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舟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08321665/answer/4583998463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这种话题,本身挺无聊的。主要是看到一哥们挺在意的,还特意和平台申请放开评论。那我们来聊一聊。

我们看国外,对比国内。肯定是好事呀,没有比较,就不知道差距,那怎么能提高呢?
看待这个问题,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国内很多低收入者,尤其是在农村地区,每月只有100多的养老金。
我们先来解释这个问题。
为什么不少人只有100多的养老金,因为他们没交社保。
分田到户后,农民成了个体户。这和城里经营小生意的个体户一样,你要自己花钱交社保,才会有养老金。如果你没交,当然不会有养老金。按照道理讲,一个月100块都不会给你。现在能给100元,这个算是额外的真正的福利。
很多人说了,当初都没有社保的说法,很多农民也不懂。中国社保从1995年开始,到了2011年,又搞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给予补缴的机会,一次交多少钱。退休后,可以领取养老金。各地不同,补缴的,大概能领取1000到2000多。
你作为个体户不交社保,有补缴的机会,你也放弃掉。然后非说国家不给你养老,这个好像有点说不过去吧。
又有人说了,农民当初交公粮,被工业剪刀差割的很惨,应该免去交几十年社保的过程,直接发养老金。
(本人也是农村出身)
交公粮是交税,并不是社保。这和城市里的小商人一样,农民也是个体户,做生意应该交税。现在条件好了,免去了税收,甚至还给补贴,这并不代表以前交税就不对。
举例:分田到户后,以1985年为例,农业税
平均税率4.8%。扣除灾减和社会减免,实征税额占实产的2.97%,人均17公斤,亩均9公斤。
从1949年至2000年的52年间,农民给国家缴纳了7000多亿公斤粮食,算成钱的话,总计不到4000亿。(1980年财政收入是982亿元,2000年财政收入13380.11亿元。)农业税在早期的确占了一定的比重,但随着工业化发展所占比例越来越小。
很多时候在我们的印象中,农民在共和国的发展中居功至伟。但如果看数据的话,实际情况可能和我们的印象不太一样。
如果拿贡献来说。最公平的肯定是按照实际创造的效益来比较。农民虽然辛苦,但几十年来所创造的实际贡献。真的有很多人想象的那么大吗?
若是说看农民穷,就给予特殊的优待。
那上战场的士兵是不是每个人退役后,最少也得分一个“亭长”什么的干干。
王进喜那样的干出大庆油田(累计缴纳税费及各种资金超过2.9万亿元)是不是得封个“王”当一当。
我们不能站在谁弱势谁就有理的角度上。你们如果要骂应该骂当初让农民从企业职工变成个体户的那些人。
当年大家兴高采烈的觉得分田到户好,都能当个体户,都能当小老板。然后经过几十年经营,没有发财,就反过来骂。这是不对的。
这让那些从公司离职,出来创业失败的人情何以堪?
》》》》》》》》》》》》》》》
日本这样“发达”国家,为什么老年人还要出去上班?
不管国家再发达,任何社会都有边缘人。这些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他们没有走正常人的途径,在一个公司上班,交社保,然后等退休了拿养老金。
他们老了不出去打工,难道要等饿死吗?
这种情况在现在的中国也是越来越多。这些人中有创业失败的,有欠一屁股债的老赖,有过的浑浑噩噩的自由职业者,各种各样原因社保断交的。等这些人老了以后,可能日子过的还不如现在那些一月拿100元退休金的农村老人。
至少这些农村老人,在农村还有地,还占有生产资料。把地租给种田大户,有点钱买些肉吃。自己平时养鸡养鸭,种点蔬菜。小日子也能过的下去。
那些城市里混的,甚至连社保都不交的。如果你没创业发财。等你老了,你准备找谁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