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197篇帖子。
(轉載知乎)德國未來會不會淪為發展中國家?
11楼 JosephHeinrich 2025-9-19 17:03

swiss:


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本身就是預設的,是主觀而不是客觀的。

在討論吃肉上,巴西吃肉多就是貧窮,就是窮得只剩吃,美國吃肉多就是美國有錢。而日韓吃肉少就是環保健康飲食,鬧鐘吃肉多就是不健康飲食,窮得只知道吃,只講量不講質。

在討論產業結構上,賣資源的澳新冰島就是發達國家,而海灣和汶萊就是落後野蠻不發達。

在討論旅遊業上,同樣沒有工業但旅遊業很發達的彈丸之地,巴巴多斯就不是發達國家,而塞浦路斯就是發達國家。

在討論建築物上,美國阿巴拉契亞山脈遍地都是低矮民房和露天廁所,就是發達。而鬧鐘大城市高樓林立,就是土得只剩高樓。

在討論製造業上,鬧鐘製造業多就是低端產業,德國製造業多就是高端產業。鬧鐘製造業佔比降低就是鬧鐘快完了,德國製造業佔比降低就是德國產業升級,去低端產能。

在討論醫療上,美國預期壽命低於鬧鐘,就是美國的醫療發達,用的藥物太先進導致耐藥性降低壽命。而鬧鐘預期壽命高於美國,就是鬧鐘氣候比美國好導致人比美國長壽。

發達國家是一個會員制俱樂部,目的是讓發展中國家破防,體現出發達國家恆贏,發展中國家恆輸。發達國家沒有明確的標準,也沒有明確的門檻,並不是說達到了哪個門檻就會被認可。是不是發達國家,更多的與日爾蠻姥爺的認可,唯心的因素,是否願意充當日爾蠻姥爺的耗材,是否有利用價值有關。

比如同樣是小國,哥斯達黎加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比斯洛伐克高,但斯洛伐克是亮白人,是長得金髮碧眼的那種白人,是長相更像德國人奧地利人而不是希臘人的那種白人,所以斯洛伐克是發達國家。就算契丹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斯洛伐克,契丹仍然是發展中國家,因為契丹是日爾蠻姥爺的眼中釘,給你一個發達的頭銜還了得,發達的頭銜在東亞只能給日韓這種達利特耗材用於限制契丹,體現日爾蠻姥爺的優越性。


12楼 JosephHeinrich 2025-9-19 17:03

山野徒夫:


我發現最近沒有人提 新四大發明 了

13楼 JosephHeinrich 2025-9-19 17:03

德國如果投中,放棄工業化,安安穩穩地做中國資金和技術進入歐洲的買辦,可以活的很滋潤

德國如果投俄,走默克爾時期的老路,經濟上依靠俄國的廉價能源發展機械化工等傳統工業,政治上和MAGA 普丁組成保守派三皇同盟,也能吃個幾十年老本

甚至德國如果投美,敞開接受美國互聯網企業的投資,全盤接受大西洋主義者+美國民主黨的意識形態,成為美國金融資本掠奪歐洲大陸的代理人,也多少能分一杯羹

唯獨像現在這樣左右搖擺,前後為男,既要中國的市場,又跟着美國制裁中國,既送金牛座導彈給烏克蘭,又不許烏克蘭攻擊俄縱深目標,既跟着美國人的指揮棒走,又阻礙美國Facebook Twitter等大公司影響國內政治,最終的結果就是跟中美俄哪個都處不好關係,中國的工業,俄國的能源,美國的技術,哪個都拿不到。

什麼?你說德國要獨立自主?除非小鬍子復生



作者:gkn cnyz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5643374/answer/89530914551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14楼 JosephHeinrich 2025-9-19 17:03

作者:一方啊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5643374/answer/2784266492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今天凌晨3點的卡塔爾世界盃德國對戰哥斯達黎加,雖然4比2大勝,但還是止步於世界杯16強,本科德語專業的我對德國對沒有出線感到十分惋惜,畢竟德國歷史上曾經4次獲得世界盃冠軍,在這裡只能說再見穆勒了。

說到德國市場未來還有希望嗎?再聊這個話題之前,我們需要結合目前標誌性話題「俄烏衝突」和「巴斯夫化工企業外遷」來進一步預判未來德國市場發展趨勢。

一.俄烏衝突對歐洲經濟的影響

我們都知道,俄烏衝突爆發到現在為止,影響最大的就是歐洲能源危機,加上北溪管道被炸,更是對歐洲能源危機雪上加霜。目前歐洲面臨的問題主要是:能源危機導致的能源價格飆升,物價上漲,匯率持續下降,對於做歐洲尤其是德國市場的朋友來說原來同樣的價格現在轉換成人民幣是越來越少了,而且德國經濟的下滑,德國人的購買力也是持續下降,做歐洲的中國賣家也是叫苦連連。

