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7789020/answer/193864362953198860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捷克街头只看过一次,没兴趣。白人的我基本上只看俄国。当然如果把波斯印度也算白人那也有几次
今天我只讨论枪
拉瑞维克斯:瑞士,德国,捷克在二战前生产这个世界上最精致的枪
二战后只有瑞士还这么dio
瑞士的枪一向高质量,既是quality,又是mass
德国的枪,主打能复杂的问题绝对不能简单喽(马克西姆 波彭克语)
捷克的枪,主打脑回路惊奇
捷克的枪出名的cz75,那地包天的套筒和肾型凸笋虽少见,但对于捷克而言已是中规中矩,而且这俩都不是原创,p210就有
我来举一些我觉得真的惊奇的
比如说cz75的保险只有在扳下击锤后才能关闭。我曾在reddit上看过一个贴子,说不扳击锤也能关保险的枪也有,但极其少见
vz52步枪的活塞杆是环绕枪管一周
vz52,vz59
机枪的拉机柄是握把顺便一提,vz59是为数不多凸缘弹还搞一次进弹的。当然,至于为啥一定要用凸缘弹就是另一个问题,纯是被史太林坑了
捷克的托卡列夫弹
比俄国装药量高二成,理由是为冲锋枪设计的。冲锋枪用强装药弹这很合理,就像意大利的m38也是用了卢格的强装药弹。可是手枪也打强装药弹就很鬼畜另外捷克的马卡洛夫弹
也是比俄国装药量多二成,这是为啥?难道也是为冲锋枪准备的吗?vz82和马卡洛夫口径的vz83采用多边形膛线,但.32和.380的没有。ian认为是因为捷克魔改马卡洛夫弹,用多边形膛线是为了减少磨损
vz52手枪虽是单动手枪,却有待机解脱杆。当然这也是纯被史太林坑了。vz52原型是卢格弹的双动手枪,还参加了马卡洛夫那次选型。被逼改用托卡列夫弹后放弃双动
vz58快慢机位于枪身右侧,如果是左撇子会在拇指位置很方便。但vz58的弹匣释放在左侧(右侧要留着顶空挂),并不适合左撇子
vz58可以用弹夹供弹。这对二战时的老古董很正常,但对一款摸着ак过河的автомат就很诡异
捷克版ак的lada/cz2000,放弃了大拨片,但没有把抛弹窗后面的空遮起来,不知道为什么。这要是被ian灌泥浆铁定必死无疑
蝎式的拉机柄是一对旋钮,非常细碎。俄国仿制的оц02换成了右侧固定的,这一点我觉得很好。另外俄国的比捷克略大,枪托也略长。考虑到枪托短是蝎式最常被诟病的问题,俄国的改动很不错。不过俄国把双复进簧改成左侧单复进簧,我不知道这样对性能的影响。另外俄国用了马卡洛夫弹,捷克和塞尔维亚仿品中都是只有.32大规模投产过。马卡洛夫的枪口动能比.32高得多,这固然能弥补对蝎式羸弱的诟病,然而更大的后坐力对射击,尤其是全自动可控性的影响有多大?我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