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143篇帖子。
(轉載知乎)日本擬取消外籍博士生生活補助,如何看待這一調整?是否會導致人才流失?
131樓 JosephHeinrich 2025-7-2 16:36

Iota:


科研經費不夠是一方面,早感覺日本科研領域已經有點「排華」了,根據我自己的經歷就可見一斑。

疫情前我們學校獎學金就已有排除老中的趨勢,雖然xhs上各種人還是拿到手軟。剛開學隨大流申請了一個,申請完才知道已經很多年不給老中了,幾乎只給東南亞和歐美的。但學費減免這種福利還有,雖然不是全免。

入學後,老闆讓我勤去研究所(我除了開會幾乎從來不去),說日本學生基本天天去,因為離我家很遠我直接當耳旁風了。這時所里發生了一個微妙的事,導致老中進去需要嚴格審查了,我老闆也不提了,開會也去學校開了(以前在所里)。

最開始老闆m1問我讀不讀博,我說不確定感覺自己沒那個本事。後來發現這是神仙老闆又想讀了,沒想到就因為那件事,研究所再也不收中國人了,十分遺憾只能草草畢業就活了。


132樓 JosephHeinrich 2025-7-2 16:36

作者:Aaron航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22049951472547299/answer/1922316349394355528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就創設的目的而言,SPRING

這個項目其實已經背離它設立的初衷:鼓勵日本人讀博。而SPRING這個項目其實從一開始就很難實現它的初衷,只是現在這點坐實了之後,需要有人為這一現狀負責(背鍋),外國留學生的大小長短正合適,那就決定是外國人留學生了。

一、SPRING設立的初衷

首先來看SPRING設立的初衷,新聞里其實也寫了,2000年時日本的博士升學率還有16.7%,到SPRING項目啟動的2021年已經降到10%都不到了。

文部科學省統計的日本碩士升學率,從H3(平成3年,1991年)到H28(平成28年,2016年)

根據當時JST的調查,日本7萬5千人的博士生里,有拿到國家出錢支援的(學振,jst和fellowship之類)也就1萬6千人左右。當時文部科學省那邊就覺得是因為博士生活沒保障所以才沒人讀博的,這也成為SPRING項目成立的初衷之一。

JST當年的統計,這個網站現在找不到了,只能用當年的截圖

科學振興機構JST的報告里也寫了SPRING創立的初衷,是想通過改善博士的收入待遇來挽救不斷下探的升學率,吸引留學生其實並沒有提到。不過SPRING一開始沒有限定國籍,這點來看應該還是有點吸引留學生的意思在裡邊。

二、SPRING執行的現狀與其背後的原因

那這個初衷現在實現了多少呢?SPRING是2021年開始的,看下文部科學省今年的「學校基本調查」,從2021年開始到現在,碩士的博士升學率可以說是紋絲不動,基本是在10%左右的低點徘徊。

碩士的去向調查,右下角的令2.3是指令和2年3月(2020年3月)


為什麼我說SPRING這個項目從一開始就很難實現它的初衷呢?因為日本整個社會對博士有着系統性的隱性歧視。我甚至覺得,就算文部科學省把給留學生的這部分生活費全部拿去提高日本人博士生的生活費(大概能提高50%吧),日本人也不會想去讀博。

像是我所在的情報學

方向,日本人的博士升學率是非常低的,研究室里的博士生全是外國人(甚至全是中國人)的情況可以說比比皆是。我之前也和研究室的日本人討論過這個話題,得出的結論是:日本人讀博的收益基本為0。

如果要去工業界的話,日本企業的研究崗其實更傾向於招碩士而不是博士。招碩士的話,只需要有一定的科研經歷(比如學會或者期刊的論文發表)即可;而招博士的話,則需要自己的研究方向和企業完全契合才行。但日本的老師又普遍鼓勵你去做企業不會做的研究,像我之前選題的時候就不止一次被指導和副指導說這種改善性能和效率的研究企業會做,大學需要做一些更開創性的工作。結果就是,如果完全聽老師的,做企業不感興趣的方向,在日本讀完博士之後反而更難進企業的研究崗。

而非研究崗的一般技術崗呢?這些崗位一般給博士開的工資都不高,一般給博士應屆生開的工資也就比碩士開的高3-5w日元(大約1500到2500)左右,但等碩士做了三年之後,其工資漲幅早就遠超5w日元了。也就是說,讀完博士之後你會發現自己拿着更低的工資,在講究年功序列的日本企業里的地位也更低。

