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成長在父母暴躁強勢的環境中 從心理層面分析 一部分人在職場上可能更容易表現出性格軟弱的一面
當工作中面對衝突和打壓時 不敢進行反駁和反擊 因為從小就被父母嚴格管束 長期處於高壓環境下 致使其對打壓貶低產生了極度的恐懼
在工作中遇到了衝突 他會不自覺地合理化對方的打壓行為 給對方找台階 事後卻自己痛苦難受
實際上 這正是因為被父母壓抑壓製得太久 導致其內心力量匱乏 總是處於自我消耗的狀態
比如在職場競爭中 面對同事不合理的指責 這類人可能不敢據理力爭 從而失去本應屬於自己的利益或機會
又比如 在項目分配時 面對不公平的待遇 他們也可能選擇默默承受 而不是勇敢地提出異議 進而影響自己的職業發展
再比如 在面對領導的嚴厲批評時 他們可能會過度自責 陷入 無法迅速調整狀態投入工作
#心理學 #職場 #職場教練 作者:趙德祝職業規劃 連結: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0709816/answer/3575649132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
|
謝邀! 此刻你是不是更需要一個擁抱呢?或者是一個屬於自己的地方吧。生而為人的悲哀就是不能選擇自己的父母吧!想了想,可能忽視吧!朝夕相處的忽視,不容易做到,血濃於水的親情不容易淡漠。他們暴躁時,自動屏蔽這些,或者躲。 當你可以一個人獨立支撐自己的生活時,那就徹底遠離。但有一點,你要記得自己不喜歡他們身上的東西是什麼,往往到了一定年齡,最不喜歡父母身上的某些樣子,可自己卻還是成為了那個樣子。警醒的提醒自己,不要重蹈覆轍。剋制情緒確實不容易,修心這事,全憑自己的悟性。一個造化,一個緣分。願你既有造化,也有緣分! 作者:雨知 連結: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0709816/answer/471550869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
|
伊清悅:
我還以為是我的問題,不和父母交流,結交性情溫和的朋友
|
|
多討厭啊:
這種事情真的會潛在影響,慢慢感染。父母對我們造成的創傷已經這樣了,他們也不可能來幫我們治癒,能做的只有多和自己的心交朋友,讓自己變得和父母不一樣。總之想辦法讓自己多平心靜氣,學學茶道音樂什麼的。
|
|
作者:五維普通女孩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0709816/answer/2536556223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可以看看這個~
學會克制衝動,快速冷靜下來
mp.weixin.qq.com/s/8xBBLnJxpgQI14fmWUOVyg


點擊原文連接加入我們,一起變得更優秀吧!
學會克制衝動,快速冷靜下來
|
|
等個未知天:
會潛移默化的,我母親就是那種一點就炸的主,我是那種表面看起來很溫和的老好人,,,但只有我知道我閨女惹毛我我還是情不自禁的揍她,這大概起源於母親的打罵教育。唉╯﹏╰該咋治?
|
|
某匿名用戶: 我覺得比較難吧,因為我小時候父母脾氣都很大,動不動就非打即罵,大吼大叫,所以我現在性格就很不好,他們反倒是脾氣變好了。我好像就是把以前的遭遇還給我媽了,這次疫情在家太久了,動不動就很煩她,因為我爸以前長期在外面打工,我媽在家種田帶我,經常對我發脾氣,我以前不敢反抗她,現在我覺得可能也算報應吧。
|
|
曬著陽光的橙子:
想到他們的暴躁脾氣對我造成了多少影響以後,就會克制,剋制,再克制。不想讓我的子女再受到這種影響
|
|
某匿名用戶:
二十多年的潛移默化想要一朝一夕的改變本就是極其困難的一件事情,能做的是盡量先把自己抽離當下的環境,然後讓自己靜下來,看書,旅遊,跑步,購物,不要嘗試壓抑自己,否則經過長年累月的發展會轉變成心理疾病。
去看心理醫生,去疏導自己不安的的情緒,不要諱疾忌醫,離開當下的環境。
人首先要懂得愛自己,其次才能學會愛別人然後被愛。
|
|
涼涼:
陌生人我不會那麼生氣, 做事兒速度要快。一天一直不斷做不同的事情。腦子不准沉浸在一件事情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