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58篇帖子。
(轉載知乎)香港猎头对于35岁就业门槛嗤之以鼻,为什么35岁危机只在大陆流行?
11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30 20:08

因为多数工作(90%)谁干都一样,什么销售不销售的,技术不技术的,都是草台班子。

还因为我们人太多了,太**的多了,无穷无尽的廉价劳动力。

最后劳动法和厕所纸区别不大,大不了就依法赔偿你,违法成本无限接近于零。

我改变不了这一切,我们只能留后路,不买房不生孩子,确保海外有存款。他们这边乱搞,35裁员我就回老家钓鱼去,或者拥有跑路的能力。



作者:Capybara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77789313/answer/5798875833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12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30 20:23

traderjoe:


说白人还是人太多了。。你不干有的是人干。主要原因就是1)人太多 2)当下制度和经济模式无法提供足够就业资源。

13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30 20:23

作者:米健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77789313/answer/5188696284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其实最核心的一点就是国内的产业结构跟香港的产业结构不一样。

从而,因为产业结构不同,就导致,岗位要求的不同。

就是同样一个高管,有的要绑定业务数据,有的只需要盯着财务数据。

岗位要求不同,自然对人的要求就不同。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可能会涉及到比较敏感的话题,我也只是客观陈述,不代表个人歧视)

就是内地的职场女性,职业生涯是在什么时候才正式开始?

香港的职场女性,职业生涯是在什么时候才正式开始?

第一个,应该是在生完二胎之后才开始的。也有很多人,是在生完二胎之后,就结束了的。

本人可能不觉得,但是雇佣你的人就是这么觉得,特别是公司没有“共享工作”这种机制的话,女性员工的生育问题,就是老板们头痛不已的问题。

就算有生育保险,但是,人毕竟是没有了,但是活还在,这半年的产假,得怎么活下去。

第二个,由于普遍晚婚,以及比较独立的精神追求,以及更加宽松的社会舆论环境。她们可以跟男生一样,没毕业就可以开始了。生娃,不好意思,有些人是没有这个选项的。所以,她们拥有跟男生一样长的职业生涯。

而落到所谓的招聘门槛上,对于内地女性,35确实是一道坎。但是对于香港女性,35?35正好。

而中国慢慢步入老龄化,意味着很多行业都会走向老年人竞争。

隔壁的李在明已经在爬国会围墙了,老美的特朗普80+了二进宫,60岁正是闯的年纪。

燃起来吧,老年人。


14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30 20:23

尼克狐尼克尼:


谢邀。

如果只在大陆才有,为何香港猎头会发声呼吁?

要知道,猎头行业是典型的服务型行业,工作以服务企业,完成业务委托为主。无论是这个行业自我宣传的:帮助企业寻觅高管,还是给企业提供有效行业信息,中层团队解决方案,亦或是帮助企业搭建海外基地,巴拉巴拉... ...

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企业需求的基础之上。起码到目前为止还没听说过哪个猎头公司,上赶着找企业说你们家的CEO、CFO的能力不行,得马上换人。

企业碰到这样的,大概率也会觉得:这货是不是脑子不好?!怎么着那也是人家家事。

猎头能站出来发声,那这种现象在一个区域内就已经不是个例了,类似的情况也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毕竟,真正意义上的猎头,是既要服务客户也要服务人选的。客户是金主爸爸,但人选才是那个真正能下金蛋的鹅。

在职场上,35岁其实才刚刚开始。还有至少15年的时间可以去发挥和施展。但是所有事情都会有前提和背景,这在我之前的文章中有提到过。

尼克狐尼克尼:35岁现象什么时候可以消失?1 赞同 · 1 评论文章

但无论怎样,都希望这种现象可以有所改善。

毕竟AI已经在推广了,基础性的、单调重复的、复制性的、指令性的工作,它们都可以完成的比人要好。但是需要经验积累的,需要有深度思考的,与人性相关的东西,那是简单的速度和科技所不能及的。

只有时间和“真实的人”的属性想叠加才能完成。

15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30 20:24

猫先生:


还是人太多了。

从某一个角度看,人才市场为什么叫市场,人才价值多少,是最低多少能招到人。

35岁经验是多,薪资要求也高啊。相对于35岁的人数基数,国内没有这么多高经验的需求。


16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30 20:24

作者:louis liu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77789313/answer/5148383277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這個只有在人才過剩而私有企業占主導的國家才會發生的吧,說明我們根據社會主義普惠原則採取的普遍高等教育模式與追求利益缺乏社會道德的私人企業的需求衝突了。 我們的經濟現在以私有制為主體, 公有企事業單位已無法消化這些人才。 再之我們缺乏強力的工會制度或法律法規平衡低價競爭和要求企業承擔相當的社會責任。激烈競爭下企業就會從當前最容易解決的一方,即是勞動者方面進行冷血優化。

國外過了這個階段了吧,而且有工會代替工人與企業議價,法律禁止加班與無原因的辭退,保證了勞動者的權益, 也有強力的行業協會避免低價無序競爭,保證了企業合理利潤空間不受競爭擠壓。高等教育的門檻非常高保證了人才供給端不會過剩。 

不過以上是想當然的片面之詞。 國外有國外的問題,但外面解決問題的方法也可以參考一下。

系統性要解決的話我覺得一個提高工人的社會地位與收入分配,技術性工人也能拿到白領的工資,獲得一樣的社會尊重的話,大量對科研沒有興趣的學生就能分流到企業需要的地方,解決人才過量與集中。其次建立合理的行業競爭機制,避免無序競爭,給予企業合理最低利潤空間, 解決過度競爭帶來的非合理降本。再者強化法規與監管懲罰, 防止企業剝削員工, 規定最大工作時長以使企業提供更多就業崗位。 然後作為個社會主義接班人, 應該需要出台政策幫助建立像胖東來這樣具有社會主義性質的企業來平衡資本市場主體與規範競爭, 不然我們生產力再大也還是資本的奴隸。胖東來不完美,但起碼看到了一個不單純以盈利為目標,富有社會道德感的企業可能的樣子。

17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30 20:24

凡人:


中国式35岁:上班太老,退休太早

中年危机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是对过去所得的代偿。

我们毕业那年,有人当老师、有人考公、有人进国企、有人进互联网大厂……当初进大厂的那批同学薪资是最亮眼的,但35岁危机早早到来;当老师和公务员可能薪资一般,但基本可以保证大半辈子不愁失业。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快速发展的行业,有着最高的薪资溢价,但同时以过度剥夺年轻人的剩余价值为代价。

戴建业教授形容得很贴切,“每来一个年轻人,我在35岁之前把他榨干,35岁之后我就不要了”。当我们进入一个周围都是年轻人的行业时,往往会忽略一个细思极恐的事实——那些年纪大的人去哪了。

细水长流,和时间有限的燃烧,所有命运的馈赠都在暗中标好了价格,怎么选择,没有标准答案。最后所有人的人生都会均值回归

其实“中年危机”,往往在30岁就开始了。23岁大学毕业,26岁硕士毕业,刚进社会没几年,就业市场就比老妈更关心你的家庭问题。

未婚未育,老板怕你结婚;

已婚未育,老板怕你生娃;

已婚已育,老板担心家庭分散你的精力,还怕你生二胎。

找工作、升职、加薪的时候,30+岁女性最不吃香;裁员的时候,已婚未育的30+女性直接保送。

事业和家庭的不可调和,是笼罩在牛马打工人身上的暗影。



18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30 20:25

就一个政策香港政府以及大陆政府在限制香港总人口数,良好的就业环境就两点适合的就业人数和适量的公司职位,其他的都是虚的。想打破香港就业市场平衡也很简单,大陆放开签注让国民自由去香港务工,不出一个月就业市场必爆炸。一句话当供大于需时就业者只能跪着要饭,供等于需时,可以站着要饭,供小于需时可以躺着要饭。



作者:当机立断梦到你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77789313/answer/6761673769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19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30 20:25

活到一百岁:


因为大陆的教育模式是拔苗助长,在年轻的时候透支中老年的热情和精力,中老年一般都萎靡不振,所以工作上会力不从心。所以大陆在35岁有这个特例。

其他地方很少有这种情况,所以不存在35岁后消极怠工的现象。

20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30 20:25

momo:


因为香港的劳动法,比大陆差很多

香港哪怕你干个20年,离职了也只赔偿1,所以企业有更多的试错成本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共享創意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