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99篇帖子。
(轉載知乎)有什麼關於立陶宛的冷知識?
91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11 22:36

鐵針:


有件不一定冷,但我覺得挺不正常的事。立陶宛可以按族裔組建政黨,比如「波蘭人選舉運動」

92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11 22:36

醫心唯你:


中國能買到的賽默飛的進口科研試劑,一定機率是立陶宛的,部分產品機率約50%(立陶宛產或者美國產隨機發貨)。

所以中立脫鉤基本上不太可能。

中國還需要立陶宛的試劑,立陶宛也需要中國的市場,賽默飛需要兩頭賺錢。

話說川普上台之後不知道會不會對這些試劑下手啊。

93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11 22:37
作者:游千界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9726729/answer/29664633430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剛從立陶宛回來,說幾句可能很多人不愛聽的大實話。

立陶宛,那個比你想像中更複雜的小國

從澳洲到立陶宛,轉變的幅度大得讓人有點目瞪口呆!你想像中的歐洲生活,是不是像電影里那樣,浪漫、悠閒、咖啡和蛋糕一大堆?


結果一到立陶宛,我就發現,嗯,有點不一樣!價格便宜,咖啡、蛋糕、餐飲,連住宿都便宜得不敢相信。最讓我驚訝的是,服務態度居然比澳洲好多了!

當然,這不代表這裡是天堂——物價低是因為人力成本也低。你要知道,在澳洲那種每年吃掉你工資三分之一的餐廳服務里,除了五星級飯店,其他小餐館的服務態度可沒立陶宛的周到。

立陶宛這地方,經濟相對西歐國家來說沒那麼發達,但生活在這裡的人,有一種「次精英」的感覺。畢竟,誰有點能力的,都早早跑去西歐拼搏了,留在這裡的,大多已經是剩下的那些「有點本事」的人。

一點小歷史,了解一下?

大家可能知道,立陶宛這麼小的一個國家,曾經也不止一次地以大國自居過!歷史就像一場沒有休息的過山車,一下子衝上去,一下子又跌回去。

最輝煌的時候,16到17世紀,立陶宛和波蘭聯手,成立了波蘭立陶宛王國,國土面積有120萬平方公里,幾乎是個超級大國!當時,立陶宛簡直是歐洲的巨頭之一,外交、經濟、軍事那叫一個牛。

可惜,這樣的輝煌並沒有持續太久,17世紀中期,波蘭立陶宛王國逐漸陷入政治混亂,經濟崩潰,最後被周圍的強鄰給瓜分了。


1792年,俄國、普魯士和奧地利先後瓜分了波蘭立陶宛王國,立陶宛的面積和人口都大幅度減少。到1795年,沙俄徹底吞併了立陶宛,把這塊土地變成了沙皇的領土。

接下來的歷史就像電視劇中的大反派翻篇一樣,立陶宛幾乎每隔幾代就被不同的強國玩弄一次。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和蘇聯的入侵,直到1991年,立陶宛才終於擺脫了蘇聯的陰影,宣告獨立。

你看,這小小的國家,真的是走過了一條「我從哪兒來,我要往哪兒去」的坎坷路。

立陶宛的「小哥們」和「大姐們」

站在立陶宛的街頭,你會發現一件事,立陶宛的女孩,簡直是歐洲的代表。有着俄羅斯姑娘的冷艷,也不乏歐洲女孩的優雅,還有西方女性的「火辣」身材,真是讓你目不暇接!

但這不代表男人有多少,立陶宛的男女比例大致是0.8:1——什麼意思呢?就代表女孩多了一些。尤其是街頭的姑娘,熱情奔放、性格直爽,走在街上,隨便和她們聊兩句,都會笑得你心花怒放。

不過,也有一點小遺憾,那就是很多立陶宛女孩都有個「小癖好」——吸煙。

她們常說吸煙可以消磨時間,可是你也能從她們身上聞到一股淡淡的煙味。為了避免這種尷尬,姑娘出門都得噴上一瓶香水,生怕自己有點煙味兒給別人留下「壞印象」。

你可要小心,別一不小心就站錯了位置,成了她們香水的犧牲品。

立陶宛的經濟,怎麼說呢

立陶宛的經濟,在全球範圍內並不是特別引人注目,但是憑藉其小巧的體量,倒也穩步增長着。

立陶宛的GDP人均大約是2萬美元,和某些大城市比起來,差距一目了然,而在歐洲,尤其是波羅的海地區,這樣的經濟水平也算不錯。

特別是你看到它的生產領域:食品加工、木材產業、激光技術、乃至生物醫藥,這些都算得上是立陶宛的一些優勢產業。

不過最牛的還是,立陶宛有美國這個「靠山」支持着它。這國家的政治經濟都有點「蹭」着美國的光,尤其是它加入北約和歐盟這兩個大組織,基本上就是在享受西方國家的福利。

立陶宛總統吉塔納斯·瑙塞達

那年還特地支持美國在他們國內部署軍事力量,這種做法,放眼歐洲可不少見。

其實,這種依賴感有點悲哀:獨立了這麼多年,卻仍然要向西方強國低頭,立陶宛的「獨立」看起來有點失真!

