?
231樓 JosephHeinrich 2025-5-10 18:45

真鬼复活:


我不想说中国福利已经可以和日本比了。但你们至少要比就城市老人和城市老人比。农村老人就和农村老人比。拿中国农村老人和日本城市老人比,你是真剑啊。

232樓 JosephHeinrich 2025-5-10 18:46
作者:我小时候老猛了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08321665/answer/4666574986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要么说还得是你乎殖人。


在畜牧业这一点上,确实日本更发达,人家都自费洗地了,能不发达嘛


233樓 JosephHeinrich 2025-5-10 18:46

宫伯:


35岁失业,等不到老年就没工作了

234樓 JosephHeinrich 2025-5-10 18:47

美团外卖来了:


高福利是大风刮来的吗?欧美是之前掠夺来的抢占了科技版权之类的最高点,实在不行人家可以游行,你让日本也游行去吗?别意淫高福利了老年人就该少花点,至少不要奢侈,因为绝大部分没实力,实在不行你现在去国内大街上转转,老年人独自上街的人多了


235樓 JosephHeinrich 2025-5-10 18:47


奈奈:


也不想想,维持高福利的钱是哪里来的…

236樓 JosephHeinrich 2025-5-10 18:47

wangzhefawang:


看了一下问题描述还有日志,怎么都看不到哪里提到中国了。与其提高自己不如贬低别人 看来说的是正确的

237樓 JosephHeinrich 2025-5-10 18:48

作者:三人行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08321665/answer/10303105565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日本的养老金体系分为三大支柱。第一支柱是基本养老金,即国民年金,由政府主导并管理,具有强制性,所有 20 岁 - 59 岁登记在日本居住的人(包括外籍居民)都需要缴纳 ,缴纳金额约为 1.6 万日元 / 月(约合人民币 800 元),65 岁之后便可开始领取退休金。如果缴满 40 年,每年能领取 68.4 万日元的退休金(约合人民币 3000 元 / 月)。

第二支柱是企业年金,由企业自愿购买,主要适用于公司雇员和公务员等每月领取薪水的人员,雇主和雇员共同缴纳养老金保费。一些大企业还会为员工设立补充养老金计划,提供额外的退休保障。

第三支柱是个人储蓄投资养老金,个人自愿购买,作为前两者的补充。

从这些福利政策来看,日本的福利体系确实相当完善,为民众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然而,现实中日本老年人却依然活跃在工作岗位上,这背后的原因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在深入探讨日本老年人为何继续工作之前,我们先来全面了解一下日本的高福利体系。日本的福利政策涵盖了从摇篮到坟墓的各个阶段,在生育、医疗、养老等方面都有着较为完善的制度。

为了鼓励生育,日本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慷慨的生育福利政策。孕妇在怀孕期间就能享受到各种福利,比如在孩子出生时,父母可以获得一次性的生育津贴,金额高达 42 万日元左右(约合人民币 2.1 万元) ,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家庭迎接新生命的经济压力。

孩子出生后,儿童补贴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从 2024 年 10 月开始,儿童补贴发放延长至高中生年龄段,并且取消收入限制。第一个和第二个孩子在高中期间每个月可获得 1 万日元(约合人民币 460 元),从第三个孩子开始,每月补贴倍增至 3 万日元(约合人民币 1380 元) 。这种补贴随着孩子成长持续发放,大大减轻了家庭的养育负担。

日本的医疗体系堪称世界典范,实行全民医疗保险制度,无论是本国民众还是在日本居住的外国人,都能享受到这一福利。在日本,患者通常只需支付 30% 的医疗费用,剩下的 70% 由健康保险承担。对于 75 岁以上的老年人,还有专门的 “后期高龄者医疗制度”,他们的医疗费用负担更低,部分情况下甚至可以完全免费。

此外,日本还设有高额治疗费制度,设定了每月医疗费用的自付上限。如果一个月的医疗费用超过了这一上限,超出部分由保险覆盖。这一制度有效避免了民众因重大疾病而陷入经济困境。

日本老年人仍在工作,这并非个例,而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从一系列详实的数据中,我们能更直观地感受到这一现状。

