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19篇帖子。
(轉載Yahoo新聞)日本熊害激增,全力降低種群數量已成當務之急
11楼 JosephHeinrich 2025-11-14 17:10

熊傷人事件的增加,最根本的原因還在於種群的絕對數量變多了。秋田縣2023年度驅除了2000多隻熊,但依然有熊大量出沒,就是因為山裡熊變多了,才出現外溢。

根據環境省最新統計資料(中央值),北海道有大約1.2萬頭棕熊,本州以南有超過4.2萬頭黑熊棲息。整體呈增加傾向,全國驅除頭數2023年度上升到9909頭,2024年度則為5136頭。

長久以來野熊在日本受到保護。獵人自覺不獵熊,也少用陷阱等手段捕熊,即使抓到也不殺死,而是放歸山林。可以說就是這樣的保護措施使得熊的種群數量越來越多。

12楼 JosephHeinrich 2025-11-14 17:10
13楼 JosephHeinrich 2025-11-14 17:10

僅個別處理下山野熊是不夠的

——我們該採取怎樣的對熊措施?

前面說了,今年的熊害可謂是災害級別的。短期措施,我贊同讓自衛隊參與配合各地市町村和獵友會的行動。警察也要配備使用步槍,地方政府也需聘用持有狩獵執照的職員。

不過,僅僅處理下山的熊,還不能解決問題。中長期來看,還需要進山捕熊,必須減少野熊的數量。

2014年《鳥獸保護管理法》修訂後,在以往保護的基礎上,還增加了數量管理專案,2024年四國以外的野熊都追加列入了「指定管理鳥獸」名錄。都道府縣也都有補助金,我認為可以把這些錢用來幫助數量管理上。

各地也需要創造一個不便野熊出沒的環境。閒置空房院內雜草叢生,又有柿子或栗子樹的話,對熊來說就是極具吸引力的去處。在住宅區和森林之間、離野熊和人類生活很近的中間地帶,需要常除草,減少野熊的隱蔽場所,柿子和栗子應儘快採摘,或是直接砍除,要有意識地減少方便野熊靠近的因素。希望地方政府和各地區的自治組織能攜手搭建一個框架。

廚餘也會吸引野熊,應當貫徹「晚上不丟,早上丟」「不產生味道的密閉場所存放」的原則。寵物糧和燈油也需要放在室內密閉管理。

——政府也啟動了應對熊害的閣僚會議(10月30日)。您對政府有什麼建言?

最大的問題是人手不足。可以獵熊的獵人和「又鬼」(指日本東北地區傳統的冬季獵人——譯註)逐漸老齡化,人數越來越少。

需要培養年輕獵人,地方政府應設置公務員職位,聘用持有狩獵執照的職員。只不過要培養熟練使用步槍的人才需要10年時間,很難立竿見影地解決人手不足問題。

獵友會成員都是民間人士,大多有他們自己的工作,把地區安全的責任推給他們是不妥的。城區的驅除任務需要確保人身安全,所以應該由配備步槍的警察來做。而降低山中的熊數,諸如捕獵等中長期對策,就可以拜託獵友會成員來做。應該合理分工,各司其職,共同禦熊。

對政府,我希望不要只制定短期對熊措施,而是要從制度層面落實下來。假設政府聘用了持有狩獵執照的職員,那就不能像其他公務員那樣做定期調動了。

14楼 JosephHeinrich 2025-11-14 17:10


熊媽媽帶著熊孩子橫穿馬路,2018年7月岩手縣北上山地山腳下(佐藤嘉宏攝影)

15楼 JosephHeinrich 2025-11-14 17:11

遭遇野熊後,應保持鎮靜並拉開距離

——如果遭遇到野熊,我們該怎麼辦?

我們每個人想要保護自己,首先要做的就是「不碰面」。當徒步在可能會遭遇野熊的山林或山區時,必須用熊鈴或收音機製造響聲,告知野熊自己的存在,這是「鐵則」。野熊本來也不想跟人類碰面,所以只要發出響聲,絕大多數情況下,它們都會自動迴避。


16楼 JosephHeinrich 2025-11-14 17:11
17楼 JosephHeinrich 2025-11-14 17:11

萬一遇到野熊,切忌慌忙轉身逃跑。當你把後背亮給野熊,它就可能會追你。要從容倒退,拉開距離。如果隨身攜帶有防熊噴霧,要保持冷靜迎面噴射驅熊。如果感覺野熊要向你撲來,可以伏倒在地,雙手護住後脖頸,擺出防禦姿態。

這是一個熊與人比鄰而生的時代。正因如此,人類只能小心生活,謹慎行事。減少野熊的種群數量、創造不吸引野熊靠近的環境、人類謹慎行事——我想我們唯一可行的就是落實好這3項對策。


18楼 JosephHeinrich 2025-11-14 17:11

採訪、編輯:nippon.com編輯部 松本創一

標題圖片:停留在盛岡市「原敬紀念館」院內的野熊,2025年10月(共同)

19楼 JosephHeinrich 2025-11-14 17:11

回复帖子

内容:
用户名: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验证码:
 
 
©2010-2025 Arslanbar [手机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声明,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许可协议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