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永乐通宝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45764561086029964/answer/194670047211628338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其实从印尼官方公布的数据来看,自2024年普拉博沃
总统上台以来,印尼的经济不是一片小好,而是一片大好~
2025年印尼全国经济成长率仍可维持在5%以上,国内失业率仅有4.76%,只有8.5%人口处于贫困线,普拉博沃也自豪地强调:“我们正处于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以来,印尼就业景气最好的时期”。

01:04
今年8月份印尼国会中途休会期间一片歌舞升平,明明是一番太平盛世景象嘛
但是某些无聊且多管闲事的西方机构见不得印尼政府一路赢赢赢,开始大放厥词。
它们说印尼中央统计局采用所谓的“开放失业率”(Tingkat Pengangguran Terbuka),也就是“在就业市场中失业且正积极求职者的数量”除以总劳动人口的比例。但在印尼的就业市场中,将近59.4%的劳动者属于收入不稳定的非正规劳工,尽管他们在劳工福利、医疗保险与退休金上缺乏合理保障,却仍被统计归为“就业”人口。
还说2025年1月至6月印尼政府登记有42,000名劳工因不景气因素被解聘,较去年同期增加32.19%,其中超过半数来自制造业。但这一数字仍疑有低报,因为工会联盟收到的裁员通报,在过去6个月内已超过70,000人。
同时它们还指出,按照印尼官方定义,每人每日可支配支出低于20,000印尼盾(约人民币8元),才被列为贫穷人口,这套算法并未考量国民购买力与成年人每日最低营养需求。若以世界银行的国际标准计算,印尼的法定贫穷线应提高至每日49,244印尼盾(约人民币20元),若依此标准,印尼的贫穷人口将暴增8倍,达全国68.2%(约1亿9,440万人),几乎7成国民都会被归类为贫困状态。
这次的骚乱的导火线——国会议员住房津贴,也同样是这些西方机构曝光出来的。
自从本届印尼国会于2024年10月就职以来,印尼人民代表会议(下议院)便以“议员宿舍年久失修、不适合居住”为由,替每名议员(580名)核发一笔数额不明的住房津贴,让他们自己在雅加达找房子住的。
一开始,这笔津贴并未受到社会关注,直到上个月才被《BBC印尼》揭露:这笔津贴不仅不是实报实销,而是以定期支付的方式,让每名议员每月直接领走5,000万印尼盾(约人民币2万元)。
然后印尼预算透明度论坛(一个长期受美国福特基金会和亚洲基金会长期资助的印尼民间组织),又拱火说:在不含住房津贴的情况下,印尼国会议员的固定月薪与各项加给,每月就已可领取2.3亿印尼盾(约人民币9.2万元)的基本收入。因此,这笔几乎没有申领限制的住房津贴,等于是国会巧立名目、变相为自己加薪17%的自肥条款。
这下知道真相的印尼群众彻底憋不住了,尽管国会再三强调,议员住房补贴是反映雅加达物价水准与国会议员待遇的“客观计算”。
但光是住房补贴就已相当于雅加达地区最低法定薪资的10倍;若再加上各种翻倍膨胀的出国访察补贴,下议院议员的每月收入更高出一般民众月薪的百倍以上。更糟的是,自年初以来,印尼中央政府与国会积极挪用常态预算并推动增税,不仅大幅缩减地方政府补助,各项社会福利与教育经费也遭到严重删减。于是,此消彼长的反差,更凸显国会议员与庶民社会之间的阶级鸿沟与观感脱节。
真正让印尼陷入危机的根源,是十多年来累积的社会阶级落差与资源分配不正义,加上在亮眼官方数据背后,实则早已步步坠入的经济困境。
其实自从今年2月份以来,印尼全国范围已经爆发了好几波大规模示威游行。
参与者有的来自工会,有的是学运团体,也有人因网络号召而响应上街。虽然抗议群众轮番上场,但彼此的诉求并不一致:有人要求政府起诉并审判劣迹累累的前总统;有人抗议中央政府为了强推全国学生免费营养午餐政策,而大幅删减高等教育预算,简直本末倒置;有人反对扩大军方以及政府权力;有人愤怒于印尼经济持续下滑,各地爆发大规模制造业裁员,政府却不闻不问;更有人绝望于恶化的就业与发展前景,认为若再不上街争取改变,整个世代的年轻人,都将继续看不见未来。