對於現在歐洲的困境,從短期來看也許是暫時的,但是從長遠來看更是撲所迷離。主要體現在:

1.德國總理默克爾的請辭,新總理蘇爾茨的上台後,德國已經不再是原來的德國。我們都知道,默克爾之所以能連任16年德國總理,是因為她在德國的影響力是非常大的,而且對於美國來說默克爾確實是一位另他們頭疼的領導人,也可以說過去16年里默克爾將德國發展成為了歐洲的中心,在世界上也佔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現在換成了蘇爾茨,德國的整體戰鬥力也在持續性的下降。

2.整個俄烏衝突,表面上是俄羅斯和俄羅斯之間的衝突,實則是俄羅斯與整個西方社會的戰爭,更可以說是俄羅斯與美國之間的戰爭。小編看到有一些人說這是美國在通過對戰俄羅斯中革整個歐洲的命,對於這個觀點,我是不是很贊同。雖然在整個戰爭中,我們肉眼可見的是歐洲在這場戰爭中除了烏克蘭外確實是」失血「最多的地方,直接造成了能源危機,間接導致歐洲經濟下行,而美國在其中大賺了一筆,但烏克蘭的地理位置直接影響到未來歐洲整體的安全問題,除了從經濟角度來看之前,國家安全更是整個歐洲最看重的點。所以不管美國是否從中賺取暴力,這都是歐洲不可避免的戰役。但是隨着戰爭的深入,歐洲地理位置的問題,就會使烏克蘭與整個歐洲的關係變得十分微妙,導致歐洲不斷給烏克蘭充血。這樣歐洲就失去了俄羅斯這個廉價石油和天然氣的供應國,直接導致了本國工業生產成本的暴漲,還有一些人不斷炒高能源價格,然歐洲的成本接二連三的往上翻,導致了歐洲本土的工業慢慢失去了全球競爭力,成本太高賣不出去,直接逼着德國很多企業往外遷移,這就是我們接下來要談到的德國企業外遷的問題。

二.德國著名化工企業巴斯夫化工企業外遷

我們都知道德國其實有非常多的家族性的中小企業,在全球2500多個隱形冠軍行業裡面,德國獨佔了1300多個,而就是這1300多個衍生出了1000多萬個製造業就業崗位。俄烏衝突導致的歐洲能源危機,經濟下行,導致了德國很多的重工業企業思考着往外遷,或者正在已經往外遷,一旦這些遷移完成,即使德國的能源價格下降,這些企業再想回到德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製造業企業的遷移,牽一髮而動全身,可進不可退,可前不可後,現在已經有25%的德國企業選擇了減產,或者乾脆把企業遷到了市場更大,能源價格更加便宜的市場,比如斯巴夫將企業永久性的前往美國和中國,一小部分在中國的業務是原材料,主要也是看中國優質的市場,但主要核心高科技業務還是遷往美國。除了化工工業,還有著名的漢莎航空,西門子,費森尤斯等巨頭,此外德國的汽車,特種化工和只要行業,都將計劃在美國擴大他的生產,製造業往外遷移容易,外匯遷就很難了,而且德國一旦失去了工業製造的底子,將徹底失去在歐洲的話語權,那時候,這個歐洲失去了德國和法國兩家馬車,失去了領頭人,那整個歐盟估計當然無存,這個時候歐盟業可能分崩離析。

小編認為,即使德國乃至整個歐洲目前局勢非常嚴峻,企業不斷向外轉移,甚至將面臨長期衰退的可能。但這也正是世界格局正在重新確立,不管對於哪個國家既是機會也是挑戰。對於我們跨境賣家來說,面對動蕩的局勢,小編建議,如果你的市場絕大部分在歐洲的,你一定要注意開闢第二戰線,開闢第二市場,另外現在做跨境電商做產品一定還是要回歸生意的本質,做真真正正的好產品,不要做通貨,無論經濟是否好壞,你的好產品依舊有人買單,但是同質化的產品可能就沒有活路了。


15楼 JosephHeinrich 2025-9-19 17:04


鮑魚王:


德國哪怕汽車產業全爛了,工業實力還擺在那裡,想要德國跌出發達國家除非爆發一次大規模戰爭把德國打趴下,人口大量死亡導致人才斷檔,就這德國才有可能淪為發展中國家

但有一個國家我覺得未來真的很可能跌出發達國家行列

這個國家叫做印屬不列顛,有個曾用名叫做英國

16楼 JosephHeinrich 2025-9-19 17:04

大玄武:


感覺不會,一線發達國家目前跌出去的不會是有強大工業基礎的國家。

日本的人均gdp最近被嘲諷很厲害,但退一萬步來講,日本的基礎工業仍舊很強,仍有很多賺錢項目在運作,並且日本人的大學教育和人才培養仍舊在進行,跟不上產業升級也不是日本瞎了眼,而是日本自己霸佔了氫能源技術專利,被聯合幹下去了。

德國更別提,目前歐洲經濟最健康的就是德國,不是英國和法國,德國人均gdp是列強唯一僅次於美國和加拿大,能上5萬美元的。

世界上真正的發達國家,不是愛爾蘭,也不是澳洲,也不是沙特和葡萄牙,而是工業七國,因為發達的經濟依靠的技術和人才的積累,愛爾蘭是靠油田(這個可能是看錯了,愛爾蘭有不錯的油氣公司,而不是油田),挪威也是油田和漁業為主,包括新加坡,新加坡本身也有不錯的石油提煉加工技術,但問題體量太小,工業基礎也不強,唯獨工業強的國家是不怕跌落髮達國家序列的。

綜合工業領域,世界上只有美中英法德日能說得上話,俄羅斯都不行,俄羅斯可以製造大部分工業品,也存在技術代差太多的問題,從工業品出口種類就可以分析的出來,別看中國目前人均gdp很低,上了軌道,能在技術上大致跟得上前沿,人均gdp就會往上漲,人均gdp跟近西班牙不是什麼大問題,大問題是不要期間被敵人給搞垮了。

1,別聽別人廢話中等收入陷阱,中國人民幣匯率問題不是中國決定的,這幾年美元強勢,讓大部分國家都沒怎麼提起來,防控疫情是必要的,人命比幾年經濟發展重要。中國該做的都做了,工業基礎沒幾個比中國更牢固,種類更齊全,單純用晶片和半導體部分產業否定中國工業成就,腦子有問題。

2,別聽『六億人口一千人民幣收入』=中國沒發展起來。網絡太多扭曲六億人口概念,刻意排除小孩與老人的生活收入,不斷歪曲是現有勞動人口的收入,讓他過來幫忙打工,他們三千元工資都不肯過來,你說虛不虛偽,有沒有鬼。

3,中國人均gdp上去不會導致任何發達國家跌落成發展中國家,世界gdp已經翻了很多番了,世界總量是不斷增加的,其中每年25%由中國提供,另外就是美國提供,問題來了,德國為什麼這麼多年沒啥起色,日本還掉了,是中國搶了他們的生意嗎?中日和中德的貿易量一直是穩步提升的,問題是美國喜歡到處捏掉同盟國發展新亮點吧,現在美國不正在盤算吃掉中國的抖音,華為,限制中國半導體嗎?他們是越來越富了,到頭來國內一群腦殘卻不斷說中國人若是成發達國家,世界資源不夠,美國人人均足足比二十年前提高了一倍多,七萬美元,他們就一點屁影響都沒有?

總而言之,等一百年,發達國家仍就這麼幾個,未來中國和新加坡,韓國也會算上去,別無他國。


17楼 JosephHeinrich 2025-9-19 17:04

虎牙:


日德的基本盤是汽車。

日德汽車都是靠出口,本子主力盤在美國,德國主力盤在中國。

按照國產崛起的速度,大眾當反向買辦也用不了幾天。

德國沒了工業就不是發展中國家了,整個歐洲回到不發達國家也有可能。

終歸只是一個幾百年的美夢,世界會回到他應該的位置。


18楼 JosephHeinrich 2025-9-19 17:05

作者:hong zuo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5643374/answer/2957157673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若是僅僅因為正常市場競爭技術體系升級,德國不會淪為發展中國家

