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136篇帖子。
(转载知乎)喝咖啡的鄙视链是怎样的呢?
11樓 JosephHeinrich 2024-8-17 20:04

这个问题我之前有写过一篇文章,虽然没有配图,但是咖啡的鄙视链在餐饮行业里面是相对明显的。

一般说的鄙视链我们是不跨产品的,也就是即饮咖啡跟速溶咖啡是不在我所写的鄙视链里面。

另外所谓的鄙视也同样是一种"另类肯定",所以才会不屑于你。

有兴趣的话可以看我下面的文章链接。

蛋蛋IN北京:鄙视链!!无所不在11 赞同 · 16 评论文章



作者:蛋蛋(VINCENT)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40606222/answer/169715841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12樓 JosephHeinrich 2024-8-17 20:04

作者:连长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40606222/answer/173591541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鄙视链必须有,但也分人!

作为一名曾经的咖啡师来聊一聊我这几年的成长和对咖啡鄙视链的感受吧!

最开始上中学的时候喜欢咖啡,确实很装逼的感觉,什么所谓的缓解疲劳,至少雀巢咖啡是不可能的!

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大学毕业,恩,喝咖啡装逼的习惯,感觉自己是文青,逼格高。

农村来的,到了大城市不敢去星巴克,怕消费不起,后来听朋友说三十元一杯就差不多,于是慢慢的就开始去星巴克。毕业后,也开始单纯地喜欢喝coffe latte,cappuccino等,但是有什么区别还是不知道。咖啡厅的环境大都较好,而且适合装逼文艺搞对象。

好的,以上是自己作为咖啡小白的时候的经历。

机缘巧合下,我来到一家咖啡厅,从零开始学咖啡制作。

教我的老师非常棒,这也影响了我后续的学习方向。老师是一个颇为严格的咖啡师,有些学院派,特别爱钻研。比如针对coffee latte,打奶的温度是65度好还是62度好,我们都会去细致的研究。

最开始是从学习意式咖啡开始的,包括espresso,Americano,latte拉花等。只学习了一周,却完全的把我带入了精彩的咖啡世界不能自拔。

任何行业、领域和岗位都有专业与非专业的区别,楼主所述的鄙视链应该是专业对非专业的鄙视,确实这种现象很常见,而在我做咖啡师的日子里,当遇到有人借咖啡装逼的时候,确实觉得可笑。比如美式拉花,比如double espresso加一杯冰水然后混在一起喝,比如叫嚣着要一杯蓝山的,比如指着咖啡生豆说这是白咖啡的。特别想对这些人说,你不懂你可以多学习多交流,又为什么装逼呢,给谁看呢?

学习咖啡的第一年以意式咖啡钻研为主,认识了不少本地朋友,玩拉花玩的多。后来买了一些专业书籍,当然有田口护的烘焙相关的,有韩怀宗老师的《精品咖啡学》,开始自己系统的研究产地、海拔、气候、环境等对咖啡的影响,研究咖啡烘焙的温度曲线,研究基因层面阿拉比卡和罗布斯塔的区别,研究阿拉比卡种咖啡的历史演变,不同品种的咖啡如:波旁、卡杜拉、卡杜拉一、象豆、GEISHA等不同品种的区别,学习咖啡风味与水温水质、冲煮方式、流速、研磨度的区别等等。

其实,本质上,咖啡就是一种饮品,只不过人们愿意赋予其涵义,这些都是虚无缥缈的。在经历了被鄙视与鄙视之后,我也更加客观的看待咖啡了。

现在我不做咖啡师,在办公室,但是咖啡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我会在办公室与同事分享精品咖啡,为大家做手冲,品尝不同产区风味的豆子,也会偶尔带着大家玩杯测。

不仅促进了同事之间的感情,而且大家也在互动中彼此增长了见识,这可能就是咖啡带给我的快乐吧。

咖啡就是饮品,就像红酒,有懂得不懂得,有精品也有劣质,客观一点挺好,何必装逼呢?


