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21篇帖子。
(轉載知乎)韓國值得移民嗎?
11楼 JosephHeinrich 2025-8-29 23:15

Cedar-999:


這種問題都是因人而異的,要看個人背景,沒有一邊倒的選擇。

12楼 JosephHeinrich 2025-8-29 23:15


知乎用戶ADjiKY:


我和外國友人談起中國人有兩個兒子都會很焦慮,其他國家的人都不理解,只有韓國人懂。說明韓國和中國一樣,垃圾國家

13楼 JosephHeinrich 2025-8-29 23:15

張飛龍:


值得,其實包括日本也值得。

但韓國比日本卷,男的都有顏值焦慮,男的皮膚太差直接掉出自己的階級。

而且這是僅有的幾個已開發國家但沒有一窩一窩印度人的地方了。


14楼 JosephHeinrich 2025-8-29 23:16


最倭幻想:


適合能問出這個問題的人移民,智力太高了,5000w人口的國家移民出去了1000w,這種好國一定要多移

15楼 JosephHeinrich 2025-8-29 23:16

雛鳳清於老鳳聲:


適合底層小潤

16楼 JosephHeinrich 2025-8-29 23:16

肖老師:


看你賺多少錢,以及在哪裡生活。在國內收入只有韓國一半收入的前提下

第一步:明確韓國中位數收入及換算邏輯

根據近年數據及趨勢,韓國月收入中位數大致在300-350萬韓元(2025年波動不大)。

按當前韓元對人民幣匯率(約1韓元≈0.005人民幣)換算:

- 300萬韓元≈1.5萬元人民幣

- 350萬韓元≈1.75萬元人民幣

「按匯率換算的一半人民幣」即7500-8750元/月。

第二步:對比國內城市的生活水準

韓國中位數收入對應的生活狀態,在其本土屬於「中等水平」——能覆蓋核心開支(房租、飲食、交通、基礎娛樂),有一定儲蓄空間,但不寬裕(尤其在首爾等大城市,房租佔比可能達30%-40%)。

國內城市中,7500-8750元/月的收入對應的生活水準,與以下城市的「中等水平」更接近:

1. 新一線城市(如成都、杭州、武漢、重慶等)

- 生活成本:房租(單間約2000-3500元)、飲食(1500-2500元)、交通+通訊(500-800元)、娛樂+其他(1000-1500元),總開支約5000-8000元。

- 匹配度:該收入能覆蓋上述開支,剩餘部分可儲蓄或提升消費(如偶爾聚餐、短途旅行),與韓國中位數收入者「收支平衡+適度餘裕」的狀態相似。

2. 強二線城市(如西安、長沙、濟南等)

- 生活成本更低(房租1500-2500元,總開支約4000-6500元),該收入會更寬裕,可能略高於「中等水平」。

3. 一線城市(北上廣深)

- 房租壓力大(單間3500-6000元),總開支常超8000元,該收入可能僅夠「溫飽+基礎生活」,低於韓國中位數對應的生活質量。

結論

你能拿到一半韓國收入的前提下,除了在一線城市之外,其他情況都不值得移民。

你拿不到,那麼移民過去生活舒適度會提高的。

但有房有車的除外。有房有車你的收入還能再少點,能有三分之一就不用移民了。絕對過得更爽。


17楼 JosephHeinrich 2025-8-29 23:16

這幾年亞洲熱,移民亞洲國家的人很多,韓國確實也有過類似的移民政策,但整體來說移民成本比較高,而且審批程序也很複雜,除申請費用外,還需要購買房產、進行資金存款等。

如果長期生活,當地的生活成本較高,特別是首爾等大城市,對普通家庭來說不太划算。韓國的主要語言是韓語,其次是英語,學好這兩種語言在韓國也能夠簡單溝通。

如果有技術背景,選擇韓國也是不錯的選擇,電子、汽車、半導體、IT 等行業處於全球領先地位;因為韓國與中國同屬東亞文化圈,飲食習慣這些方面都容易適應,如果不喜歡韓國,可以考慮別的國家。



作者:蘇州澳星出國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24896338153289013/answer/1943613755863856433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18楼 JosephHeinrich 2025-8-29 23:16

reoli:


單學韓語一項估計勸退很多人


19楼 JosephHeinrich 2025-8-29 23:17

作者:弗雷爾卓德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24896338153289013/answer/1934549539961935407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

你這個問題,本質上就不是「韓國和日本哪個更好」,而是「在兩個下水道里,應該選哪個跳?」

你家裡人能支持你潤日本,不支持你潤韓國,這說明你家裡至少還有個明白人,知道在兩個都不咋地的選項里,也得選那個稍微不那麼臭的。

聽好了,你覺得韓國「文化相似、語言好學」,這恰恰是問題的核心。你潤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逃離東亞這該死的內卷、森嚴的等級、令人窒息的社會壓力。結果你從中國這個伺服器,跳到韓國那個伺服器,發現遊戲核心一模一樣,甚至玩法更變態、外掛更多。你這是「換服不換游」,圖啥?圖他們財閥比咱們資本家更純粹?還是圖他們前後輩文化比咱們的酒桌文化更養生?

