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天浩廣成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48988744/answer/94564369841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被遺忘的發達角落

在世界地圖的南端,有兩個常常被人視作 「世外桃源」 般的存在 —— 澳洲和紐西蘭。許多人初次踏上紐西蘭的土地,都會產生一種彷彿置身於 「大農村」 的奇妙錯覺。那廣袤無垠的草原上,成群的牛羊悠然自得地吃草,遠處山巒起伏,與藍天白雲相映成趣,寧靜而祥和,就像詩人顧城曾旅居的激流島,在不少人的心目中是真正的天涯海角 。同樣,澳洲孤懸於南半球的大洋之上,四面環海,與其他大陸遠隔重洋,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它猶如一片被世界遺忘的大陸,獨特的生態系統孕育出袋鼠、考拉
等珍稀動物。
通常,地理位置偏遠往往意味著與外界交流不便,發展機會受限。可澳洲和紐西蘭卻打破了這種常規認知,成為了已開發國家陣營中的一員。2022 年,澳洲 GDP 總量為 1.62 萬億美元 ,人均 GDP 超 6 萬美元;紐西蘭 GDP 達 2427 億美元,人均 GDP 約 4.7 萬美元。這不禁讓人好奇,這兩個遠在南半球的國家,究竟是憑藉什麼,在看似不利的條件下實現了經濟騰飛,躋身已開發國家之列呢?
天賜的財富密碼

澳洲和紐西蘭能成為已開發國家,豐富的自然資源是一個重要的基石。就拿澳洲來說,它素有 「坐在礦車裡的國家」 的美譽,礦產資源不僅種類繁多,而且儲量極為豐富。像鐵礦石、煤炭、鋁土礦等,在全球都佔據著重要地位 。2023 年,澳洲鐵礦石出口量達 9.14 億噸,憑藉豐富的礦產資源,澳洲在全球礦業市場中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大量的礦產出口為國家帶來了源源不斷的財富,撐起了澳洲經濟的一片天。
而紐西蘭,雖然礦產資源相對沒有澳洲那麼豐富,但它在農牧業方面的資源優勢卻十分突出。紐西蘭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溫和濕潤,廣袤的土地上,牧草如綠色的絨毯般鋪展開來,為畜牧業的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被稱為 「騎在羊背上的國家」。紐西蘭的羊肉、奶製品和粗羊毛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農產品出口約佔出口總量的 50%,這些優質的農牧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備受青睞,為紐西蘭賺取了豐厚的外匯。
豐富的自然資源就像是大自然賜予兩國的財富密碼,為它們的經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讓它們在發展的起跑線上就擁有了巨大的優勢。
歷史的饋贈

澳洲和紐西蘭的發展,與它們特殊的歷史背景息息相關。回溯歷史,這兩個國家都曾是英國的殖民地 。1770 年,英國航海家庫克發現澳洲東海岸,將其命名為 「新南威爾斯」,並宣布這片土地屬於英國。1788 年 1 月 26 日,英國航海家阿瑟・菲利普率領船員在雪梨定居,澳洲正式成為英國的殖民地。而紐西蘭則在 1840 年淪為英國殖民地。
在殖民時期,大量英國移民帶著先進的技術、充足的資本以及成熟的制度來到這裡。他們帶來了先進的農業技術,使得澳洲和紐西蘭的農牧業能夠迅速發展,像澳洲的養羊業,在英國移民帶來的技術支持下,逐漸發展壯大,成為了國家經濟的重要支柱。同時,英國的政治制度也被移植到這兩片土地上,為兩國日後的政治穩定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兩次世界大戰,是澳洲和紐西蘭發展歷程中的重要轉折點。戰爭期間,由於國際貿易受阻,許多工業品供應緊張,這迫使兩國不得不發展自己的工業,以滿足國內需求。澳洲和紐西蘭憑藉自身豐富的資源,大力發展工業,建立起了較為完整的工業體系。為了滿足戰爭對武器彈藥的需求,兩國大力發展軍工產業,促進了機械製造、化工等相關產業的發展。戰後,這些工業基礎成為了兩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推動了經濟的持續增長。
科技與創新的翅膀

