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173篇帖子。
(轉載知乎)現在愛爾蘭普通民眾還仇恨英國嗎?
111楼 JosephHeinrich 2025-8-28 19:55
作者:thatcherite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889679677519558469/answer/1913659640572511834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我來唱個反調吧。

北愛爾蘭新教徒就對英國和英國人(British)這個身份保持了高度的認同。

圖中可以看到,英格蘭、蘇格蘭和威爾斯的大部分人各自認同自己為英格蘭人、蘇格蘭人和威爾斯人,而只有大倫敦地區和北愛存在高比例的不列顛人(British)的民族認同。

我們北愛爾蘭比英格蘭人還英國.jpg

每年的7月12日,效忠於英國王室的阿爾斯特新教徒都會在北愛爾蘭各地舉行盛大的奧蘭治遊行,以紀念新教國王威廉三世(前荷蘭奧蘭治親王)在1690年的博因河戰役中擊敗英國最後一位天主教君主詹姆斯二世的軍事勝利。此役之後,英國國王威廉三世成為新教信仰的守護者,並正式確立了新教在不列顛群島的統治地位。

每年的紀念活動都以11日晚上的篝火和煙花拉開帷幕。據說,當威廉和瑪麗加冕的消息傳到愛爾蘭時,整個阿爾斯特「從山頂到山頂」都燃起了篝火,以慶祝這一消息,並為國王和他的 15,000 名士兵指引方向,使他們能夠在1690年6月登陸卡里克弗格斯並向貝爾法斯特進軍。此外,紀念性的「第十一夜」篝火也代表了博因河戰役前夜的王軍營火。

2015年7月12日 奧蘭治遊行

很多人都聽說過「26+6=1」的愛爾蘭民族主義,但又有多少人知道19-20世紀愛爾蘭地區的西不列顛人(West Brits)認同和「兩個民族理論」的阿爾斯特民族主義?

比起愛爾蘭,我更喜歡西不列顛這個名字。——布蘭登的蒙蒂格爾男爵

很多人都聽說過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愛爾蘭人為策應德國人而發動的1916年復活節起義,但鮮有人知道,在同一年的索姆河戰役中,超過5000名來自第36師(阿爾斯特師)的北愛爾蘭士兵為國王陛下捐軀。

很多人都聽過臭名昭著的恐怖組織愛爾蘭共和軍(IRA),但誰曾記得同樣被英國政府列為恐怖組織,並與IRA對抗的新教徒準軍事武裝阿爾斯特新教聯盟(UPA)和阿爾斯特志願軍(UVF)?

當我們感嘆於愛爾蘭悠久的基督教歷史和古老的修道院文化的時候,難道承載著愛爾蘭教會、威靈頓公爵、伯克、王爾德、葉芝和的吉尼斯啤酒的新教歷史,就應該被天主教民族主義的愛爾蘭所抹去嗎?

《阿爾斯特師的進攻》

當然,有些對歷史一知半解的朋友就會說了:這一定都是來自蘇格蘭和英格蘭的殖民者開拓團,開除愛爾蘭籍!

然而,在標誌著都鐸王朝征服愛爾蘭的九年戰爭中,發源自盎格魯-諾曼人家族卻是天主教徒的德斯蒙伯爵托馬斯·菲茨,站在了獨立的蓋爾愛爾蘭的這一側;而血液中流淌著古愛爾蘭至高王血脈卻信仰新教的托蒙德伯爵多諾·奧布萊恩,則選擇協助皇家軍隊,向英國國王獻上了自己的忠誠。

在愛爾蘭,留著克倫威爾斯兵和古英格蘭人血液的天主教徒懷著「比愛爾蘭人更愛爾蘭」的狂熱,而源自古老蓋爾王族的新教徒發自內心的認同聯合王國,都是常有的事情。

特倫斯·奧尼爾(Terence O『Neill) 北愛爾蘭第四任首相 阿爾斯特統一黨領袖

112楼 JosephHeinrich 2025-8-28 19:55

黨的恩情說不完:


如果要給XX分子排個戰鬥力榜,IRA會名列前茅的

113楼 JosephHeinrich 2025-8-28 19:55

悠然的萌新:


一個愛爾蘭人向中國人介紹他們對英國人的看法:

「你(中國人),我如果說你是一個日本人,你什麼感覺?」

114楼 JosephHeinrich 2025-8-28 19:56

行到水窮處:


這個答案下面一水兒的肯定回答……我不理解!

