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知乎用戶mKwCVX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5591934/answer/2959422787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確實是很兩難的處理。
1,外企子女入學確實是實實在在的需求,也是良好營商環境的一種體現;
2,日企子女入學,存在雙向選擇方面的障礙;
在我們一面: 二戰日本侵華之前,在這方面有很深重的黑歷史,我們顧忌重重。
當時,一大批日籍人員有目的的進入各個中國學校學習,都學成了中國通,單外表、語言難以分辨是國人還是日本人。 最後,這批人中絕大多數(近乎100%)都成了侵華日軍的骨幹、精英,犯下了滔天惡行。
今天,再讓大批日籍混入我們自己的教育體系,是否真的就是好事???
在日本一面:他們先發展起來,各方面優越感很大,方方面面看不起我們,包括教育方面。
讓他們在中國學校受教育,他們認為是低配,回國後無法與本國、外國學生競爭、交流。
3,根源還是誰強誰弱,誰更需要誰,誰更要妥協的事。
日本也在美、歐、俄等國家大辦企業,為什麼「日本人學校
」這種事情不突出?
尤其是在美、歐,主要還是就近入當地學校,人家根本不慣著。 --- 你愛上不上,不上在家獃著; 企業愛來不來,不來滾蛋,不要在我們國家賣東西。
俄是根本不允許。
日本人自己,上美歐的學校,哪怕實際教學質量很差(美歐一般學校的情況大家都懂),但嘴上還是舔媚為主,就跟我們的崇洋媚外一個樣子。 --- 就象最近在美辦廠,有提過要辦中國人學校的事情嗎?
到比它落後的地方,如中國(開放初期確實落後不少)、東南亞、非洲等地方,譜一下擺起來了。 各種看不慣,貶低,抱怨,提要求、特殊化,大有你不同意我就不投資之類的。
4,中國人到東南亞、非洲辦企業,一樣會遇到子女入學的問題。
區別在於,太落後的地方,我們就讓子女在國內上學,兩地分離,比較少搞「中國人學校」;--- 比較講平等,殖民意識很少。
教育比較好的地方,如歐美等,就讓子女去上學。
5,國內的「日本人學校」,也確實存在現實的合規性問題,解決起來很辣手。
現在就全部一關了之,以我們目前的國力、經濟實力,已經允許了。 但又回到老問題,真的讓大量日本籍進入我們的各個中小學,起碼我本人有疑慮!
這些「日本人學校」,在教材合規性、教學形式等各個環節,肯定存在大量與我們國內法律、輿情相衝突的地方。 說是某種意義下的「法外之地」,也是可以的。 --- 按國內的司法,是應該取締、關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