另外,日本企業的招聘都開始得非常早,基本博二下學期就必須要開始就職了。也就是說,你必須要在還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畢業的情況下就開始找工作,如果等到博三上學期才開始找工作那基本大企業的招聘都已經結束了。

如果不去工業界去學術界呢?日本的大學在早年的法人化之後,政府撥款普遍降低,大學其實也沒多少錢去大量吸收博士。研究所我體感下來也是在不斷收緊的(因為日本的幾大國立研究所產綜研

、理研

、nims

、農研

、防災研

等都在筑波,所以多少能接觸到一些)。而且這些大學和研究所普遍都不是給博士提供永久性職位(正社員),需要定期更新合同的職位(契約社員)要更多,某種意義上其實也是一種非升即走。而修士能找到的日本企業的工作普遍都是正社員。也就是說,讀完博士之後,生活其實是更不安定的。

而這些問題,靠SPRING發的每月18w到20w的生活費(其實比應屆碩士生低很多,而且不會漲)都沒法解決。而這些社會結構上的問題不解決,就算再漲個50%也很難吸引日本人去讀博。

三、為什麼說外國留學生是背鍋的

扯遠了,發展成現在這個局面(SPRING的40%的名額被外國人拿了),外國人在其中很大程度上是背鍋的,因為主要原因我前面也說了,是日本人自己不讀博。

要知道,這個項目的申請書主要都是要拿日語寫的(英語也可以但是被接受的機率要比用日語寫低),日本人本身就有天然優勢。而且審核的時候體感對日本人的業績要求也更低(這點只是個人體感,無數據支撐),我就見過有日本人碩士沒有任何發表就通過了SPRING的審核,而有中國人即使有兩篇學會論文卻拿不到SPRING的情況。這樣都能被外國人拿掉40%的名額,只能說確實沒有那麼多日本人需要資助。

而且跟國內花重金請留學生來刷國際性評分不一樣,日本的外國人博士有不少是真的在支撐着日本的科研的,和國內的情況不能直接類比,參考我之前的另一個回答↓

日媒稱東京大學擠滿中國留學生,中國留學生在東京大學的學術表現如何?

至少在我所在的情報學這個方向,取消外國人的生活費對研究水平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不少研究室甚至只有外國人博士。一些大的組靠老師申請的預算還能以RA的名義發錢留住留學生,對於一些預算不怎麼高的小組來說可能就是滅頂之災了,因為它們不少就是靠jst的這筆獎學金招博士的。

遙想我當年那屆的日本人全部都去就職,沒人讀博於是我老闆想勸我讀博,他跟我說前之前的那屆日本人博士沒論文發表都有申請到jst的生活補助,我有文章肯定也能拿的,讀博不用擔心生活問題。結果我真入學了發現我們研每年都有jst的傳統就斷在我這了...後面我整個博一那年臉都是臭的,因為不想博士還跟家裡要錢,於是我找各種RA和TA的打工幾乎把留學簽的打工時間全部拉滿,研究基本沒啥進展,我老闆也沒好說啥。最後感覺就是沒這筆錢,他招了個心不在焉的博士,我自我感覺基本也廢了。

133樓 JosephHeinrich 2025-7-2 16:36

作者:安安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22049951472547299/answer/1922422247009792541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這事兒說白了,就是日本政府想省錢,又怕得罪人,結果搞了個「內外有別」的政策——日本學生繼續領,外國博士生以後只能乾瞪眼。

為啥這麼干?其實挺現實的:

當初設這筆錢是為了鼓勵日本年輕人讀博(畢竟他們自己學生覺得讀博又窮又沒前途,報名的人越來越少)。結果錢發下去一看,領補貼的外國學生佔了四成,裡頭七成是中國學生——合著自家孩子沒哄回來,倒先便宜了別人家的娃。有些日本議員就急了:「咱們納稅人的錢,咋養了別國人才?」

可這麼一刀切,問題就來了:

1. 對外國學生太狠:在日本讀博,一年光生活費少說也得12萬人民幣。現在直接砍掉生活補助(最多能砍12萬),只留5萬,這不是逼人喝西北風嗎?普通家庭的孩子誰扛得住?

2. 實驗室要喊救命:日本理工科的實驗室,不少活都是中國、印度的博士生頂着。人家要是因為沒錢不來了,教授第一個跳腳——活兒誰干?論文誰寫?

3. 「」打折:美國、歐洲甚至中國現在都拚命搶科研人才,一個比一個豐厚。日本反倒往回縮,這不是把好苗子往別人地里推嗎?

