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游千界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9726729/answer/29664633430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剛從立陶宛回來,說幾句可能很多人不愛聽的大實話。
立陶宛,那個比你想像中更複雜的小國
從澳洲到立陶宛,轉變的幅度大得讓人有點目瞪口呆!你想像中的歐洲生活,是不是像電影里那樣,浪漫、悠閒、咖啡和蛋糕一大堆?

結果一到立陶宛,我就發現,嗯,有點不一樣!價格便宜,咖啡、蛋糕、餐飲,連住宿都便宜得不敢相信。最讓我驚訝的是,服務態度居然比澳洲好多了!
當然,這不代表這裡是天堂——物價低是因為人力成本也低。你要知道,在澳洲那種每年吃掉你工資三分之一的餐廳服務里,除了五星級飯店,其他小餐館的服務態度可沒立陶宛的周到。
立陶宛這地方,經濟相對西歐國家來說沒那麼發達,但生活在這裡的人,有一種「次精英」的感覺。畢竟,誰有點能力的,都早早跑去西歐拼搏了,留在這裡的,大多已經是剩下的那些「有點本事」的人。

一點小歷史,了解一下?
大家可能知道,立陶宛這麼小的一個國家,曾經也不止一次地以大國自居過!歷史就像一場沒有休息的過山車,一下子衝上去,一下子又跌回去。
最輝煌的時候,16到17世紀,立陶宛和波蘭聯手,成立了波蘭立陶宛王國,國土面積有120萬平方公里,幾乎是個超級大國!當時,立陶宛簡直是歐洲的巨頭之一,外交、經濟、軍事那叫一個牛。
可惜,這樣的輝煌並沒有持續太久,17世紀中期,波蘭立陶宛王國逐漸陷入政治混亂,經濟崩潰,最後被周圍的強鄰給瓜分了。

1792年,俄國、普魯士和奧地利先後瓜分了波蘭立陶宛王國,立陶宛的面積和人口都大幅度減少。到1795年,沙俄徹底吞併了立陶宛,把這塊土地變成了沙皇的領土。
接下來的歷史就像電視劇中的大反派翻篇一樣,立陶宛幾乎每隔幾代就被不同的強國玩弄一次。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和蘇聯的入侵,直到1991年,立陶宛才終於擺脫了蘇聯的陰影,宣告獨立。
你看,這小小的國家,真的是走過了一條「我從哪兒來,我要往哪兒去」的坎坷路。

立陶宛的「小哥們」和「大姐們」
站在立陶宛的街頭,你會發現一件事,立陶宛的女孩,簡直是歐洲的代表。有着俄羅斯姑娘的冷艷,也不乏歐洲女孩的優雅,還有西方女性的「火辣」身材,真是讓你目不暇接!
但這不代表男人有多少,立陶宛的男女比例大致是0.8:1——什麼意思呢?就代表女孩多了一些。尤其是街頭的姑娘,熱情奔放、性格直爽,走在街上,隨便和她們聊兩句,都會笑得你心花怒放。

不過,也有一點小遺憾,那就是很多立陶宛女孩都有個「小癖好」——吸煙。
她們常說吸煙可以消磨時間,可是你也能從她們身上聞到一股淡淡的煙味。為了避免這種尷尬,姑娘出門都得噴上一瓶香水,生怕自己有點煙味兒給別人留下「壞印象」。
你可要小心,別一不小心就站錯了位置,成了她們香水的犧牲品。
立陶宛的經濟,怎麼說呢
立陶宛的經濟,在全球範圍內並不是特別引人注目,但是憑藉其小巧的體量,倒也穩步增長着。
立陶宛的GDP人均大約是2萬美元,和某些大城市比起來,差距一目了然,而在歐洲,尤其是波羅的海地區,這樣的經濟水平也算不錯。

特別是你看到它的生產領域:食品加工、木材產業、激光技術、乃至生物醫藥,這些都算得上是立陶宛的一些優勢產業。
不過最牛的還是,立陶宛有美國這個「靠山」支持着它。這國家的政治經濟都有點「蹭」着美國的光,尤其是它加入北約和歐盟這兩個大組織,基本上就是在享受西方國家的福利。
立陶宛總統吉塔納斯·瑙塞達
那年還特地支持美國在他們國內部署軍事力量,這種做法,放眼歐洲可不少見。
其實,這種依賴感有點悲哀:獨立了這麼多年,卻仍然要向西方強國低頭,立陶宛的「獨立」看起來有點失真!

