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楚筠珺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09164813491373239/answer/192390427644864549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新加坡是法治社会,而不是民主社会。
自1959年以来人民行动党(PAP)始终是新加坡的执政党,从未实现政权更替。而日本(1993年)、韩国(1997年)在冷战后都有执政派系更迭——但新加坡完全没有经历战后普遍的“民主化”进程。
人民行动党(PAP)建立了严格的秩序,通过完善法律、高效管理、政治中立在不同强权帝国之间游走,攫取最大利益。
这种情况在亚洲并非孤例:
迪拜(阿联酋)、多哈(卡塔尔)等同样为金融资本枢纽的地区中心城市甚至采用实权君主制,香港在英属时期也接受伦敦派遣的总督管理,都不是民主化产物。
只要对全球资本开放、能保护各方利益,跨国资本巨头并不在意你的意识形态。
民主本身又变不出钱,也不能当饭吃。

但人民行动党(PAP)始终保持了表面上的选举制,理论上新加坡共和国公民可以选择其他政党。不过在PAP实质掌控国家机器的情况下其他党派一般也选不上。
这就像日本55年体制、韩国维新体制一样,只是在理论上存在政党轮替罢了。
像他们这种威权体制总是坚信精英治国,由技术精英+行政官僚来主导国家发展方向。而“民选议会”往往是摆设,只是用来表示自己没有走共俄路线罢了——但不论是日本自民党政权、韩国军政府还是新加坡PAP都是高度集中于少数精英官僚。
日韩在冷战后逐渐走上平民政治的道路,但新加坡至今还秉持精英治国理念。
从绩效主义来说....新加坡发展非常成功,人均GDP达到90,674美元(日本32,498美元,韩国36,128美元),绝对是碾压日韩。但新加坡社会的普遍幸福感却不高,实际生活水平和商品购买力也低于纸面上人均GDP差不多的美国,显然人均有些虚高。
新加坡是精英的国,吸纳整个东盟的资本与人才,但公民们却始终是疲于奔命。
这显然是精英主义的弊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