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重生記得前世怎麼死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51826029/answer/109485989582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我買了一些春秋左傳、國語、戰國策的東西,很多還以為是中國人寫的,因為也是日本人寫的文言文
尾張秦鼎的《左傳》
關嘉注《說苑》
関脩齢注過《戰國策》是在漢代高誘的版本上。我非常非常非常欣賞關修齡。大清水師靠岸日本,水兵跟日本人裝逼他們大中華怎麼牛逼,然後關修齡拿出漢服衣冠說我們這正宗中華傳統你們有嗎?水兵馬上嚇得哆嗦說我們可不敢有。
在我等皇漢看來確實非常解氣!
後來的《戰國策》在日本流行的版本基本都是宋代鮑彪排序的版本了,上海古籍出版的戰國策也按這個版本排,他之後每個出版《戰國策》的人寫序都要把鮑彪給罵一頓
安井衡是阮元那樣的全能選手,什麼《詩經》《左傳》《論語》《孟子》《戰國策》《管子》他都注,有人說中國人姓名帶井的人很少,我當時舉了個李井泉,這人KDA還是很高的,
但他的姓是安井,原名安井 息軒 やすい そっけん yasui sokken
溪百年也差不多是一位全能漢學注家,如果奚姓的話在中國還算有那麼一些姓,比如著名演員奚美娟,我父母看的電視劇里演得多
白川靜是日本近代詩經非常厲害的注家了。可以說把日本投降之後所有漢學家算一隊,合起來也不如白川靜。那會我非常看不起日本漢學家,但是對白川靜的詩經註解也是覺得這人有點水平,而且他也會識甲骨文、金文。尤其是中國一些學者對詩經豳風的解讀,比如徐中舒說是魯國詩,錢穆說晉國詩,白川靜一一拿出非常有力的證據駁斥了這兩種說法,證據非常短,乾淨利落,中國的詩經注家大概是怕得罪人,搞人情社會,迷信專家,就不敢發起挑戰,而且這兩說本就是暴論。
物茂卿可能不太能算,中國姓物的很少,而且這也不是本名,還有一個日本人起了筆名諸葛蠡,估計蠡取自范蠡,也是作詩經注的
還有一個叫賴惟勤的詩經注家
還有KOEI遊戲里陶晴賢、林貞秀
近代日本外交家林董,如果這個林讀yashi那說明是日本本土姓氏,不是中國和百濟渡來人
賴襄寫的基本是日本史,他的漢文水平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