科技與創新,是澳洲和紐西蘭經濟發展的強大引擎。在紐西蘭,科技與農業的融合,為傳統農牧業插上了騰飛的翅膀。走進紐西蘭的農場,就像踏入了一個科技感十足的未來世界,各類感測裝置星羅棋布,它們就像一個個不知疲倦的小衛士,時刻監測著土壤水分、溫度、電導性以及空氣溫度等關鍵數據。這些數據通過無線網路,源源不斷地匯聚到 「智能農場信息平台」 ,在那裡,每 5 分鐘就會生成一幅實時數字地圖,為農場主的決策提供精準依據。有了這些數據支持,農場主可以根據土壤墒情精準灌溉,避免水資源的浪費;依據土壤肥力科學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生產成本。
在澳洲,科技創新為礦業的發展開闢了新的道路。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CSIRO),作為世界上最大型的礦業研究機構之一,一直致力於礦業技術的研發與創新。他們開發的瞬態電磁輻射監測技術(TEMPEST),能夠在複雜的地質條件下,精準地探測到地下礦床的位置,就像給礦產勘探裝上了一雙 「透視眼」,大大提高了勘探效率,降低了勘探成本。這種技術已被世界各地的礦產勘探項目廣泛採用,幫助眾多礦業公司在澳洲及其他地區發現了大量有價值的礦床。在選礦技術方面,澳洲也取得了顯著突破,新的選礦工藝和技術,不僅提高了礦物的回收率,還實現了副產物的高效循環利用,讓資源得到了更充分的開發和利用。
穩定的避風港

穩定的政治環境、健全的法律制度和開放的社會政策,為澳洲和紐西蘭的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社會環境。在政治上,兩國都實行民主制度,政治穩定,政策具有連續性和可預測性,為經濟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保障。澳洲是聯邦制國家,政治體系穩定,政府致力於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政府加大投入,不斷完善交通、能源等基礎設施,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紐西蘭同樣擁有穩定的政治環境,政府積極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吸引了大量的外國投資。在法律制度方面,兩國都建立了健全的法律體系,保障了市場的公平競爭和投資者的合法權益。澳洲的法律體系完善,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很大,這使得許多科技企業願意在澳洲投資研發,推動了科技創新的發展。
紐西蘭的法律制度也十分健全,在商業領域,法律明確規定了企業的設立、運營和監管等方面的規則,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清晰的指導。在社會政策上,兩國都秉持開放包容的態度,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才。澳洲是一個多元文化的國家,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移民在這裡和諧共處,為澳洲的發展注入了多元的文化元素和創新活力。紐西蘭同樣以其開放的社會政策吸引著全球人才,紐西蘭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移民政策,吸引了大量的技術人才和投資者。在教育領域,紐西蘭的教育體系完善,吸引了眾多國際學生前來留學,這些學生畢業後,很多人選擇留在紐西蘭工作,為紐西蘭的發展貢獻力量。
教育的力量

