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19篇帖子。
(转载知乎)在韩国生活是一种什么体验?
11樓 JosephHeinrich 2025-8-30 22:37

这个问题我回答的话简直没有意义,我天天家里蹲,我能有啥体验。只是去年夏天我想吃豆角和豇豆,一看价格简直吓死人,空心菜都48一公斤,豇豆100元一公斤,咋不去抢呢,后来据说是疫情导致越南女人的父母签证到期回越南没有人种豆角,豇豆,菜心之类的,连空心菜都能那么贵,把我郁闷个半死,一中国大国来的我,居然因为越南女人不种菜我想吃点菜都费劲。还好今年夏天我可以回国去随便想吃啥吃啥了,吃点东西太费劲了,还是钱不够多,不然就是200一公斤的豇豆有啥关系,一样随便吃就行了。




作者:轻纱漫舞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0868339/answer/287666190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12樓 JosephHeinrich 2025-8-30 22:37

回顾我几年的韩国留学时光,总体上来说是比较惬意的,以至于我现在每每回想,总会想念当时的人和事。

之前我有写过“在韩国呆了一段时间后,你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个话题相关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看一眼~

Maggie 麦琪:蔚蓝韩国留学|在韩国待了一段时间后,你有了什么变化?(上)1 赞同 · 0 评论 文章

Maggie 麦琪:蔚蓝韩国留学|在韩国待了一段时间后,你有了什么变化?(下)1 赞同 · 0 评论 文章

有韩国留学相关的问题欢迎私信~以上~



作者:Maggie 麦琪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0868339/answer/247086957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13樓 JosephHeinrich 2025-8-30 22:37

1.会逐渐着重外貌 衣品 护肤

2.路上或者吃饭的时候看到明星爱豆也不会吃惊了 很随意的会打个招呼

3.城市节奏快 人或多或少或有些焦虑

4.首尔市是女人的天堂

5.一天不喝冰美式就难受

6.时间久了会变得非常有礼貌

7.看到再快餐式的恋爱也表示非常理解

8.穿搭会逐渐clean fit 极简

9.大部分人会变瘦 (除非天天吃炸鸡啥的…

10.你的同学的同学可能就是某个韩国明星

11.首尔市不超过五个人就互相认识了

12.相对于国内 会稍微压抑自己的想法 行动

13.中国男生找个韩国女朋友的话大多很满意

有的中国女生找韩国男朋友 到后期会有些不满意(也有一部分很满意韩国男生)

14.AA制 不请你的 也不欠你的

15.去酒馆 一般一群人就点三四个菜 其他的就是喝酒

16.IU是真的红 已经成为这一代的时代标签了

17.看演唱会确实很便宜

18.于我而言 在韩国生活幸福指数还可以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0868339/answer/288232591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14樓 JosephHeinrich 2025-8-30 22:38

作者:老张闲聊社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0868339/answer/191866466922631632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刚到韩国的时候,我以为自己会过上韩剧里的浪漫生活——在咖啡厅里偶遇欧巴,在汉江边吃炸鸡喝啤酒,接下来在樱花飞舞中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
三年后的现在,我坐在地下室的考试院

里,啃着泡面,想着明天又要熬夜加班到凌晨,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韩剧都是骗人的。


颜值即正义的残酷现实
在韩国生活最大的冲击,不是语言不通,不是文化差异,而是那种无处不在的"颜值焦虑"。

第一次去韩国的整形医院街区,我以为走错了地方,进了某个科幻片的拍摄现场。满街都是裹着绷带的人,有的刚做完鼻子,有的刚割完双眼皮,大家都很自然地在街上走来走去,好像这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
更夸张的是,韩国人对外貌的要求已然细致至了极为变态的程度。不只是五官,就连手指的形状,以及小腿的粗细,甚至是耳朵的大小,都有着专门的整形项目。我有个韩国同事,为能让自己的手指看上去更修长些,专门去做了“手指整形”。
在这种环境里生活久了,你会发觉,自己也逐渐变得“颜值敏感”。走在大街上,会不由自主地,与他人进行比较;对着镜子时,会严厉地,审视自己的每一个细微之处。这并非是虚荣,而是一种生存层面的压力。