別逗了。我們來一條條給你捋清楚,為什麼韓國這個選項,連作為「次優解」的資格都沒有。


1. 安全感:一個把身家性命壓在停戰線上的國家

你移民,最基本的需求是安全和穩定,對吧?



韓國:北邊住著一個全世界行為最難預測的瘋子鄰居。你的首都首爾,理論上就在人家遠程火炮的射程之內。整個國家的國防命脈、戰時指揮權,都捏在美國人手裡。你把未來幾十年的安穩日子,押在三八線這條隨時可能爆炸的火藥桶上,你心得多大?你這是移民還是去玩真人版《使命召喚》?
日本:一個島國。它最大的風險是跟著美國爹在台海摻和,但它本土沒有陸地接壤的直接威脅。天災是多,但那是地球Online的系統風險,跟隨時可能爆發的人禍是兩碼事。

在一個隨時可能擦槍走火半島上規劃你的下半輩子,這不叫「潤」,這叫賭國運。巴菲特都不敢這麼玩。


2. 經濟結構與個人天花板:財閥的韭菜 vs. 隱形冠軍的螺絲釘

你覺得韓國人均GDP超日本了,看著很光鮮?那是拿命換的,是靠全世界最高強度的工作和內卷壓出來的。



韓國經濟:三星、現代、SK……幾個大財閥掌控著一切。你要麼擠進這幾個巨無霸里當一顆高強度運轉的螺絲釘,要麼就在剩下的殘羹冷飯里刨食。產業結構極其單一,抗風險能力差。財閥一打噴嚏,整個國家都得進ICU。你的職業道路,窄得就像獨木橋。
日本經濟:雖然看著「失去三十年」,但底子厚得嚇人。除了那些知名大企業,底下有無數「隱形冠軍」企業,產業鏈完整且深厚。它的貨幣是國際儲備貨幣,國家信用和金融體系的穩定性,韓國能比?在日本,你至少還有得選,可以躺平,可以去小地方,可以鑽進一個細分領域做到老。

韓國那GDP是「虛胖」,日本那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你是想去一個看著光鮮亮麗但隨時可能崩盤的創業公司,還是去一個增長緩慢但穩如老狗的百年老店?


3. 社會與文化:地獄級內卷 vs. 困難級內卷

這一點最關鍵。你潤是為了逃離內卷,結果你選了全世界的內卷之王?



韓國社會:全世界最低的生育率,年輕人要麼考公務員,要麼進財閥,要麼當「三拋世代」(拋棄戀愛、結婚、生育)。從外貌到學歷到工作,全方位無死角的內卷。男性甚至有普遍的顏值焦慮。你一個外來移民,憑什麼覺得你能在這場全民大逃殺里倖存下來?
日本社會:也卷,但人家至少卷了三十年,已經卷出了心得,卷出了各種躺平的姿勢。社會對「失敗者」的寬容度更高,至少你還能當個便利店店員、或者去鄉下過低慾望生活。

簡單說,日本是「不努力也能活」,韓國是「不往死里努力就得死」。你一個中國人過去,本來就帶著debuff,還要去挑戰地獄模式?何苦呢?

你家裡人不支持你去韓國,不是因為他們認知落後,恰恰是他們擁有最樸素的智慧:趨利避害。

別再糾結於「韓語比日語好學」這種雞毛蒜皮的戰術問題了。語言的難度差異,在你未來幾十年的人生規劃里,連個屁都算不上。你應該思考的是戰略問題:哪個地方的下限更高、風險更小、天花板更不容易撞到頭。

在這兩個選項里,日本雖然也不是什麼「羅馬」,但至少是個穩固的「驛站」。而韓國,它就是個建立在火山口上的「前哨站」。

所以,別想了。非要二選一,就聽你家人的。但說句實話,有這個折騰的勁兒,不如把眼光放長遠點,好好學英語,看看真正的世界地圖上那幾個移民國家。別總在東亞這倆難兄難弟的伺服器里打轉,格局太小了。


20楼 JosephHeinrich 2025-8-29 23:17

給韓國是世界第四大經濟體,尤其在信息技術,汽車,半導體,電子等領域處於全球領先地位。韓國與中國文化一脈相承,文化和生活方式的相似性使得中國人更容易使用韓國生活。韓國的教育體系已嚴格和高標準著稱,擁有世界頂尖大學,如首爾大學,成均館大學,kaist等。韓國的醫療體系被譽為世界一流,醫療技術和設施處於全球領先地位。韓國的住房條件較為優越,尤其是在大城市中,居住環境更加舒適。




作者:澳星朴彩英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24896338153289013/answer/1934240882732820432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回复帖子

内容:
用户名: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验证码:
 
 
©2010-2025 Arslanbar [手机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声明,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许可协议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