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229篇帖子。
(轉載知乎)日本是已開發國家,為什麼日本人還要努力上班?
101楼 JosephHeinrich 2025-4-25 17:10
回复100楼 @JosephHeinrich 的内容:
排骨:
日本人努力上班個p。
現在的日本人只能說是按部就班的上班,根本談不上努力。否則日本絕對不會是這個死樣子。
底下評論:


Eric:「終於看到實話了 日本很多公司現在很缺人 給政府逼得不得不放開各種簽證 日本現在的很多年輕人是徹底躺平 躺的與一動不動的呢種 國內的外賣員過去都能賺飛了」5讚


我推的貓貓回覆:「躺平是因為老害太多,佔著茅坑不拉屎,論資排輩,年輕人必須獲得最多的發展機會,論資排輩是個什麼事啊?你資格老你就有理?」


kknewrt:「去日本以後,破除的最大一個關於日本的神話就是日本人都是拚命三郎,工作狂。」1讚

102楼 JosephHeinrich 2025-4-25 17:14

Jesiky:


但凡去過日本,都不會被國內不客觀的輿論帶偏這麼嚴重

103楼 JosephHeinrich 2025-4-25 17:14

這話問的,那是因為老百姓手裡沒錢啊,不打工就餓死了啊。

誰不想早點拿錢早點退休拿養老金,廣場舞跳起來。國內既得利益群體真的有點矯情了,被已開發國家幾個字騙的太深。沒事,接下來中國也會是已開發國家,到時候大家會明白髮達國家和福利社會意味著什麼。

不用擔心年紀大了沒工作,也別笑日本,這便是測試服。

到時候大家都是活到老乾到老,財富增長也會像已開發國家一樣,大部分人都比較平均,少部分人有錢的你不敢想。直接生殖隔離。

而且我勸你最好祈禱自己是活到老乾到老,任何國家,如果人口多到一定程度又沒有相應的崗位,基本選擇就兩條路。向外殺或向內殺,或同時進行。手段無所謂,只要最後崗位和人口平衡了就行。隨便是增加崗位還是減少人口。



作者:蜜斯特兒-躺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0603580/answer/110709741732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104楼 JosephHeinrich 2025-4-25 17:14

我思故你在:


這個問題太深奧了,以至於我覺得簡直不是人類可以問出來的!

105楼 JosephHeinrich 2025-4-25 17:14

Septem:


日本人努力上班 ❌

日本人假裝努力上班 ✅

要知道日本民族是一個擅長造假的民族。

106楼 JosephHeinrich 2025-4-25 17:15

作者:小識譚記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0603580/answer/106919360457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從日本社會經濟結構和文化特質的深層矛盾來看,其國民仍需高強度工作的原因可歸納為以下五個維度:

一、階級固化與生存成本的雙向擠壓



學歷回報率衰減

東京大學畢業生平均年薪729萬日元(約合人民幣35萬),僅比普通大學畢業生(441萬日元)高出65%
醫學部六年學費高達47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226萬),需工作15年才能收回教育投資




非正規僱傭陷阱

僱傭類型

  

佔比

  

平均年薪

  

貧困率

  

正規僱傭

  

68%

  

441萬日元

  

4.2%

  

非正規僱傭

  

32%

  

130萬日元

  

13.9%

  


東京20㎡老舊公寓月租6萬日元(占非正規僱傭者月收入46%),迫使底層勞動者必須通過加班維持基本生存

二、企業文化的歷史慣性



昭和經營遺產

終身僱傭制與年功序列制催生的「加班=忠誠度」考核體系
下班後強制酒會(飲み會)平均耗時3小時,實質是變相工作時間




數字化時代的反效率

2023年東京都調查顯示:

57%白領存在「假裝加班」現象(電腦亮屏但無實質工作)
會議平均時長2.3小時(較德國多出80%)

三、社會保障的雙刃劍效應



福利制度的弔詭

單身者月領12萬日元低保(含國民健康保險)即可維持基本生存
但月收入超過15萬日元將失去補貼,形成「貧困陷阱」




醫療福利的隱性代價

全民醫保覆蓋下,抑鬱症患者年均就診次數達23次(美國為7次)
過度醫療導致「帶病工作」現象普遍,職場出勤率反成心理負擔

四、東亞文化圈的共性困境



教育軍備競賽殘留

日本學生平均每日學習時長9.2小時(含塾校時間),形成終身「趕超思維」
企業將「東大卒」標籤異化為營銷工具(如三菱UFJ銀行宣傳冊中管理層100%名校背景)