根据日本总务省的统计数据,截至 2024 年 9 月 15 日,日本 65 岁以上的老人数量达到了 3625 万人,同比增长 2 万人,再创历史新高 ,这一年龄段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占比也上升至 29.3%。与之对应的是,老年就业人员的数量也在持续攀升。2023 年,日本 65 岁以上仍在就业的人口达到了 914 万人,连续 20 年保持增长态势,再次刷新历史纪录 ,就业比例达到 25.2%,也就是说,每 4 个老年人中就有 1 个仍在工作。

分年龄段来看,各年龄段的就业比例均呈现出上升态势。60 - 64 岁年龄段的就业率高达 74% ,这个年龄段的老人,大多刚从原本的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不久,身体状况相对较好,仍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65 - 69 岁年龄段的就业率也超过了一半,达到 52% ,即每 2 个老人中就有 1 个在工作。70 - 74 岁年龄段的就业率为 34% ,大约每 3 个老人中有 1 个在工作。甚至 75 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就业率也达到了 11.4% 。

从行业分布来看,日本老年人的就业领域也十分广泛。批发零售业是老年就业人员最为集中的领域,共有 132 万人,在这个行业中,老年人凭借丰富的生活经验和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为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医疗福利行业的老年就业人数也不少,达到 107 万人 ,随着日本老龄化的加剧,对医疗护理人员的需求大增,一些有相关经验和技能的老年人投身其中,为医疗福利事业贡献力量。服务业同样受到老年人的青睐,有 104 万人在此行业工作 ,比如前文提到的便利店收银的老奶奶,就是服务业老年从业者的典型代表。与 10 年前相比,医疗福利行业的老年就业人口激增了 1.4 倍,特别是从事护理工作的人数增长显著 ,这也反映出社会对养老护理服务的需求在不断增长。

这些数据表明,在日本,老年人继续工作已经成为一种常态,背后必定有着复杂而深刻的原因。


(一)养老金真的 “养不起老”

日本的养老金体系看似完善,但实际上,养老金的数额却难以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先看养老金的构成,国民年金作为基础养老金,虽然覆盖范围广,但金额有限。对于一些仅依靠国民年金生活的老人来说,每月 5 万多日元(约合人民币 2600 元)的养老金 ,在扣除房租、水电费、食品等基本生活开销后,几乎所剩无几。

而厚生年金或共济年金,虽然与工资水平和缴纳年限相关,但也存在诸多问题。随着日本经济的长期低迷,工资增长缓慢,很多人的缴费基数不高,导致退休后领取的厚生年金也有限。再加上人口老龄化加剧,领取养老金的人数不断增加,而缴纳养老金的劳动力却在减少,这使得养老金的支付压力越来越大,养老金替代率也逐渐降低。据统计,日本养老金的平均替代率仅为 40% 左右 ,这意味着退休后的收入只有退休前的 40%,如此低的替代率,难以维持老人退休前的生活水平。

此外,日本的物价虽然相对稳定,但近年来也呈现出缓慢上涨的趋势。尤其是食品、能源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涨幅明显,这进一步加重了老人的生活负担。原本就有限的养老金,在物价上涨的冲击下,变得更加捉襟见肘,许多老人不得不继续工作,以填补养老金与生活费用之间的缺口。

(二)消费高,钱不够花

日本的消费水平一直居高不下,特别是在大城市,如东京、大阪等地,房租、物价更是让人咋舌。以东京为例,市中心一套普通的一居室公寓,月租金可能高达 8 - 10 万日元(约合人民币 4000 - 5000 元) ,这对于依靠养老金生活的老人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除了房租,日常的生活开销也不容小觑。在超市里,蔬菜水果的价格普遍偏高,一颗普通的生菜可能就要 200 - 300 日元(约合人民币 10 - 15 元) ,一块豆腐也要 100 - 200 日元(约合人民币 5 - 10 元) 。外出就餐的费用也不低,一碗普通的拉面大约要 800 - 1000 日元(约合人民币 40 - 50 元) 。如果老人想要享受一些稍微丰富一点的生活,如偶尔看场电影、去剧院听场音乐会,费用更是不菲。

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的医疗保健需求也会增加。虽然日本的医疗福利体系较为完善,但仍有部分医疗费用需要个人承担,如一些特殊的药品、康复治疗等。此外,老人还可能面临突发的健康问题,需要支付高额的医疗费用。在这样高消费的环境下,仅靠养老金生活的老人,往往会感到经济压力巨大,为了维持基本生活和应对突发情况,他们不得不选择继续工作。