愛爾蘭普通民眾可能討厭英國政府,討厭英國勛貴,皇室,討厭英國的既得利益者,討厭歷史上,甚至就幾十年前英國對愛爾蘭做的糟爛事兒,但是說有多討厭「英國」,不覺得。

你當然不能把愛爾蘭人和英國人混為一談,就像老外把中國人和日本人混為一談一樣,誰都會急眼。

你當然也不用提英國做了多少對愛爾蘭的破事兒,和日本對中國做的一樣罄竹難書。

但是終究不妨礙普通的愛爾蘭人和英格蘭或者英國人做朋友,一起泡吧,一起看球。

如今的愛爾蘭已經貴為整個歐洲最富有的國家之一(穩居前三),大部分人心態好著呢。歸功於過去10年20年人家默默發展,不浪,不到處挑事兒,海納百川的態度。大部分愛爾蘭人現在是很有自豪感和優越感的。而且我接觸的大部分愛爾蘭人還都特別淳樸,也沒有膨脹,沒有飄。人家也是吸取過去幾百年的教訓,現在也不管,高舉中立大旗,專心搞錢,交朋友還來不及呢,哪兒來那麼多「仇」啊「恨」啊的。

高贊答案普遍拿基里安墨菲拒絕和哈利王子握手的照片說事兒。能不能說準確一點,他就是純粹的討厭英國皇室或者英國的統治階級或者貴族這票人罷了。

那我倒要問了,他幹嘛要和諾蘭玩到一塊兒去?他又何必和湯老師,嫩牛五方,艾米麗布朗特一起拍戲呢?仇恨的話,可以拒絕拍啊。仇恨的話可以片場開架啊……要知道他拒絕哈利王子握手和交談的時候,是發生在《敦刻爾克》的首映式上。他完全可以拒演這部英國「主旋律」的。

另外看這段視頻的時候最好不要掐頭去尾斷章取義。這張圖裡墨菲邊上站著肯尼斯布拉納(哈利波特里的洛哈特教授),一個北愛爾蘭人,再邊上是當時的小透明,現在很火的Barry Keoghan,呵呵,一個純愛爾蘭小哥!

現在請問,愛爾蘭人「仇恨」英國麼?要有什麼仇,什麼恨,這張照片里幾個是不是得一起開戰?!

實際情況就是墨菲當時和哈利王子握手了,握手結束後立刻插兜了。這的確是愛爾蘭人對英國皇室的一種抗議形式。這種形式幾乎是默認的,以至於哈利王子並沒有尷尬,而同劇組的其他演員也都知道墨菲會這麼干,大家也都心照不宣。甚至於同樣是愛爾蘭人的Barry Keoghan,人家楞是沒有跟著墨菲做!怎麼滴?Barry Keoghan是個愛奸了麼?呵呵。

IMDB的墨菲的詞條里,有很多都解釋了墨菲是個超級i人,而且特別為自己是愛爾蘭人驕傲。但是他並沒有在任何時候說過「仇恨」英國。他在倫敦住了14年,直到覺得自己小孩要有倫敦音了,才趕緊搬去都柏林,也是因為他覺得自己的根在愛爾蘭罷了。他自己都解釋了很多遍。

所以高贊的幾位老是拿他出來扛「仇恨」的大旗的,不知道是玩梗呢,還是玩梗呢,還是玩……

歐洲這塊地上,裂成幾十個山頭,往上倒誰還沒有點恩怨的。要這麼說,英國人和法國人也都是深仇大恨的。法國人和德國人?法國人和西班牙人?……

哪有那麼多所謂的仇恨。我倒是看過同為阿森納的球迷和熱刺球迷開乾的,無論他們是愛爾蘭人,蘇格蘭人還是英格蘭人。

115楼 JosephHeinrich 2025-8-28 19:57

作者:米瑪塔爾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889679677519558469/answer/1898550531523342937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如果你玩過p社和全戰系列的歷史遊戲。

