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114篇帖子。
(轉載知乎)真正的日本是什麼樣的?
102樓 JosephHeinrich 2025-7-3 19:17

雖然我在日本留學,但其實我並沒有那麼喜歡日本。一些人說的日本好的地方說實話我也沒感受到,可能是因為窮學生沒那麼多時間金錢加上沒有正式工作吧。

但有一點很少有人提到但我非常喜歡的:東京路上經常能看到的一些鳥,烏鴉,鴿子,有些像是麻雀的鳥,以及我不認識的其他鳥,幾乎都不怎麼怕人。今天回家時候,門口拐角兩隻鴿子在吃蟲子還是樹上掉下來的梅子,一隻鴿子擋住了樓梯旁挺窄的通道。我走近鴿子,和它對視了一下,鴿子蹦躂幾步讓開路繼續埋頭找食。

上一次看到這麼愜意的場景,還是本科在國內學校里,一隻貓趴在上山小路的中間。我和它對視了一會兒,它閉上眼睛繼續睡覺,我只好從它身上小心跨過去。



作者:小水晶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6905271/answer/1912918812904390886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103樓 JosephHeinrich 2025-7-3 19:17

天之御中:


不需要去日本親身經歷,看書就可以了解真正的日本

《菊與刀》


104樓 JosephHeinrich 2025-7-19 17:03


冰果0412:


一切可以商業化,搞體育也不忘記軟色情。

發佈於 2025-07-17 05:36

105樓 JosephHeinrich 2025-7-19 17:03

小火箭:


中國人的節儉在日本人面前毫無一提。

不換算到金錢價值上面,而是在單位物品使用量上。

大國和小國之間的體量上的差距,使得雙方國民在心態上的容差差距還是比較大的。

這也使得哪怕是在任何時期,普通中國民眾心態中,日本永遠是小日本。

這是中國人的心魔,也是日本人的心魔。


106樓 JosephHeinrich 2025-7-19 17:04
作者:蔣鑫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6905271/answer/1929085623391744151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東京很好,大阪就開始差了,其它小城市的經濟也就一般,但都還算乾淨。

別拿東京當作日本,就和別拿北上廣當中國一樣。

隨便扔幾張上來證明我去過不是口嗨,記憶比較深的是淺草的背街那張,中國一般飯館景區商業街的背街很髒的,但人家那邊確實 




107樓 JosephHeinrich 2025-8-4 19:05

別夢:


為什麼這個問題的答案都看不到?

108樓 JosephHeinrich 2025-8-4 19:05

米羅叔叔:


109樓 JosephHeinrich 2025-8-11 23:08


人九:


經濟和生活質量坐二望一的有健全民主制度的國家

110樓 JosephHeinrich 2025-8-11 23:08
作者:師匠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6905271/answer/1937152398842918545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四十五歲學釀酒的菜鳥四年後釀造出日本全國最好喝的葡萄酒


在東京都台東區的御徒町

車站附近有一間10 坪不到葡萄酒釀造所叫做Book Road 葡藏人,這間葡萄酒釀造所的負責人須合美智子,四年前還只是一個葡萄酒的素人,但是四年後他所釀造的葡萄酒獲得日本國產紅酒的最高獎項「日本酒窖三星賞

」。

須合美智子高中畢業就像普通的日本女孩,進到地方合作社工作,到了23 歲辭掉工作結婚成了專職主婦,雖然偶爾會為了貼補家用,到餐廳打工,但是主要的工作還是在家裡照顧兩個孩子。 

「當時很單純,只是想當一個好媽媽,每天煮飯、打掃家裡幾乎是生活的日常。」好不容易拉拔著兩個孩子長大, 45 歲那一年聽到打工的餐廳老闆聊到想要開間都市型的釀酒所,燃起他創業的興趣。 「反正孩子也都長大了,而且聽老闆講釀酒的事情好像很有趣,就這麼決定要學釀酒。」這時候聽須合講起來,好像開一間葡萄酒釀造所似乎就那麼簡單而且順理成章。