立陶宛:比想像的更「有趣」
說到立陶宛,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是首都維爾紐斯,應該是一個現代化的城市,國際化的氛圍。
事實上,立陶宛的城市有着一種「復古」風格,維爾紐斯,街道上很多老舊的公寓樓,建築的平均年紀都得有100多年。
你可能會驚訝:「這地方怎麼比我想像的還要『古老』?」
正是這種「時光停滯」的氣息,讓立陶宛的城市看起來更像是歷史的見證者。

這裡的英語普及率也算不上很高,尤其是在小城市或者鄉村,連一個能講流利英語的服務員都不容易找到。
要是你想和當地人聊天,要比在其他歐洲國家費些勁。
另外,立陶宛是波羅的海三國
中物價最便宜的地方,尤其是吃飯這事,讓人覺得「佔了大便宜」。你可以在餐館裡大快朵頤,花費卻遠低於西歐其他國家,吃上一頓地道的立陶宛大餐,錢包基本不會有太大壓力。

你必須知道的度假勝地
立陶宛的特拉凱城堡
,就是度假勝地的代名詞,完美適合那些喜歡「逃離喧囂」的人。
城堡坐落在湖心的小島上,湖水清澈見底,四周的風景如畫。
特別是夏天,湖邊的皮划艇、划船、泛舟活動隨處可見,真的是放鬆身心的好去處。
如果你對婚紗照不感興趣,那麼就靜靜地在湖邊走走,享受這片寧靜的美景。旁邊的手風琴、小提琴聲偶爾飄來,彷彿時光都慢了下來,你只需要慢慢品味。
別忘了帶個雪糕,在立陶宛涼爽的夏季,坐在湖邊,享受清風、聽水聲,完全可以度過一個「世外桃源般」的下午。

維爾紐斯的「雨季」心情
提到維爾紐斯,不能不提的還有它的天氣。你大概能猜到,維爾紐斯並不是那種陽光明媚、四季如春的地方。雨水是常態,天有點陰,空氣潮濕,心情有時也容易跟着「陰沉」。
其實當地的名字也暗示着這一點,「維爾紐斯」在當地語中與「雨」有點關係。
也許正是這種常年陰雨的天氣,影響了當地人心情的起伏,立陶宛的自殺率偏高,可能跟這種長期的低氣壓和沉悶的天氣有點關聯。
你可以想像,連街道上的咖啡館都被低垂的雲層所籠罩,天氣反覆無常,這樣的環境確實不太容易讓人保持愉快的心情。

房價、租金:維爾紐斯的「年輕人困境」
說起生活,維爾紐斯的房價近年來也在快速上漲,尤其是市區中心地帶。別看立陶宛的物價普遍較低,房價已經開始讓很多年輕人「望樓興嘆」。房價已經接近人民幣每平方米10萬元,你想在市中心買個地方,可得好好攢一攢錢!
事實上,很多年輕人都買不起房子,他們中有不少人在遠離市中心的地方租房,或者乾脆自己去鄉下蓋個房子,更偏遠,至少價格不那麼嚇人,空間也寬敞。

再者,維爾紐斯的老公寓大多已有百年歷史,房租便宜,也伴隨着許多問題。你需要面對房屋設施老舊,牆壁裂縫等「親密接觸」。
即使是這樣的一間老公寓,租金也不便宜,每月至少500歐元以上。
立陶宛的琥珀可算是這片土地的一大特色。這片曾經被冰川覆蓋、被海水沖刷的土地上,沉澱了4000多萬年的琥珀。你可以在街頭市場上看到很多攤販出售琥珀飾品,購買之前可得小心,避免被宰。
立陶宛的「簡樸愛情」
講到立陶宛的婚姻,這裡的女孩大多在25歲前就結婚了,立陶宛的婚姻觀念有點與傳統「彩禮」文化格格不入。

女孩和男孩在一起,房子、彩禮什麼的,根本不成問題。在她們眼中,結婚是因為愛情,而不是為了金錢和物質。
婚禮上也沒有什麼奢華的宴席或紅包,簡單的儀式,幾束鮮花,親朋好友的祝福,就是婚禮最完美的表達。
結語:
立陶宛,沒有西歐那樣的繁華現代,卻有着魅力——安靜、質樸、不事張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