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356836/answer/192116618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為LSE 的畢業老學姐,這個問題必須要怒答一發呀~
答主背景:兜兜,本科北京師範大學學金融學專業,研究生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MSc Political Science and Political Economy (PPE) 項目學習,現在擔任棕櫚大道主導師。愛好是旅遊,吃遍美食,參加各類有趣的藝術活動。
下面就跟大家具體地介紹一下我在 LSE 的學習生活還有就讀體驗吧!
我在LSE學習的那點事兒
超級累,超苦逼,但很有收穫,很值得。重新選擇?絕對願意——
學習強度一年項目,包括 4門必修課,2門選修,1門選修和一篇10000字的畢業論文。

的大班一起上課,其實我覺得差別也不大;教授的話,取決於你選的課,有大牛,總體來說我對教授的質量還是滿意的。
來到LSE之前自我感覺良好,覺得只要比大學努力一點點就可以順利畢業了,結果到了這裡,發現自己完!全!跟!不!上!因為本科是金融專業,學的也比較水(沒有黑母校的意思),所以到了LSE 發現居然要學什麼Stata。SPSS,甚至還有R(流淚ing)但LSE讀本科的同班同學,還有周圍的其他學院的陸本
同學,跟我說他們大學都學過了。可能因為這個原因,基本上我的時間都在圖書館
度過,做problem set,看paper,聽lecture record幾十遍,所以學習強度特別大。。。(最瘋狂的時候是凌晨四點起來看書我會亂說?到了圖書館就像打了雞血一樣)

強大師資
教我的教授基本都是美國專業top 5學校出來的,話說之前上methodology學院
的一個教授的課(也是我最喜歡的一個老師),是哈佛大學Physics的本科,研究生和Ph.D.畢業於普林斯頓畢業,其他專業課老師,很多也是畢業於普林斯頓、劍橋、哈佛等),我的女神,亞投行首任行長金立群的女兒金刻羽
也是 LSE 的經濟學終身助理教授,可惜她只給本科生和Ph.D.學生授課 ,嗚嗚嗚。
雖然在歐洲,老師多半接受美國教育
,很願意解答同學問題和討論Idea。雖然接觸時間不長,但他們對學術的嚴謹認真的態度對我影響很大。博弈論
的TA是個Ph.D.,長的非常陽光的一個美國人小哥哥,人超級nice,每次office hour我都跑到他辦公室去問題,受益匪淺,成績有了很大的提高,期末考得了distinction
周圍同學
我的Program只有20個人左右,包括我在內只有四個中國人
,其中三個同學的背景分別是英本經濟系、寧波諾丁漢大學
國際經濟專業、台大經濟學,其餘外國同學大多來自於美國、歐洲,還有一個日本妹子。這些同學絕大多數都有工作經歷,其中有投行、聯合國工作的,從第一天上課就深深得感覺和他們不是一條起跑線的,但也看清楚了自己待提高的地方。

如何考核?
典型英式考試
,期末2小時的考試佔100%的很多,淘汰律很高。備考壓力相當相當大。所以大家備考起來很瘋狂,詳見圖片:《考試季圖書館眾生相
》。到了期末複習最瘋狂的時候,我七點出門,有一天早上七點去宿舍樓下公共電腦房打印資料,發現十幾個作為都坐滿了人。
想起自己前段時間因為始終讀不懂的paper而大哭一場,突然意識到自己的承受力實在太弱。這一幕到現在回想起來都異常清晰。回憶那些奮筆疾書通宵達旦的夜晚,深夜和我媽打電話說讀不下去的嚎啕大哭,還有為聽不懂lecture
,考試fail的擔驚受怕的日子…但我想說,謝謝這一年的磨礪與折磨,我的內心開始變得強大。
考試減壓:LSE會有一年一度的減壓動物園,每年的考試月,學校都會招來一堆小動物,在校園裡為學生考試複習減壓,如今已經成為一種傳統,學校說:壓力太大麼,來摸摸豬、摸摸小馬吧,摸完,你就減壓了


PPE項目就業
LSE的career services非常不錯,據金融專業的同學說他們會有pre-sessional的課程,2-3個星期,幫忙改CV、練習面試、networking、了解金融城,還有諮詢case面試的課,非常有用。開學後,十月份有四五次大型金融諮詢機構的career fair,有各大公司,比如摩根斯坦利
,瑞銀,等各大投行,諮詢公司等等等等。
我這個項目因為只有20個人作業,也不屬於大熱的商科專業,所以就業支持相比沒有那麼大,當中只有4個中國人,其中有去外資銀行
的,不過ta後來跳槽去了華為做金融,,有去農業銀行上海分行的,有去中糧
的,也有在LSE繼續讀Ph.D.的
吐槽時間到(看到這裡是真愛)
1. 因為LSE的地理位置很好,坐落於倫敦市中心,離泰晤士河,倫敦眼,大本鐘
,國會大廈,特拉法加廣場很近。吃喝玩樂真的很多。我的宿舍是Northumberland House,位於特拉法加廣場胖,是距離泰晤士河最近的宿舍,交通非常方便,對面是一家夏洛克福爾摩斯酒吧
,是英劇《神探夏洛克》的拍攝現場。因為位置非常好,宿舍房源特別緊張,建議大家早點通過LSE Hallpad網上申請,如果人品爆發,就能選擇到自己最喜歡的宿舍啦!

,每天生意非常火爆
玩的話,倫敦本身也是一個極具魅力和文藝氣息的城市。Covent Garden,大英博物館
, St James Park都是我複習累了常去的地方。周四中午學校的Shaw Library Lunch time concert也很贊,中午一小時換換腦筋,享受一場高水平的音樂會,相當推薦。LSE 附近有很多劇院,每一個都很有名,值得一看。倫敦西區的劇院演出質量都特別搞,數量也很多,我在這一年看了《歌劇魅影》《悲慘世界》《雨中雨》等音樂劇,簡直不要太開心。


2. 男女比例:之前網上流傳一個段子,說一個男生在英國G5大學讀書,那麼他的戀愛關係,可能是這樣:

來到LSE發現,這裡簡直就是「倫敦女校」啊,因為不是綜合類大學,所開設項目主要是商科、社會與人文社科,所以就說華人圈子,周圍長的漂亮、學習成績好的女生真的不能再多,然後她們還都單身… 去趟圖書館,也是隨處可見美美的的知性型妹子(讓我怎麼活TT)。之前聽有個妹子說過「LSE的男生們因為數量稀少,在粥多僧少的情況下溢價過高,以至於眼高於訂,一般人眼中條件好的女生他們都看不上」,就我的例子,我只能說周圍的妹子們都是單身着來,然後單身着回國(淚流滿面)
3. 關於食物,食堂太差,學校中午在圖書館旁免費發放的食物是長這樣。周邊吃的也不多。

4. 關於校園, 學校真心小,沒有真正的校園,兩條箱子,幾棟建築立在路邊,沒有校門,本科校園逛完大概要2個多小時,LSE走路最多10分鐘,跟附加的UCL比起來太寒酸…..

5. 校徽上的動物丑的不忍直視。。

最後我想澄清,之前有人說過一年的英國碩士學位很水,學不到什麼東西,但我覺得這一年裡我學到的,我所收穫到的比我在大學四年都過得多。水不水,還是看自己怎麼利用這一年的時間。
本次回答來自棕櫚
兜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