你就知道,愛爾蘭人和英國人都不是一個人種。

愛爾蘭人祖上是凱爾特人,凱爾特人當時包括高盧人不列顛人等等。

後來羅馬征服高盧,凱爾特人跑到了不列顛島上。

後來羅馬人又打下了倫敦,又修了哈德良長城,把凱爾特人趕到了現在的蘇格蘭和愛爾蘭地區。

而南面的羅馬控制地區就叫做「不列顛尼亞」

凱爾特人基本上就剩下愛爾蘭和蘇格蘭那一點了。

而今天所有的歐洲諸國,都是日耳曼人。

日耳曼人是一個統稱的概念,因為羅馬把多瑙河萊茵河防線和阿爾卑斯山這個分界線以西北地區劃分為

達西亞,薩爾瑪提亞,日耳曼尼亞三個地區。

於是羅馬人將居住在日耳曼尼亞的這幫蠻族統稱為日耳曼人,同理也是薩爾瑪提亞人,達西亞人。

後來達西亞沒了,達西亞行省也被羅馬佔領。

薩爾瑪提亞包括現在的烏克蘭,甚至烏拉爾山以西的草原平原地區,這片地區是游牧民族的聚居地。

而日耳曼尼亞,就是今天的德國西部和丹麥等地區,多森林丘陵。

而現代的斯拉夫人其實當時生活在高加索山脈以北地區。

但是其實這樣劃分非常不嚴謹。因為日耳曼人有太多部落了。包括盎格魯,撒克遜(這倆其實最早是兩個不同的部落,只是聯繫的比較緊密),法蘭克(現代法國人不是高盧人,現代法國人是法蘭克人)蘇維匯,汪達爾,哥德,阿勒曼尼等等。上面的都是大一些的部落,剩下的小部落更是數不勝數。