加班文化让人怀疑人生
如果说颜值焦虑还能理解,那韩国的加班文化就真的让人绝望了。
在韩国下班时间只是一个建议。我的韩国同事们普遍认为,晚上8点前离开公司是一种"不敬业"的表现。更离谱的是,即使工作做完了,也要假装很忙地坐在那里,等老板先走才能走。
我刚开始很不适应,准时下班总觉得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待。后来才明白,这不是效率问题,而是一种"表忠心"的文化。在韩国加班不是为了完成工作,而是为了证明你的态度。
最夸张的是那种叫做"회식"(会餐)的活动。名义上是同事聚餐,实际上是变相的加班。你不能不去,因为这是"团队建设";你也不能早走,因为这是"不合群"。一顿饭能从晚上7点吃到凌晨2点,中间还要换好几个场子。


考试院生活:狭窄空间里的人生百态
在韩国要是你不是出身于富裕家庭,那你很有可能得去体验一下考试院的生活。这种生活方式,是韩国独有的居住形式,即把一幢大楼,划分成好多小隔间,每个房间,也就3到4平方米大小,只够放下一张床和一张桌子。
我住的考试院房间小到何种程度呢?张开双臂,便能摸到两面墙;躺在床上,伸直腿就能够踢到门。洗澡、上厕所、做饭都得前往公共区域,在这里,“隐私”这个概念压根儿就不存在。
但神奇的是,在这种极其逼仄的空间里,你能感受到,一种特殊的人情味。隔壁的大叔,每天晚上会准时煮泡面,香味能飘到,整层楼;楼下的女生考研失败后,哭了一整夜,第二天早上,所有人都假装什么都没听到,但是都会对她格外温和。
考试院恰似韩国社会的一个小小映射——竞争甚是激烈,空间颇为逼窄,不过人们依然在竭力地生活着,彼此间相互给予着温情。


炸鸡啤酒是真的,但没那么浪漫
韩剧里的炸鸡啤酒确实存在,而且韩国人真的很爱吃。但现实中的炸鸡啤酒体验,和韩剧里的浪漫场面相差十万八千里。
首先韩国的炸鸡真的很贵。一只炸鸡加几瓶啤酒,能花掉你一天的生活费。而且韩国人吃炸鸡有很多"规矩":要配萝卜丝解腻,要用特定的蘸料,甚至连啤酒的品牌都有讲究。
其次大部分时候你都是在便利店买炸鸡,接下来在考试院的小房间里孤独地啃。偶尔和朋友一起吃,也通常是在吵闹的酒馆里,周围全是醉醺醺的上班族在发泄工作压力。
但说实话,韩国的炸鸡的确很好吃。外皮十分酥脆,内里格外嫩滑,搭配上冰凉的啤酒,能够即刻缓解,一整天的疲惫。这或许便是韩国人的生活智慧——在高压的环境之中,找到一种简单的快乐方式。


礼貌到让人窒息的社交规则
韩国的礼貌文化,复杂至极。仅在称呼方面,就有诸多变化,你需依据,对方的年龄、职位以及社会地位等,来选取不同的敬语。倘若说错一个词,便有可能被视作,没有教养。
我花了一年时间才基本掌握韩语的敬语系统

,但到现在还是经常出错。有一次我对一个比我大一岁的同事用了平语(非敬语),整个办公室的气氛瞬间变得很尴尬,那种感觉就像在安静的图书馆里放了个响屁。
更让人累的是,这种等级制度,不只体现在语言上,还体现在行为上。吃饭时谁先动筷子,喝酒时怎么倒酒,走路时谁走前面,都有严格的规定。
但慢慢地,我开始理解这套复杂礼仪背后的逻辑。在一个人口密度极高、竞争极其激烈的社会里,这些规则其实是为了维持基本的社会秩序,避免冲突的发生。


地铁里的人生众生相
韩国的地铁是观察社会的最佳窗口。
早高峰的地铁车厢里,每个人都,面无表情地,盯着手机,但你能从他们的眼神中,看到疲惫和焦虑。上班族们穿着,一模一样的,黑色西装,像是工厂流水线,生产出来的产品。
但也有温暖的时刻。我见过年轻人主动给老人让座,见过陌生人帮忙扶起摔倒的孩子,见过整个车厢的人一起帮一个迷路的外国游客查路线。
最让人感觉有意思的,是韩国地铁里的“老人车厢”。那些颜色很鲜艳、设计各式各样的座椅,是专门为老年人留出来的。就算车厢变得,再怎么挤,年轻人从来都不会去占着。这种对老人的尊重之情,在节奏很快的现代社会里,更加显得特别珍贵,而且深深地打动人心。