海贼王路飞的旗帜成了印尼示威游行活动中最亮眼的标志
自1998年改革后,上街表达想法成了印尼人政治生活里的 “常规操作”,一般示威前得报备,警察会划好范围、维持秩序;但要是有人砸东西、冲关键设施,警察就会升级处理,比如驱散、扣人。
在8月份的示威游行里除了加上最新的热点——痛批印尼国会通过的议员住房巨额津贴外,其实也跟往常差不多,估计政府已经麻了,反正一直也没闹出过人命,有些示威者虽然会自带旧轮胎焚烧以壮声势,但示威结束后居然还主动清扫街道,也算是比较和谐了。
直到8月28日傍晚,21岁的摩托计程车司机阿梵(Affan Kurniawan),接到了一份在雅加达市中心的外送单。他一如往常准时取餐,轻巧地穿越水泄不通的市区车阵,但在接近目的地──距离印尼国会大厦只有1.2公里的本都安希尔二号公寓(Bendungan Hilir II)──时,阿梵却发现自己误入了一场失控的警民街头乱斗。
自15岁起,他便因家中经济拮据而辍学打工。当过保安、做过工人,最后好不容易存下钱买了一辆摩托车,成为成千上万穿梭印尼街头的摩的司机兼外卖员之一。阿梵一家八口挤在仅33平米的出租屋(3×11米),他每天清早5点半就出门接单,支撑全家:供养失业父母、供妹妹读初中、为哥哥购置网约车、存款计划购买宅基地。邻居评价他像永不停歇的陀螺,从早忙到深夜。阿梵只专注于完成手上的这一单,而那一天也不例外。
马路上的警民冲突挡住了阿梵的去路。当时天色才刚暗,驻守国会外围的镇暴警队开始发射催泪弹清场。愤怒的示威者一边往后撤退,一边与印尼警察展开巷战缠斗。在刺鼻的烟雾与轰隆作响的混乱人群中,阿梵只能带着外送餐点徒步穿越失控的街头。
根据目击者说法,在乱军之中,阿梵不小心被人撞掉手机,正欲弯身捡拾时,一辆警方的装甲镇暴车突然高速冲入疏散人群,直接撞上闪避不及的他。5吨重的装甲车在撞上阿梵后,一度停下,但数秒后却再次猛踩油门,不顾路人尖叫与阻止,直接辗过重伤的阿梵。尽管现场其他外卖员连忙骑车将他送医,但阿梵却在半路断气,伤重不治。

阿梵被辗死的过程,全程遭路人拍下。“警察S人”的消息迅速传遍全印尼,原本准备散去的群众,也因无法抑止的愤怒而重新集结,警民冲突更再度升级。不仅雅加达都会圈
,印尼各地都传出群众包围警队总部、纵火破坏政府公署与交通设施的事件,甚至包括印尼财政部长与多名国会议员的私宅,亦遭数千群众攻陷洗劫。
截至9月2日,这场冲突已造成至少8人死亡、逾千人遭逮捕。
然而,在快速恶化的治安事件中,印尼军方却展现出一种令各界不安的微妙态度。例如,在财政部长的私宅遭闯入洗劫时,目击者就发现奉命守卫的军方部队疑似袖手旁观而未积极阻拦。坊间甚至谣传,军方派出便衣人员混入示威人群,煽动暴力与犯罪,借此扩大动荡,为军队推动全国戒严与武力肃清制造借口。但对此,印尼军方一概否认,强调军队只是奉命协助警察维持治安,既无意也未曾接获对内动武的命令。
印尼舆论之所以高度关切军方在抗争中的动态,主要源于历史记忆。在威权时代,军方与警察常以卧底煽动暴力,一方面削弱公民抗争的正当性,另一方面也为动武镇压创造借口。特别是现任总统普拉博沃就曾被指控,涉嫌在1998年“黑色五月”暴动中扮演过类似的煽动角色。种种经验的重叠,也让印尼社会格外感到不安。
在8月30日,由于抗议示威升级,普拉博沃曾经取消访华行程,以专注应对国内局势,印尼总统府还为此向中国致歉。
但9月3日凌晨他还是飞到北京出席了阅兵仪式,可见印尼国内局势在他眼里已经逐步平稳、可控。
但当印尼街头对抗情绪逐渐缓和之际,普拉博沃却再度展现其标志性的强硬风格,不仅公开将此次骚乱批评为“叛国行为与恐怖主义”,对警方的态度也从最初的“对执法过当感到失望与震惊”,转而归结为“警察执法难免有失误,若有死伤也应怪罪于煽动暴力的街头暴民”,甚至主动表示将奖励并晋升那些“因暴民攻击而受伤的警察弟兄”。种种强硬暗示,也被印尼舆论解读为:普拉博沃正在释出恫吓信号,暗示自己耐心有限,也不排除采取非常手段镇压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