13樓 JosephHeinrich 2024-8-17 20:05

作者:刘洪良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40606222/answer/214808086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做了很多年咖啡,鄙视链是这样的。

1.看了很多英文材料和论文的“知识砖家”,鄙视所有冲咖啡时理论不正确的。

2.能一口气描述几十种风味的,比机器还快的那种,鄙视只能描述几种的,最下面是只能描述有点酸和有点苦的。

3.拿了证书或者比赛拿了名次的,鄙视所有没有证书和名次的,证书越多,不同类型名次头衔越多,金字塔越往上。

4.咖啡馆里有辣妈,或者Slayer,synesso,kees的,鄙视所有没有的。开纯手冲咖啡馆的鄙视所有奶咖骗子店。

5.自家烘豆的,鄙视那些从烘焙厂拿豆的。有probat烘焙机的,鄙视所有不是probat烘焙机的。有gissen的,认为自己的比probat优秀。有stronghold烘焙机的,认为所有非stronghold都是过时的。有loring烘焙机的,觉得其余的全都渣渣。有diedrich的郁闷,反正我是第一梯队,但只能鄙视所有杂牌烘焙机。有杂牌烘焙机的,鄙视土炮,土炮鄙视手网。手网鄙视以上所有。

6.澳大利亚系统的咖啡店鄙视意式系统的,认为那是西餐厅,澳大利亚系统还鄙视日式美学店,日式美学店鄙视所有带咖啡机的,尤其是澳大利亚系统,认为那是工业咖啡。

7.喝厌氧的鄙视喝蜜处理的,蜜处理鄙视日晒,日晒鄙视水洗,水洗鄙视湿刨。

8.喝北欧烘焙极浅的,鄙视所有比他深的,喝黛博拉的鄙视所有不是黛博拉的。喝深烘的鄙视北欧和黛博拉。以上所有都鄙视喝中度烘焙的,认为不三不四不伦不类。喝中度烘焙的认为自己可上可下,海纳百川。

9.喝美洲的鄙视非洲的,喝非洲的鄙视喝亚洲的,喝亚洲的鄙视喝云南的,喝云南的没有可鄙视的,说自己幸好不是海南罗豆。

大概这么多吧。

以上。

14樓 JosephHeinrich 2024-8-17 20:05

原伊:


大家好

我是中国咖啡烘焙赛评委

也是中国咖啡杯测赛季军

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


开玩笑的

我要去楼下买全家美式了…

不参与鄙视链

15樓 JosephHeinrich 2024-8-17 20:05

sook:


鲁镇的咖啡馆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咖啡。打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五块钱,买一杯咖啡,——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杯要涨到三四十块钱,——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二三十块,便可以买一碟小甜点,或者面包片,做拍照物了,如果出到几千块,那就能再带一台macbook,但这些顾客,多是歇息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人上人的,才踱进店面的椅子里,带MacBook要甜点,慢慢地坐喝。


我从十二岁起,便在镇口的斯达巴克斯咖啡店店里当伙计,店长说,样子太傻,怕侍候不了人上人主顾,就在外面做点事罢。外面的歇息主顾,虽然容易说话,但唠唠叨叨缠夹不清的也很不少。他们往往要亲眼看着咖啡从咖啡机里磨出,看过杯子底里有水没有,又亲看将咖啡放在取餐区,然后放心:在这严重监督下,羼水也很为难。所以过了几天,店长又说我干不了这事。幸亏荐头的情面大,辞退不得,便改为专管磨咖啡的一种无聊职务了。

我从此便整天的站在柜台里,专管我的职务。虽然没有什么失职,但总觉得有些单调,有些无聊。店长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