把最合適的食物放在酒標上讓剛入門的人一目了然

下定決心之後,須合到日本最大的葡萄產地山梨縣

的葡萄酒窖上課學釀酒,沒想到取得釀酒執照之後,才是挑戰的開始。 「學完釀酒取得資格,得要先找種植葡萄的農家,除了找農家之外,同時還得要想,釀好的葡萄酒要在哪些通路賣?」

須合投入之後,才發現原來釀造葡萄酒這條路,沒有那麼簡單。幸好,須合的葡藏人在2017 年開業之後,趁著社群媒體的興盛,須合美智子決定在葡萄酒的酒標上下功夫。 「每次有新的商品出來,我都會找同仁們一起品嘗,讓他們喝了之後,發表感想。請設計師將這款酒最合適的食物設計成酒標。」

須合這樣的做法,除了在社群媒體引起口耳相傳的效應,最主要還是因為他站在素人的角度去思考如何與消費者溝通對話:「包括我在內很多葡萄酒的入門者,很難懂那些專業的理論,不如把合適的食物畫成酒標,反而容易理解多了。」須合笑著解釋他的用意。

釀酒是個體力活每年生產1 萬3,000 瓶葡萄酒

須合美智子的兒子圭吾畢業後在外地工作,回想四年前媽媽突然說要開一間葡萄釀造所的時候,他第一個反應是「不是在開玩笑吧!」圭吾說:「明明就只有喝個幾次葡萄酒,就想要蓋一間釀造所,想著就頭皮發麻。」對於須合美智子來說,從小教孩子,心裡想要做什麼就去做,不要有遺憾,開這間釀造所也只是當媽媽用身教實踐當時的言教而已。不過話雖然這麼說,圭吾還是很擔心媽媽會不會太過操勞,母子倆偶爾還是會用Line 關心一下彼此的狀況。

對於須合美智子來說,現在的工作的確非常吃體力。每天先要開貨車到農家去搬運採收好的葡萄,每次大約兩噸左右的葡萄,都是他跟助手兩個人載貨進貨,加上釀造所的空間本來就不大,所以出發前都要先預演一下把葡萄搬回來之後,要怎麼放?接著還要再釀造所里進行葡萄釀造的處理作業,從發酵到最後熟成裝瓶,須合都得捲起袖子自己動手做。現在葡藏人一年可以生產1 萬3,000 瓶的葡萄酒,但是整個酒窖的員工只有6 個人不到,這也難怪圭吾要擔心媽媽的身體會不會受不了。

好酒配好菜不想用年紀當借口四十五歲的菜鳥依舊可以交出好成績

現在葡藏人每個月會辦兩次的試飲會,一杯紅酒配上一盤下酒的起司火腿才600 日圓。總能吸引到不少假日到御徒町逛街的路人。對於須合來說,每個月的假日試飲會是他把辛苦釀好的葡萄酒介紹出去的好機會。 「久而久之,經過的人就會知道這裡有一家都市型的葡萄酒釀造所,而且每次的試飲會還能夠從大家反饋的感想中,獲得改進的方向。」對於須合來講,這個試飲酒吧是葡藏人重要的市場調查時間。

須合美智子把釀酒所取名「葡藏人」,就是希望把「葡萄」、「酒藏」以及「人」連接在一起,她相信只要把這三個元素順利連結在一起,釀酒所就會成功。

須合回憶當時到山梨縣的酒窖學釀酒的是時候,被師傅問到為什麼要來學釀酒,須合回答說:「因為覺得搖晃著酒杯喝紅酒的樣子好優雅。」結果酒窖的人哄堂大笑。

「我現在終於知道他們為什麼笑,釀酒每天都是體力活,難怪周圍的人都說我是個憨人。」但是對於須合美智子來說,他會堅持在45 歲這年投入一個他完全未知的產業,只有一個理由:「因為我不想拿年齡當借口,也不想聽到因為年紀大了所以這個不能做,那個不能做的說法。」對於須合美智子來說,想做的事情就去做吧!不必拿年紀當借口!