日本和英國都因為屬於資源匱乏的島國,一旦強勢產業勢弱,就很可能整體大幅衰退

但德國不同,德國不止有工業,德國國內礦產資源比較豐富,糧食自給率過百

簡單說就是,德國輸得起,在某個產業勢弱以後,有足夠的積累可以去嘗試其他產業,僅僅汽車產業的衰弱,不足以動搖德國的發達國家地位,大陸型國家容錯率普遍較高

在歐盟建立以後,德國就成功的將周邊國家綁在德國工業標準之上,成功的在歐洲內部建立了獨屬於德國的經濟殖民地體系,這套體系的慣性很強,歐盟的萎靡,對德國影響很小,德國一直在嘗試以最小代價維繫歐盟的存在,即使歐盟維繫不住了,德國這樣的大國,可以極短時間內重建自己的貨幣體系和支付體系,即使各國關稅體系重新建立,也很難動搖德國工業品的強勢地位

但不能不說,歷史的進程,總是有各種意外,德國淪為發展中國家的可能性並不低

一,戰爭,德國的地緣位置,比法國還差,戰爭參與方有美國,那德國必然被裹挾,參與方有俄羅斯,那德國大機率是戰場之一,一旦德國本土工業設施被大量摧毀,基本就很難再次重建,這個世界,已經不太可能再發生一次二戰後全球殖民地獨立對工業品無限需求的盛況了

二,金融,次貸危機虧錢最多的是美國,其次是德國,因為資本的內生缺陷,一旦資本過剩就必然外溢的問題,作為歐洲資本積累比較多的德國,資本外溢問題一直很嚴重,哪哪出事都有德銀,不是個笑話,不斷的對外投資,必然會有賺有虧,而德國在這方面,風險管理明顯做的不如法國好,特別是在處理歐債問題的時候,德國強硬的要求各國政府挽救銀行,開了個很糟糕的頭,因為金融處理方面的不妥當,未來德國在某次世界性經濟危機中,將實體積累輸光的可能性不是沒有

三,政治,德國作為美國的半殖民地,在政治上是不可能反抗美國的,德國國會裡親美派永遠是大多數,不管當總理的人是誰,不管執政黨派是哪個,都無法改變這個,美國或許不能在德國做成任何事,但絕對可以讓德國做不成任何事,俄烏衝突中,被迫以危害德國利益為代價,對美國亦步亦趨,就說明這一點,那麼在未來某一天,美國絕對放棄德國這塊殖民地的時候,德國會發生什麼就很難說了(美國強盛自信的時候,給予過德國很大自由度,現在,呵呵)

最後還有歐盟的維繫,維繫歐盟的成本越來越高,未來某一天,維繫成本可能會大大超過德國的能力範疇,這個時候是要德國政治家們去決定去留問題的,現在這些軟弱的德國政客,大機率沒有魄力下決心儘快止損,德國被歐盟拖死的可能性也不是沒有


19楼 JosephHeinrich 2025-9-19 17:05

魔山:


被閹割人權的牛馬,總希望別人比自己更慘,以此讓自己滿足,」已經很好了」

殊不知別人幾百年前都比你強

阿Q都比你強

20楼 JosephHeinrich 2025-9-19 17:05

整個歐洲都會被中國去工業化,成為依附中國而生的農業國旅遊國服務業國和原材料國。德國未來會不會淪為發展中國家,要看德國在工業被中國卷死後,能否經濟轉型成功。

中國持之以恆的目標就是對四方蠻夷去工業化,廢掉他們的戰爭能力和野心,再教化他們,轉化他們。先瘋狂擴大工業產能薄利多銷,把這些國家的工業全擠垮,再大量買它們的農產品、旅遊產品,去本地設廠,把它們變成依賴中國維生的農業國和旅遊國和工業配套國。中國人大量湧入他們那裡去旅遊經商通婚居住,以及鼓勵他們來中國留學,會造成中國血脈和中國文化的大量擴散,國家會快速漢化。等中國周邊這些國家漢化得差不多了。中國牽頭成立中華聯盟。誰敢不加入,就斷了它的工業品供應、農產品進口和旅遊收入。中盟成立後,取消邊境線,統一文字,統一法律,成為事實上的大一統國家。中盟會不停往周邊國家擴散漢人血脈和文化,漢化後再吸納進來,經過大概兩三百年,最終統一全球,成立中華地球聯盟。

以上不是我的幻想,而是中國真實的未來計劃,趨形就是目前推形的人類命運共同體,與中國結成命運共同體的國家都會快速漢化,最終成為中國一部分。這是陽謀,沒法破。想要發展,就要找中國,找中國就再離不開中國,會不可逆地漢化。



作者:隨風而動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5643374/answer/11920551651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回复帖子

内容:
用户名: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验证码:
 
 
©2010-2025 Arslanbar [手机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声明,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许可协议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