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50篇帖子。
(轉載知乎)為什麼鐵道迷中JR的粉絲遠比DB的粉絲多?
11樓 JosephHeinrich 2025-7-31 22:37

朝倉左衛門督義景:


JR的粉絲應該就是一般通過火車迷,喜歡JR的一些東西也討厭一些東西……

德鐵的粉絲在我看來跟看戴佳偉

的心態差不多,就是為了看他能整出什麼爛活……

12樓 JosephHeinrich 2025-7-31 22:37
作者:Bahnland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6966193/answer/3592549071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首先要更正一點,從乘坐體驗來講,日本的新幹線

整體要比德國、奧地利和瑞士三國的ICE

/IC/EC/RJX列車更為舒適。新幹線的腿部空間更寬敞,座椅的傾斜角度也更大,特別是JR西日本和JR九州的新幹線指定席,讓人很容易在旅途中小憩片刻。而相比之下,瑞士SBB的Stadler城際列車乘坐體驗就像是坐廉價航空一樣,舒適度相差甚遠。此外,關於德鐵列車「車多人少」的印象也並非完全正確。例如,在柏林到慕尼黑的ICE上,我有好幾次不得不和其他乘客坐在過道地板上。

當然,如果說普速鐵路,情況就有所不同。日本的大多數非特急列車車底較為老舊,而且鐵路沿線的風景也無法與歐洲大陸(尤其是阿爾卑斯山脈

沿線)相提並論。不過,體驗這些需要在阿爾卑斯山區附近住上至少一周時間,而這對多數遊客來說並不現實。大多數第一次訪問歐洲的遊客,更傾向於去巴黎和羅馬這些大城市體驗文化和藝術;由於總行程通常只有一兩周,很難抽出時間深入阿爾卑斯山區,Oberstdorf

/Garmisch-Partenkirchen

/Bayrischzell

/Berchtesgaden

很少在中國遊客的視線內。因此,儘管德語區鐵路在風景方面更為出眾,涵蓋市區交通的49歐月票

比到處是雷區的青春18便宜好用無數倍,大部分遊客並沒有機會體驗到這些優勢,導致粉絲群體主要集中在留學生中。

最後,還有宣傳方面的差異。DB、SBB和ÖBB這三家德語區鐵路公司很少與流行IP合作,頂多提供一些針對海外遊客的優惠套票。而JR及其相關的私鐵公司則在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像EVA塗裝列車

和Hello Kitty主題列車

即使沒去過日本的人也大機率聽說過,還會在車站銷售聯動周邊商品。JR東海甚至在新幹線列車上推出了「我推的旅行」(推し旅)系列廣播劇,上個月和京吹的聯動活動中,答題全對抽獎就能去線下換周邊獎品。《灌籃高手》和《青春豬頭少年》這些熱門作品中反覆出現的江ノ島電鉄

,也讓不少二次元受眾通過IP反過來對鐵路公司產生了興趣。相比之下,德語區這邊唯一一家受到日本合作夥伴影響而採取類似宣傳舉措的是瑞士格勞賓登州的Rhätische Bahn

(順便一提,虹咲學園裡Emma Verde的故鄉設定在這個州的Arosa),不僅為自家機車刷上了姐妹鐵路「箱根登山電車」的塗裝,還在St. Moritz站設立了自家看板娘のぞみ的等身立牌。當然,不同於水團之於沼津的意義,這一系列舉措並不是指着日本或中國遊客千里迢迢前來巡禮,畢竟,擁有世界遺產級別鐵路的他們完全不需要依靠這些噱頭來吸引遊客。


Allegra, liebe Fahrgäste! Das Zugteam der Rhätischen Bahn begrüsst Sie im RegioExpress nach Pontresina und wünscht eine angenehme Reise! Bei Fragen stehen wir ihnen gerne zur Verfügung. ようこそ、グラウビュンデンへ!

