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108篇帖子。
(轉載知乎)你為什麼對《名偵探柯南》逐漸失去了看下去的慾望?
91楼 JosephHeinrich 2025-1-25 19:43

嗶嗶賴賴罵罵咧咧:


水劇情,賣情懷,無看點,沒時間。

92楼 JosephHeinrich 2025-1-25 19:43

jty:


案件逐漸敷衍,配音改了啊啊啊!!!

93楼 JosephHeinrich 2025-1-25 19:43

恐龍寶貝:


劇情太長,時間不多。

94楼 JosephHeinrich 2025-1-25 19:43

用戶6013600658:


遲遲不更主線

95楼 JosephHeinrich 2025-1-25 19:43


ohhhhhhhhhhhhh:


基德出場越來越少

96楼 JosephHeinrich 2025-1-25 19:44


ohhhhhhhhhhhhh:


基德出場越來越少

97楼 JosephHeinrich 2025-1-25 19:45
作者:keenan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43020463/answer/3032833832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柯哀親了。「

三觀不正。

我想這會是在《黑鐵的魚影》上映後很多新蘭黨和路人粉給出的答案。

不過在我個人看來,會因為「服部摸了紅葉的胸」和「柯哀親了」這種在日漫中算得上是無關痛癢的噱頭設定而揚言拒絕抵制《名偵探柯南》的人,要麼是被網際網路CP飯圈文化荼毒太深,要麼可能是童年所處的階段並不在日漫文化入侵相對嚴重的00年初,或者至少說是在國產電視台開始對「日漫」進行限播,網際網路開始普及之後出生的朋友。

之於後者,這個問題的討論無關於對動漫審美的高低,更沒有哪一撥人更高貴這一說,只談差異,不論對錯。

之於前者,你要是喜歡用飯圈那一套話術來扣倫理帽子,那我確實是在踩你沒錯。


網際網路普及之前,我們這一代童年最開始的時候大部分時間是在被動接受著日漫文化,而沒有現在這麼好的條件,可以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可以有自己的交流圈子,可以挑選自己喜歡的動漫類別。

我們最大的決定權不過是在同一時間段美少女和迪迦二選一,在學校和前後桌討論討論昨晚的動畫劇情。如果誰手裡有電視節目之外的動漫資源,什麼日本代購的碟片,VCD,盜版DVD之類的,絕對是被我們當祖宗供著的。

這也就導致了我們會無差別的接受一些跟本土差異很大的日本文化,尤其是對於動漫中的軟色情,倫理梗,在大部分民工漫中,可以說是司空見慣的。而關於這些,不止我們欣然接受了,就連我們的父母輩當時其實也在陪著我們一起接受。

至少我是沒聽過周圍誰家父母因為蠟筆小新中的軟色情就禁止自家的小孩觀看,因為那個時候父母們的普遍想法是「動畫片而已,小孩子什麼都不懂,圖個樂兒。「

然而現在的父母對於這種問題的看法往往是「我們家什麼都不懂的小孩最懂色情和暴力了,看到就會學壞。」

很矛盾的思考方式,卻又很現實。

網際網路所帶動的社會思潮的發展,把大家的道德標準提高到了近乎嚴苛的標準。以致於人們喜歡把文學作品的涵化作用無限誇大,什麼都要深究創作者背後的邏輯,共情可能被冒犯的群體,再以「批鬥」的形式給對方打上一系列標籤名詞,「直男癌」、「厭女」、「恐同「。

這種行為聽起來相當熟悉,很像歷史書上被老師劃在考試範圍外的某些小字部分會講到的內容的現代升級版。

我們藉助網路所看到的世界廣了,接觸的觀點多了,所以習慣性地把問題想得很深入,深入到沒有必要的地步。

我說不清這是一種思想上的進步,還是人們自己給自己上的道德枷鎖。

把一切「我接受」簡單地理解為「我會做」。

這種被單一文化培養出來的思維定勢有多根深蒂固?這麼說吧,就連我自己初次看到營銷號的相關推送,以及評論區的輿論風向時,也會本能地「咯噔」一下,似乎有什麼童年濾鏡破碎了一樣。

不過後來仔細想想,如果放在十年前,就算青山畫了毛利蘭親了服部平次這種橋段,我可能都不會有太大反應。

畢竟我們也是從小見證過親姐姐跟妹夫接吻這種背德戲份的一代,沒錯,說的就是你,《貓眼三姐妹》。

所以對於青山剛昌這種從創作最開始就把毛利和妃英理的絕美愛情用毛利大叔的好色人設消解掉的創作習慣上來說,中國觀眾所期待的毫無瑕疵的1v1愛情可能在作者的世界觀里從來就沒有存在過,他不過是個憧憬青梅竹馬的色痞大叔罷了。