面子社會的無形枷鎖

年終獎金額度成為同學會社交貨幣(30歲群體理想值為6個月工資)
房貸審核標準隱含「加班時長證明還款能力」條款

五、全球產業鏈的位置困局



產業領域

  

日本全球份額

  

利潤率

  

勞動強度

  

汽車製造

  

18%

  

4.2%

  

★★★★★

  

半導體材料

  

52%

  

11%

  

★★★☆

  

動畫製作

  

65%

  

1.8%

  

★★★★★★

  

醫療器械

  

23%

  

8.7%

  

★★★☆

  

在關鍵領域的高市場佔有率依賴密集型勞動維持,如動畫師平均每周工作78小時(日本動畫協會2024年數據)

突破路徑與現實困境



政策層面的悖論

政府推動「每周休3日」試點,但83%企業要求員工用年假抵扣第三日
2024年「AI替代法案」遇阻,工會擔憂引發大規模失業

代際認知撕裂



45歲以上管理者中92%認為「加班是美德」
20-30歲員工中68%支持「安靜辭職」(Quiet Quitting)理念

這種結構性矛盾使得日本既無法回歸昭和時代的發展紅利,又難以徹底轉向北歐式福利社會,最終形成已開發國家中獨特的「高強度穩態」。


107楼 JosephHeinrich 2025-4-25 17:15

將進酒:


你這問題問的,都不努力工作,已開發國家的發達是天上掉下來的嗎?

108楼 JosephHeinrich 2025-4-25 17:15
作者:美國公司劉律師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0603580/answer/106712018657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藉此談一下我在日本留學期間的一些經歷
本科期間在日本名古屋大學的半年交換生期間,對日本的風土人情略知一二。除了對水果、蔬菜的匱乏有所遺憾,對日本總體印象還不錯。然而,直到有一天跟學姐去了女士內衣店,一瞬間對日本和日本人的認識跌入谷底。



以前看網上說日本女生的胸動不動就是F或者G,心裡想,都說日本是侏儒之國,在大街上看也覺得女生基本上都1米5,男生大部分也都不到1米7。個子矮,為什麼反而胸那麼大呢?
到了日本的內衣店,先是被琳琅滿目、設計精美的各種款式看花了眼,日本的內衣設計

的確是非常別緻,每一款的設計都有巧思,往往是比較淡雅的顏色,而且多用蕾絲花邊裝飾。我正瞎逛的時候,突然發現學姐已經鎖定了目標,跟上去看看。
居然是D罩杯區域!平時看學姐的胸好像沒有那麼大,怎麼居然這麼有勇氣。我也弱弱地湊過去,鼓起勇氣看了一眼。
怎麼這個D看起來這麼小?!還不如國內的B。。。。。。
第一反應是我肯定看錯了,於是又反覆看了幾次,並且把那個D罩杯區域的都掃了一遍,都很小,再去看看A,B,C,從C開始就基本上是平板了,B和A就。。。。。。完全是裝飾。
我就問了學姐這是怎麼回事,學姐告訴我,日本的胸罩一般都比國內的尺碼大2個碼。
於是我也鼓起勇氣,走到了E罩杯區域附近,挑了一個,試了一下,不僅尺碼本身有水分,而且裡面的海綿那是叫一個厚啊。這裡說的是縫在裡面的海綿,不是可拆卸的。
後來結賬的時候,店員還有給我們每人一贈送了一對海綿,可以根據情況自行增加海綿。
可以想像,贈送的那對海綿從來沒用過。而且回去比對了一下,這個所謂的日本E罩杯的胸罩,仍然是我所有的內衣裡面最小的。看來其實我當時應該鼓起勇氣,再往前走一個區域。
都說日本人虛偽、表裡不一。如此,從這明顯的尺碼造假問題上,我算是領教了。

也順便推薦一下自己寫的專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美國公司法20講​

www.zhihu.com/column/c_1283674296595316736

109楼 JosephHeinrich 2025-4-25 17:16

作者:iris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0603580/answer/106537325371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不少人都對「996」「007」很反感,一提起來就立馬要「原地爆炸」。

但在日本,這幾乎成了日常。日本是已開發國家,不少人甚至會用「高度現代化」來形容它。

日本的民企員工人均年收入接近28萬元人民幣,這樣的收入讓許多發展中國家的居民羨慕不已。

不過,跟西方已開發國家不一樣的是,在日本加班成了常態化的事情,甚至連基礎的睡眠時間都難以保證。

日本人的職場文化為何如此「內卷」?