孔乙己是站着喝咖啡而说自己是人上人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西装革履,嘎子窝间时常夹着皮包;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MacBook。穿的虽然是西装革履,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融资上市,教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人上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咖啡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又去找谁谈项目、融资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榛果拿铁不加糖,要一碟提拉米苏。”便排出100块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方案去讲故事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隔壁公司的文案,被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idea不能算偷……窃!……人上人、创新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先定一个小目标”,什么“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听人家背地里谈论,孔乙己原来也当过人上人,但终于没有上市,又不会融资;于是愈过愈穷,弄到将要讨饭了。幸而写得一手好PPT,便替人家吹吹牛皮,干一碗饭吃。可惜他又有一样坏脾气,便是好喝懒做。坐不到几天,便连人和方案MacBook,一齐失踪。如是几次,叫他打工的人也没有了。孔乙己没有法,便免不了偶然做些偷窃的事。但他在我们店里,品行却比别人都好,就是从不拖欠;虽然间或没有现钱,暂时记在粉板上,但不出一月,定然还清,从粉板上拭去了孔乙己的名字。

孔乙己喝过半杯咖啡,涨红的脸色渐渐复了原,旁人便又问道,“孔乙己,你当真当过人上人么?”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半个MacBook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创业就要一拼到底也之类,让人不懂了。在这时候,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在这些时候,我可以附和着笑,店长是决不责备的。而且店长见了孔乙己,也每每这样问他,引人发笑。孔乙己自己知道不能和他们谈天,便只好向年轻人说话。有一回对我说道,“你是打工人么?”我略略点一点头。他说,“打工人,……我便考你一考。996到底是不是福报呢?”我想,饭都干不起的人,也配考我么?便回过脸去,不再理会。孔乙己等了许久,很恳切的说道,“不能算罢?……我教给你,记着!打工人应该记着。将来做人上人的时候,剥削要用。”我暗想我和人上人的等级还很远呢,而且我们店长也从不将人上人挂嘴上;又好笑,又不耐烦,懒懒的答他道,“谁要你教,不就是996了也要感恩戴德谢谢人民富豪吗?”孔乙己显出极高兴的样子,将两个指头的长指甲敲着柜台,点头说,“对呀对呀!……打工人要有多谢谢资本家,你知道么?”我愈不耐烦了,努着嘴走远。孔乙己刚用指甲蘸了酒,想在柜上写“人民富豪”,见我毫不热心,便又叹一口气,显出极惋惜的样子。

3月9日更,书接上回。

有几回,邻座的打工人听得笑声,也赶热闹,围住了孔乙己。他便给他们画大饼吃吃,一人一沓。打工人吃完大饼,仍然不散,眼睛都望着鸡汤盆。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盆子罩住,弯腰下去说道,“别喝了,你已经不能再喝了。”直起身又看一看饼,自己摇头说,“不少不少!饱乎哉?不饱也。”于是这一群打工人都在笑声里走散了。

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有一天,大约是开盘前的两三天,店长正在慢慢的结账,取下大盘走势板,忽然说,“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还欠十几支基金的钱呢!”我才也觉得他的确长久没有来了。一个喝酒的人说道,“他怎么会来?……他加错了仓全绿了。”掌柜说,“哦!”“他总仍旧是乱跟风。这一回,是自己发昏,竟加仓进了白酒家板块去了。人上人的东西,跟得的么?”“后来怎么样?”“怎么样?先是高位进场,后来是跌,打了大半年,再割了肉当韭菜。”“后来呢?”“后来当了韭菜。”“当了韭菜了怎样呢?”“怎样?……谁晓得?许是继续做PPT,帮人上人吹牛皮去了。”店长也不再问,仍然慢慢的看他的大盘。

春节之后,大盘是一天惨比一天,看看将近熔断;我整天的靠着打工赚钱,也须开通花呗借呗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给阿公,来杯卡布奇诺!”

今天先到这!


