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22篇帖子。
(转载BBC中文网)疫情五年后:从“离散中国”到“理想中国”,知识分子“润”到海外的生存与梦想
11樓 JosephHeinrich 2025-1-26 21:03

建设“离散家园”的坚定和挣扎

同样决定出走的还有书商于淼。

他从上海移居到美国,在华盛顿开设中文书店季风书园。他一边读书,一边申请杰出人才签证,打算长期留下。

该独立书店原本在上海创立,自于淼接手后就频繁举办讲座和论坛,有“精神地标”之称。但过去十年,不断有讲座在压力下被取消,书店业务也持续萎缩。

2018年,书店被迫关闭,于淼也被禁止在国内从事商业活动。一年后,他赴美国读书,与家人一起住在佛罗里达州。

12樓 JosephHeinrich 2025-1-26 21:03

图像来源,BBC NEWS CHINESE

于淼希望把季风书园建成海外华人的精神家园
13樓 JosephHeinrich 2025-1-26 21:03

他原本打算读完政治学硕士就回中国,继续出版或公益相关工作,但发现回不去了。

2022年初,于淼的妻子谢芳回上海照顾母亲,期间经历了封城。解封后她准备回美国时,却在机场遭边境人员拦截,官方要求以她自己的出境自由换取于淼回国接受调查。

“他们指控我在这边(美国)用笔名发表政治评论文章,文章讨论中国政策和中国领导人,”于淼接受BBC中文访问时说。

事件获《华尔街日报》等多家国际媒体报道。几个月后,谢芳被放行,和丈夫在美国团聚。

但于淼意识到,“回中国变得不太可能了”。

“这边(美国)或许能给我们更好的可能性,但更主要是,原来所居住的社会环境令我们越来越失望,甚至给我们越来越大的不安全感。”

14樓 JosephHeinrich 2025-1-26 21:03

图像来源,BBC NEWS CHINESE

季风书园不仅仅是书店,也是一个公共空间,吸引知识分子驻足
15樓 JosephHeinrich 2025-1-26 21:04

季风书园自去年9月开业以来,已经举办了数十场讲座,每个月几乎有五场左右,包括加州克莱蒙特的政治学教授裴敏欣、华裔作家哈金、斯坦福大学国际研究所教授吴国光等。

不少人慕名而来。11月的一天,一名中国留学生专门从新泽西驾车四个多小时来到书店,一进门便和店员热情地打招呼,说自己曾经在上海拜访过季风,很庆幸它能在华盛顿“重生”,希望捐款支持书店的运营。

于淼说,开放多元的华盛顿给了季风书园足够的包容,社区对华人书店的认可比他想像的还要好,房东老人在租约上多加了五年优先竞标权。

“我觉得开始被社会接纳了,跟来之前的想像还是有些不同,”于淼说。“当你觉得被一个整体社会所接受的时候,对国家、对身份的概念都会有不同认识。”

于淼做好了长期留下的打算。在这个书店进入寒冬、电子阅读兴起的时代,他把租约签了十年,目前还没有达到收支平衡,但他有信心吸引机构或社会大众进行捐助,将书店发展成非盈利机构。

他说,书店填补了社群中的一些空白,希望能成为海外华人的“离散家园”,为他们提供精神生活的支柱,与此同时延伸出更大的可能性,“为形成更好的中国提供一些贡献”。

说这些话时,他的表情坚定而自信,但在他内心深处,也有矛盾和挣扎。

“这会不会是一种幻觉?其实我心里也没底”,于淼说。“这是一种想像的空间,是自我赋予了它意义,事实上就是一种期盼,没有根据的期盼。”

16樓 JosephHeinrich 2025-1-26 21:04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根据调查,中国在2023是全球高净值人士外流最多的国家,美国是首选目的地
17樓 JosephHeinrich 2025-1-26 21:04

在纽约的女权活动者李麦子,正在用她的方式重建人生与社群。

11月一个傍晚,在纽约心脏曼哈顿一座不起眼的工业大楼里,传来一阵歌声。一群年轻的声音用中文歌唱:“哪朵玫瑰没有荆棘,最好的报复是美丽,最美的盛开是反击。”

这首歌是台湾歌手蔡依林的《玫瑰少年》,为酷儿群体而作。北京酷儿合唱团——曾在中国唯一能够公开演出的LGBT合唱团——也演唱过这首歌。在这里,唱歌的是一群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和新移民,领班的是李麦子。

2015年妇女节前夕,李麦子和四名年轻女性因组织反性骚扰活动被拘留。在看守所里,她把著名歌曲《你可听到民众呐喊》(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改编成中文,支撑她度过了一个多月难熬的日子。

李麦子说,她希望歌唱能为其他离散在海外的华人带来力量和慰济,或许也能成为一种长期影响中国的方式。

“想要运动可持续,首先人要可持续,” 她说。“我们也可以是政治性的,只不过我们先用唱歌的方式把大家团结起来。”

18樓 JosephHeinrich 2025-1-26 21:04

图像来源,BBC NEWS CHINESE

李麦子正在用唱歌重建人生和社群,她说:“想要运动可持续,首先人要可持续”
19樓 JosephHeinrich 2025-1-26 21:04

她先是在社群媒体上注册帐号,等粉丝累积到一定程度,开始发文招募合唱团成员,目前已经有30多人。她定期组织大家排练,还带领合唱团参加表演。在一些特殊时期,他们通过歌声表达立场。

没钱怎么办?她自掏腰包。没有团标怎么办?找中国国内的设计师帮忙。她似乎总是能找到解决办法。目前她已经带领合唱团进行了十几次排练,大部分排练费用都由自己出,大概花费了1500美金;设计团标花费了约2000人民币。

她打算把合唱团拓展至百人,组织自己的合唱演出,未来发展成为非营利机构,申请艺术基金来支持营运。

“As a woman, I have no country (身为女性,我没有国家)”,李麦子说。她从英国作家维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那里获得灵感,认为社会运动不需要拘泥于国家,甚至不需要把自己限制在身份认同的政治里。

有了在美国注册结婚的经验,她还帮助中国境内的LGBT人士办理结婚业务,一方面缓解经济上的压力,另一方面间接影响着中国社会对于LGBT的意识。

“我能帮一对结婚,就能在国内产生一些影响,”她说。

20樓 JosephHeinrich 2025-1-26 21:04

图像来源,BBC NEWS CHINESE

江雪说,不能回归故土,那就在海外安身立命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共享創意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