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匿名用戶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69584444/answer/2923378076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我出國以前在國內讀過一段時間的預科,外教是個英國女人,很年輕20歲出頭,叫Michelle,大概是英國北部靠近蘇格蘭那塊(雷丁大學那周邊)的人。
她的口語有很明顯的蘇格蘭口音,比如「But」這個詞,她經常不經意念成「Boot」的因;「Culture」她也會發成「Colture」,總之所有發「a」或者「ao」的音她基本都讀成了「woo」的音,她自己也知道有這個問題,所以偶爾讀錯了之後會很快糾正過來,並且道歉說:剛剛的讀法是錯的,大家不要學。
有一次她上課跟我們講英國人的英語口音,講的她自己都笑起來了。有的郡聽她說英語不怎麼聽得懂,覺得她口音太重。她聽某些英國其他地方的人說英語她也覺得有點不適應,而且這個問題不止她一個人存在。我另外一個外教是一個叫Haydne的英國男性,他是英國南部曼徹斯特那附近的,他就曾不止一次跟我說 —— 不喜歡倫敦那邊人的口音,很裝逼的感覺.....
但是他們兩個人無一例外都讚揚過歐洲三個國家人的英語水平,分別是:
荷蘭、芬蘭、瑞典
荷蘭人的英語他們說最好聽,流利而且語法也很純熟,他們有時候跟荷蘭人交流比跟英國自己人交流還舒服。瑞典人的英語也很不錯,而且甚至還天然帶一點點英腔,比如「環保大媽」格里貝里,如果不放錄像只聽聲音的戶很多人都不知道她其實是瑞典人。

環保少女
芬蘭人的英語也挺不錯的,相對於荷蘭人和瑞典人而言口音會更重一些(畢竟跟毛子挨得更近,口音會模糊一些),但是基本溝通也沒什麼問題,介於「半母語」的水平吧。比如Dota2的知名路人王Topson,他就是芬蘭人,平常我看他接受採訪啥的也沒有任何語言問題。

Topson
而這些非英語為母語的人之所以英語說得好,跟他們所處的環境以及本國母語的受眾面都有關係。大家知道北歐很多國家都是地廣人稀,而且幾乎沒有什麼海外殖民地,全世界用他們語言做官方語言的地方加起來可能也就幾百萬人。所以他們的語言受眾面很窄,出國以後可能就很難碰到幾個說母語的人了......
在這種環境下,他們如果想要跟外國人做貿易賺錢,或者是推廣本國文化(比如歌曲、宗教、電影)等就必須要先解決語言障礙 —— 最直接的辦法就是直接使用世界最通用的語言。這跟李光耀當初給新加坡定國策的邏輯基本一致 —— 不管是華人、印度人還是馬來人,一律要講英語,這是新加坡的官方語言,掌握英語後才能對外貿易,才能打開國門。
另外還有一部分原因就是 —— 歐洲很多語言本身就有很強的關聯性,相互之間學起來並不是很難。比如荷蘭語跟德語,語言邏輯和語系很相似,很多荷蘭人都可以說不錯的德語;英法兩國居民經常相互看不順眼,但是英語中很多詞來源於法語,很多英國大學生選第一外語多半也會選修法語;葡萄牙語跟西班牙語也很相似,C羅跟梅西溝通貌似也沒啥問題.......說實話,英語在整個歐洲範圍的各國語言中整體算是很容易的那種了,難度比西語、法語、德語、俄語這些低了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