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24篇帖子。
(转载知乎)对于自闭症,有什么常见的误解?
11楼 JosephHeinrich 2024-7-21 23:33
作者:东方启音崔老师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037573/answer/35812529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想起有一次与的士司机唠嗑,他知道我们的学生有自闭症孩子之后说:“真的好羡慕那些自闭症孩子的父母,孩子是个天才,记忆力好、画画好、还有音乐天赋。”
这是多让人心灰意冷的见解,这些父母为了孩子赴汤蹈火,南来北往,没有身临其境,怎么能感同身受呢?这个问题,我想好好回答。
一.自闭症都是天才?错!
去年的某天,相信提起的时候仍会记忆尤新,35幅自闭症患者的画作在朋友圈中迅速发酵,募捐了1500万爱心善款。
这些画作充满了一种色彩缤纷却和谐的美感,线条流畅、错中复杂,灵动而有意境,很多人都难以企及。“自闭症都是天才”、“自闭症都是艺术家”人们不禁感叹。
自闭症有天才吗?有!自闭症里有一种分类,叫:“学者综合症”,这类人在某种艺术或学术上拥有超乎常人的能力。而“学者综合症”的特征,仅会在10%的自闭症儿童里出现。那剩下的90%是怎么样呢?
练口肌、学发音、做感统,一个简单的开水龙头动作需要反反复复、经过几个回合练习;
当其他的孩子学钢琴学画画,这些孩子可能还在学说话,一句简单的“妈妈”,一句简单的“老师好”都会让我们欢喜若狂,任何一个成长步骤都是苦心教育的结果。
有时可能会遇到一个喜欢自伤的孩子,从腿打到手、脸,甚至是脑袋,眼睛肿到只剩一条缝,也在继续打,需要花很长一段时间教他控制情绪。
这当中的经济负担与心理负担,都不如我们看到孩子们画画时那样美好,这是一条艰辛且漫长的路。
二.自闭症都是坐着不动的,好动的都不是自闭症?错!
我们常常看到自闭症的孩子喜欢一个人在某个角落,就觉得自闭症是内向的,坐着不动的,这是非常错误的看法!由于神经发育障碍,导致自闭症患者的感知觉异于常人,他们可能对某些刺激(声音、光线、触觉)尤其敏感,同时又对另一些刺激过于迟钝。所以相反他们可能会有点闹腾。
三.自闭症儿童很有攻击性?错
可怜的孩子背了那么久黑锅~攻击性是一种行为问题,是由于孩子缺乏有效的沟通方式而产生的一种错误的沟通方式,普通儿童群体都会出现。只有少数缺乏沟通方式的自闭症儿童才会出现攻击行为。
四.自闭症可以治好?错
其实这个是我最不想回答的问题,但是当知道孩子是自闭症的时候,父母们脱口而出地问题就是:“怎么治?能治好吗?”,这里想说的是,自闭症不像感冒,不像癌症,他的病因至今无法确认。目前研究来说,自闭症还没有治愈的方法,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及时和有效的干预训练提升自闭症孩子的综合能力,使他们更好地融入和适应周围的生活环境。如果有机构打着“治好”自闭症的旗号的话,家长们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五.要大声跟自闭症孩子说话?错
自闭症孩子不是听力问题,大声说话解决不了本质问题。这里有一些跟自闭症孩子交流的小技巧,比如指令简洁、减少提问。比如让孩子出门前穿好鞋子,就直接说:“穿鞋、出门”,另外用“要做什么”替代“不要做什么”,比如用:“站在妈妈旁边”替代:“不要乱跑”

12楼 JosephHeinrich 2024-7-21 23:33
最大的误解,就是把对个别自闭症孩子接触的有限经验套用在另一个自闭症孩子身上,而没有意识到自闭症孩子之间的个体差异太大,自闭症并不像“感冒”这类疾病,每个人的针状都差不多,自闭症孩子之间的差异性甚至超过了共性。如果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那么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是,接触过自闭症天才的人会觉得自闭症孩子都是天才,而接触过程度严重生活自理都困难的人会觉得自闭症孩子就是生活自理都成问题的。或者接触过部分有自伤或者攻击行为的自闭症孩子而认为自闭症孩子都是危险的。这些都是以偏概全的看法,都是误解。