立陶宛:比想像的更「有趣」

說到立陶宛,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是首都維爾紐斯,應該是一個現代化的城市,國際化的氛圍。

事實上,立陶宛的城市有着一種「復古」風格,維爾紐斯,街道上很多老舊的公寓樓,建築的平均年紀都得有100多年。

你可能會驚訝:「這地方怎麼比我想像的還要『古老』?」

正是這種「時光停滯」的氣息,讓立陶宛的城市看起來更像是歷史的見證者。

這裡的英語普及率也算不上很高,尤其是在小城市或者鄉村,連一個能講流利英語的服務員都不容易找到。

要是你想和當地人聊天,要比在其他歐洲國家費些勁。

另外,立陶宛是波羅的海三國

中物價最便宜的地方,尤其是吃飯這事,讓人覺得「佔了大便宜」。你可以在餐館裡大快朵頤,花費卻遠低於西歐其他國家,吃上一頓地道的立陶宛大餐,錢包基本不會有太大壓力。

你必須知道的度假勝地

立陶宛的特拉凱城堡

,就是度假勝地的代名詞,完美適合那些喜歡「逃離喧囂」的人。

城堡坐落在湖心的小島上,湖水清澈見底,四周的風景如畫。

特別是夏天,湖邊的皮划艇、划船、泛舟活動隨處可見,真的是放鬆身心的好去處。

如果你對婚紗照不感興趣,那麼就靜靜地在湖邊走走,享受這片寧靜的美景。旁邊的手風琴、小提琴聲偶爾飄來,彷彿時光都慢了下來,你只需要慢慢品味。

別忘了帶個雪糕,在立陶宛涼爽的夏季,坐在湖邊,享受清風、聽水聲,完全可以度過一個「世外桃源般」的下午。

維爾紐斯的「雨季」心情

提到維爾紐斯,不能不提的還有它的天氣。你大概能猜到,維爾紐斯並不是那種陽光明媚、四季如春的地方。雨水是常態,天有點陰,空氣潮濕,心情有時也容易跟着「陰沉」。

其實當地的名字也暗示着這一點,「維爾紐斯」在當地語中與「雨」有點關係。

也許正是這種常年陰雨的天氣,影響了當地人心情的起伏,立陶宛的自殺率偏高,可能跟這種長期的低氣壓和沉悶的天氣有點關聯。

你可以想像,連街道上的咖啡館都被低垂的雲層所籠罩,天氣反覆無常,這樣的環境確實不太容易讓人保持愉快的心情。

房價、租金:維爾紐斯的「年輕人困境」

說起生活,維爾紐斯的房價近年來也在快速上漲,尤其是市區中心地帶。別看立陶宛的物價普遍較低,房價已經開始讓很多年輕人「望樓興嘆」。房價已經接近人民幣每平方米10萬元,你想在市中心買個地方,可得好好攢一攢錢!

事實上,很多年輕人都買不起房子,他們中有不少人在遠離市中心的地方租房,或者乾脆自己去鄉下蓋個房子,更偏遠,至少價格不那麼嚇人,空間也寬敞。

再者,維爾紐斯的老公寓大多已有百年歷史,房租便宜,也伴隨着許多問題。你需要面對房屋設施老舊,牆壁裂縫等「親密接觸」。

即使是這樣的一間老公寓,租金也不便宜,每月至少500歐元以上。

立陶宛的琥珀可算是這片土地的一大特色。這片曾經被冰川覆蓋、被海水沖刷的土地上,沉澱了4000多萬年的琥珀。你可以在街頭市場上看到很多攤販出售琥珀飾品,購買之前可得小心,避免被宰。

立陶宛的「簡樸愛情」

講到立陶宛的婚姻,這裡的女孩大多在25歲前就結婚了,立陶宛的婚姻觀念有點與傳統「彩禮」文化格格不入。

女孩和男孩在一起,房子、彩禮什麼的,根本不成問題。在她們眼中,結婚是因為愛情,而不是為了金錢和物質。

婚禮上也沒有什麼奢華的宴席或紅包,簡單的儀式,幾束鮮花,親朋好友的祝福,就是婚禮最完美的表達。

結語:

立陶宛,沒有西歐那樣的繁華現代,卻有着魅力——安靜、質樸、不事張揚。

94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11 22:38

立陶宛第二和第四任總統Valdas Adamkus

父親是德佔時期立陶宛某地的警察局長

蘇軍反推到立陶宛時,加入了納粹軍官Hellmuth Mäder組建的「祖國保衛軍」,和德軍一同抗擊蘇軍。

德軍敗退時跟家人一起隨德軍退往德國境內,兩個月後再次前往前線抵抗蘇軍。

1945年德軍投降後前往慕尼黑讀大學,1949年移民美國。

1950年加入美軍,從事情報工作,此後一直在美國政府內任職,並且兼任了多家例如「世界立陶宛人協會」之類NGO的理事、主席等職務。


1997年從美國政府退休回到立陶宛,1998年以「反納粹英雄」的形象參加總統大選並勝出(沒錯,雖然父親是納粹局長,自己也加入過納粹組建的傀儡軍隊,但大美利堅的輿論系統就是能把他塑造成反納粹英雄)


所以,為啥老美一開口立陶宛立馬就衝出來咬人,這個國家早就是老美的形狀了



作者:胡不歸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9726729/answer/5804898295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95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11 22:38

一隻光:


不曉得,只知道如果這種體量的國家大多在中國歷史資料上只有一句:途經,滅之,納為郡。

96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11 22:38

sketchbook:


也不算是冷知識吧,悉尼奧運會上立陶宛男籃將美國夢四隊逼到絕境,那場比賽給很多中國球迷留下了比較深刻的印象。之後零幾年的CBA聯賽里,山東永安俱樂部的外援幾乎都是立陶宛籍的球員。


97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11 22:38

立陶宛大公國的官方語言不是立陶宛語而是魯塞尼亞語(一種東斯拉夫語,你可以簡單理解為白俄語和烏克蘭語前身)而立陶宛語只被視為大公國西北角一小部分農民使用的小眾土話

立陶宛大公國的東正教貴族的身份認同比起「立陶宛人」更多是「羅斯人」,以至於大公國和莫斯科公國的協約裡面大公國的形容詞是「羅斯的」,莫斯科公國的形容詞是「莫斯科維恩的」

大公國首都維爾紐斯在「最終解決方案」前的主體民族是講意第緒語的猶太人,事實上維爾紐斯被稱為「北方的耶路撒冷」

二戰前除了猶太人的意第緒語維爾紐斯城內最大的語言是貴族講的波蘭語,鄉下則是農民講的白俄羅斯語。立陶宛語不論在城內還是鄉下都是極其邊緣化的少數語言

坦率地說,維爾紐斯問題是個很有趣的問題,圍繞着這個城市和其歸屬的爭論我們可以看見白羅斯、立陶宛、波蘭、猶太這四個民族在近代的構建與變化過程、不同民族主義的發生、碰撞與變化,和政治對人們認同的塑造。這段歷史真的很有趣。



作者:更快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9726729/answer/6196687309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98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11 22:39

立陶宛人,本名叫做立特溫人。曾經,聯合波蘭大公建立了一個強大的軍事貴族共和制邦聯,就叫做波蘭-立陶宛聯邦。

就這樣,波蘭語成為了立陶宛的官方語言。

《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簽署以後,蘇維埃俄國出兵波羅的海,把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這三個相對獨立的主權國家變成了自己的保護國,進而變成了自己的殖民地。

首先,就是尋找借口駐紮蘇聯紅軍,然後就堂而皇之的吞併。

立陶宛非常痛恨俄羅斯人,更加憎恨社會主義,尤其是加盟國時期,舉族流放西伯利亞。斯大林針對立陶宛進行着慘烈而沒有絲毫人道主義的種族大清洗。

本着愛屋及烏的精神,她們更加厭惡共產主義,尤其是自己稱謂自己繼承了蘇聯法統的中國共產黨。

立陶宛,藉由貿易事件炒作了起來,趁着這個機會,又是因為普京俄國侵入了烏克蘭,果斷與共產主義中國斷絕了貿易往來,進而全面脫鉤。

立陶宛,恨的不是中國人,而是蘇維埃俄國。



作者:菲奧雷特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9726729/answer/5855759851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99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11 22:39

錦上添威:


人很高地很少,沒有公主命卻有公主病,不自量力的蚍蜉撼大樹作風,立陶宛沒有鐵飯碗,立陶宛主產牛奶和木材,立陶宛是我們國家地級市水準!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