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吉祥在東瀛:
看過李子柒的人嚮往視頻里的生活不?實際上在農村生活過的人,會不會覺得是詩情畫意山清水秀得心應手的田園生活?誰生活過誰知道。
國內卷怕了的學生了解日本學校生活,幾乎都是從影視動漫文學作品中,這類問答下面,鮮有經歷過日本小中高學校的親歷者,或陪着子女經歷過的人回答,尤其是考入好大學的。
我一兒一女,從幼兒園到高中都是日本,沒浪考入超一流私立大,為避免自誇嫌疑名字就不說了,我和老婆畢業於國內大學,經歷過當年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所以客觀說說我的感受。
日本的幼兒園小學甚至初一初二都能說是天堂,每每看到這些孩子用極短時間應付完作業後,不是玩就是運動或者打遊戲,我那叫一個羨慕,我小時的作業感覺老也做不完,放學又晚。
可家裡倆孩子直到小學畢業,都是晚上9點前就進入夢鄉了,早上六點起床,還是因為我要求他們學中文早起了,不然7點起床也完全來得及。
小學的課外活動極多,今天挖紅薯,明天種黃豆,後天去遠足,又是參觀垃圾處理廠,又是和老人院交流活動,還有爬山,野外學習,幾乎每周都有類似非教室的各種活動。
我甚至一度懷疑,這天天玩一樣,咋學的完課本內容?
進了中學,作業多了點,睡得晚了點,因為有部活,就是社團,兒子打籃球,女兒打網球,每天下午四點下課,社團活動到5點半回家,然後洗澡吃飯干點喜歡的事,學習倆小時,22點睡覺,早上7點到學校,又是40分鐘的社團,8點進教室。周六日也各有半天社團,寒暑假則有各種校外比賽。
想進中高一貫制好學校的家庭在小三就開始送私塾備考了,不過不多,頂流精英級別的,一般是醫生律師等家裡需要娃子承父業接着開醫院或律所的,不容失敗,自然不會鬆懈,有那種中高一貫制學校,專門送入醫科大的。
進入初二,想考好高中的學生就開始加油了,社團活動最晚在初三暑假就引退,實際上有不少家庭在初一下半學期就為考理想高中做準備了,但是他們一般不聲張,都悄咪咪的去私墊,找家教。
我大學院同學是律師,他爸爸是律師,他老婆也是,家裡律所需要人接手,兒子就是小二開始私塾,進的東海中高一貫
,現在在中央大學法學部大四(這個大學在私大中不是老大,但它的法學部稱得上老大,很多法學大牛都是從這出去的,人脈資源很牛),剛通過司考。
還有個同學家裡是開公司的,他也是一路私熟的把兒子送到明治大學的商學部去了(明大商學部在做企業的圈裡也屬於大牛)。
舉這倆例子是想說,日本人選學校目的性很強,他們是根據實際情況選,家裡沒礦沒產業的,想改變命運,目標就一個,進名校,名校的名氣和人脈能讓他們將來混圈子省不少力氣。
這是後話。
初三的學習強度並不低,當然和我東大沒法比,畢竟人口基數決定競爭強度,我倆孩子初三一年也幾乎天天學到11點,5點起床再學倆小時,沒去私塾,考入了東海三縣前三的公立高中。
高一是比較輕鬆的,各種活動也不少,但是高一快結束時,明顯的就分成倆陣營了,想考好大學的和無所謂的。
但是不管哪種,社團都挺積極,兒子籃球隊的隊長最後考到了東大理三
,我老覺得社團耽誤時間,但是日本人認為,體育能增強體力的同時,能多分泌類似快樂多巴胺的東西,從而更能集中精力學習。
事實也證明,倆孩子高考時,考入好大學的都是各社團主力,老大的同學有6名東大生,4名京大生,舊帝大總共百餘名,早慶MACH
40多名,當然,這麼好的高中最終也有好幾十人去了野雞大學。還有20多人選擇了浪。
老二同樣,東大京大11個,僅名古屋大學那年就進了47名,早慶MACH 32名,也有7名沒考上的,也有18名浪的。
關於高中生的學習時間,我以前回答過一個,可以看看,評論區里說什麼的都有,大多是說比國內輕鬆。
看了日本的番劇後,為什麼感覺日本高中學生很舒服?519 贊同 · 404 評論回答
這一點毋庸置疑,畢竟日本人口相對我東大少那麼多,不可能競爭那麼激烈。
但是,誰要說日本學生輕鬆的像玩兒一樣就考上好大學,那我只能說ta沒經歷過,看表面了。我東大卷在純學習,一錘子買賣。
日本學生卷在要應付各種活動各種社團的同時卷學習,尤其是高考,那真是一場耗時耗力費錢費心思的拉力賽,沒親歷過,根本不懂其中艱辛。有人說,他們可以報考好幾個學校,相對容易,說這話的人可能忘了日本高考有個共通考試。
共通考試成績不理想的話,直接就堵死了一些好大學的門,尤其是國公立,連應試資格都沒有。不管可以報考幾個大學,目的都是防滑,為了那個最想去的本命大學。而國公立前期只能報考一所,中期和後期的難度極大,幾乎不在考慮範圍。
我陪着倆孩子經歷過兩次日本高考,其中最難熬的是選學校,國內先出成績再報志願,前提是已知分數,再選。
而日本是在共通考試成績基礎上去選學校考,每個學校風格不同,有的重數英,有的重國數,有的重小論文,報幾個就得針對幾個去側重哪科學,根據自己的成績和內定分,分析利弊,取長補短,還帶着一點賭的成分,共通成績一出,馬上就得隨之調整。
早慶MACH里的最後一個H指法政
,按理說它容易一點吧,可老二硬是前面幾個都合格了,就是法政,不管是現場考還是利用共通考試,都沒被錄取,白花了7萬日元,原因就是沒調整好對策。
要說向往日本學校,估計是嚮往它,既有學習,也有活動,還有戀愛,以及影視動漫濾鏡過的青春期躁動和這山望着那山高的莫名其妙憧憬,當然沒我東大玩命兒卷也是一大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