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kiaeee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23152115162916283/answer/193095391555534981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日本“低失业率”的背面:少子化、老龄化与劳动短缺共筑的“就业泡沫”
表面上看,日本似乎创造了一个就业奇迹:即使在经历了“失去的三十年”经济长期低迷后,其官方失业率依然长期维持在较低水平(近年来常在2.5%-3.0%之间徘徊)。2023年4月的数据甚至低至2.6%,远低于许多发达经济体。然而,这看似亮丽的就业数据背后,并非经济活力四射、岗位充沛,而是深植于日本社会结构性困境——急剧的少子化、深度老龄化以及由此衍生的劳动力危机和社会负担——共同作用下的必然结果。可以说,日本的低失业率在很大程度上,是人口结构坍塌的“伤痕勋章”。
劳动力持续萎缩:供给端的急剧收缩是“低失业率”的基石。
证据: 日本总生育率(TFR)自1970年代中期开始持续下降,从2.0以上跌至2022年的历史最低点1.26(厚生劳动省数据),远低于维持人口稳定的2.07。这导致出生人口连年减少,2023年新出生人口仅约75.8万人,创历史新低(厚生劳动省速报值)。
结果: 适龄劳动人口(15-64岁)规模持续萎缩。日本总人口自2011年开始连续负增长,其中劳动力人口(15-64岁)比例从1990年代初的高峰69.8%(1991/92年)急剧下降至2023年的约59.1%(总务省统计局)。劳动年龄人口从20年前的峰值减少了近千万。想象一下,找工作的人每年都在大量且快速地减少,雇主即使增长缓慢甚至不增长,岗位空缺也更容易填满,失业率自然被压低。
深度老龄化加剧:推高劳动参与率,填补“缺人”的岗位。
证据: 日本是全球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从1990年的12.1%飙升至2023年的创纪录高点29.1%(总务省数据),“75岁+”高龄人口增速最快。
结果: 巨大的养老金压力和健康预期寿命的延长,迫使大量老年人不得不或主动选择延迟退休、继续工作。2023年,65岁以上老年人的就业率达到历史高位的25.2%(总务省劳动力调查),其中服务业、零售业、运输业、农业中老年劳动者的身影极为普遍。他们虽然提高了整体就业率(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rate)和“填补”了职位空缺,但本质上是在用“高龄就业”对冲“青壮年短缺”,而非产业繁荣的标志。
养老保障压力与劳动意愿:被迫的“充分就业”。
证据: 公共养老金的可持续性面临严峻挑战。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和少子化导致的缴费者减少,养老金替代率(退休后养老金收入与退休前工资的比率)不断下滑,甚至不足以维持退休前生活水平。许多人对养老金能否支撑晚年生活感到焦虑。
结果: 保障不足迫使大量本该退休的人留在或重返职场,并非出于职业生涯热情,更多是出于经济压力和“退无可退”的现实。他们是“有工作就做”,而非因为理想的职位很多。这进一步扩大了劳动力供给(尤其是高龄劳动力),压低了失业率的统计值。
劳动力短缺的刚性:有岗位也难找人。
证据: 持续多年的劳动力短缺是日本经济的顽疾。日本求人倍率(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之比)在疫情前长期维持在1.6倍左右甚至更高(厚劳省数据),意味着平均一个求职者有1.6个职位可选。即使是在疫情期间或稍后,部分服务行业、制造业技能岗位仍然“一人难求”。
结果: 因为根本性的劳动力供给不足(源头是少子化),导致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空有岗位但无人可招”的情况。在这种“卖方市场”(劳动者是卖方)环境下,失业率自然被压制在低位。但这恰恰反映了经济增长的瓶颈,并非需求旺盛。
非正规雇佣增加:灵活性的代价。
证据: 尽管整体失业率低,但非正规雇佣(part-time, contract, temporary)的比例持续上升,在2023年接近总雇佣人数的四成(约37.7%,厚生劳动省每月劳动统计调查)。 许多行业(尤其服务业)高度依赖这类灵活用工来填补全职岗位的空缺或降低成本。
结果: 这些岗位虽然创造了“就业”,但往往收入较低、福利保障不足、稳定性差,并非高质量的就业岗位。它们是企业在劳动力短缺和老龄化双重压力下,为了维持运转而采取的折中方式,同样不是经济健康增长、创造优质岗位的证明。
结论:低失业率≠健康的就业市场
因此,日本持续的低失业率,与其说是经济活力不减的明证,不如说是在少子化釜底抽薪、老龄化火上浇油、养老保障不足推波助澜的合力下,劳动力市场严重扭曲的表征。它是劳动供给绝对减少、老年人退而不休以及大量非正规岗位堆叠共同构成的一道“低就业(高质量)充分就业(低质量)”的奇观。其背后,隐含着经济增长乏力、社会负担沉重、国家未来堪忧的深层次危机。当我们看到日本那“漂亮”的低失业率时,更需看到其背后那些沉甸甸的人口与结构性问题,这才是理解日本经济现状的关键。繁荣的表面之下,是“人手不足”时代一种无奈的静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