從歷史上看,日本的「加班文化」是因為戰敗後的日本百廢待興。

美國的扶持政策更是將日本經濟推上了快車道。在1950年代到1990年代的經濟高速增長時期,日本人相信「多勞多得」的觀念,並將拚命工作視為一種愛國行為。

在經濟繁榮時期,拚命工作的確能帶來切實的回報。

然而1990年的經濟泡沫破裂讓這一切戛然而止,民眾卻將這場災難歸因於「鬆懈」而非經濟體系本身的問題,於是更加迷信「勤勞改變命運」。



作為一個深受封建文化影響的國家,日本在吸收資本主義理念時保留了許多傳統觀念。終身僱傭制就是一個典型例子。

日本公司很少輕易解僱員工,員工也很少跳槽,這讓企業和員工之間的關係顯得更加緊密。


這種制度的副作用也十分明顯,跳槽文化不發達意味著職場競爭局限在內部,員工和同事都成了「內卷」賽道的競爭者,往往不得不表現得比同事更「拼」。



加上日本還有一種「年功序列制」,員工工資與年齡和工齡掛鉤,與能力無關。

這種體制讓資歷較老的員工佔據優勢,甚至出現欺壓新人的現象。年輕員工為了獲得同樣的地位,只能以長時間工作來證明自己,期望通過「熬資歷」改變處境。

儘管日本人均收入看起來非常可觀,但高昂的生活成本幾乎讓這部分收入打了折扣。

例如,日本一斤大米的售價接近人民幣9元,水果、蔬菜、肉類的價格更是讓人望而卻步。僅僅滿足溫飽,許多家庭已經需要為開支精打細算。

如果將這樣的生活成本放在高收入背景下看,許多日本人其實並沒有「可支配收入」。



為了維持體面的生活方式,大部分人只能通過加班來增加收入。

甚至連過勞死這樣的極端現象,某種程度上也與這種經濟壓力密切相關。

2017年,日本有190人因過勞死或情緒崩潰而自殺。

近年來,日本政府也意識到加班文化對社會的負面影響。2019年,日本實施了一部新的勞動法案,將年加班時長限制在360小時,表面上看,這似乎是對勞動者的一種保護。

但實際上,這項法律並未解決根本問題。一些高薪行業,如金融和建築業,並不受這項法律限制,而其他行業的企業則會將員工的加班時長推至上限,變相實現加班的「合法化」。



此外,終身僱傭制和年功序列制等深層次的問題並未被觸及,勞動者的處境並未根本改變。

相比日本,西方已開發國家在工作與生活平衡上表現得更加出色。例如,法國正在試驗四天工作制,勞動者完成工作後可以更自由地享受個人時間。


西方國家的物價相對較低,高收入可以直接轉化為高質量生活。對於許多西方國家的勞動者來說,工作是為了更好地生活,而非生活圍繞工作展開。

這種價值觀的差異讓西方國家的職場文化更注重效率而非工作時長,而這一點恰恰是日本所缺乏的。



日本職場讓勞動者疲憊不堪,年輕人開始失去對生活的熱情,部分選擇「躺平」成為「啃老族」,而老年人則因為延遲退休不得不繼續工作。

在這個矛盾的生態中,社會生產力的主力軍既無力推動經濟復甦,也無法獲得更高的生活質量。這種惡性循環讓日本的社會活力不斷下降,而勞動者的不滿情緒則在過勞死等極端事件中不斷發酵。

要想打破這種困局,日本需要在政策、文化和職場制度上進行全面改革。

從國家層面看,政府需要真正限制過長的工作時間,同時在物價控制和社會保障上給勞動者減負。

從企業角度看,日本需要摒棄「唯資歷論」,用更加科學的績效體系代替年功序列制,減少內部的職場內耗。

對個人而言,日本勞動者也需要改變對工作的態度,學會將生活與工作分離,重新定義幸福感的來源。

雖然日本的加班文化根深蒂固,但歷史上並非不可改變。

通過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日本完全有機會讓勞動者從「社畜」變回生活的主人。

這個過程或許漫長而艱難,但它是重塑日本社會活力、恢復勞動者尊嚴的關鍵所在


110楼 JosephHeinrich 2025-4-25 17:16
Lemon:


人只是上班的時候卷啊。。。但能摸魚的時候包摸魚的,能划水包划水。。上班的時候客戶是上帝,恨不得給你跪著服務。有興趣的可以了解一下日本警察。你敢投訴他,他就敢當面給你下跪。。

但是下班之後制服一脫,你誰啊你。

不像我們24h一直都卷啊。。


回复帖子

内容:
用户名: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验证码:
 
 
©2010-2025 Arslanbar [手机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声明,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许可协议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