16樓 JosephHeinrich 2024-8-17 20:06

作者:GuilinViking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40606222/answer/169817846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鄙视链越往上走,优越感就越不在于本身,而是在于背后支付的时间成本。当喝咖啡成了大众日常时,各种各样的鄙视链也应运而生:喝黑咖啡的看不起加奶加糖的,喝手冲的看不起机器制作的,喝单一豆的看不起拼配豆的……无论你喝点什么,总有人在上游看着你。就像红酒/Whiskey一样有更为丰富多变的味道。不同的产地和品种的咖啡,有不同的味道:可以是活泼的水果酸/蜂蜜+toffee的甜OR带着绿茶茉莉花茶的雅(qing)致(xiang),甚至是葡萄酒般的尾韵。

喜欢喝咖啡倒不是觉得它有多么的逼格,早上起来一杯斋啡or Latte上午就精神了,下午工作累了再来一杯手(gua)冲(er),换换脑子休息一会。如果要说咖啡更有逼格,我想应该是有这几个方面的原因:

1、对咖啡的了解还是不够深,在国内流行的时间不长,但在国外流行很长时间了,早已经形成独特的文化,虽说现在国内的咖啡氛围也在慢慢开始形成,但仍需要一定时间的沉(mo)淀(he),能够说道的门道就有很多就跟我们的茶文化一样讲起来也玄乎的很。由于不了解,这种神秘感就造成了大家觉得咖啡更有逼格一些。

2、普通的奶咖往往都要±25元up,不管是连锁or小众的精品咖啡馆,有些特(dan)调(pin)咖啡还可以卖得更贵,国外的咖啡往往也就是£几元/杯,在意早餐也就€1.5/杯,贵的豆浆能卖到5元都叫做高价了!由于贵,心理上大家就会觉得贵的东西更高级一些~

3、出现的环境往往比较高级。但是说起豆浆往往就是跟市井摊点联系到一起,烟火味特别浓还很接地气,就像螺蛳粉/麻辣烫/烤鱼一样;而咖啡则往往跟小资情调划等,也跟它出现的场合有关:往往咖啡馆都是装修得很有特色,拿来制作咖啡、装咖啡的器具都是有选择的。

4、咖啡能玩出花,豆浆好像还没见过。如果豆浆也能拉花,玩出境(wen)界(hua),那它也能够有逼格。在印象中豆浆永远都是那个味道而没法让人品出花香果香OR给豆浆来个杯测:哪种豆子更适合做豆浆。当然,这很有可能是由豆子本身决定的:咖啡豆不同产区/处理方式、烘焙深浅、制作器具不一样都能对最后的那杯咖啡口感产生影响,但是大豆是不是天生不足呢?So!没有必要觉得咖啡多高级,就是个玩法比豆浆多点的饮料而已~

咖啡生豆富含大量的蛋白质、油脂、有机酸……通过烘焙可以引发焦糖化反应生成复(duo)杂(yang)的芳香化合物,收获一杯香气四溢的咖啡。也可以呈现出不同的口感和味道。比如经常听到的:日晒豆风味更突出,水洗豆口感更纯净;浅烘清晰地表现了地域之味;而优质的重度则让口感更佳厚重香浓。

也决定了你手中的咖啡,可以是奶香浓郁的Latte,也可以是飘着坚果香的 Esp.又或者是一杯清雅的手冲/滴(gua)滤(er)。在家中try DIY做咖啡,从磨豆机~滤杯,每一样工具都有丰富的选择和可能性,充满乐趣,简直就是一套大玩具。如果利用和咖啡烘焙、萃取类似的方法去做豆浆,但是收获的饮料并不好喝!但是相对于咖啡,黄豆可以承受的烘焙时间更短。

咖啡促进的是谈(gou)话(tong)极强的文化属性不可回避。无论是法式的咖啡馆文化,还是北欧每天下午的3点一刻,它永远能带来一个个小群体的参与和互动,拉近人与人的距离:咖啡启发社交、友谊,让人想要交谈。所以,不应该单独喝咖啡,而应该与友人share。

