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64篇帖子。
(轉載知乎)为什么瑞士的双语能稳定,新加坡的双语不行?
11樓 JosephHeinrich 2025-3-2 19:54

作者:猫婆婆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1232935/answer/148226771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搜狐这种文章看看就好,我就不细说了,浪费时间。只说一点,新加坡有专门的一个电视频道是华语频道,MediaCorp Channel 8。所有节目电视剧新闻都是华语。

接下来回答问题,其实你的问题涉及的是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德语法语意大利语为什么比较容易同时掌握?首先,我不会这几个国家的语言,德国不了解,但由于经常去法国意大利,打招呼谢谢这些简单的语言会一点。比如法语和意大利语就有相似之处,Bonjour和Buongiorno的区别而已。发音的话后者多个类似no. 虽说德语属于日耳曼系,和英语更接近,而法语属于拉丁系,但总的来说欧洲那边的语言相对来说比较接近,所以学习起来肯定比同时掌握中文英文更简单。如果说错了请指正。

第二个问题,新加坡的Singlish和英语华语间的关系。首先,和英语的关系,新加坡人正式场合或白领在公司里工作是singlish和English 自动切换的,人家也许会给你WhatsApp lah, leh, lor mah “can? “, 但不会给你email 这些字,更不会在开会的时候说这些字,正式文件合同里也不可能有这些字。其次,和华语的关系,的确,年轻人有些华语退步,这和家庭教育有关系。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因为新加坡的华语教育就到初中,这时候如果家里父母说华语多,那么小孩自然华语强一些,如果父母只说英语或singlish,那小孩自然华语就弱。但再弱,他们也能听懂,只是说的不好,不会写。学过外语的人基本都知道一门语言的难易程度是 听<说<读<写 。所以新加坡人华语再差,听一般是没问题的。此外,他们也有他们的华语表达方式,不完全和中文一样。比如中国人说“工作”,他们是“做工”,中国人说水“烫”, 他们说水“烧”,等等。

最后我想强调一点,新加坡是一个独立国家,语言方面有他们自己的一套系统,无论你想不想承认,新加坡绝大部分华人都是bilingual,而且你也会常常看到有华语补习班,政府也一直鼓励大家多说华语,争取进步。

所以,我不会完全认为他们“双语不行”,行不行,要看你接触的什么人。即便在中国,普通话不标准的中国人也很多。在新加坡,由于工作和正式场合正式文书都是英语,所以他们华语水平确实不高,更不能用中国人的中文水平去衡量了。


12樓 JosephHeinrich 2025-3-2 19:54

某匿名用户:


罗杰斯:新加坡人英语烂华语也烂

来自 / 新明日报文 / 潘万莉

国际知名投资家罗杰斯给我国双语教育打分,认为新加坡人“英语烂华语也烂”,本以为两名女儿可以在本地学标准规范的华语和英语,岂料事与愿违。

据报道,在新加坡住了十年的美国亿万富豪罗杰斯几个月前在旧金山的一场讲座上形容,新加坡“可能是过去40年来世界上最成功的国家”,为了让女儿学华语,他们举家搬到新加坡长住,因为新加坡人口有75%是华人。

他说:“很多人讲华语。我搬到那里其中一个原因是我自己不说华语,而他们既讲英语也讲华语。所以我说,这真是太好了。”

罗杰斯将21世纪称为“中国的世纪”,他两个女儿学习华语的故事也广被本地媒体报道。

他在讲座上提到, 本以为两个女儿可以在本地学标准规范的华语和英语,岂料新加坡人“英语烂华语也烂”,对新加坡的中英语水平感到失望。

不过,他随即也表示,本地还是有一些人能说流利的中英语。

在讲座答问时段,一名口操新式英语的女郎用语法半不正确的英语提问,罗杰斯并不介意,在回答后再向在场者解释提问者的问题。他最后以新加坡是个“好地方”总结,对提问者说:“你应该回家。”

教育专家蔡志礼博士日前也在面簿分享这事件,并提到我国仍有华语或英语讲得很好的人,但为数不多,一般人即使是从亚洲排名第一的大学毕业,华语或英语水平都不高,精通双语双文化者,更是寥若晨星

13樓 JosephHeinrich 2025-3-2 19:55

草棵子:


瑞士不是双语,而是那本来就是人家的母语。

人家就是一群意大利人说意大利语,日耳曼人说德语,法国人说法语,然后这几个人群凑成一个国家,为了平衡各族群的语言,然后把意大利语,法语,德语,干脆都设成了官方语言。

而新加坡的主要族裔,无论是普通话还是英语,都不是他们的母语,他们对于这两种语言都没有第一母语习得。因此新加坡的这种双语地位是极不稳固的,极有可能受到外界的影响而改变。

