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217篇帖子。
(轉載知乎)日本在“失去的30年”经济低迷下,为何能维持98%以上的就业率?
131楼 JosephHeinrich 2025-8-9 19:22

即便日本停滞发展,人均GDP也有3万多美元,它是从5楼掉到3楼,好歹还在楼上。人均GDP是人均生产力的表现,决定了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就业率是否充分。对于一个国家的底层人民而言:

人均GDP超5000美元 就是温饱线,5000美元以上就几乎没有饥饿了,这就是越南现在准备达到的水平

.

人均GDP超1万美元就是小康线,超过了万美元意味着底层老百姓能吃饱喝足,能享受基本的家电、手机电脑、汽车等工业产品。这就是中国现在达到的水平

.

人均GDP超2万美元就是底层富裕线,超过了这条线那么整个社会就业率就会非常充分,付出很小的劳动价值也够自己一个人躺平混吃混喝,这就日韩台的水平

.

人均GDP超过5万美元就是底层家庭富裕线,超过了这条线意味着一个人干活就能轻轻松松养活一家人,享受体面的生活,这就是德国澳洲美国这类国家的水平

假设中国人均GDP达到2万美元,那将会再创造约5000万就业岗位,大学生根本不愁找不到工作了,全国平均水平将达到今天的浙江水平。浙江底层劳动人民基本不出省工作,因为它自己省内就足够多工作,就是经济发展带来的充分就业率 ,而日本依然有3万多美元人均GDP,它的就业率比浙江还高多了。



作者:云里雾里看花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23152115162916283/answer/193103517598849620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132楼 JosephHeinrich 2025-8-9 19:23

吟咏风歌:


统计学魅力时刻罢了,我又不是没做过之类经济模型,在公开数据前先自己搞个模型出来把一堆有关的数据丢进去就行,然后如果箭头不在靶子上就改前提条件,然后再把里面一些数据剔除,就能永远让箭在靶子上

133楼 JosephHeinrich 2025-8-9 19:23

忧郁ing:


反过来说,为什么某个地方GDP明明一直张,为什么失业率也会上升。本质还是供需关系,GDP不变,人口变少,人均不就上去了。

134楼 JosephHeinrich 2025-8-9 19:23

李明:


无语,难道不是正是因为有了98%的就业率,所以日本才能渡过失去的三十年吗?

这三十年工资基本不涨,终身制基本失效,GDP不下跌,都是牛马一起努力的效果。


135楼 JosephHeinrich 2025-8-9 19:23

作者:Kid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23152115162916283/answer/193203147002268983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先来说一下日本“失去的三十年”的时间线。

“失去的三十年”是指从1990年日本经济泡沫破裂开始算起,

紧接着在1991年日本迎来股市和楼市的泡沫破裂,

从这一年开始进入了漫长的停滞期。

日本从高速发展阶段GDP增长10%到长期停滞阶段GDP增长不足1%的这个过程中,就业率一直维持98%以上,按照常理来说这是一个很不合理的现象。

正常是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需求端开始减少,企业也就不需要那么多员工,所以失业率会开始升高。

而日本恰恰相反,这一现象看似矛盾,其实跟日本劳动力结构、企业文化等都有关系。

终身雇佣制

在日本经济高速发展阶段,日本企业跟大部分员工签订的合同都是终生雇佣制合同。

这样做法的好处就是,如果经济一直高速发展下去企业端不必为人才流失而担心;

但是一旦经济开始下行,企业也将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

其他国家在面临经济低迷期时,最先做的就是裁撤部分员工以降低用人成本,然而这个方法在日本并不适用,他们能做的只是降低工资。

除了降低工资外,还有就是减少招收正式工的数量。

日本非正式工的占比高达37.2%,企业通过扩大招收劳务派遣、兼职等,来降低用人成本。

这样的做法导致表面数据很好看,但其实多数人每天都生活在不稳定与焦虑之中,毕竟随时都有可能面临失业。

人口老龄化的日趋严重

日本人口老龄化的问题越来越严重,这也导致劳动力供给持续萎缩。

国家也许会因为科技创新、能源创新等短时间内得到快速的发展,不过长久来看如果没有持续人口的延续一切也都是空谈。

相信大家看到过这样的新闻,若日本当前趋势延续,预计到2720年1月5日,日本将仅存一名14岁以下儿童。

虽然只是大胆的预测,都知道日本政府不可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不过从这个预测中也能感觉到日本人口老龄化与少子化的问题已经非常严重了。