四季分明的小确幸
韩国最为令我钟情的地方,是其四季呈现出的鲜明之美。此地春有繁花似锦之景;夏有绿树成荫之态;秋有金黄遍地之象;冬有银装素裹之貌,每一季皆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春天的樱花,真的就像韩剧里那样浪漫,整条街都被那粉色的、如雪花般的花瓣所覆盖,连空气中,都弥漫着那香甜香甜的花香。夏天虽比较闷热,不过汉江边的凉风与那璀璨的夜景,却能够治愈所有的疲惫。秋天的枫叶,红得让人心旌摇曳,冬天的雪景,纯净得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
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即使再累再苦,也总能找到一些美好的瞬间。可能是路边盛开的花朵,可能是窗外飘洒的雪花,也可能只是便利店里热腾腾的关东煮。


最后的感受:复杂但真实
在韩国生活三年,我对这个国家的感情,很复杂。
一方面我讨厌这里的高压竞争、颜值焦虑、等级制度;另一方面,我又被这里人们的坚韧、温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所感动。
韩国并非韩剧里那般完美的世界,亦非网上所传的地狱。它乃是一个真实的现代社会,其中有美好的一面,亦有丑陋的一面;有温暖的时候,亦有冷漠的时候。
如果你问我,会不会建议别人来韩国生活呢?我的答复是:得看你呀,究竟期望拥有什么样的人生经历。要是你追求的是那种,轻松又平静的生活方式,那韩国或许不太适宜你;可要是你渴望去突破自我,去切实地感受别样的文化和生活方式,那韩国会给你带来不少益处。
至少在这里,我学会了在高压环境下保持内心的平静,学会了在狭小空间里找到生活的乐趣,也学会了欣赏那些平凡日子里的小确幸。
这些可能比任何韩剧都要珍贵。

15樓 JosephHeinrich 2025-8-30 22:39
作者:新食界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0868339/answer/189192600565812524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刚从韩国旅游回来,必须说几句很多人不爱听的大实话

说起韩国,我们脑海里浮现的画面往往是:

韩剧的滤镜、欧巴的长腿、爱豆的灯牌、炸鸡啤酒、济州岛海风、首尔夜色……

它是亚洲最成功的文化输出国之一,是“潮流”“整洁”“发达”“节奏快”的代名词。

也是很多人“留学、打工、旅游、追星”的第一选择。

我曾以为韩国是一个“紧致高效”的社会,外加浪漫滤镜,现实生活应该也精致而克制。

但真正住进去一段时间之后,我才发现——

韩国不是滤镜破了,而是根本不是靠滤镜活的。

它有它的光鲜,也有它的压抑;它的节奏令人上瘾,也令人疲惫。

它不是你想象中的“好”,也不是你以为的“坏”。

这篇文章,我不打算讲韩剧里的爱情有多甜,也不打算说韩国炸鸡是不是比我们这边好吃。

我想讲一个你可能没听过,但值得知道的真实韩国。

1. 它真的那么“发达”吗?

韩国在很多人心里是“亚洲四小龙

之一”,是经济奇迹、科技强国、出口王国的代表。

确实:

三星、LG、现代等巨头撑起全球科技产业一角;

地铁通畅、网速极快、城市整洁有序;

文创输出极强,全球爱豆、游戏、影视市场都能看到“韩国制造”。

但你真正住进去,会发现这个国家的“发达”很有方向性——

是“集中式”的发达,不是“普惠式”的富足。

首尔和釜山极度集中,大量小城镇人口流失;

地产压力极高,青年人“想结婚、想生娃”变得越来越难;

上层社会节奏迅速,底层社群喘不过气;

大公司待遇好,但中小企业劳动者工作时长堪比“过劳工”。

韩国确实很强,但不均衡才是它真正的问题核心。

你看到的是首尔的现代大楼,没看到的是一些乡镇还在使用20年前的基础设施。

2. 你以为它快,其实它太快了

韩国是一个节奏快到让人惊讶的社会。

地铁站下楼速度像竞走;

餐厅上菜速度令人窒息;

网上购物下单第二天就送到,效率无敌;

连咖啡馆排队时说话都不敢慢一点,怕拖节奏。

刚来时你会感到惊喜,久了你会疲惫。

韩国的“快”不是“生活便利”,而是“社会焦虑”。

高中生一天上16小时的课是常态;

公司职员下班后要去聚餐,回家还得应对“夜间KakaoTalk工作群”;

新人入职半年能走两次辞职流程,压力远超想象。

这不是效率,这是一整套“高压运行系统”,逼着所有人必须不停奔跑。

你可以选择不卷,但社会会选择把你排除。

3. “整洁社会”背后,是沉默的代价

韩国的街道很干净,几乎看不到随地扔垃圾的现象;

公共场所也很安静,大家说话轻声细语,没人喧哗。

你会感叹:“这也太规矩、太有素质了。”