至於人設的OOC,我更覺得像是觀眾的一廂情願。

尤其是說出作者根本不懂筆下角色的這種話,很有一些書粉質問作者為什麼要把版權賣掉拍爛劇的即視感。

作者只是片面地創作了一個角色,是我們根據自己的腦補和被後天各種營銷文案的熏染後產生了一個基於角色本身的,對其優點無限放大美化後的完美形象。

其實,是我們先OOC角色的。

很多人忘了,服部和新一就是看到朱蒂老師的浴衣形象會感嘆「胸好大「的傳統日漫青春男高的設定。

灰原哀也不過是一個長期生活在實驗室里沒有什麼戀愛經驗的二十齣頭的少女,會對一個跟自己生死與共,陽光開朗,又有點腦子的同齡男性生出好感也不算是多麼令人意料之外的事情。屬實沒有必要只是因為對方有女友就把這種僅停留在精神層面的喜歡上升到「小三「行為,畢竟她是為了救他而「接吻」,並不是為了接吻而接吻。

而感情這種東西,之於人類本身而言更是複雜不可捉摸的。我們可以用所謂的普世道德標準克制自己的行為我覺得已經足夠了,沒必要也沒有可能上升到控制自己的荷爾蒙的地步。

網友的道德標準確實很難把握,人們可以開明到接受妓女從良,妓女有真愛,妓女可以追求幸福,這種有很高共情能力才能達到的精神境界;同時卻又非黑即白地認為對別人的男朋友動心的女人一定是綠茶而下賤,也不知道這種道德標準一棒子打死了多少男明星男網紅,噢,也可能是女明星女網紅的夢女粉絲。

大家好像只是喜歡在網際網路上「裝」好人人設而已。

扯遠了,說了這麼多,終於要拋出我的觀點。

沒錯,即便我把這些想得這麼通透,理中客地替作者找補了這麼多。

作為一個把柯南前九百多集一集不落地輪看了七八遍的人,我也很久不再看柯南的TV版了。

目前除了去小破站的up那裡看看最新的主線進展,以及每年劇場版去電影院打卡體驗一下「藝術就是爆炸」,甚至都不會用它來當我干其他事情的BGM了。


首先就是劇情方面,TV日常的擺爛。

先聲明,我從來也沒把柯南當做什麼正八經的推理番來看,所以不存在什麼對其案件推理的合理性有什麼太高的要求。

因為只要你認真地去看每一集的案子,你就會發現,它創作的初衷壓根就不是給你參與感來跟柯南一起解答案件的。

動畫里給出的線索根本不足以讓你對案件進行有效的推理,他要的就是在你看著現有線索一頭霧水的時候,柯南突然趴在地上看到了什麼,鏡頭也不會拉過去讓你看到這個新線索為何物,而是對著柯南的臉靈光一現,緊跟著一句「我懂了!」

我想大多數人應該跟我一樣,除了是擺明著是「證明題」的案件之外,大多數時間都是靠著相面從「經典三選一」中挑出那個看起來最沒有殺人動機的作為心中的黑衣人候選。

所以拋開故事的主線之外,它到底爛在哪裡?

1.主角的感情線

這部番最初的重要爽點就是觀眾對於工藤新一掉馬的期待感,73本人也在前期安排了大量的虛晃一槍延續這種期待以留住觀眾。只是後來,他也知道我們已經摸透了他的路子,轉而將觀眾的視線逐漸從柯南什麼時候能變大轉到了新蘭感情線的進展。

觀眾們幾百集等一個告白,再等幾百集確定關係,然後73好像覺得自己齊活了。毛利蘭作為正牌女主,現在出場率出場時長都比不上少年偵探團,即使出場了也多半是個沒什麼參與感的工具人角色,也就能沒事撕個鐵門砸砸牆什麼的。

像柯南前期的時候,比如在海蛇那集里,小蘭還能靠著記憶里和觀察力救npc一命;冒牌工藤那一集,小蘭還能夠靠著感覺判斷出來究竟誰才是真正的工藤。而現在,隨著主角團出場人物的增加,兩人之間的感情戲份砍掉勻給別的CP圈米也就罷了,最基本的線索提示的工具人角色也慢慢因為赤井,世良,安室,若狹等新角色的加入,不再需要她來做這件事情,當然即使沒有這些人,蘭可能也要跟元太battle這個位置。

就連劇場版也在一年一年邊緣蘭的角色位置,從早期新蘭天花板的摩天大樓里那根被保留下來的炸彈紅線;14個目標里因為愛她而朝她開槍;瞳孔中的暗殺者里遊樂園裡關二人於噴泉的默契和真情告白;天國的倒計時里小蘭抱著柯南縱身一躍;貝克街 的亡靈里因為對他的信任而犧牲自己;豪華游輪里「只有我能找到你」,再到蘭可以躲子彈硬剛黑衣組織之後,蘭的定位越來越迷。

除了不配參與主線之外,英雄救美經典橋段也沒了,《萬聖節的新娘》里柯南因為撐不住喊了一句小蘭的名字,小蘭回了一句「新一?」然後直接殺青。。甚至沒下樓幫忙拉一下繩子,當時在電影院里看到這一幕的我又無奈又好笑。已經沒有任何感情上的升華,純粹是在敷衍我們走流程而已。

