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lli Cedo:
*本文無AI支持創作
挺好的
作為一個2015年前走過吉田線登頂的業餘登山人,10年前約定要回富士山登頂,於是今年已經決定要走須走線登頂,而且計劃了非常細緻,時間精準到分鐘,裝備精準到克的登山計劃。


我給大家補一點背景信息

富士山北為山梨縣,南為靜岡縣,有四條登山路線,靜岡有三條(須走,御殿場,富士宮),山梨有最熱門的吉田線(最傳統,景色最好,登山設施最多)
以前所有路線都是免費的,2024年吉田線開始收費2000日元,其他不收費,目的是為了緩解吉田線的擁堵,不過效果不佳,於是今年靜岡山梨全線開始收費。
其實我一直覺得收費是應該的,富士山人太多了,凌晨攻頂摩肩接踵,不過吉田線單一收費是比較愚蠢的
原因如下
大多數登頂的人大多數都是為了去看御來光的(富士山日出),而富士山只有山頂東面可以看到日出,也就是人流都會向一個地點聚攏,而且攻頂都在半夜十二點到早上四點這段沒有陽光的時間,在相對最為陡峭的7-9合目攻頂,人越多風險性越大

吉田線(黃線)收費,須走(紅線)、富士宮(藍線)、(綠線)人就多了很多,特別是須走,和吉田在八合目合併,又有登山風景,初期又有樹林防晒,人更是大大增加,最後結果還是一樣的
其實更為嚴重的是一條成熟的線路收費,造成了更多的無經驗登山者去了設施更少的線路,甚至是為了省錢彈丸登山(不住小屋一次性登頂),增加了風險和救援的需求
雖然的確莫名其妙的需要多支出一筆錢,但是我一直認為價格是資源分配的最簡單粗暴的方式,亞當斯密看不見的手嗎,價格貴了,自然人就會少,體驗就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