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ank一言:
要了解這件事,就要先看數據,首先,哈佛國際生的佔比:

哈佛國際生佔比是逐年增加的,到了2024-2025年度,已經增加到了27.2%,我在過去對哈佛私立學校的介紹中寫過它們的穩定經費主要來源之一,就是國際生學費和贊助費。
2023年的數據,哈佛80%的國際生是自付學費求學,這遠高於哈佛整體25%的自付率,說白了,完全不需要獎學金上學的,有且僅有這群人。從2023年的數據來看,贊助費和學費就搞了400多億美金一年,他們就是學校的大錢袋子。
我在過去的文章中介紹過,哈佛的運營方式類似於私募基金運營模式,它也是世界最大的學術捐贈基金。
哈佛管理公司
將贊助費和學費存儲後用於學校的運營。
但運營學校只是小頭,大頭是用它來進行投資。哈佛管理公司是世界級的地產項目開發團隊,比如它在2017年用317億美金收購了貝恩資本旗下的一家地產投資公司。在2002年到2021年,它一直活躍於全球化石燃料的投資,該捐贈基金回報率一直在15.9%之間,表現十分優異。
從哈佛管理公司的收益率來看,即便特拉普政府把學校的科研縱向基金停了,哈佛也根本無所謂,無傷大雅,它們有的是錢,該幹嘛幹嘛,但是,如果把國際生項目停了,哈佛就會對抗打到底,魚死網破,這是它的關鍵收益。
總結一下,國際招生中,智商考核和優績考核並不重要,比的就是誰家更有權,更有錢,誰能捐樓,但哈佛這麼做也很難受到社會譴責,因為它在美國甚至世界高校的歷史競爭中,確實把全世界大多數公立高校秒的渣都不剩。
哈佛等名校招國際生的運營模式,完整觸及了紅脖子
的利益。2017年11月的時候,川普就抨擊過藤校在招收學生上存在種族歧視,稱它沒有歧視黑人,也沒有歧視亞裔,更沒有歧視有錢的外國人及猶太人。
它真正歧視了無產階級白人,把他們當白色垃圾一樣丟在了工業城市,給他們及後代打上紅脖子的標籤,在錄取率上低的令人髮指。
在再次當選後,川普需要通過對這種實際存在的問題「進攻」,來獲得選票「基本盤」的支持。
特朗普在去年選舉時就多次提到,常春藤用獎學金養了一大堆支持哈馬斯的國際學生,當特朗普上台後,他於今年4月要求這些學校向美國國土安全部提供所有國際學生的詳細紀律記錄,並會根據記錄吊銷參與了這些活動的學生的簽證。
哈佛大學第一個跳出來拒絕。這才有了當下的矛盾,特朗普也是言出必行,直接取消了哈佛大學在SEVP項目
中的資格,它將無法接受手持F-1簽證
的留學生。
當然,這種事情其實在美國歷史上就有反覆,2015年,美國當年就批准了100萬學生簽證,到了2016年下降了27%,之後逐年下降,到了2020年由於疫情影響到達冰點,下降至剛剛突破6位數。
有趣的是,2015年8月特朗普還在推特上抨擊過奧巴馬政府,他寫道:「當外國人進入我們優秀的大學並希望留在美國時,我們不應該把他們趕出我們的國家。」
美國就是這個鳥樣,它永遠在制衡與動蕩中不斷的變化,即便是「總統令」,也會受到諸多掣肘,最終流產的總統令非常多。而多數時候總統也需要通過這些「噱頭」來維持支持率基本盤。
多數極端的決策,最終在商議,爭論中,最終走向了一個緩和的終點。這個事兒,持續不了多久,大財閥們會出面和政客們商榷,最終捨棄部分利益到達平和。

Frank一言
5635 次諮詢
5.0
大學、考研優秀回答者
2205204 次贊同
去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