13樓 JosephHeinrich 2025-7-31 22:38
作者:8X3的SW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6966193/answer/3593705196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DB遠程在2024年暑期的準點率竟然足足有5成呢!


DB對於準點的定義

DB竟然還有粉絲?

防杠補丁:除去稀爛的可靠性,德鐵

其實挺不錯的

14樓 JosephHeinrich 2025-7-31 22:38

作者:Tupolevbureau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6966193/answer/3509222566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其實真要說鐵路系統的形態,歐洲那邊無疑是比日本更接近國內的,日本鐵路系統基本上是高度甚至是全盤通勤化,機輛式客車/長途客車/大編組貨列等基本上已經消亡殆盡,而客運服務絕大多數以類似城市軌道交通那樣的模式運行,可能日本這種特殊的運營模式對國內的鐵路愛好者來說有比較強的吸引力,畢竟更陌生嘛;當然,國內的大量機輛式普速列車+長途客車(尤其是臥鋪)也對很多日本鐵路愛好者產生了濃厚的吸引力,畢竟這是在他們那絕版了的玩意

加上日本的動漫等文化形式中也對日本鐵道有一定的渲染,日本鐵道本身就融入在日本的文化之中,因此與動漫等形式一同輸出也並不奇怪;以及日本本土的鐵道愛好者的內容創作往往也更符合國內受眾的胃口,畢竟中日兩國在文化上顯然也是更接近的,相比起歐洲國家而言

日本那種高度通勤化的模式,其實很有一種「探索」的感覺,因為是不對號乘車,打個比方,你坐公交車倒幾趟車去一個未知的地方,和你買好一張到某個地方的火車票直接坐過去的感覺是不一樣的吧,前者這樣更有種探索旅途的感覺

另外需要明確一個概念,那就是「德國鐵路」≠DB,「日本鐵路」≠JR;因為鐵路是一個涵蓋很廣闊的東西,從車輛線路工業技術,到線路規劃建設,到運營方式…而無論是JR還是DB,都僅僅是這些國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運營商(甚至JR他就不是一個單一的運營商,他底下還分JR東JR西JR海JR四國JR九州JR貨…)故並不可以簡單以DB或者JR去概括德日兩國的鐵路,就像國內除了CR還有廣東城際、港鐵以及各種地方鐵路乃至廠礦企業專用線等(不過老實說,國內的鐵路技術體系標準一致性還是比較高的,所以這一點上其實還是和國外有點區別),更不用說車輛製造商和鐵路運營商也往往不是一個體系(例如中車和CR,西門子與DB),比如你在討論中國鐵路的車輛製造技術的時候更應該關注中車體系

故「有實權人物推崇德國鐵路」這句話顯然有邏輯性錯誤,目前國內比較傾向於參考歐系鐵路車輛的技術路線(包括德國),並結合自身運營實際去作適應性設計;但是運營思路上,其實國內和德國差別還是很大的,例如ICE動車組經常下去既有線小站跑站站樂呢,而國內相當大部分的高速列車是全程在客專上運行的,這一點上來說中德兩國對於高速鐵路的運營思路就差別很大

另外就實際表現而言,DB運營水平好像真的不見得好到哪去…所以很多研究德鐵的主要是在技術層面,例如列車啊信號啊之類,因為確實有先進或者值得研究之處;但你真要說德鐵運營,你是想在堵了的馬桶上上撤碩呢,還是想當賭王堵他晚點時間呢,或者車跑着跑着就臨時改道了呢,又或者是空調壞了體驗一把高速悶罐車呢?


