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星耀創新擔保有限公司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19652992296153873/answer/1920502629546594880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我覺得可以梳理一下在這件事情中勞工群體,資本家還有國家政府的三個方面的一個基本情況。因為任何的就業時長和就業薪資的變化,都會涉及勞工群體,企業家或者資本家以及政府三方。的互相博弈形成的動態平衡。
首先對於勞動群體來說,基本上都是希望更少的工作時間和更多的薪資。因為我們相信:那些靠奮鬥,相信奮鬥能夠讓自己出人頭地,即使現在辛苦一些也沒有關係的人,還是少數的。
特別是韓國作為一個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就有了飛速成長的階段。而現在的經濟成長緩慢的國家來說,和上世紀相比,更少的人願意相信漢江奇蹟了。
當然企業的態度基本上就是希望增加企業和大股東的收入。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企業的利益通常和勞動群體對立的。
在傳統的公司裡面,公司為了增加公司的收入,依靠的就是讓勞動群體多產生更多的價值,然後同時又想辦法給勞動群體更少的薪資。
當然有人會說現在的公司他可以依靠科技和技術的進步,來提高生產率。然而大家已經發現了,在AI的時代已經有很多的公司用AI來代替人類。
特別是一些美國的大企業,大型科技企業現在正在進行史無前例的大規模裁員,這也就說明了就算是出現技術進步,願意對勞工群體的利益實現一定的妥協,但從企業的角度來說,他們更願意相信: 企業的利益是絕對不可能和勞動群體實現雙贏的狀況。
然而政府這邊他們的態度就是會比較複雜的。對於政府來說,他們當然要保證勞動市場的穩定,因此從一定態度上也會稍微包庇一下這些,為政府交了大量稅的企業。
然而東亞地區都有高齡少子化的問題。政府其實也意識到了: 過長的加班和企業員工的弱勢,正是人們不願意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家庭和小孩教育以及生孩子這件事情上。
其實政府的想法也很清楚,穩定當然是很重要的,從企業方面獲得的財政收入是很香的。但是如果大家都不生孩子了,人們的消費和娛樂方面就會減少,使得整個社會的經濟活力和上繳的消費稅變少。但是更重要的是如果一個國家的人越來越少,最後甚至要到了說嚴重一點叫亡國的狀態。那麼穩定又有什麼意義呢?
在東亞國家。為了解決高齡少子化問題,會有很多種方法,但是和歐美國家相比,引進移民則是一個東亞國家都普遍不太願意去採用的想法。
最典型的就是日本這樣一個極其高齡少子化的國家。政府也已經意識到了必須通過大量引進移民來解決。勞動力不足的問題。但是很顯然大家都知道日本的社會還是很難接受大規模移民到日本這樣的一個情況。
特別是當生育率這樣的數據顯示,東亞在全世界排名總是倒數的時候,其實自然而然的東亞的政府都會選擇大量的增加生育率。
為了達成這一目的,他們必須要犧牲很多東西,就包括工作時長並且對企業壓榨員工這件事情進行相當程度的限制。誰都很清楚,減少工作時長一定會像新聞報道里的那樣讓企業擔心其生產率會下滑。但是如今東亞地區,韓國的生育率已經變成這樣了。若放任其自由發展及一定會後患無窮,甚至將整個民族拖入到存亡危急的關頭。
特別是北面有一個,偉大的金正恩大元帥,時刻想要取代韓國。
當然大家也知道,現在有很多的政府都在全面推動降低工時。但是事實上除了韓國北面的那個國家以外,對於絕大多數的就業市場相關的的政府的政策,其實企業手上也經常有一些對策。這就是所謂的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因此我們可以說,在絕大多數國家,勞動工人最後究竟獲得什麼樣的福利?多長時間的工作時長,工作權益?得不得的到保障?
那麼最後都是在多方博弈的一個形成的動態平衡裡面完成的。
那麼最後韓國這樣的要求或者說政府的政策究竟能不能實行呢?那就要看,韓國政府和企業以及勞工的三方博弈。
那麼據我們所了解到的,韓國的政府情況: 現在雖然新政府剛上台有立志於要真正改善國家的近況,但是韓國財閥對韓國的各個方面的滲透和影響都是非常大的。這是由於韓國建國以來就一直在扶持這些財閥,從而增強自己的經濟實力。
所以說在這個情況下,政府和企業的互相博弈。將是最大的一個看點。特別是據各種背景資料顯示,新總統李在明,並不是擁有顯赫家庭背景的財閥家族或者其裙帶關係的一部分出身。因此我們將來會看到政府和企業不光是在勞工時長方面,還有其他很多很多方面都會產生非常激烈的明爭暗鬥。
在韓國方面我們可以拭目以待,但是我覺得大家還是要以關心我國那些會影響到自己的,真正可以讓自己的生活能夠改善或者惡化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