由於到了西羅馬帝國的時候羅馬人不行了,所以第一個西羅馬皇帝霍諾留乾脆把不列顛扔了,反正那裡天天還要駐軍防備凱爾特人南下,不如不要了。

於是不列顛當地的羅馬人有的跑路了,有的留在當地組織政府。

由於西羅馬帝國的頹勢,各地蠻族紛紛趁虛而入。日耳曼人是最積極的,他們到處遷移搶西羅馬帝國的地牌定居下來。

法蘭克人打下了高盧北部,西哥德人打下了高盧南部和西班牙北部,蘇維匯人打下了西班牙南部,汪達爾人和阿蘭人打下了北非,東哥德人打下了義大利等等。

各大蠻族們紛紛進行了數十年的「諸侯割據」時代,佔領西羅馬的城鎮和城市「佔山為王」。

而盎格魯和撒克遜這兩個部落,他們倆在當時的武力值遠不如哥德和法蘭克這兩個大部落,只能上島了,他們跑到不列顛定居了。

一直到登島這幫人才發現,原來不列顛上還有一堆凱爾特土著,而當地的羅馬人早就跑了。

但是昂撒人也沒地方可去了。總不能回老家啃樹皮吧?於是只能在不列顛南部定居。

然後就到了著名的不列顛王座故事,本身就沒多少人的盎格魯和撒克遜兩個部落,硬是分出了七個小王國

而北邊的凱爾特人,也天天來找事。

雙方的矛盾很早之前就結下了,人種都不一樣。

後面,經過維京征服和諾曼征服和融合,盎格魯人和撒克遜人又和當地的維京人,諾曼第人融合,最終成為現代意義上的昂撒人。

現代意義上的英國是在中世紀中期才真正形成的。而就算形成了,很抱歉,愛爾蘭和蘇格蘭還是被凱爾特人牢牢的把控住了。

不得不佩服凱爾特人頑強的生命力,能從遠古部落時期就開始存活到現在,尤其是被羅馬人打敗之後,佔著蘇格蘭和愛爾蘭哪兩塊破地硬撐了2000年也不容易。

到了近代的事情我們就眾所周知了。

所以說,愛爾蘭人和英國人有仇是沒問題的。

這個世仇要比中日更長,從6世紀左右開始就打了,打到現在。

其中英國人對愛爾蘭人做過包括種族滅絕在內的一切行為。


116楼 JosephHeinrich 2025-8-28 19:57


quetzacoatl:


大家都知道開爾文勛爵吧,熱力學溫標的以他命名,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

但是他在愛爾蘭的名聲並不好。

因為他出生在愛爾蘭,但是支持愛爾蘭併入英國,是「愛奸」。

117楼 JosephHeinrich 2025-8-28 19:57

芸澈:


那是普通的一天,我和往常一樣,拿著英語作業上小紅書搖人。

很快,我搖來了一位美國大叔。

叔叔很熱心,他說,他和其他美國人不一樣,他上過大學而且英語語法很棒,我的作業可以放心交給他。

作業中有一道題,要求閱讀短文然後答題。

短文基本上沒有提到英國,那是一段澳洲歷史,只在開頭提了一嘴英國對中國的大缺大德,我記得好像是「英國曾經陰謀讓中國的xxx萬人變成xxxx」。

就那麼一句,大叔立刻抓住了這句話開始給我進行對英國的仇恨教育。大概是英國是強盜,小偷,一個無恥自負的國家,講了超級之久的英國不光彩的發家史。

二十分鐘之後,他開始詢問我對英國的看法。我只好講述了三元里抗英運動,大叔聽了非常高興,開始大講特講愛爾蘭起義(有這個嗎?我不太清楚哎)和愛爾蘭人民七百年的英勇反抗。我當時挺驚訝的,沒想到西方還會有一個持續了百年的活動。

那是我第一次在小紅書上收到如此多的信息,單詞多的翻譯器都翻譯不了了。

最後,我問大叔,「英國不是你們(美國)的堅定盟友嗎?」

大叔說,「我是愛爾蘭人。」


118楼 JosephHeinrich 2025-8-28 19:58

26+6=1




作者:NCC-74656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889679677519558469/answer/1910087666998974374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119楼 JosephHeinrich 2025-8-28 19:58

白色terror猢仕之:


大英是能把東南亞殖民地人民逼得認日本人當解放者的存在

120楼 JosephHeinrich 2025-8-28 19:58
作者:periodista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889679677519558469/answer/1910357426944849215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初中的時候看《石破天驚(勇闖奪命島)》惡魔島上,辛康納利

被一個僱傭軍逮到暴打,佣軍邊打邊說:打死你個英國佬,我是愛爾蘭人。然後很快被辛康納利反殺,然後還做了個不過如此的表情。

當時我就意識到,愛爾蘭人有多麼恨英國人,屬於那種無需共情一觸即發的憤恨。

當然,在我成年後,我更覺得這像是一種無能的狂怒。而且,他們的鬥爭方向也不對。白白消耗完了大量的精銳,反而落得個恐怖分子的名頭,繼續被大陰蒂國摁在地上摩擦。


這是我微信號朋友圈的封面圖,從未改變

後來有點開竅了,但已經太晚

05:27

Zombie


總的來說,我認為愛爾蘭人的反抗跟太平天國

的失敗是有相通之處的……

最後,讓我們來重溫一下桃樂絲·奧里奧丹最震懾心靈的傾訴……

最後的最後,我想說,雖然愛爾蘭看起來如此不堪和可憐,但這並不妨礙愛爾蘭人看不起中國人。在這一點上,愛爾蘭倒是跟波蘭很像。由此我又想到了那句話: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可恨之人必有可悲之苦

回复帖子

内容:
用户名: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验证码:
 
 
©2010-2025 Arslanbar [手机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声明,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许可协议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