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7789020/answer/1938643629531988600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捷克街頭只看過一次,沒興趣。白人的我基本上只看俄國。當然如果把波斯印度也祘白人那也有幾次
今天我只討論槍
拉瑞維克斯:瑞士,德國,捷克在二戰前生產這個世界上最精緻的槍
二戰後只有瑞士還這麼dio
瑞士的槍一向高質量,既是quality,又是mass
德國的槍,主打能複雜的問題絕對不能簡單嘍(馬克西姆 波彭克語)
捷克的槍,主打腦迴路驚奇
捷克的槍出名的cz75,那地包天的套筒和腎型凸筍雖少見,但對於捷克而言已是中規中矩,而且這倆都不是原創,p210就有
我來舉一些我覺得真的驚奇的
比如說cz75的保險只有在扳下擊錘後才能關閉。我曾在reddit上看過一個貼子,說不扳擊錘也能關保險的槍也有,但極其少見
vz52步槍的活塞桿是環繞槍管一周
vz52,vz59
機槍的拉機柄是握把順便一提,vz59是為數不多凸緣彈還搞一次進彈的。當然,至於為啥一定要用凸緣彈就是另一個問題,純是被史太林坑了
捷克的托卡列夫彈
比俄國裝藥量高二成,理由是為衝鋒槍設計的。衝鋒槍用強裝藥彈這很合理,就像意大利的m38也是用了盧格的強裝藥彈。可是手槍也打強裝藥彈就很鬼畜另外捷克的馬卡洛夫彈
也是比俄國裝藥量多二成,這是為啥?難道也是為衝鋒槍準備的嗎?vz82和馬卡洛夫口徑的vz83採用多邊形膛線,但.32和.380的沒有。ian認為是因為捷克魔改馬卡洛夫彈,用多邊形膛線是為了減少磨損
vz52手槍雖是單動手槍,卻有待機解脫桿。當然這也是純被史太林坑了。vz52原型是盧格彈的雙動手槍,還參加了馬卡洛夫那次選型。被逼改用托卡列夫彈後放棄雙動
vz58快慢機位於槍身右側,如果是左撇子會在拇指位置很方便。但vz58的彈匣釋放在左側(右側要留着頂空掛),並不適合左撇子
vz58可以用彈夾供彈。這對二戰時的老古董很正常,但對一款摸着ак過河的автомат就很詭異
捷克版ак的lada/cz2000,放棄了大撥片,但沒有把拋彈窗後面的空遮起來,不知道為什麼。這要是被ian灌泥漿鐵定必死無疑
蠍式的拉機柄是一對旋鈕,非常細碎。俄國仿製的оц02換成了右側固定的,這一點我覺得很好。另外俄國的比捷克略大,槍托也略長。考慮到槍托短是蠍式最常被詬病的問題,俄國的改動很不錯。不過俄國把雙復進簧改成左側單復進簧,我不知道這樣對性能的影響。另外俄國用了馬卡洛夫彈,捷克和塞爾維亞仿品中都是只有.32大規模投產過。馬卡洛夫的槍口動能比.32高得多,這固然能彌補對蠍式羸弱的詬病,然而更大的後坐力對射擊,尤其是全自動可控性的影響有多大?我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