新加坡的人口以闽南人为主,闽南人占比约40%,潮汕人占比约20%,客家人占比约10%,广府人占比约10%。因此新加坡要设立多种语言制度,应该把闽南话当做第一官方语言,然后是潮汕话,然后是客家话,然后是粤语。新加坡应该根据当地的人口比例,实行闽南话,潮汕话,客家话,粤语,四官方语言制度,让所有来新加的外地人,无论是大陆的还是台湾的,马来西亚的还是印度的,白人还是黄种人,都应该必须学习上述四种语言之一,只有这样新加坡的“双语”制度才能实行的通。

而且新加坡还必须为闽南话,潮汕话,客家话,粤语依据汉字体系,实行正字运动——即用汉字为闽南话潮汕话客家话粤语中的每一个发音进行对照,让闽南话潮汕话客家话粤语中的每一个发音都有他相对应的汉字。只有在语言和文字都相对应成功了,规范化了,每一个闽南话潮汕话客家话粤语其中的发音都有其相对应的文字,那么新加坡的这种闽南话潮汕话客家话粤语的四官方语言体系才能流行得通。

然而我并不相信新加坡有这种能力,可以参考一下香港地区的粤语正字运动,其实就是依据汉字的普通话发音,来给粤语做了一套表音文字体系。已经把粤语这种表意文字彻彻底底的从表意文字体系中剥离了,当然也极有可能的是,粤语本来就是一种侗台语族的表音文字,他本来就不是汉字表意文字的一种方言,因此粤语的很多发音都在汉字中找不到正字。因为我不是广东人,我也不懂粤语,所以我并不知道真实的粤语到底是什么样的,因此我只能瞎胡乱揣测一番。

对上述闽南话潮汕话客家话粤语进行正字运动是非常难的,远比北方的各种语言体系,诸如中原官话,关中话,山东话河北话要难,因为闽南话潮汕话客家话粤语在古代几乎从来都没有过针对于发音的正字运动,古代的标准音从来都是北方方言,尤其是中原官话,中原官话跟汉字的照应率几乎是百分之一百。

这从来没有过的闽南话潮汕话客家话粤语的正字运动,如果新加坡人能完成,那么毫无疑问就是新加坡文化史的一项开天辟地的大成就,能完成这项正字运动的人类就是新加坡历史的普希金,对新加坡的历史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甚至还极有可能通过这项正字运动反过来影响大陆,影响到大陆地区的闽南语潮汕话客家话粤语等,从而彻底改变当地的语言生态。

新加坡要完成这项运动是非常非常难的,新加坡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国家,历史非常短,也没有足够多的底蕴。因此新加坡并没有这么长远的目光,而且由于新加坡的人几乎都是从大陆过去的,“车同轨,书同文”的思想早已经深深的烙刻在他们的脑海中,因此新加坡人受到了这种大一统的思想封印,他们极有可能没有勇气去做这件事情。

可以参考一下香港地区,就算是嚷嚷着要粤语,要独立,不要普通话,而他们对于粤语的正字,依旧是根据新华字典的发音,而生搬硬套出来的一套汉字表音体系。也就是说,他们甚至连否定新华字典的发音的勇气都没有,更惶论让他们为复杂的粤语进行“音字对照”运动,那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而且一门语言的发展,不仅需要官方的入场,更加需要影视,音乐,文学,尤其是文学作家的大量利用此种语言进行文学创作,只有这样,这门语言才能正确的流传下去,并且富有生命力,富有规范化。

正儿八经的文明,比如阿拉伯,中国,罗马,印度都有一本属于自己的《诗经》,来作为参照,以防止他们的文明在行进的路途上分道扬镳。比如说阿拉伯文明的《古兰经》,罗马基督教的《圣经》,中原汉文明的《四书五经》《论语》《诗经》《楚辞》,这些经典的书籍都是有不可置信的权威的,他们书籍上面所显示的内容文字,以及文字所展示的意思都是必须要求一字不能更改的,而负责念这些书籍诗经的人群,也被称为这个民族文明的“老保男”,他们是这个民族文明最保守的人群,也是整个文明延续下去的关键。

而新加坡好像并没有这种要保守的东西,他们的文明都是随波逐流的,大陆使用什么样的语言,他们就使用什么样的语言,大陆使用普通话作为规范话,他们就用普通话作为自己的语言,大陆使用中原雅言作为规范话,他们就用中原雅言作为自己的语言。国际上通行什么语言,什么语言强势,他们就用什么样的语言,今个英语强势,他们就用英语,明个西班牙语强势,他们就用西班牙语,大后天阿拉伯语又突然崛起了,他们又开始人手一本《古兰经》,开始皈依伊斯兰教,念古兰经了。