其实饮料本身并无高下之分,所谓的格调,无外乎都来自于人的因素。最终哪一种饮料代表了更为欣赏的生活方式,也许还是要看它是否有能力让人觉得足够有趣。

手磨咖啡都是选用比较好的咖啡豆+自己的DIY hand made,享受片刻的宁静则更有了不一样的感觉,也是区别于速溶咖啡和其他喝法的。但是不好之处就在于整个的过程是既费钱又费力的,但最后享用的时候是十分的美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人喜好,也有自己选择喝咖啡的权利,只要是对于自己的心情和健康能够起到好处的都是可以享用的,不必去计较,如果更多在乎喝咖啡的过程,那整个喝咖啡的意义也就变得没有那么的美好了


17樓 JosephHeinrich 2024-8-17 20:07

猫叔毛作东:



这是一个有意思的话题。

关于鄙视链,从咖啡进入中国,经历了第三波咖啡风采潮之后,出现了一系列“咖啡鄙视链”话题。


咖啡品牌鄙视链,首当其冲——站在星巴克的高度,鄙视瑞幸咖啡

这一点不多追溯。避免挑起品牌袭击事件哈哈哈。

咖啡地域鄙视链——北京咖啡馆和上海咖啡馆之间拍,硝烟一直在。

上海咖啡馆觉得北京咖啡馆在被过度保护的的商圈建筑里毫无特色,胡同中的小小咖啡馆则是孤芳自赏,走不出胡同情节。

北京咖啡馆认为上海咖啡馆效仿海外,缺乏本地个性,小洋楼里咖啡,差异化美感不足。

咖啡口感鄙视链——喝惯了滴滤、手冲的、挂耳、冻干粉,奶咖,总把速溶咖啡放在最低端。

速溶 < 挂耳 ≈ 冻干、奶咖、手冲

选择鄙视链——3年前,大多数人选择一杯咖啡出于:
1.口感、2.服务、3.颜值、4.情怀
顺序是递进关系。

现在,选择一杯咖啡:
1.颜值、2.口感、3.服务、4.便捷、5.价格
你会首选那些条件?

这个天气
需要一碟小菜
唤起一份勇气
勇气碟来源雕刻时光咖啡馆励志微电影
《你是一杯勇敢的咖啡》片中男主角咖啡师
给失恋女孩制作
食谱顺序如下:
冷藏后的黄柠檬一片(厚度看自己喜好)
7颗醒好的咖啡豆(代表:草原…具体请观影)聚拢放在上面
一袋糖3-4克,覆盖咖啡豆
洗净手
克服自己的味觉退缩意识
一口吃下去
嚼起来~
嗯嗯~~
吃过的…你们可以说说感受
没吃过的,可以去试试了

抛开成见,享受咖啡!


18樓 JosephHeinrich 2024-8-17 20:07

伊茵辰乐:


不知道,我挺喜欢雀巢拿铁咖啡的,就是太贵了,一瓶得六七块。

没办法只能自己搞个烘焙机在家烘焙咖啡豆,然后配了咖啡机和磨豆机,算下来自己做一杯最低几毛起。果然还是自己在家烘咖啡最省钱。✌

19樓 JosephHeinrich 2024-8-17 20:07

作者:青莲遗风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40606222/answer/216199042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所有的鄙视源于人自身,咖啡不存在鄙视,只存在好与坏,常规与精品!如果非得有个高低我在网上找了还真有。

我觉得鄙视链的存在主要存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价格方面,另一个是口感风味方面!