(三)家庭结构变迁,亲情 “断档”

在传统的日本家庭中,多为三世同堂或四世同堂的大家庭模式,子女有赡养老人的义务,老人也能在家庭中得到经济支持和情感关怀。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日本的家庭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方面,社会观念的转变使得年轻人更加注重个人的发展和独立生活,他们在成年后往往选择离开父母,组建自己的小家庭。根据日本总务省的统计数据,独居老人家庭的数量不断增加,截至 2023 年,日本独居老人家庭的比例已经达到了 28.1% ,这意味着近三分之一的老人独自生活,无法得到子女在经济上的直接支持。

另一方面,日本的离婚率也在逐渐上升,许多家庭在子女成长过程中破裂,这也导致子女与老人之间的关系变得疏离。在这种情况下,老人不仅失去了家庭的经济支柱,还难以获得情感上的慰藉。曾经在家庭中承担主要照顾老人责任的女性,如今也更多地参与到社会劳动中,无暇顾及家中的老人。家庭结构的变迁,使得亲情在养老中的作用逐渐 “断档”,老人不得不依靠自己的力量继续工作,以保障自己的晚年生活。

(四)社会观念与个人价值追求

在日本社会,工作被视为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和价值体现。长期以来,日本的企业文化强调员工的忠诚度和奉献精神,人们一生都在为工作忙碌,这种观念深入人心。即使到了退休年龄,许多老人依然认为工作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他们不愿意因为退休而与社会脱节,希望通过继续工作来保持与社会的联系,证明自己的存在价值。

对于一些有专业技能和丰富经验的老人来说,他们在工作中能够发挥自己的专长,为企业和社会做出贡献,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比如,一位退休的工程师可能会被原公司返聘,继续参与项目研发;一位资深的教师可能会选择在培训机构兼职授课,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更多的人。

此外,日本社会对老年人工作持较为宽容和鼓励的态度,企业也愿意雇佣一些经验丰富的老人。在一些服务行业,如超市、便利店等,经常能看到老人的身影,他们以耐心、细致的服务赢得顾客的认可。这种社会氛围也促使老人在退休后仍选择工作,继续在社会中发光发热。

与其他高福利国家对比



同样作为高福利国家,德国和丹麦的老年人生活状态与日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德国,其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为老年人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德国的养老金制度使得老年人能够获得较为可观的退休金,足以维持他们的日常生活开销。德国的社会观念也更倾向于让老年人安享晚年,65 - 69 岁老年人就业率仅达 14% ,大部分老人在退休后会选择旅游、参加社交活动、培养兴趣爱好等,尽情享受悠闲的退休生活。

丹麦,这个以 “高福利、高税收” 著称的北欧国家,其养老保障体系在欧盟中排名第一。政府养老金制度、劳动力市场补充养老金制度和综合养老金制度三大支柱,为丹麦老年人构筑起了优裕的晚年生活。年满 67 岁的丹麦公民,不论其是否缴纳社会保险税费,都可以享受不带任何附加条件的政府养老金 ,再加上其他养老金方案,丹麦老人退休后的经济压力较小,继续工作的比例相对较低。他们更注重生活品质的提升,热衷于参加各种社区活动,享受家庭团聚的时光。

而日本老年人如此高的工作比例,在这些高福利国家中显得格格不入,这也进一步凸显出日本在福利制度落实、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存在的独特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反思。

日本老年人在高福利体系下仍大量工作这一现象,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既反映了福利制度在实际执行中的不足,也体现了社会经济结构变化和文化观念对老年人生活的深刻影响。这一现象也引发了我们对社会养老模式、家庭责任以及个人价值实现等问题的深入思考。在追求社会福利完善的道路上,我们不仅要关注制度的构建,更要注重其实际效果,确保福利能够真正满足人们的需求,让每一位老人都能过上有尊严、有保障的晚年生活。


238樓 JosephHeinrich 2025-5-10 18:49

陆可水:


有的答主,我建议你们说话有点良知,哪怕有一点点,谢谢。真的,哪怕有一点点

239樓 JosephHeinrich 2025-5-10 18:49

焚琴煮鹤:


以上内容来自百度搜索

240樓 JosephHeinrich 2025-5-10 18:49


Francesca:


辽宁是共和国长子为什么还有很多65岁以上老人上班或工作?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