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方啊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5643374/answer/2784266492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今天凌晨3點的卡塔爾世界盃德國對戰哥斯達黎加,雖然4比2大勝,但還是止步於世界杯16強,本科德語專業的我對德國對沒有出線感到十分惋惜,畢竟德國歷史上曾經4次獲得世界盃冠軍,在這裡只能說再見穆勒了。
說到德國市場未來還有希望嗎?再聊這個話題之前,我們需要結合目前標誌性話題「俄烏衝突」和「巴斯夫化工企業外遷」來進一步預判未來德國市場發展趨勢。
一.俄烏衝突對歐洲經濟的影響
我們都知道,俄烏衝突爆發到現在為止,影響最大的就是歐洲能源危機,加上北溪管道被炸,更是對歐洲能源危機雪上加霜。目前歐洲面臨的問題主要是:能源危機導致的能源價格飆升,物價上漲,匯率持續下降,對於做歐洲尤其是德國市場的朋友來說原來同樣的價格現在轉換成人民幣是越來越少了,而且德國經濟的下滑,德國人的購買力也是持續下降,做歐洲的中國賣家也是叫苦連連。
對於現在歐洲的困境,從短期來看也許是暫時的,但是從長遠來看更是撲所迷離。主要體現在:
1.德國總理默克爾的請辭,新總理蘇爾茨的上台後,德國已經不再是原來的德國。我們都知道,默克爾之所以能連任16年德國總理,是因為她在德國的影響力是非常大的,而且對於美國來說默克爾確實是一位另他們頭疼的領導人,也可以說過去16年里默克爾將德國發展成為了歐洲的中心,在世界上也佔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現在換成了蘇爾茨,德國的整體戰鬥力也在持續性的下降。
2.整個俄烏衝突,表面上是俄羅斯和俄羅斯之間的衝突,實則是俄羅斯與整個西方社會的戰爭,更可以說是俄羅斯與美國之間的戰爭。小編看到有一些人說這是美國在通過對戰俄羅斯中革整個歐洲的命,對於這個觀點,我是不是很贊同。雖然在整個戰爭中,我們肉眼可見的是歐洲在這場戰爭中除了烏克蘭外確實是」失血「最多的地方,直接造成了能源危機,間接導致歐洲經濟下行,而美國在其中大賺了一筆,但烏克蘭的地理位置直接影響到未來歐洲整體的安全問題,除了從經濟角度來看之前,國家安全更是整個歐洲最看重的點。所以不管美國是否從中賺取暴力,這都是歐洲不可避免的戰役。但是隨着戰爭的深入,歐洲地理位置的問題,就會使烏克蘭與整個歐洲的關係變得十分微妙,導致歐洲不斷給烏克蘭充血。這樣歐洲就失去了俄羅斯這個廉價石油和天然氣的供應國,直接導致了本國工業生產成本的暴漲,還有一些人不斷炒高能源價格,然歐洲的成本接二連三的往上翻,導致了歐洲本土的工業慢慢失去了全球競爭力,成本太高賣不出去,直接逼着德國很多企業往外遷移,這就是我們接下來要談到的德國企業外遷的問題。
二.德國著名化工企業巴斯夫化工企業外遷
我們都知道德國其實有非常多的家族性的中小企業,在全球2500多個隱形冠軍行業裡面,德國獨佔了1300多個,而就是這1300多個衍生出了1000多萬個製造業就業崗位。俄烏衝突導致的歐洲能源危機,經濟下行,導致了德國很多的重工業企業思考着往外遷,或者正在已經往外遷,一旦這些遷移完成,即使德國的能源價格下降,這些企業再想回到德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製造業企業的遷移,牽一髮而動全身,可進不可退,可前不可後,現在已經有25%的德國企業選擇了減產,或者乾脆把企業遷到了市場更大,能源價格更加便宜的市場,比如斯巴夫將企業永久性的前往美國和中國,一小部分在中國的業務是原材料,主要也是看中國優質的市場,但主要核心高科技業務還是遷往美國。除了化工工業,還有著名的漢莎航空,西門子,費森尤斯等巨頭,此外德國的汽車,特種化工和只要行業,都將計劃在美國擴大他的生產,製造業往外遷移容易,外匯遷就很難了,而且德國一旦失去了工業製造的底子,將徹底失去在歐洲的話語權,那時候,這個歐洲失去了德國和法國兩家馬車,失去了領頭人,那整個歐盟估計當然無存,這個時候歐盟業可能分崩離析。
小編認為,即使德國乃至整個歐洲目前局勢非常嚴峻,企業不斷向外轉移,甚至將面臨長期衰退的可能。但這也正是世界格局正在重新確立,不管對於哪個國家既是機會也是挑戰。對於我們跨境賣家來說,面對動蕩的局勢,小編建議,如果你的市場絕大部分在歐洲的,你一定要注意開闢第二戰線,開闢第二市場,另外現在做跨境電商做產品一定還是要回歸生意的本質,做真真正正的好產品,不要做通貨,無論經濟是否好壞,你的好產品依舊有人買單,但是同質化的產品可能就沒有活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