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212篇帖子。
(轉載知乎)印尼騷亂背後的深層原因是什麼?
101楼 JosephHeinrich 2025-9-6 20:20

花花舞台多繽紛:


深層次原因,是印尼人民,看到了文明的模樣,強烈要求印尼變革!!!

102楼 JosephHeinrich 2025-9-6 20:20

作者:認知褶皺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45764561086029964/answer/1946936178189276639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印尼騷亂背後的深層原因:經濟被掏空,社會情緒被憋壞,舊矛盾被新的火星點燃。

印尼的經濟結構一直懸在半空,外來資本和資源型出口是兩條腿,但自己的製造業和就業市場像是缺了筋骨。過去幾年,大宗商品行情起伏,港口和礦區看起來繁忙,可普通人的錢包沒見鼓起來。

工資沒長多少,物價反而蹭蹭往上沖,尤其是主糧和燃油,那是老百姓生活的核心部分。通脹的侵蝕不是數據表上的2% 3%,而是路邊小販把一份炒飯的分量悄悄削掉。等你回過神,錢在口袋裡靜靜貶值。

這時候,一些政策又像擰緊的水龍頭——燃料補貼取消,油價直接上浮;土地徵用加快,農村的人被迫離開熟悉的田地跑到城市,打著並不穩定的零工。農村的骨感現實和城市的虛幻繁華碰撞,很多人只剩下「擠」在邊緣的無力感。

印尼社會的多元結構,本來就有著長期的民族與宗教裂縫。不同族群之間的經濟差距,和教育、就業機會不均,早已是老問題。只不過在平時被壓在官方的話語里,等到經濟形勢變壞,它們就像舊傷遇到陰雨天那樣,重新翻出來疼。

還有一個不能忽略的,是網際網路時代的放大效應。過去,這樣的情緒需要很長時間醞釀,慢慢傳下去。現在一條短視頻、幾張衝突的照片,幾十分鐘就能傳遍全國。各種未經證實的說法挑動情緒,理性很容易被淹沒。尤其是那些帶有族群色彩的話題,往往最容易引爆共鳴……然後雪崩。

印尼的年輕人口比例非常高,這是機遇,也是壓力。年輕人有力量,有衝動,但如果沒穩定的工作、沒看到希望,他們的精力就會流向街頭。這次參與的,不只是失業的年輕人,還有那些在工廠和外賣平台之間奔波,卻始終存不到錢的「看客」。他們不一定一開始就想鬧事,但當人群的熱度升起來,很難再退出去。

很多時候,這類騷亂並不是因為某一件孤立的事件,而是一串問題的疊加反應。可能是工資停滯,也可能是看到有權有勢的人在經濟危機里反而更富。某種意義上,這是一種被長期忽略的「社會積怨爆表」的表現。政府試圖降溫,但沒有立刻有效的利益分配機制,緩衝就成了空話。

還有一點不太好說,但不得不提——印尼的政治精英和地方勢力,有時候也會利用這種混亂。你以為的自發示威,可能背後講著的是選票、資源和派系的賬。在東南亞的政治邏輯里,這並不稀奇。某些話,懂的人自然懂。

這次騷亂蔓延得快,也與印尼城市空間的密集和生活秩序的脆弱有關。大街和市場一旦亂起來,波及範圍比新聞鏡頭裡更廣。商鋪半拉捲簾門、公交停運、學校提前放假,這些細節才是混亂真正的尺度。

說到底,是經濟、社會與政治三根線同時繃緊,然後被一點火苗引爆。至於火苗是什麼,可能是一條突發新聞,也可能是某個地方警察的粗暴執法。這些導火索看似偶然,其實是在地面早就鋪好了火藥帶。

你要說怎麼解決,老實說,短期的警力部署和宵禁只能止血,治不了病。真正的難題在於讓普通人在經濟賬上看到希望,在社會認同上得到尊重。否則,平息了一輪騷亂,下一次還會有新的理由讓人上街。


103楼 JosephHeinrich 2025-9-6 20:20

作者:Mr.Winchester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45764561086029964/answer/1946570899546432172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你要問淺層原因能說很多,但你問深層原因,那就是官員財產透明和政策透明的鍋。

印尼人民不是因為一件事,是好幾次給官員發福利給公務員漲工資的事,所以說如果什麼都不公開,或者通報假信息,印尼人民不至於暴怒忍不了。

第一階段:2025年2月17日 – 3月1日起因:總統普拉博沃提出「免費營養餐」(MBG)計劃,並發布2025年第1號總統指令,導致教育、醫療等公共預算削減,引發民眾不滿。

主要行動:

2月17日,全國學生聯合會(BEM SI)發起抗議。

2月21日,公民社會聯盟號召「#IndonesiaGelap」(黑暗印尼)行動,成為社交媒體熱門標籤。示威者在雅加達焚燒輪胎、封鎖道路,警方出動鎮壓。

第二階段:2025年3月11日 – 3月下旬起因:印尼國民軍法(UU TNI)修法通過,允許現役軍人擔任更多文職職位,引發對「軍人干政」的擔憂。

主要行動:學生和公民團體在各地議會前示威,反對「軍警雙重職能」。示威者提出五項訴求,包括撤回總統指令、公開預算、反對礦業法修訂等。多地爆發衝突,造成傷亡。

第三階段:2025年8月10日 – 至今起因:帕蒂縣擬將土地與建築稅(PBB-P2)上調250%,引發地方抗議。8月25日,抗議國會議員高額津貼(每月約5000萬印尼盾),遠高於最低工資。