但你很快就会意识到:这种“表面的和谐”靠的是极高的“社会自我约束”。

在韩国,“不打扰别人”是一种信仰,但也因此形成了非常强烈的“内卷式压抑”。

街上没人插队,但也没人插嘴;

有问题也不说,忍着;委屈也不哭,扛着;

表面是笑,心里是“不能成为麻烦”的自我压抑。

这不是“素质教育”的结果,而是一种文化级的情绪内敛。

你看不见冲突,不代表冲突不存在。

你只是不被允许说出口。

4. 生活看起来精致,其实压力感无处不在

你看街上大多数人打扮时尚、妆容精致、服饰有品,

但你不知道的是——这些不是“享受生活”,而是“避免被社会淘汰”的生存策略”。

韩国有一句话叫:“别成为别人眼里的失败者。”

这句话在现实中具体表现为:

女生从高中就开始医美微调,怕被说“不上镜”;

男生必须穿得得体,不然求职连门槛都进不去;

连送快递的骑手,都尽量保持头发整齐、举止克制。

你看见的“干净”,其实是一种“社会性自我约束”。

不允许邋遢;

不允许情绪;

不允许出错;

不允许脱轨。

这不是“自由选择”,这是“强制默认”。

5. 教育很强,但代价太高

韩国教育一直被认为是“亚洲最典型的应试体系”。

孩子从小学开始补习补到深夜;

高中生一天要背7种教材;

考不上好大学几乎等于“人生失败”;

每年高考日,全国飞机暂停起飞降落,以免打扰学生考试。

韩国的教育,不是“育人”,是“筛选”。

学生不是被培养,而是被“分类”。

这导致:

中下层家庭拼光财产供孩子补课;

青少年抑郁比例持续升高;

考上大学的人松一口气,没考上的人从此“掉队”。

你以为韩国学生很努力,其实他们只是没办法不努力。

6. 你以为它安全,其实它很“紧绷”

韩国的治安非常好:

深夜出门不会怕;

手机钱包掉了基本能找回来;

地铁、便利店、图书馆,基本没什么“乱象”。

但安全感背后,是一种社会紧绷状态:

警察系统异常严格,摄像头无处不在;

舆论空间非常高压,一个发言不当可能引发人肉和舆论死亡;

社交媒体评价体系高度敏感,明星、主播、普通人都生活在“随时翻车”的焦虑中。

你生活在一个表面很安定的社会中,但你知道:

任何一个小错误,都可能让你“社会性死亡”。

韩国的安全感,是建立在“社会高度紧张”的基础上。

7. 但它依然,是最有生命力的东亚国家之一

说了这么多“真实面”,我必须承认:

韩国,依然是一个让我敬佩的国家。

它从战争废墟中崛起,只用了几十年就站上世界舞台;

它把韩剧、K-POP

、游戏、美妆变成了文化强权;

它的街头、地铁、公园、便利店,永远保持着“努力的秩序”;

它的年轻人虽然卷得厉害,但创造力极强、行动力极强。

它不是“生活轻松”的地方,但它是“文明压缩感”极强的国家。

如果说中国是热辣滚烫,韩国就是沉默燃烧。

你不一定适应它的节奏,但你一定会被它的努力所震撼。

写在最后:韩国不会崩,但它需要“喘息”

这次从韩国回来,我最大的感受是:

它不会崩,因为它体系成熟、节奏稳定、社会纪律极强;

但它也很累,因为它压抑太久,沉默太久,很多人早已“精神透支”。

韩国社会不是没有问题,而是习惯不讲问题。

不是没有情绪,而是默认“情绪是耻辱”。

它教你如何成功,但不教你如何放松。

它给你很多机会,但也让你付出太多代价。

最后的建议:

如果你以后有机会去韩国——

别只拍韩剧取景地,也别只打卡网红咖啡店;

去坐一次凌晨的地铁,看上班族沉睡的脸;

去清溪川

沿岸走一走,看那些深夜还在排练的练习生;

你会看到一个努力到极致的社会,也会理解“强大”背后的疲惫。

16樓 JosephHeinrich 2025-8-30 22:39

知乎用户mCNjyv:


感觉和国内也差不多吧,,,

17樓 JosephHeinrich 2025-8-30 22:39

我的未来不是梦:


로렌스 료칸에서 채택하여, 초순 피해자, 론칭을 라틴아메리카

18樓 JosephHeinrich 2025-8-30 22:40

文化酷旅与酷驴:







发布于 2024-01-02 22:15· 633 次播放

19樓 JosephHeinrich 2025-8-30 22:41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共享創意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