作者:海豚乐乐儿童发展中心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037573/answer/230926897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13楼 JosephHeinrich 2024-7-21 23:33
作者:自闭小鸟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037573/answer/231005879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其实最大的误解就是和自闭情绪混淆。自闭症是先天广泛性功能发育障碍,由于感知觉和神经发展的异常造成语言和、学业能力、自理、社交等方面同普通人的差异。因为起于先天,所以其“痕迹”(不说话、不看人、刻板/问题行为)常出现在孩子身上。这个和生活中遭受重创或者不如意所以不想理人,自己独处的“自闭情绪”是不同的。打个游戏被人虐“自闭”了,跟几个朋友吃顿大餐就能走出来,自闭症孩子可不是这样,他们身上的情况不是心因性的障碍,不是情绪上的失落,而是实实在在有由先天神经发展障碍引起的,他们自己也不知的异常状况。
另外,有人说自闭症就是傻子,这是完全不了解自闭症的结构和发病原理。由于功能性障碍造成的发展不协调大多数情况下确实会影响智力,也很难提升其认知理解能力。但是这和全面发育迟缓或者通常所说的“智障”完全是两码事。很多智力低下的孩子饿了知道要食物,渴了知道要水喝。只要同龄小伙伴不排斥,和别的孩子浑水摸鱼玩儿的很好。而自闭症谱系的孩子最核心的特点就是语言和社交障碍,这两项障碍直接影响他们的社会性。所谓“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其实就是他们由于种种已知或未知的原因无法和别人社交,也不知如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所以给人以“不食人间烟火”的错觉。仔细观察,很多自闭症孩子也有社交要求,但是由于不掌握社交技巧,所以经常诉诸喊叫、哭闹或其他问题行为。
14楼 JosephHeinrich 2024-7-21 23:33
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育类障碍,很多人不了解的时候,会对自闭症产生一些误区。从小海龟十多年接触自闭症家庭来看,很多家长在没有详细了解自闭症之前,会觉得自闭症是性格孤僻或内向,觉得是性格问题。但其实自闭症孩子往往因为难以理解和处理社交信息,导致他们在社交互动中显得困难,而不是因为他们性格孤僻或内向。有的家长也会觉得是由于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代养不当造成的自闭症,其实自闭症的发病原因复杂,可能涉及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还有很多自闭症孩子的亲属会觉得自闭症孩子以后都是天才。实际上,许多自闭症孩子可能在智力、语言或社交技能方面面临挑战。真实了解自闭症的详细情况后,就会知道,这些都是对自闭症的误区


作者:瑞匹特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037573/answer/346889432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15楼 JosephHeinrich 2024-7-21 23:34
猴噗森林教具:


最大的误解就是孩子不爱说话,不爱跟人玩。

16楼 JosephHeinrich 2024-7-21 23:34
作者:石建莉博士谈自闭症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037573/answer/125970988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对自闭症的常见误解有下几点:
一、误认为自闭症患者成年以后是终身残疾
由于自闭症孩子的家长对自闭症预后并不了解,所以当得知孩子被诊断为自闭症后,极其痛苦,误认为自闭症成年后会终身残疾。
自闭症的预后可分为四类:
第1类,如果我们没有通过非常专业方式的进行干预,自闭症孩子成年以后确实有可能会生活不能自理。
第2类,自闭症孩子成年后生活能自理,但社交障碍依然明显。
第3类,社交障碍得到了改善,但存在学习障碍。这类孩子成年以后,可以从事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工作。
第4类,社交障碍得到了改善,也不存在学习障碍。这类孩子成年后能独立生活、学习和独立工作。
近年来,世界上对自闭症的普查非常重视,早期发现,早期干预的例子越来越多,诊断过程中被诊断出轻度自闭症和中度自闭症孩子的比例越来越高,因此恢复比较好的孩子比例也越来越高。
所以一些误认为孩子被诊断为自闭症成年后会终身残疾,而不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的家长,需调整好心态,通过专业的干预模式,帮助孩子早日达到能独立生活、学习和工作的能力,才是目前我们最应该做的事情。
二、误认为自闭症人群中天才比较多
有人讲像梵高、爱因斯坦等这些人可能都是自闭症,因为他们好像都伴随着社交缺陷。其实在自闭症人群中,真正在某一个领域富有天赋的人很少。但是也不是某些媒体报道的70%自闭症都伴有智力障碍,没有这么高的比例。虽然其中有部分自闭症孩子智力可能会受影响,但比例远远不到70%。所以认为自闭症人群中天才很多,是很大的误解,大概比例可能不到10%;智力很低的,所占比例也达不到70%。
三、误认为在中国ABA是最好的干预模式
美国在60年代开始将ABA运用于自闭症领域,但是到上个世纪80年代发现ABA在自闭症干预方面还是存在比较多的缺陷,所以后来不断有新的模式开发出来。家长在选择模式的时候,一定要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选择,在解决社交,解决语言问题方面,新的模式比ABA效果更好一点。
四、误认为ABA完全不能用
ABA在自闭症领域有一定的贡献。后面有些新模式是在ABA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而且ABA在解决行为问题和生活自理方面是强项,所以我们对ABA的认识应保持客观态度,主要看我们的孩子目前处于哪种情况。在解决自闭症孩子行为问题和生活自理问题方面,我们不能一味地反对用ABA。
五、对生物医疗干预在自闭症治疗中间的作用的误解
在国内有两个极端误解:第一个极端,误认为生物医疗干预非常好,能解决自闭症所有问题。另一个极端误认为生物医疗干预是骗子,不可能解决自闭症孩子的语言和认知问题。
对于自闭症的治疗,每一个自闭症孩子都需要教育干预,但是有些孩子伴有自闭症共病,比如便秘、腹泻、过敏、睡眠障碍及其多动、癫痫等这些共病需要生物医疗进行干预。生物医疗干预解决的是自闭症伴有的共病(生理上的问题),并不能完全替代教育干预。
教孩子如何说话,自闭症孩子行为问题、语言发育迟缓、日常生活自理等,这些问题是生物医疗干预无法解决的,所以每一个自闭症孩子都需要教育干预。


17楼 JosephHeinrich 2024-7-21 23:34
炭炭炭炭:


“突然自闭”
自闭症不会突然发生

18楼 JosephHeinrich 2024-7-21 23:34
作者:营养师玲儿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037573/answer/63664687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精神问题跟营养有关?不会吧!没错,这是很多人存在的误区,认为自闭症只是精神上问题。殊不知像自闭症、抑郁症、帕金森等精神问题,与营养也会有关系,经临床营养证实,有的已经通过营养手段能得到很好的改善甚至痊愈了。(小编就亲身遇到过一位十几年的抑郁症患者通过吃药无果后来通过非药物营养干预手段改善停药的实例)
就像今天遇到有医院在招聘幼儿教师,经了解原来是为自闭症儿童招老师。或许她们不知道自闭症、抑郁症、帕金森等精神问题,有的已经通过营养手段能得到很好的改善甚至痊愈了(已经过医学营养证实)。当时很想说为什么不直接招个营养师来解决自闭症,毕竟孩子总不能一直“特殊对待“,对吗?

上图为临床营坛峰论坛会现场,各营养专家、医生就营养临床应用进行探讨和成果(包括帕金森等精神问题)分享

19楼 JosephHeinrich 2024-7-21 23:35
知乎用户Qc83zO:


自闭症是心理问题/疾病

20楼 JosephHeinrich 2024-7-21 23:35
末绪​:


经过干预就可以改善,越早越好。
其实大部分时候效果没有那么好,没有效果或者收效甚微才是常态。

回复帖子

内容:
用户名: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验证码:
 
 
©2010-2025 Arslanbar [手机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声明,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许可协议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