首先说一下价格,咖啡引进我们国内差不多有十来年的历史,记得那时候咖啡屋等都很少,能喝得起咖啡的人无不是社会白领精英层次,普通老板姓一般哪能喝啊;受制于规模小,认知不足,让咖啡在那个时代确实高不可及,记得小时候刚记事的时候,亲戚给了一包咱们现在所谓的速溶咖啡,当时就感觉稀缺的不得了,小孩在吗,总感觉挺好喝的,结果呢,喝了一口不是印象中的酸酸甜甜的果汁味和可乐味,那时候咖啡的在我心里咖啡的排名绝对是垫底的存在,苦和酸,没一点的感觉,这是小孩子的世界;当然换到那个时候那一包咖啡价格绝对顶的上家乡的一个肉夹馍了,在成人 的世界,这个价位绝对是比酸梅汤,可乐那些高的太多,我在屋里喝咖啡,你在路边品着酸梅汤解暑,那绝对会出现一个不公平的鄙视链,角度不同。

其次口感风味方面,受到烘焙程度的不同,主要体现在苦和酸上,这是不外加任何辅助的情况下,上面已经说了小孩的感官;成人呢?在这里不谈不喜欢和咖啡的那些朋友们,因为答案显而易见的。在咖啡老手里面,总有人会钟情一种咖啡,好多时候只是单纯地喜欢那个味道,你要说优势吧,作为喝了这么多年的咖啡,我和我的哥们都说不出来,她喜欢喝黑咖啡而我喜欢挂耳咖啡,谁也说不过谁,在她心里,保持身材第一,当然黑咖啡更好,在我这更注重烘焙度,而中度烘焙最甚,风味多,介于苦于酸中间,就像为人,平和就好。

广告

知乎知物 挂耳咖啡 3种口味(20包) 1盒

知乎

¥79.00

去购买


青莲遗风:2021年知乎最全咖啡推荐,高性价比,速溶、挂耳、冷萃、冻干一应俱全


20樓 JosephHeinrich 2024-8-17 20:08

作者:DT商业观察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40606222/answer/274283503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篇原创文章源自微信公众号:DT财经(ID:DTcaijing),文 字:郑晓慧;编 辑:唐也钦;可视化:戚桐珲 运 营:苏洪锐;监 制:唐也钦.。


作为一个“血液里流淌着咖啡”的打工人,陈晓光(化名)每天坐上地铁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公司附近咖啡店的小程序下单一杯咖啡。只有在喝下咖啡的那一刻,他的一天才算真正开始。


不过,随着陈晓光尝试的新品越来越多,他也渐渐发现,咖啡越来越像奶茶了。“有的不仅有厚厚的干酪奶盖,表面上还洒着不同的坚果小料,喝下去甜甜的,像融化的冰激凌。那一瞬间我就有点恍惚,究竟我点的是咖啡还是奶茶?”


事实的确如此。咖啡奶茶化,已经成为连锁咖啡品牌和精品咖啡店的共同趋势。


由瑞幸2021年带火的椰奶,就是现在咖啡奶茶化的“网红爆款原料”。从去年4月到今年4月,瑞幸生椰拿铁累计卖出超1亿杯;今年4月和椰树联名推出的“土味”椰云拿铁,上市一周后的日均销量超过星巴克中国所有品类日均销售总量(128.4万杯)的一半。


当咖啡越来越像奶茶,不同连锁品牌都在靠什么让更多年轻人“上瘾”?喜欢喝咖啡的年轻人,他们在喝什么?DT财经将从不同连锁咖啡品牌的当月菜单入手,在数据中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咖啡店的网红饮品:拿铁



如果把2021年瑞幸生椰拿铁的火爆划为临界点,可以发现瑞幸和其他咖啡品牌都在逐渐孵化更多奶咖——而且含“咖”量逐渐下降,整体搭配更像是含咖啡因的饮料。


尤其拿铁,是奶咖的主要单品,几乎万物都可以和拿铁组CP,成为年轻人愿意为之买单的网红饮品。当生椰浆+咖啡成为拿铁的爆款公式后,有网友调侃,瑞幸的债就是靠大家一杯杯生椰拿铁还完的。


