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147篇帖子。
(转载知乎)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年轻人不愿意吃苦了?
141樓 JosephHeinrich 2025-8-25 23:18

小丹尼哥:


狼来了的故事都知道,吃苦一时是锻炼,吃苦一阵是无奈,吃苦一辈子是棒槌,谁生下来是为了吃苦的,还不是为了先苦后甜,关键是一直吃苦就一直苦,一点甜的影子都没有啊!于是发明了“延迟享受”,延迟多久也没说明白,就让一直拉磨,就想驴子一样蒙着眼干,哪天拉不动了就被宰了


142樓 JosephHeinrich 2025-8-25 23:18

不愿吃苦的本质是“吃苦性价比太低”。

中国传统思想是“先苦后甜”,但我们看上一辈,苦到晚年,甜的没几个。

埋头苦干、省吃俭用,好不容易积累的财富,被婚恋、育儿、教育、住房、医疗、意外、消费主义陷阱又打回原形,人老了也玩不动了,还要继续给后代当牛做马。

中国人以为比别人多耕一亩地、多做一套试卷、多加一天班,卷死别人,就成为人上人,就能“先苦后甜”,现在却发现,你如果想吃苦,就永远有吃不完的苦我。

读书苦、工作苦、养孩子苦、养老苦,什么时候是个头?

显然,生存规则的不合理,社会资源分配机制的不公平,导致年轻人渐渐退出权贵们制定的“比吃苦游戏”了。

不玩了。



作者:纯属参观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29268098453730067/answer/194324373845861581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143樓 JosephHeinrich 2025-8-25 23:19


韩老魔:


年轻人吃了苦,甜最后被谁吃了?

凡事都要讲付出和回报比嘛。

144樓 JosephHeinrich 2025-8-25 23:19


李多鱼:


只要你能吃苦,就会有吃不完的苦,而别人不吃苦,也没见的比你活的不如意,所以,还有必要吃苦吗?所以说,吃苦耐劳,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已经不适应用于这个时代了,在别人眼里,在领导眼里,你能吃苦,那就是最适合干脏活累活的那个人,别人也只会觉得你好欺负而已

145樓 JosephHeinrich 2025-8-25 23:19

身边很多人,或许就能说清这个问题,看看一个大家庭里,如果那个愿意吃苦,就会有吃不完的苦,但凡有点啥事,所有人想到的,大概率都是让能吃苦的那个人去吃苦。

在单位大体也是如此,那个员工任劳任怨,就会有做不完的工作等着他。

吃苦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傻。这么定义了,还有几个人会想着吃苦,与其换一个不确定的未来,还不如享受确定的现在。



作者:治治姑姑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29268098453730067/answer/194311402295942833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146樓 JosephHeinrich 2025-8-25 23:19

没有人喜欢吃苦,如果可以的话,人人都希望自己生活能够快乐安稳舒适,在这基础上自己再去追求些刺激来丰富生活。


包括动物也一样,没有那种动物喜欢吃苦,只有吃苦能带来生活的利益时他们才愿意吃苦。如果我们将他们吃苦才能得到的东西直接赋予他们,改善他们的生活,他们比我们还热于躺平。



作者:浮生如梦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29268098453730067/answer/194305621476741307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147樓 JosephHeinrich 2025-8-25 23:19

呦呦鹿鸣:


现在一些网友张口就来,历史一无所知也敢以偏概全了。

五六十年代的时候,很多人的爷爷辈带着你的叔伯辈在农田里面赚工分,吃大锅饭,饥一顿饱一顿,当时努力有什么用?能提高生产力?

每次回家上桌吃饭,我伯那一辈,有人喜欢诉苦自己小时候,为了捞点柴火,都得走路几十公里,去偏远的别的地界山上,经常诉苦当时没得吃,人吃米糠(谷皮)吃到上厕所上不出来,还有的老一辈的见到红薯就想吐,至于鸡鸭牛羊那些,都是公家的,人都没得吃,畜生又有什么吃的,还想有肉产出?

然后一些网友开口一句,老一辈的人当时工作多么轻松,朝九晚五放牛到点下班,去问问他们下一顿饭哪里来?我们年轻这一辈还没过过吃不起饭的日子。

再去问问年轻网友的父辈,有多少人父母在九十年代南下广东打工,住的是什么宿舍环境,有没有空调,有没有现在的洗漱环境。2010年后,大批的农民工进城从事建筑行业,晒的人人都是黑皮,他们什么工作条件,他们什么住宿条件。

我们现在这一辈毕业,哪怕是送外卖送快递,工作环境都比他们好太多,热了钻进商圈找凉快,下雨了找个地方能躲雨,甚至什么时候上班什么时候下班,外卖员自己说了算。90年代有几个人能坐办公室?现在大专毕业出来从事商贸的,从事门店销售的,基本上冬暖夏凉。

以前都是帮外国人打工,沿海多是代加工制造业、代加工服装厂,现在一些制造业,芯片电子领域,能给一些毕业生开三四十万一年,新能源能给二十来万,放90年代,他们读书再厉害,专业知识再精通,机会都没他们的。至于国企,当年要么是稀缺的大学生包分配,他们等同现在中上985了,要么是家里有关系能够塞进去,轮得到你一个贫民小子?现在一个普通大学生出来,不靠关系都有机会能进国企。

至于吃苦这件事,有的人家庭条件好一点,找个一个月几千块的工作都可以过得很舒服,人家犯不上去吃苦。脑子机灵的,自己创业做生意开店或者网络平台倒卖接广告,也能过得不错。可现在一些一无所有的贫家子,父母不能托底,脑子也不机灵,赚钱没有门路。轻松的工作嫌弃工资低,上万的又嫌弃工作累,体制内又没本事考不上,开店没本钱或者早上起不来,这些人准备干啥?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