111樓 JosephHeinrich 2025-8-19 21:12

作者:寧靜似水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6905271/answer/1940483957461325263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日本,繼承了古老的華夏文明。它們的儒家,和古代中國漢唐明清有很大不同。更接近於春秋戰國時期孔孟的思想,所以,日本儒家沒有太多的糟粕雜質,從而在近現代,能很好地把儒家和現代結合起來,使其展示的文明,在世界上都是領先的,古中國禮儀之邦的整個社會風采,也只有在日本能看到。

日本是真正學會了仁的精髓,仁應該對國內,而不是對國外。你看日本對自己國民,幾千年來都很仁,但處理國家間關係,則基於森林法則,不基於仁義思想。因為這個世界,國家之間的底層邏輯,是弱肉強食的森林法則,對其它國家太講仁義,那只會自取滅亡。

日本幾千年來,從不嗜殺自己國民,哪怕最混亂的戰國年代,戰爭最多死6000人,一般戰爭也就死幾百人。日本統治者,從沒有發明各種酷刑,去殘殺自己的手下和對手。日本也沒太監製度。

因為日本統治階層,都是遠古良渚浙江人的後代,其個性,和浙江人很類似,不嗜殺自己同胞,可以有矛盾可以有爭鬥,但做人做事有底線。你看蔣介石的個性,就比較夠義氣仁義,張學良西安事變,殺了他那麼多人,包括親戚侄子,他最後也以國家民族為重,只把張學良軟禁,給他吃好活好。和他一起打天下的,他都終生善待有加,至於蔣介石的能力又是另一回事。至今浙江土著依然保持著這樣個性。

而古代中國,一直沒學好仁,要麼學成了書獃子,要麼學成了虛偽奸詐,喜歡玩心眼喜歡勾心鬥角,骨子裡卻是殘忍無比,殘殺起自己民族同胞來,那種兇殘程度可以變成世界之最。而學成書獃子樣式的,則不區分對象,對人都講仁義,不管野蠻的還是君子的,連國家之間也講仁義,但若對其它國家太講仁義,對異族太講仁義,對野蠻人太講仁義,就像君子和流氓講道理,最終吃虧的只能是自己,甚至亡國亡天下。其實,古代中國儒家糟粕太多,即使儒家統治2000年,內耗都是極其嚴重的,國家會逐漸變得越來越混亂,始終沒法擺脫王朝周期律,反而周期更短,一般不超過300年,且每次王朝更迭,天下大亂,都要死將近一半人。

但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在毛主席和共產黨領導下,在鄧小平變革下,已完全脫胎換骨,以科學為準則,變得更強更理性,以全新的面貌和思想,重新煥發生機。

日本與現代中國相比,在國家組織能力上,差的太多了。國家組織能力,是最頂級的能力,具有化腐朽為神奇的能力,能把弱小變得無比強大。這方面能力,可說中國是全世界最出色的。這個要感謝毛澤東和共產黨,重塑了中華民族的脊樑,讓跪著的民族重新站立起來,能挺直脊樑了,給中國注入了全新的生命力。

另國家規劃能力和戰略能力以及執行力上,日本也是差了很多倍。

中國被滿清打斷了300年後,古代華夏文明算是徹底斷了根,漢人連自己的民族服飾也失去了,當了300年跪著的民族,漢人失去很多,不僅是脊樑,連精神自信也失去了。滿清之後,雖漢人還能重新崛起,但只能打造全新的文明基礎,不能在古代華夏文明基礎上繼續了。被異族統治後,古代華夏,就有了太多的糟粕,也確實不合適,連漢人都變得不純淨了。

-------------------

後話:

大家都知道,朝鮮教科書,關於韓戰,宣傳的都是靠朝鮮人自己贏得了戰爭,基本不提中國志願軍的關鍵作用。從中可看出,對於歷史,我們要善於從現象看本質,不能只相信文字,文字不等於真實,文字歷史只能參考,因為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包括我們國家5000年歷史,實際也是勝利者書寫的,從黃帝開始,細節上都很難靠譜,只有宏觀結果,才靠譜點,象《竹年紀事》,寫的就完全不一樣,寫的遠古歷史反而更真實、更符合人性。又如史記中記載的遠古傳奇人物,動不動活了上百歲,實際很多連年齡都是不真實的。

歷史就是歷史,歷史最需要尊重客觀事實,只有認清真實歷史,才能更好把握歷史的脈絡和節奏,才能開創更美好的未來。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