至於會不會人才流失?這肯定是明擺着的事!舉個例子:一個中國學生,面前倆選擇:去日本,自己掏腰包付生活費;去德國,學費全免還發生活費。換你你怎麼選?更扎心的是,日本自己的學生根本填不上這個坑:年輕人寧可去企業打工也不願讀博,補貼加了也沒見多熱情。

說到底,這政策像極了「又嫌馬兒吃草,又想要馬兒跑」:既指望外國精英來撐科研檯面,又捨不得給草料。短期看省了點錢,長遠看寒了人心。真要擔心人才流失,不如想想怎麼把科研環境搞得更吸引人,而不是先撤梯子。

科研這碗飯,從來都是靠真金白銀和真心實意留人的。錢包捂緊了,人才也就溜走了。


我是

@安安

,一名擅長教育領域的知乎答主,如果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請點個喜歡、收藏吧,你的點贊、收藏和關注是對我最大的支持!感謝~


134樓 JosephHeinrich 2025-7-2 16:37
作者:螢火蟲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22049951472547299/answer/1922421984131809355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現在美國還在窮大方。估計有一天也要步日本人後塵了。其實我覺得如果老美不左也不民粹,完全可以出台更有利於自身利益的政策:

1、STEM博士直接發綠卡;

2、拿過獎學金的,參考中國過去出國交培養費政策,離開美國必須返還獎學金,在美國工作滿五年後可以豁免。

這兩條結合可以吸引外國人才而且防止人才外流。偏偏極左極右打架導致無法出台這種政策。但看日本這情況,恐怕以後老美也很可能出台類似政策。

事實上即使是極左自由州紐約,對本州學生免大學學費,限制條件都要求畢業後需要在本州工作,工作年限至少等於免學費年限),否則要返還。對本州大學生尚且如此,對外國留學生甚至非法移民卻更大方。

https://m.163.com/dy/article/E06OLOKK0517CSU1.html?spss=adap_pc​

m.163.com/dy/article/E06OLOKK0517CSU1.html?spss=adap_pc


https://udn.com/news/story/6813/8348244​

udn.com/news/story/6813/8348244


https://www.nyc.gov/assets/immigrants/downloads/pdf/NYS-Dream-Flyer-Chinese-Simplified.pdf​

www.nyc.gov/assets/immigrants/downloads/pdf/NYS-Dream-Flyer-Chinese-Simplified.pdf

紐約面向非法移民的夢想法案

。紐約官方網站上的中文版本。非法移民可申請免費上大學。

135樓 JosephHeinrich 2025-7-2 16:37

作者:是不是有點犟嘴了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22049951472547299/answer/1922416326783248178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為經常批判日本右翼的人,我的結論是:

這件事和日本所謂保守勢力,右翼排外還真就沒啥關係。

實際上是正常基於博士供給太多而做出的調整。對於中國人甚至全世界的大多數博士來說,本來讀博就是逃避就業,對於外國學生來說是混簽證的選擇,高校也是提供就業的地方,畢竟學術什麼的,真用錢來衡量的話是很可笑的。

日本怎麼可能不知道中國人留學生佔了產出不小的部分,但是這些所謂的產出,絕大多數本來就是期刊,學閥為了撈錢而搞出來的fugazi,騙錢打榜,臭不可聞的玩意兒。而浪費了這麼多外匯,除了確實對就業有些小小的拉動外還有什麼用?對GDP,經濟增長的貢獻有多少?排名?本來就是人為的,相當於就是個廣告,有錢了買個樂呵,沒錢了不買也損失不大,畢竟排名這玩意兒對作為甲方的政府沒有任何益處。人才流失?那就更是搞笑了,說是人才,但或許是真比不上尼泊爾便利店小哥的。

甚至退一萬步來說,就算自費,中國留學生也會蜂擁而至。

畢竟在當前形勢下,很多中國學生不願面對現實,不願意接受自己讀了那麼多年書卻空學了一堆沒用的東西,畢業了也沒有出路的現實,自費讀博就好比賣火柴的小女孩,多劃兩三根火柴可以多欺騙一下自己幾年罷了,當然這也不怪他們,本來就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命運,但有的人選擇及時止損,大多數人卻沒有這個勇氣罷了,畢竟這樣的事情,早在歐洲發生過了,日本能堅持到現在也多少有點祖傳的做題入腦。

題外話:

我在北歐做RA的時候,遇見過一個本地人博士,他高中畢業就進入了一個公司上班,工作三年後,公司資助了他讀完了本科(北歐本科三年)再工作了兩年,資助他讀了碩士,後來又是和學校一人一半的funding讓他讀了博士,他畢業發的最高的也不過是一個EI期刊,但是他確實最終是解決了他們公司對於離岸發電的一個關鍵問題。

而還沒讀博就手握三區的我,在看到這些後,合不合適讀博,這非常取決於個人,而我大概是不適合的,或許早生二十年適合。隨即放棄了申請北歐的工作簽的博士職位,因為我選擇及時止損。


136樓 JosephHeinrich 2025-7-2 16:39

閒庭信步雲捲雲舒:


中國就不應該給外國人任何超國民待遇。某些大學給留學生配學伴,一個月2萬生活費。留學生拿白來的獎學金到處搞女學生,連回國的機票都要學校出。

有個尼日利亞的黑人唐傑,2008年來中國讀沒聽過的,2017年博士畢業,2018年入職,2019年成為教授、博士生導師。一年就成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的學生教師要多少年才能熬成教授博士生導師?難怪黑人叫他老鄉速來中國。

有人要用黑人混血兒替換掉中華民族,從而消滅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

137樓 JosephHeinrich 2025-7-3 19:19

利益相關:日本首都圈某國立大學准教授。

深層原因就是日本gov缺錢,想辦法削減各項支出。日本人自己讀博的意願不高,想讀的不少也去了其他國家,日本文部省應該知道這一點。所以,這個SPRING就算不給外國學生,也基本上不會給到本國學生,那麼自然而然地就減少支出了。

直接原因就算馬上要election了,做給日本人看而已。

會不會導致人才流失?當然會,只不過日本的人才自從大學法人化後就一直流失着,近些年,日本大學的教授們潤去中國的也大有人在。取消了留學生的SPRING,中國留學生赴日讀博的少了,幹活的就少了,對CS,econ等高度依賴留學生的學科影響太大了。



作者:Rainbeauty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22049951472547299/answer/1924182390181437996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138樓 JosephHeinrich 2025-7-3 19:19

作者:0.9K大官人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22049951472547299/answer/1922645483681211532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之前就說過了,日本的科研成也因為錢,敗也因為錢。

沒有錢搞科研,沒有錢養學生,日本的大學排名持續下降,可能在20年內要跌出發達國家的行列咯,以後像東南亞那樣轉型暗黑旅遊服務業挺好。

日本人這些年擺爛躺平的思維已經深入骨髓了,反正也就這樣了,大學排名下降不安戴斯,文部省官員大不了就鞠躬唄。

日本人根本沒幾個人讀博,因為正常人本科畢業就工作了,現在日本的科研學術基本上靠外國留學生(主要是中國人)吊著輸血,要不是一大堆生化環材的國人留學生以回國卷教職為標準要求自己持續發著論文提供了一點Nature Index,日本大學的排名滑落的得更狠。

這回他連基本盤都不要了,明着騎士中國留學生,不想把錢給中國人。關鍵是你給日本人他出的來貨嗎?日本人發一篇日文或者四區能墨跡5年,中國留學生卷王一年能發5篇一區,你現在要趕走中國人,好比是把汗血馬殺了吃肉讓你家養的瘸腿驢披着戰甲衝鋒。

我跟我同門經常吐槽,課題組每年還能出一個總長賞,我們一回國,學校排名就狠狠掉了,說明排名是靠我們一己之力撐起來的哈哈哈哈。

我留學那會兒就跟同門說,100多年前魯迅先生本質上其實是在這裡被欺負被霸凌的,那時候魯迅吐槽日本人看不起中國人說他「中國人能考過60分以上就不是自己的水平了」,現在風水輪流轉,tmd日本學生現在能去參加學會拿個獎是因為我們這幫中國留學生博士給他施捨一點邊角料數據。

等這一波昭和老闆退休後,日本的大學基本上就完了。我老闆的研究室每年可以產出20-30篇論文,算上國內掛他名合作的估計給學校提供50篇,研究室也是每年JSPS DC和PD的大戶,中國人博士基本上人手DC,老闆後年退休,估計大學排名再往後跌10-20名。

PS:這兩天跑來日本開會,這物價飛漲,靠,比我們留學那會兒貴多了。


139樓 JosephHeinrich 2025-7-3 19:20

拉卡拉:


這麼多年看下來 在教育方面的改革,我認為奇葩到和江蘇新高考並列的就是日本文科省對日本高校的重拳出擊

140樓 JosephHeinrich 2025-7-3 19:20

Heltery:


又到了每月一次的 精日vs日精 環節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