2.劇情案件重複,案件手法離譜,動機可笑

我前邊說過了,我並沒有對柯南的推理抱有任何期待,甚至對柯學也接受得很好,畢竟它只是一個擁有使人返老還童這種設定的動漫而已。但是這不代表我能接受什麼在紅豆池子里溺死,被用掃把敲頭敲死,以及數不盡的苦杏仁味,用爛了的左撇子,還有被死神詛咒的各類足球場,網球場,餐館等等。

除此之外,柯南也早沒有了能稱得上童年陰影的氛圍感。當年的圖書館長的面部特寫,衣服里藏人頭的設定,死者渾身纏滿絲線的蜘蛛公館,古堡里的整容老太太,山洞被兇手射中的柯南,躲避追殺的偵探團。。。這些哪一個不是小時候被嚇得半夜連廁所都不敢去。

結果現在。。。

你告訴我就這後面陽光明媚的藍天白雲,加上罪犯這個形象,到底誰能入你的戲啊?你把他表情化得再變態,也沒有任何一點壓迫感好吧。

其次,我不看柯南的第二個原因,就是因為美術上面的全球審美降級。

這裡說的不是漫畫,而是tv的動畫製作。

以下是我個人主觀的看法,也許跟童年濾鏡有一定的關係,但我確實打從心裡覺得這個畫風 

tv 191集

是比這個畫風 

tv 1139集

好看不知道要多少。。。

我是不理解為什麼所有日本動漫的畫風都要慢慢向下面這種靠近,臉又大,表情畸形,比例又怪,而且日漫獨有的一些詼諧表現也逐漸被消解掉,甚至我覺得許多國漫的畫風處理都比這些民工漫的續作要好。


最後一個直接原因,是台配被換成了陸配。

我知道會有人說一定會有人問你這麼喜歡柯南為什麼不去看日語版?

確實,我現在追的動漫一定是會去找日語原音的,即使中配再優秀,我也會避之不及。柯南的所有劇場版,因為我接觸的相對較tv版較晚,看得也全都是日語原音。

唯獨tv版,我很難做到。

一個是因為他現在的劇情實在沒有精彩到讓我可以心無雜念一心一意地去盯著螢幕看完整集的內容,更多時候我是希望把他當成我碼字或者干其他事情的BGM,但我又不想完全放棄對劇情的理解,所以聽不懂日語的我,沒法達到我前述的目的。

另一個原因是柯南的台配在我這裡本身已經脫離了劇集本身,成為了一種童年的符號。

不知道有沒有人跟我一樣,聽著過往的台配的時候,常常會有「柯南好像就是要發出這樣的聲音才對「的想法。

他們的形象和聲音已經通過十幾二十年的時間在我的內心深處紮根,而我們這群在年齡上從喊高木叔叔到喊高木老弟的粉絲,還有人願意沒事點開回顧柯南劇情的,多半是為了尋找關於童年的慰藉。

出於各種原因,我們懷念過去的時光,想通過重溫一些過去的影視作品達到心靈上的踏實與安寧,就好像我們未曾長大,未曾經歷過社會的摧殘,哪怕一次也好,還能夠扮演個對未來充滿無限希望和可能的自己。

所以,不是陸配比不過台配,而是陸配的柯南不是我記憶里的柯南,陸配的柯南像動畫夢工廠,像我聽過的廣播劇,可唯獨就是不像我記憶中的柯南。

在好的番劇層出不窮的今天,追一部連載了這麼久的民工漫,其實早就跟他的劇情本身沒有什麼關係了。

我們不喜歡櫻的透明卡牌,不喜歡博人傳,不喜歡口袋妖怪的新畫風,看不下去數碼寶貝tri,不再去看蠟筆小新,新龍珠,新網王,新美少女戰士,偽3d版的聖鬥士星矢等等。

很可能不是因為我們長大了,覺得它們的劇情太過幼稚。


他們更像是多年未見的

我們讀書時暗戀的鄰桌

再次相遇的時候

卻再也找不到當年午休時驚醒

看著陽光灑在對方安睡的側顏時

那心動的感覺了。

98楼 JosephHeinrich 2025-1-25 19:46

包子:


只要牽扯出幾年前誰死了 害死ta的基本是要死的 兇手基本都是報仇的

99楼 JosephHeinrich 2025-1-25 19:46

百草哭哭哭哭哭枯:


看了波洛以後,對柯南就不是很感興趣了


100楼 JosephHeinrich 2025-1-25 19:46

飄零霏雪:


tv版來說主線劇情就算幾年不看,花不到一個小時也能了解完全,日常部分可以參照小學生流水賬。

劇場版,對比貝克街的亡靈,當時一度認為迷宮的十字路口已經不算什麼佳作,直到看到業火的向日葵,這幾年的劇場版說實話現在連名字也忘了。


回复帖子

内容:
用户名: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验证码:
 
 
©2010-2025 Arslanbar [手机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声明,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许可协议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