在澳洲和紐西蘭的發展進程中,教育宛如一座燈塔,照亮了前行的道路,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澳洲對教育極為重視,其教育投入在國內生產總值中佔據著相當可觀的比例。政府積極扶持教育事業,為教育機構提供了充足的資金支持,使得學校的教學設施得以不斷更新和完善。漫步在澳洲的大學校園,現代化的教學樓、設備先進的實驗室、藏書豐富的圖書館隨處可見,為學生們創造了良好的學習條件。
澳洲的教育質量在國際上享有盛譽,多所大學在世界大學排名中名列前茅 。以墨爾本大學為例,在 2024 年 QS 世界大學排名中,它位居第 14 位。這所大學擁有雄厚的師資力量,許多教授都是各自領域的頂尖專家,他們不僅具備深厚的學術造詣,還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能夠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緊密結合,讓學生們在學習中不僅能掌握紮實的專業知識,還能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墨爾本大學在醫學、法律、商業等領域的研究成果豐碩,為澳洲乃至全球的相關領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澳洲的教育體系十分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學校與企業之間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係,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實習和實踐機會。許多課程都設置了實踐環節,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就有機會參與到實際項目中,積累工作經驗,提高自己的職業素養。在工程專業的課程中,學生會參與到實際的工程項目中,從項目的設計、實施到最後的評估,全程參與,通過實踐鍛煉自己的專業技能。這種教育模式使得澳洲的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上具有很強的競爭力,能夠迅速適應工作崗位的需求。
紐西蘭的教育同樣獨具特色,它沿襲了英國的教育制度,教育水平高,學歷資格受國際廣泛認可。紐西蘭的教育體系以其靈活性和創新性著稱,尤其在小學和中學階段,更加註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創造力的培養。學校會根據學生的興趣和特長,開設豐富多樣的課程和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發掘自己的潛力。在紐西蘭的學校里,經常能看到學生們在各種社團活動中展現自己的才華,有的學生在音樂社團中演奏樂器,有的學生在藝術社團中創作繪畫作品,還有的學生在科學社團中進行實驗研究。
紐西蘭的高等教育機構在農業、林業、環境科學等領域的研究成果顯著,為國家的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以梅西大學為例,它在農業領域的研究處於世界領先水平,學校的科研人員通過不斷的研究和創新,開發出了許多先進的農業技術和管理方法,幫助紐西蘭的農業實現了高效、可持續發展。梅西大學還與紐西蘭的農業企業緊密合作,將科研成果轉化為實際生產力,推動了紐西蘭農業產業的升級。
兩國憑藉優質的教育資源和良好的學習環境,吸引了大量的國際學生前來求學。據統計,每年有超過 50 萬國際學生選擇澳洲作為留學目的地 ,他們來自全球 200 多個國家和地區。這些國際學生的到來,不僅為兩國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收入,還促進了文化的交流與融合,為兩國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國際學生們在澳洲和紐西蘭學習和生活,將不同國家的文化、思想和觀念帶到這裡,與當地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形成了多元包容的文化氛圍。在澳洲的校園裡,經常能看到不同膚色的學生在一起交流學習,分享彼此的文化和生活經驗,這種跨文化的交流讓學生們拓寬了視野,增長了見識,也培養了他們的全球視野和跨文化溝通能力。
全球化的弄潮兒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澳洲和紐西蘭積極投身其中,憑藉自身的優勢,與世界各國展開了廣泛而深入的合作。它們深知,儘管地理位置偏遠,但通過積極參與國際貿易和經濟合作,能夠打破地域的限制,融入全球經濟的大循環。
澳洲與多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自貿協定,其中與中國的經貿合作尤為引人注目。自 2015 年中澳自貿協定生效以來,兩國的貿易額持續增長。2023 年,中澳雙邊貿易額達到 2456.2 億美元,中國已連續多年成為澳洲最大的貿易夥伴、最大的出口市場和最大的進口來源地。澳洲的鐵礦石、煤炭等資源類產品大量出口到中國,滿足了中國經濟發展對資源的需求;而中國的各類工業製成品和消費品也深受澳洲消費者的喜愛,豐富了澳洲的市場。在農產品方面,澳洲的牛肉、奶製品等優質農產品在中國市場上擁有眾多消費者。澳洲的牛肉以其鮮嫩的口感和高品質而聞名,通過自貿協定的優惠政策,澳洲牛肉在中國市場的價格更具競爭力,市場佔有率不斷擴大。
紐西蘭同樣在國際貿易中表現出色,積極拓展與歐盟、中國等國家和地區的貿易關係。2023 年 7 月,紐西蘭與歐盟簽署了自由貿易協定,這是紐西蘭貿易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根據該協定,有 97% 的紐西蘭對歐盟出口商品將被免稅,並且在協議生效的那一天,將有超過 91% 的關稅被取消,包括所有獼猴桃、葡萄酒、洋蔥、蘋果、麥盧卡蜂蜜及相關蜂蜜製品,以及幾乎所有的魚、海鮮以及園藝產品。一旦全面落實,該自貿協定將為紐西蘭帶來每年出口收入超過 6 億紐幣的配額機會,紐西蘭銷往歐洲的牛肉數量將增加 8 倍,羊肉的免稅准入量將每年增加 3.8 萬噸。在自貿協議執行的第一天,紐西蘭的紅肉和乳製品將獲得價值高達 1.2 億紐幣的新年度出口收入,據估計,該收入在七年內將超過 6 億紐幣 。
除了自貿協定,兩國還積極參與國際組織,在國際舞台上發揮著重要作用。澳洲和紐西蘭都是亞太經合組織(APEC)的成員,通過參與 APEC 的各項活動,兩國與亞太地區的其他經濟體加強了經濟合作與交流,共同推動了區域經濟的一體化進程。在 APEC 的框架下,澳洲和紐西蘭與其他成員共同探討貿易自由化、投資便利化等議題,為區域內的貿易和投資創造了更加寬鬆和有利的環境。兩國還是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成員,遵守國際貿易規則,積極參與全球貿易治理,維護公平、自由的國際貿易秩序。在 WTO 的多邊貿易談判中,澳洲和紐西蘭充分發揮自身的影響力,為推動全球貿易自由化進程貢獻力量。
發展模式的啟示

澳洲和紐西蘭的成功,絕非偶然,而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它們的發展歷程,就像一部生動的教科書,為其他國家和地區提供了寶貴的借鑒和啟示。自然資源是發展的重要基礎,但如何合理開發和利用資源,實現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是每個國家都需要思考的問題。澳洲和紐西蘭在這方面的經驗告訴我們,要注重資源的科學管理和高效利用,避免過度開發和浪費。
科技創新是推動經濟發展的核心動力,在全球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只有不斷加強科技創新,才能在國際舞台上佔據一席之地。其他國家和地區應加大對科技研發的投入,培養創新人才,鼓勵企業創新,提高產業的科技含量和競爭力。穩定的政治環境、健全的法律制度和開放的社會政策,是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保障。各國應致力於營造良好的政治和社會環境,吸引投資和人才,促進經濟的健康發展。教育是國家發展的基石,優質的教育能夠培養出高素質的人才,為國家的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各國應重視教育事業的發展,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質量,培養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的各類人才。在全球化的時代,積極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是實現國家發展的必由之路。各國應加強與世界各國的經濟、文化交流與合作,充分利用國際資源和市場,推動本國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