满大街都是拿铁,不是一种错觉。从10个连锁咖啡品牌产品分类来看,奶咖在整体的占比最高。328个单品中,大约6成属于奶咖,接近4成是拿铁,有126款。





NOWWA挪瓦咖啡的“含奶咖量”最高,90%饮品的都是奶咖。在为数不多的20款饮品中,有15款不同风味的拿铁,黑咖和无咖啡因产品只各占5%。瑞幸、星巴克、Costa和Manner菜单中的奶咖含量也达到60%以上。如果只看咖啡饮品,%Arabica只有5款,其中4款都是拿铁。


陈晓光观察到,当咖啡店推出系列新品,奶咖的占比也相对更多。以今年秋天桂花系列为例,挪瓦咖啡推出的4款新品中,包含桂花生椰拿铁和桂花轻乳拿铁2款奶咖;星巴克的3款新品中,有桂花绵云拿铁和桂花馥芮白2款奶咖;Costa联名3款联名桂花新品,则都是拿铁。


但这同时也让连锁咖啡品牌陷入内卷中:在看起来都差不多、甚至让人有些“脸盲”的奶+咖啡饮品中,怎么样才能推出有创意的新品、跟别人不一样?



咖啡奶茶化,大家都在卷什么?



回溯过去,最早只要往咖啡里加点奶油和几泵风味糖浆,就能算得上创意咖啡。最典型的例子之一就是星巴克的焦糖玛奇朵,它率先往奶咖里加入了香草糖浆和焦糖酱,喝下去会依次感受到焦糖、咖啡和牛奶三种风味。


但当大街小巷的咖啡店都是香草糖浆,年轻人的“咖啡审美”也进入疲惫期。于是,连锁咖啡品牌使出浑身解数“卷”起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上新快、风味多、味道甜。


首先是频繁的上新,提高消费者对咖啡品牌的“常读率”,也增加出爆款的概率。陨石拿铁、生椰拿铁、生酪拿铁、桂花酪酪拿铁……这些名字即使你没喝过,也大概率听说过。


《中国现磨咖啡市场行业发展趋势白皮书2021》显示,高性价比品牌上新速度最快,瑞幸平均7.8天就上新一次,周期最短。高端精品咖啡 %Arabica则平均两个月(65天)才会更新一次菜单,就算轮着喝,也能把菜单滚好几遍了。


其次是曾经“八竿子打不着”、现在却像叠buff一样的各种原料,用奶茶的逻辑做咖啡的生意。为了找出能“撬动消费者”的创新点,人们把咖啡拆解,最后普遍从五个方面入手,分别是:基底、糖浆、小料、奶盖和咖啡豆。





从10个连锁咖啡品牌菜单名的高频词来看,奶可以是燕麦奶、生椰、厚乳,再混合红茶、茉莉茶、龙井茶,从普通的奶咖变成茶咖;加糖浆虽然早已是基本操作,但也从过去的香草、焦糖进阶到桂花、橘皮等更清爽的糖浆;小料则以季节性的花果风味为主,进而流行果咖,成为大势所趋。


比如挪瓦咖啡早在2020年初就推出果咖系列,不少饮品名都包含水果如草莓、青提、葡萄,并普遍搭配0卡糖,用酸甜的水果中和咖啡的苦。星巴克则始终以糖浆为“王”,大部分产品默认3泵香草糖浆,顾客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再进行调整。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代表咖啡品牌不再注重咖啡豆本身的品质和风味,Manner、瑞幸、Costa,都分别推出了云南咖啡豆,SOE耶加雪菲为主的系列。


当然,内卷之下,最有成效的恐怕还是最让年轻人难以割舍的低价。相比起40元以上的咖啡,均价在20左右的更容易成为年轻人每天的“救命水”。





借用常见的营销话术来说,现在买一杯咖啡,也只需要一杯降价后的“奶茶钱”。瑞幸、挪瓦咖啡、Manner所有饮品的均价都在18-25元以内。


瑞幸虽然不再有“打折打到断腿的优惠券”,但均价仍然是10个连锁咖啡品牌中最低的,只要18.7元。而且瑞幸的门店数达到7731间,分别是挪瓦咖啡的18倍和Manner的15倍,优势更明显。



当年轻人在喝咖啡时,他们到底在喝什么?