升級事件:一名網約摩的司機被警用裝甲車碾壓身亡,引發全國憤怒。示威者衝擊國會、焚燒警察局、洗劫官員住宅。

印尼總統宣布取消津貼並調查涉事警察,但抗議仍在持續。


104楼 JosephHeinrich 2025-9-6 20:20

Dion:




要注意輿論的管理當心由外務省

啥帶節奏之前也搞過一次。就算這次CIA

不介入外務省也完全有理由搞這麼一次來擾亂93閱兵

。我們可以協助印尼解決這個騷亂,包括媒體輿論上的疏導轉化為理性討論。總統不來派個副總統也不礙事。

105楼 JosephHeinrich 2025-9-6 20:21

至少沒有邀請三國戀演唱者上去進行鬥爭。

不過人民運動成了所謂的騷亂,國內媒體確實有點東西但不多,直接打成 格多好。




作者:知乎用戶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45764561086029964/answer/1946608465410777496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106楼 JosephHeinrich 2025-9-6 20:21

作者:iamme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45764561086029964/answer/1947220433192612207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由於歷史原因,印尼沒有代表中下層利益者的左派政黨。或者說印尼沒有傳統左右意思形態劃分的政黨,也可以說都是右派政黨。

印尼選民更在意領導者的個人沒魅力,而不是意思形態。

當然印尼政黨也可以按意識形態分為2類。一類是伊斯蘭派,認為印尼是穆斯林為主的國家,伊斯蘭教應該處於主導地位。

還有一類是民族主義政黨。其意識形態實際上與西方的民族主義完全相反。這裡的民族指印尼民族,類似中國的中華民族概念。這一派,認為華人基督徒等少數群體也屬於印尼民族,應該被平等對待,反對因為強調伊斯蘭主導,而導致少數群體被不平等待。印尼的民族主義,有點類似西方的白左。

民族主義政黨處於主導地位。伊斯蘭政黨總體得票率30%左右,屬於配角,但也是有一定影響力的配角。

從經濟政策方面,無論是民族主義政黨,還是伊斯蘭政黨,都無法用西方的傳統左右去區分。二者都可能根據現實情況去實行偏左或偏右的具體經濟政策。

這就是導致了一個問題,在各黨派的宣傳影響下,出了問題,人們會爭論是否是少數群體的原因,而忽視了寡頭才是問題的根源。這也是轉移矛盾的手段。

普拉博沃與佐科一樣,都屬於民族主義政黨。

從近2次總統選舉看(指與佐科競爭的二次,不含2024普當選這次),支持普拉博沃的都是宗教比較保守的地區。不是因為當地人有多麼喜歡普拉博沃,而是討厭佐科,認為佐科太傾向少數群體。

從歷史上看,普拉博沃具有左右橫跳的特點,他可以反對伊斯蘭派,也可以為了反對佐科蘭而接近伊斯蘭派。也就是,屬於實用主義。

印尼主流政黨,表面上都會支持一些具體的福利項目。但是他們否認印尼存在嚴重的階層對立,強調對精英與民眾同等對待。而實質上他們的背後都是寡頭在支持。

幾乎印尼所有政黨,在競選的時候,常常會提出支持民眾福利的公益性項目,以此爭取選民。表明上好像是左翼政策。實際上當選後,這些項目會交給自己背後包括寡頭在內的支持者去經營,讓支持者大轉一筆,而且許多項目會不了了之。

印尼勞動者缺乏代表他們利益的政黨,導致其利益被嚴重侵害。而現在代表他們利益的是各種非政府組織。


107楼 JosephHeinrich 2025-9-6 20:22


chen MAPLE:


貪婪如狗的官員+貧富差距百倍的社會+街頭政治的傳統+境外勢力的推波助瀾


108楼 JosephHeinrich 2025-9-6 20:22

深層邏輯是經濟發展不平衡

,大資本家、大地主勾結選舉上去的權力人士瓜分了大部分社會資源,且資本和權力有世襲化的趨勢,大部分底層人士翻身無望。中層邏輯是政府基層控制能力差,沒有第一時間控制住騷亂的擴大。表層邏輯是部分印尼權貴對現有狀態不滿外加勾結顏革勢力

有意放縱並發展動亂人群擴大事態



作者:周宇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45764561086029964/answer/1946262923270947462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109楼 JosephHeinrich 2025-9-6 20:22

漫遊異體機:


屁大點事,放在世界上某些地方都激不起一點浪花,評價是印尼人的g點太低了


110楼 JosephHeinrich 2025-9-6 20:22

很多人一直在糾結人治還是法治的問題。但實際上,在未跳出統治邏輯之前,無論什麼制度,都是人治。

因為真正的實權,始終由少數人把控,多數人根本沒那個認知和能力去擁有自主自治的許可權。

真正的民主,是每個人都具備自主自治的認知、能力與許可權的。

雖然提案、參選等許可權有一定的門檻(按能力與貢獻分配),但最基本的投票、監督、檢舉、言論等許可權,是每個人都有的。

所以要想發展真正的民主,核心目標不能放在技術、制度、經濟或文化上,而是實行以人為目的的發展。

其它一切,都只是手段。如果始終是像現實中這樣,把手段當目的,人反而成了發展手段的附屬品,那所謂的發展,其最終都會走向失控。

雖然人會一時被忽悠,意識不到被當成手段、工具和問題是不正常的,習慣於自我規訓和用社會規訓代替思考,但當戰線已經逼近家門口後,再完美的戰報,也蒙蔽不了人們的認知了。



作者:我的作品是禁書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45764561086029964/answer/1947172937963672810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回复帖子

内容:
用户名: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验证码:
 
 
©2010-2025 Arslanbar [手机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声明,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许可协议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