15樓 JosephHeinrich 2025-7-31 22:39
作者:林和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6966193/answer/3529789112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DB粉絲來了。


我模型架子上的C位

  其實粉DB在於距離產生美。一方面我沒有在歐洲生活過,沒有真的去用DB的客運列車服務,所以DB據傳爛出天際的客運水平與我無瓜。另一方面在我真正用到的跨境物流DB Schenker

確實有不錯的服務。跨境物流和清關業務方面DB還是很可靠的。相比之下國人對日的物流服務基本集中在EMS

和黑貓

、順豐這幾家。不太可能用到JR

。而JR的鐵路客運業務又太深入人心,把路人車迷都照顧得服服帖帖的。

其實比起DB的鐵路業務來說,我更喜歡DB的巴士

  DB的周邊不少,不管是火車迷還是公交迷,粉DB都有大量的周邊。如果喜歡歐洲巴士,那麼DB幾乎是繞不開的主題。在這方面JR還是差一點。畢竟JR的巴士業務相對來說不像DB那麼有標誌性。

  從企業文化的角度來說,其實比起DB我更粉SNCF,因為早年SNCF的宣傳公關是真的很棒。奈何SNCF的周邊實在是少。不過看到ICE的25周年廣告Der Fan。開始無條件粉DB了。反正在別家交通運輸企業是看不到那麼多彩虹的。

01:38

ICE 25周年 DB廣告 DER FAN


16樓 JosephHeinrich 2025-7-31 22:39

嘉然大姨的貓:


DB的粉絲?哈聖的大手怎麼還沒把DB搞倒閉

17樓 JosephHeinrich 2025-7-31 22:39

HF歷史學渣:


第一日本近。第二jr晚點機率很低,和一般的城市軌道交通相似,db天天晚點不像正常鐵路公司。第三日本通勤鐵路搞得好,db很一般。最重要的是中國人能看的懂除takanawa gateway以外的絕大多數jr站名,我去查乘換案內都不需要翻譯的。

18樓 JosephHeinrich 2025-7-31 22:40

DB或者歐洲鐵路我認為的優點有,長途列車平民和高級版都有,剛查了一下柏林到慕尼黑有六七十歐的也有兩百歐的車票,比起日本不坐新幹線的話在某些區段就只能坐大地鐵好;有年輕人鐵路卡和pass等,對學生更友好;臥鋪比較發達。

但是歐洲鐵路缺點很明顯,延誤。除了日本有的延誤,還有兩種是日本見不到的。一是過夜車轉車延誤,相比白班車,夜班車轉車如果延誤那可就慘了。而日本基本不開行夜班車,即使臨時加班那也基本以直達為主。二是罷工,哪怕是隔壁韓國這兩年都有公共交通司機罷工,日本這幾十年是真沒有。

另外,日本鐵路文化興盛,人家JR從小孩開始培養粉絲,全世界能像日本這樣迎合鐵路粉絲的國家好像不太有吧。



作者:直到此刻化成回憶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6966193/answer/3509685447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19樓 JosephHeinrich 2025-7-31 22:40

因為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即便題主可能比較崇尚權力,但「中國有實權的人物都比較推崇德國鐵路」這話又從何而來?

機輛牽引時代,共和國政府首次大批量進口現代化幹線鐵路機車是1958年從法國購買的25台6Y2,後來又從法國買過40台6G、50台ND4和150台8K,從日本買了85台6K,蘇聯100台8G,羅馬尼亞的372台ND2/3,以及美國佬的422台ND5和78台NJ2。而從德國進口的僅有1970年代的NY5/6/7三個批次合計34台,以及20世紀末的3台DJ1樣車。

動車高鐵時代,2004-2006年間首批通過國際招標引進技術生產的和諧號CRH1、2、5系列動車組技術來源分別是瑞典、日本和法國/意大利,而關於招標過程中德國佬被羞辱的故事應該人盡皆知了吧?

要再說到運營水平,在歐洲鐵路列車晚點率上霸榜多年的DB更是當仁不讓的爛梗之王了。

準點率「歐洲墊底」,鐵路線年久失修!德國欲砸重金解決「火車晚點」




作者:wang2jun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6966193/answer/3508611633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20樓 JosephHeinrich 2025-7-31 22:41

我好害怕:


其實這兩個都不多,多的是汽車粉絲,中國抄的是美國作業,公路優先,所以一大堆人是不喜歡坐軌道交通喜歡開車的。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