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99篇帖子。
(转载知乎)有什么关于立陶宛的冷知识?
91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11 22:36

铁针:


有件不一定冷,但我觉得挺不正常的事。立陶宛可以按族裔组建政党,比如“波兰人选举运动”

92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11 22:36

医心唯你:


中国能买到的赛默飞的进口科研试剂,一定概率是立陶宛的,部分产品概率约50%(立陶宛产或者美国产随机发货)。

所以中立脱钩基本上不太可能。

中国还需要立陶宛的试剂,立陶宛也需要中国的市场,赛默飞需要两头赚钱。

话说川普上台之后不知道会不会对这些试剂下手啊。

93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11 22:37
作者:游千界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9726729/answer/2966463343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刚从立陶宛回来,说几句可能很多人不爱听的大实话。

立陶宛,那个比你想象中更复杂的小国

从澳大利亚到立陶宛,转变的幅度大得让人有点目瞪口呆!你想象中的欧洲生活,是不是像电影里那样,浪漫、悠闲、咖啡和蛋糕一大堆?


结果一到立陶宛,我就发现,嗯,有点不一样!价格便宜,咖啡、蛋糕、餐饮,连住宿都便宜得不敢相信。最让我惊讶的是,服务态度居然比澳大利亚好多了!

当然,这不代表这里是天堂——物价低是因为人力成本也低。你要知道,在澳大利亚那种每年吃掉你工资三分之一的餐厅服务里,除了五星级饭店,其他小餐馆的服务态度可没立陶宛的周到。

立陶宛这地方,经济相对西欧国家来说没那么发达,但生活在这里的人,有一种“次精英”的感觉。毕竟,谁有点能力的,都早早跑去西欧拼搏了,留在这里的,大多已经是剩下的那些“有点本事”的人。

一点小历史,了解一下?

大家可能知道,立陶宛这么小的一个国家,曾经也不止一次地以大国自居过!历史就像一场没有休息的过山车,一下子冲上去,一下子又跌回去。

最辉煌的时候,16到17世纪,立陶宛和波兰联手,成立了波兰立陶宛王国,国土面积有120万平方公里,几乎是个超级大国!当时,立陶宛简直是欧洲的巨头之一,外交、经济、军事那叫一个牛。

可惜,这样的辉煌并没有持续太久,17世纪中期,波兰立陶宛王国逐渐陷入政治混乱,经济崩溃,最后被周围的强邻给瓜分了。


1792年,俄国、普鲁士和奥地利先后瓜分了波兰立陶宛王国,立陶宛的面积和人口都大幅度减少。到1795年,沙俄彻底吞并了立陶宛,把这块土地变成了沙皇的领土。

接下来的历史就像电视剧中的大反派翻篇一样,立陶宛几乎每隔几代就被不同的强国玩弄一次。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和苏联的入侵,直到1991年,立陶宛才终于摆脱了苏联的阴影,宣告独立。

你看,这小小的国家,真的是走过了一条“我从哪儿来,我要往哪儿去”的坎坷路。

立陶宛的“小哥们”和“大姐们”

站在立陶宛的街头,你会发现一件事,立陶宛的女孩,简直是欧洲的代表。有着俄罗斯姑娘的冷艳,也不乏欧洲女孩的优雅,还有西方女性的“火辣”身材,真是让你目不暇接!

但这不代表男人有多少,立陶宛的男女比例大致是0.8:1——什么意思呢?就代表女孩多了一些。尤其是街头的姑娘,热情奔放、性格直爽,走在街上,随便和她们聊两句,都会笑得你心花怒放。

不过,也有一点小遗憾,那就是很多立陶宛女孩都有个“小癖好”——吸烟。

她们常说吸烟可以消磨时间,可是你也能从她们身上闻到一股淡淡的烟味。为了避免这种尴尬,姑娘出门都得喷上一瓶香水,生怕自己有点烟味儿给别人留下“坏印象”。

你可要小心,别一不小心就站错了位置,成了她们香水的牺牲品。

立陶宛的经济,怎么说呢

立陶宛的经济,在全球范围内并不是特别引人注目,但是凭借其小巧的体量,倒也稳步增长着。

立陶宛的GDP人均大约是2万美元,和某些大城市比起来,差距一目了然,而在欧洲,尤其是波罗的海地区,这样的经济水平也算不错。

特别是你看到它的生产领域:食品加工、木材产业、激光技术、乃至生物医药,这些都算得上是立陶宛的一些优势产业。

不过最牛的还是,立陶宛有美国这个“靠山”支持着它。这国家的政治经济都有点“蹭”着美国的光,尤其是它加入北约和欧盟这两个大组织,基本上就是在享受西方国家的福利。

立陶宛总统吉塔纳斯·瑙塞达

那年还特地支持美国在他们国内部署军事力量,这种做法,放眼欧洲可不少见。

其实,这种依赖感有点悲哀:独立了这么多年,却仍然要向西方强国低头,立陶宛的“独立”看起来有点失真!