在这种人口供给极度萎缩的情况下,日本企业即便经济低迷也不敢轻易裁员。

政策端的作用

在泡沫经济阶段日本人也跟我们一样贷款过度消费,这种提前消费给社会留下了巨大的隐患。

在日本泡沫破裂以后,如果大部分人直接被裁员银行端会出现大量坏账,虽然有抵押物,不过在大家都没钱的时候银行又能将这些抵押物卖给谁呢。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首先要做的事就是稳就业。

日本政府长期执行零利率政策,为企业提供近乎零成本的贷款来维持他们的生存,这也间接保住了很多就业岗位。

舆论的作用

日本社会对失业的容忍程度很低,企业裁员会面临声誉损失和工会的压力。

日本工会每年都会组织“春斗”,又称“春季生活斗争”、“春季工资斗争”,是日本工会每年春季组织的为提高工人工资而进行的斗争。

从工资的谈判上也能看出工会的力量有多大,一旦某个企业想要大规模裁员必然会遭到大量的舆论抨击。

所以日本企业一般都会选择在企业内部降薪或者转岗的方式解决冗余人员的问题。


对于日本的问题我一直认为千万不要只是以“看笑话”的态度来看待这个话题,也许我们将来经历的不会跟他们一模一样,不过我们早晚都会面临同样的问题。

现在我国也在面临从高速发展阶段过渡到稳定发展阶段的这个过程,也在面临着人口老龄化与少子化问题。

日本当年的做法虽然保持住了高就业率,但我觉得那些现象都太表面化,深层的本质才是我们应该思考的东西。

日本高就业率带来的是整个社会的工资停滞、非正式员工的贫困化,本质实在维持一种“低质量充分就业”。

这样的做法优点就是能够保证稳定,但是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大大延缓了改革的速度。

一个是“长痛”,一个是“短痛”,是你的话会怎么选择呢?


136楼 JosephHeinrich 2025-8-9 19:24

德先生:


简单,不结婚,不生娃

137楼 JosephHeinrich 2025-8-9 19:24
作者:鸽子传说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23152115162916283/answer/193186852763308073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日本在“失去的30年”经济低迷时期,并非整体社会就业率都维持在98%以上,主要是大学毕业生等群体就业率较高,如2024年日本大学生就业率高达98.1%。这主要是由于劳动力市场供求变化、企业招聘与用工制度特点以及政府政策支持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劳动力供给减少:日本出生率持续走低,总人口连续多年负增长,老龄化加剧,年轻劳动力数量大幅减少。如2025年日本20-24岁人口较1995年降幅达43%,企业面临用工荒,对大学毕业生等年轻劳动力需求迫切,为其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

- 企业招聘制度与文化影响:日本企业奉行“内定制

”,多在学生大学期间举办校招活动,提前向合适候选人发放录用书。同时,日本企业传统上倾向于终身雇佣模式,员工进入企业后工作相对稳定,这使得企业会持续吸纳应届毕业生,保证了较高的就业率。

- 政府政策支持:日本政府出台政策吸引国际人才,计划提高留学生在日就业率,并通过扩招海外留学生、降低签证和永居门槛等措施,增加劳动力供给的同时,也促使企业为留学生提供更多岗位,在一定程度上拉高了整体就业率。

- 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岗位创造:经济低迷促使日本企业调整产业结构,一些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发展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同时,日本居民消费观念回归理性,百元店

、软折扣店

等新型商业模式兴起,也带动了相关就业。

- 企业保就业措施:日本社会价值观难以接受企业倒闭与员工失业,政府与银行会为亏损企业追加贷款,使其不倒闭,以维持员工就业。此外,还通过企业合并等方式,避免裁员,保障了就业的稳定。


138楼 JosephHeinrich 2025-8-9 19:25

鹿矛围桐斗:


出生人口少了

总人口数少了

无他,有那就是速度降的不够快

139楼 JosephHeinrich 2025-8-9 19:25

JLC:


统计学+新闻学魅力时刻。日本现在的毕业生98%+的就业率报道的全文描述是“有就业意愿的毕业生的就业率为98%+”,至于哪些算是有就业意愿,你可以去查一下统计口径。


140楼 JosephHeinrich 2025-8-9 19:25

mk005003:


不应该啊,自经济泡沫破灭以来,日本家庭妇女数量是明显增加的。题主方便提供一下数据来源吗?

而且日本那套年功序列制度,不利于经济下行时期的年轻人就业率,不过利于已就业人员维持稳定,另外还有一些庶务科解决一些配额问题。

98%肯定有定语。


回复帖子

内容:
用户名: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验证码:
 
 
©2010-2025 Arslanbar [手机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声明,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许可协议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