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看貓喝水的狐狸:
歐洲我去過27個國家,當然,和我交流最多的是餐廳服務員、民宿老闆、大巴車司機、等公交的路人什麼的。但我覺得這些人的英語能力其實最能代表一個地方的普遍水平。
其中荷蘭人、瑞士人英語最好,斯洛文尼亞最差。斯洛文尼亞的超市服務員,看樣子也就二十幾歲,不懂meat的意思,聽不懂how much, 而且找了另一個服務員過來,她依然不懂。我只好用軟件翻譯成他們國家的語言再問。
這比中國年輕人的英語還差,中國的二十幾歲的超市收銀員,你說別的他可能面面相覷,但how much 我相信大部分人還是能反應過來的。
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的年輕人可以用英語給我指路,說大巴路線,介紹旅遊景點什麼的,但很不流暢,口音重,磕磕巴巴的,有時一個單詞卡住了要想一會兒,帶手比劃。波蘭、捷克這些比較大的中歐國家,我個人體驗是有點名氣的城市裡,簡單交流沒遇到過什麼問題,但稍微複雜一些很容易卡殼, 比如在波蘭的克拉科夫,有一個景點突然就不讓進了, 一個路過的本地漂亮女孩就給我們解釋為什麼,前幾句還順利,就是說售票機器壞了。後面她想說一句「但你們可以進去,免費參觀院子」,「院子」這個詞她想了兩分鐘想不出來,急得不行 ,臉都紅了。
法國、德國、意大利、西班牙的主要大城市,英語問題不大,尤其年輕人。小城市不好說,得看你運氣,比如你去一個城市叫Toulon,就是土倫戰役的那個地方,拿破崙在這初展實力。這裡大部分年紀大一點的人是聽不懂英語的,但巴黎很多老年人也能用流暢的英語交流。
歐陸的人英語好壞似乎和發達程度有關,和離英國的距離有關,和國際化程度也有關。總體來說英語口語比中國人好,但語法不如中國人。他們夾雜着一些本地詞彙,語法、時態有點問題也無傷大雅,能滔滔不絕地和你說。中國年輕人往往害羞不敢說,怕說錯了被人笑話。
但除了法國、比利時、瑞士西部、盧森堡我說法語外,其他地方我也沒本地朋友,說的英語也很簡單,就是問路、買東西、點餐、確認路線對不對、問出發時刻表等,偶爾有本地人主動和我聊得很多,也是本地英語好的人才願意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