过去,喝咖啡无论加糖还是加奶,都会被打入“咖啡鄙视链”的底端。过去常常只喝拿铁的00后秋秋(化名),总是被朋友嘲笑“不苦的咖啡跟奶茶有什么区别”,然后在旁边听着他优雅地说出“冰美式”三个字。


但随着咖啡奶茶化越来越流行,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大部分年轻人喝不来苦咖啡,“生活太苦,要喝点甜的”。


一些咖啡品牌在小程序上的“推荐”功能中,不一定都有指向咖啡豆本味的选择。比如星巴克会根据你倾向的奶类和口味来推荐合适的饮品,%Arabica则提供“颜值”“清爽”“回味”等8个关键词。


从10个连锁咖啡品牌在大众点评上分别被推荐最多的TOP 3饮品来看,拿铁的点赞数是最多的,瑞幸的生椰拿铁以2592个点赞遥遥领先,星巴克推荐最多的抹茶星冰乐,本质是一杯不含咖啡因的抹茶冰沙。





挪瓦咖啡创始人郭星君表示,“随着咖啡用户的迅速增长,一杯好喝的咖啡的定义也悄然改变”。过去,一些资深的咖啡爱好者会更在意咖啡豆的品质,享受不同产区和处理法的风味;现在,咖啡已经成为大众化产品,年轻人需要咖啡因,更需要好入口的咖啡因。


变化发生的原因之一,是年轻人喝咖啡的场景不再局限于办公室。


大家最初喝咖啡的动机都很朴素,只是为了提神醒脑,解乏解困。办公室里咖啡香气的浓度与工作任务的紧迫度呈正相关,也成为打工人心照不宣的常识。


现在喝咖啡的场景则有更多延伸,喝咖啡也成为年轻人平时消遣的一种方式。秋秋就常常在周末约三两好友去探店,或者找个社区附近的小咖啡店坐着唠嗑一下午,“因为没有买专业的设备,所以偶尔还会外带咖啡去公园野餐、露营”。


据艾媒咨询《2022-2023年中国咖啡行业发展与消费需求大数据监测报告》,除了日常学习或工作,有51.6%的受访者会在休闲放松时喝咖啡,甚至希望它是一种“0咖啡因”饮料,避免周末晚上睡不着的“咖啡后遗症”。





此外,也有超过一半的人喜欢喝低卡咖啡,偏好低脂肪(56.3%)、能促进新陈代谢(54.6%)的咖啡,希望能达到“喝了很多、但仿佛什么也没喝”的真实而非玄学的水平。



写在最后



对咖啡原教旨主义者来说,一杯传统的美式、拿铁或手冲咖啡就能戳中他们的心巴,但很多对咖啡还没着迷的年轻人来说,咖啡奶茶化能让更多人尝试、复购咖啡,扩大受众群体。


瑞幸咖啡产品线负责人周伟民透露:“生椰拿铁踩中了奶茶用户逐渐向奶咖用户转变的大趋势。”M Stand创始人葛冬也曾对外介绍,目前旗下创意产品占比达50%以上,所贡献的营收也在50%以上,成为增长的源动力。


但也有不少咖啡深度爱好者和咖啡师认为,目前市面上大多数像奶茶一样的咖啡,都不能算是真正的“创意咖啡”,大部分不仅完成度过低,而且同质化严重。


以前不管黑咖奶咖,只要有用,都是好咖,但对于现在和未来的果咖茶咖,要想完全成为一杯好咖,似乎还需要更多时间来检验。


(题图来源:@星巴克中国)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