新加坡似乎没有什么可以保守的东西,他们所有的文明风向都是随着国际局势变动的,他们就像是一颗没有思想的芦苇,只会迎着太平洋两岸的风随风摇摆。


因为他们在文明认同上面的左右骑墙,他们在文明构造语言构造上面的作为注定是失败的,每一个到新加坡的人都不可能对这一片土地产生认同。

一个文明一定要有一些亘古不变的东西存在,那么这个文明才能够延续下去。


14樓 JosephHeinrich 2025-3-2 19:55

李克里X:


十年前我在柏林上语言班,当时应该是A2级别(基本就是刚脱离一窍不通的级别),班里有个女生是日内瓦人!当她自报家门以后,立刻说我知道你们想问什么,对,我是瑞士人,瑞士很多人只说法语...

15樓 JosephHeinrich 2025-3-2 19:55

作者:Eastpex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1232935/answer/147522883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以我在新加坡的观察,首先要了解的是:作为一个多族裔多语言的高度国际化城市,英语是这里不同人群之间沟通和对外交流的最重要语言,涉及个人的生存和竞争力,其它语言包括华语在内都达不到这个程度,学习的动力不足。其次或许还是汉语言和文字太难了,与英文之间缺少相关性。原本新加坡小孩的学习压力就非常大,除非父母特别用心,坚持不懈,否则小孩的汉语言学习很容易半途而废。说实话,当我看到邻居小孩在那里手足无措笔画混乱描写结构复杂变幻无常的汉字的时候,我自己也觉得于心不忍。反过来想想我们自己学习英语的经历,哪一个开始的时候不是雄心万丈,如果不是环境所需、生活所迫,绝大多数还不都是选择放弃,最后连最基本的水准都没有。其实,天地良心,跟汉语比起来,英语真心不算难。

补充:不过也听到一些乐观的声音,主要是说:1)随着中国影响力的日益增大,对华语的需求显著增加,带来驱动力;2)中国新移民增多;3)越来越多的华语老师来自大陆,提高了华语教育的整体水平。

深度思考:语言除了用来沟通和交流,更是民族文化、传统和价值观的载体,是一种文化身份的认同。在新加坡,如果汉语最终只是沦为一个有限使用的单纯的沟通交流的工具,那它的性价比实在不高,因为英文已经足矣。所以这是新加坡政府和华人都应该认真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16樓 JosephHeinrich 2025-3-2 19:55

相对了解的德语区而言,他们的教学是用标准德语,但日常生活当中是瑞士德语(各地当然是瑞士德语各地的方言)。不过他们之间的差别可不是Singlish和English这样的衍生关系而产生的,并且也是和标准德语的差距较大。而且其实现在瑞士德语也是正在向标准德语靠近。

新加坡是座城市啊,五百多万人挤在一个小岛上,而且都是从各个地方移民过来的,而且就算是占新加坡绝大多数的华人,也主要来自闽语区粤语区的不同地方,若没有标准语的话交流困难程度是远大于瑞士德语区内部居民的方言交流的难度的。

而相对于瑞士而言,首先是地方大,好歹也有42000km^2,然后讲法语的、讲意大利语的和讲德语的居民都是集中在某些地区的,而不像新加坡都集中在一座城市里。

一般而言混居地区的语言优势会逐步让步给标准语,比如在瑞士格劳宾登州的传统优势语言有罗曼什语和德语,现在就逐步让步给德语(可能过几年罗曼什语就要被意大利语反超而退居三线了)。

相比之下新加坡的英语推行政策的强制力度是很大的,这也是Singlish普及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1232935/answer/148032535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17樓 JosephHeinrich 2025-3-2 19:56

Coldstream:


马六甲海峡东西的海洋由说什么语言的国家主导?


18樓 JosephHeinrich 2025-3-2 19:56

如果大家认为新加坡的双语是按照字意,中英语可以自由切换、等同地使用,那完全是误解了。在新加坡的学校都是英语教学,中文只是作为一种外文来学习。这本质上和中国学校以中文作为教学媒介,伴有英文课是一样的。按照新加坡对双语的定义,中国、泰国...,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是双语国家了。



作者:孙昱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1232935/answer/148284176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19樓 JosephHeinrich 2025-3-2 19:56

萝魏紫:


四万平方公里和七百平方公里能比?

20樓 JosephHeinrich 2025-3-2 19:56

一直住顶楼:


可能是华人的特性。

Singlish其实是可以类比广普和川普,独特文化。

ps:我个人很喜欢Singlish,非常有feel啊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共享創意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