立陶宛:比想象的更“有趣”

说到立陶宛,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首都维尔纽斯,应该是一个现代化的城市,国际化的氛围。

事实上,立陶宛的城市有着一种“复古”风格,维尔纽斯,街道上很多老旧的公寓楼,建筑的平均年纪都得有100多年。

你可能会惊讶:“这地方怎么比我想象的还要‘古老’?”

正是这种“时光停滞”的气息,让立陶宛的城市看起来更像是历史的见证者。

这里的英语普及率也算不上很高,尤其是在小城市或者乡村,连一个能讲流利英语的服务员都不容易找到。

要是你想和当地人聊天,要比在其他欧洲国家费些劲。

另外,立陶宛是波罗的海三国

中物价最便宜的地方,尤其是吃饭这事,让人觉得“占了大便宜”。你可以在餐馆里大快朵颐,花费却远低于西欧其他国家,吃上一顿地道的立陶宛大餐,钱包基本不会有太大压力。

你必须知道的度假胜地

立陶宛的特拉凯城堡

,就是度假胜地的代名词,完美适合那些喜欢“逃离喧嚣”的人。

城堡坐落在湖心的小岛上,湖水清澈见底,四周的风景如画。

特别是夏天,湖边的皮划艇、划船、泛舟活动随处可见,真的是放松身心的好去处。

如果你对婚纱照不感兴趣,那么就静静地在湖边走走,享受这片宁静的美景。旁边的手风琴、小提琴声偶尔飘来,仿佛时光都慢了下来,你只需要慢慢品味。

别忘了带个冰激凌,在立陶宛凉爽的夏季,坐在湖边,享受清风、听水声,完全可以度过一个“世外桃源般”的下午。

维尔纽斯的“雨季”心情

提到维尔纽斯,不能不提的还有它的天气。你大概能猜到,维尔纽斯并不是那种阳光明媚、四季如春的地方。雨水是常态,天有点阴,空气潮湿,心情有时也容易跟着“阴沉”。

其实当地的名字也暗示着这一点,“维尔纽斯”在当地语中与“雨”有点关系。

也许正是这种常年阴雨的天气,影响了当地人心情的起伏,立陶宛的自杀率偏高,可能跟这种长期的低气压和沉闷的天气有点关联。

你可以想象,连街道上的咖啡馆都被低垂的云层所笼罩,天气反复无常,这样的环境确实不太容易让人保持愉快的心情。

房价、租金:维尔纽斯的“年轻人困境”

说起生活,维尔纽斯的房价近年来也在快速上涨,尤其是市区中心地带。别看立陶宛的物价普遍较低,房价已经开始让很多年轻人“望楼兴叹”。房价已经接近人民币每平方米10万元,你想在市中心买个地方,可得好好攒一攒钱!

事实上,很多年轻人都买不起房子,他们中有不少人在远离市中心的地方租房,或者干脆自己去乡下盖个房子,更偏远,至少价格不那么吓人,空间也宽敞。

再者,维尔纽斯的老公寓大多已有百年历史,房租便宜,也伴随着许多问题。你需要面对房屋设施老旧,墙壁裂缝等“亲密接触”。

即使是这样的一间老公寓,租金也不便宜,每月至少500欧元以上。

立陶宛的琥珀可算是这片土地的一大特色。这片曾经被冰川覆盖、被海水冲刷的土地上,沉淀了4000多万年的琥珀。你可以在街头市场上看到很多摊贩出售琥珀饰品,购买之前可得小心,避免被宰。

立陶宛的“简朴爱情”

讲到立陶宛的婚姻,这里的女孩大多在25岁前就结婚了,立陶宛的婚姻观念有点与传统“彩礼”文化格格不入。

女孩和男孩在一起,房子、彩礼什么的,根本不成问题。在她们眼中,结婚是因为爱情,而不是为了金钱和物质。

婚礼上也没有什么奢华的宴席或红包,简单的仪式,几束鲜花,亲朋好友的祝福,就是婚礼最完美的表达。

结语:

立陶宛,没有西欧那样的繁华现代,却有着魅力——安静、质朴、不事张扬。

94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11 22:38

立陶宛第二和第四任总统Valdas Adamkus

父亲是德占时期立陶宛某地的警察局长

苏军反推到立陶宛时,加入了纳粹军官Hellmuth Mäder组建的“祖国保卫军”,和德军一同抗击苏军。

德军败退时跟家人一起随德军退往德国境内,两个月后再次前往前线抵抗苏军。

1945年德军投降后前往慕尼黑读大学,1949年移民美国。

1950年加入美军,从事情报工作,此后一直在美国政府内任职,并且兼任了多家例如“世界立陶宛人协会”之类NGO的理事、主席等职务。


1997年从美国政府退休回到立陶宛,1998年以“反纳粹英雄”的形象参加总统大选并胜出(没错,虽然父亲是纳粹局长,自己也加入过纳粹组建的傀儡军队,但大美利坚的舆论系统就是能把他塑造成反纳粹英雄)


所以,为啥老美一开口立陶宛立马就冲出来咬人,这个国家早就是老美的形状了



作者:胡不归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9726729/answer/580489829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95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11 22:38

一只光:


不晓得,只知道如果这种体量的国家大多在中国历史资料上只有一句:途经,灭之,纳为郡。

96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11 22:38

sketchbook:


也不算是冷知识吧,悉尼奥运会上立陶宛男篮将美国梦四队逼到绝境,那场比赛给很多中国球迷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之后零几年的CBA联赛里,山东永安俱乐部的外援几乎都是立陶宛籍的球员。


97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11 22:38

立陶宛大公国的官方语言不是立陶宛语而是鲁塞尼亚语(一种东斯拉夫语,你可以简单理解为白俄语和乌克兰语前身)而立陶宛语只被视为大公国西北角一小部分农民使用的小众土话

立陶宛大公国的东正教贵族的身份认同比起“立陶宛人”更多是“罗斯人”,以至于大公国和莫斯科公国的协约里面大公国的形容词是“罗斯的”,莫斯科公国的形容词是“莫斯科维恩的”

大公国首都维尔纽斯在“最终解决方案”前的主体民族是讲意第绪语的犹太人,事实上维尔纽斯被称为“北方的耶路撒冷”

二战前除了犹太人的意第绪语维尔纽斯城内最大的语言是贵族讲的波兰语,乡下则是农民讲的白俄罗斯语。立陶宛语不论在城内还是乡下都是极其边缘化的少数语言

坦率地说,维尔纽斯问题是个很有趣的问题,围绕着这个城市和其归属的争论我们可以看见白罗斯、立陶宛、波兰、犹太这四个民族在近代的构建与变化过程、不同民族主义的发生、碰撞与变化,和政治对人们认同的塑造。这段历史真的很有趣。



作者:更快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9726729/answer/619668730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98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11 22:39

立陶宛人,本名叫做立特温人。曾经,联合波兰大公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军事贵族共和制邦联,就叫做波兰-立陶宛联邦。

就这样,波兰语成为了立陶宛的官方语言。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署以后,苏维埃俄国出兵波罗的海,把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这三个相对独立的主权国家变成了自己的保护国,进而变成了自己的殖民地。

首先,就是寻找借口驻扎苏联红军,然后就堂而皇之的吞并。

立陶宛非常痛恨俄罗斯人,更加憎恨社会主义,尤其是加盟国时期,举族流放西伯利亚。斯大林针对立陶宛进行着惨烈而没有丝毫人道主义的种族大清洗。

本着爱屋及乌的精神,她们更加厌恶共产主义,尤其是自己称谓自己继承了苏联法统的中国共产党。

立陶宛,借由贸易事件炒作了起来,趁着这个机会,又是因为普京俄国侵入了乌克兰,果断与共产主义中国断绝了贸易往来,进而全面脱钩。

立陶宛,恨的不是中国人,而是苏维埃俄国。



作者:菲奥雷特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9726729/answer/585575985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99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11 22:39

锦上添威:


人很高地很少,没有公主命却有公主病,不自量力的蚍蜉撼大树作风,立陶宛没有铁饭碗,立陶宛主产牛奶和木材,立陶宛是我们国家地级市水准!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共享創意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