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曾經的未成年人,我來看這個問題,我就特別有感受。這個問題,讓我回憶起了我那段失去自由和尊嚴的歲月!
在我小學的時候,每到假期結束要上學的時候,我就特別不愛上學。現在想來,原因就在於上學等同於失去了自由和尊嚴。
為什麼我會說,上學等於失去了自由和尊嚴呢!原因就在於,作為一個學習不好的「差生」,我一上學就要面對老師的體罰和羞辱,又要面對其他同學的霸凌。這樣的歲月不就等同於失去了自由和尊嚴嗎?
作為學生來說,如果上學是每個學生都認同的事情,他們絕對不會厭學。之所以會厭學,就在於他們上學感受到失去了自由和尊嚴!
現在兒童們的上學,就要面對繁重的學業壓力,就要面對失去戶外的運動時光。這樣的上學,何嘗不是失去了自由和尊嚴!
當孩子們失去了自由和尊嚴,他們當然會對上學這件事產生非常強烈的抵觸心理。抵觸的感覺到一定階段,當然是非常的厭惡。
兒童醫院開設的「拒絕上學門診」,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兒童醫院的門診,對孩子和家長們而言,頂多就是一種調劑。讓孩子和家長們適當的調整一下心態。
可是,回到了學校,依然要面對繁重的學業壓力,依然要面對失去運動時光的環境。這樣喪失自由和尊嚴的歲月,還是不能改變孩子們的壓抑。
作者:平凡之路
鏈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894685996509000901/answer/1894731408813049146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