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游千界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9726729/answer/2966463343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刚从立陶宛回来,说几句可能很多人不爱听的大实话。
立陶宛,那个比你想象中更复杂的小国
从澳大利亚到立陶宛,转变的幅度大得让人有点目瞪口呆!你想象中的欧洲生活,是不是像电影里那样,浪漫、悠闲、咖啡和蛋糕一大堆?

结果一到立陶宛,我就发现,嗯,有点不一样!价格便宜,咖啡、蛋糕、餐饮,连住宿都便宜得不敢相信。最让我惊讶的是,服务态度居然比澳大利亚好多了!
当然,这不代表这里是天堂——物价低是因为人力成本也低。你要知道,在澳大利亚那种每年吃掉你工资三分之一的餐厅服务里,除了五星级饭店,其他小餐馆的服务态度可没立陶宛的周到。
立陶宛这地方,经济相对西欧国家来说没那么发达,但生活在这里的人,有一种“次精英”的感觉。毕竟,谁有点能力的,都早早跑去西欧拼搏了,留在这里的,大多已经是剩下的那些“有点本事”的人。

一点小历史,了解一下?
大家可能知道,立陶宛这么小的一个国家,曾经也不止一次地以大国自居过!历史就像一场没有休息的过山车,一下子冲上去,一下子又跌回去。
最辉煌的时候,16到17世纪,立陶宛和波兰联手,成立了波兰立陶宛王国,国土面积有120万平方公里,几乎是个超级大国!当时,立陶宛简直是欧洲的巨头之一,外交、经济、军事那叫一个牛。
可惜,这样的辉煌并没有持续太久,17世纪中期,波兰立陶宛王国逐渐陷入政治混乱,经济崩溃,最后被周围的强邻给瓜分了。

1792年,俄国、普鲁士和奥地利先后瓜分了波兰立陶宛王国,立陶宛的面积和人口都大幅度减少。到1795年,沙俄彻底吞并了立陶宛,把这块土地变成了沙皇的领土。
接下来的历史就像电视剧中的大反派翻篇一样,立陶宛几乎每隔几代就被不同的强国玩弄一次。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和苏联的入侵,直到1991年,立陶宛才终于摆脱了苏联的阴影,宣告独立。
你看,这小小的国家,真的是走过了一条“我从哪儿来,我要往哪儿去”的坎坷路。

立陶宛的“小哥们”和“大姐们”
站在立陶宛的街头,你会发现一件事,立陶宛的女孩,简直是欧洲的代表。有着俄罗斯姑娘的冷艳,也不乏欧洲女孩的优雅,还有西方女性的“火辣”身材,真是让你目不暇接!
但这不代表男人有多少,立陶宛的男女比例大致是0.8:1——什么意思呢?就代表女孩多了一些。尤其是街头的姑娘,热情奔放、性格直爽,走在街上,随便和她们聊两句,都会笑得你心花怒放。

不过,也有一点小遗憾,那就是很多立陶宛女孩都有个“小癖好”——吸烟。
她们常说吸烟可以消磨时间,可是你也能从她们身上闻到一股淡淡的烟味。为了避免这种尴尬,姑娘出门都得喷上一瓶香水,生怕自己有点烟味儿给别人留下“坏印象”。
你可要小心,别一不小心就站错了位置,成了她们香水的牺牲品。
立陶宛的经济,怎么说呢
立陶宛的经济,在全球范围内并不是特别引人注目,但是凭借其小巧的体量,倒也稳步增长着。
立陶宛的GDP人均大约是2万美元,和某些大城市比起来,差距一目了然,而在欧洲,尤其是波罗的海地区,这样的经济水平也算不错。

特别是你看到它的生产领域:食品加工、木材产业、激光技术、乃至生物医药,这些都算得上是立陶宛的一些优势产业。
不过最牛的还是,立陶宛有美国这个“靠山”支持着它。这国家的政治经济都有点“蹭”着美国的光,尤其是它加入北约和欧盟这两个大组织,基本上就是在享受西方国家的福利。
立陶宛总统吉塔纳斯·瑙塞达
那年还特地支持美国在他们国内部署军事力量,这种做法,放眼欧洲可不少见。
其实,这种依赖感有点悲哀:独立了这么多年,却仍然要向西方强国低头,立陶宛的“独立”看起来有点失真!

立陶宛:比想象的更“有趣”
说到立陶宛,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首都维尔纽斯,应该是一个现代化的城市,国际化的氛围。
事实上,立陶宛的城市有着一种“复古”风格,维尔纽斯,街道上很多老旧的公寓楼,建筑的平均年纪都得有100多年。
你可能会惊讶:“这地方怎么比我想象的还要‘古老’?”
正是这种“时光停滞”的气息,让立陶宛的城市看起来更像是历史的见证者。

这里的英语普及率也算不上很高,尤其是在小城市或者乡村,连一个能讲流利英语的服务员都不容易找到。
要是你想和当地人聊天,要比在其他欧洲国家费些劲。
另外,立陶宛是波罗的海三国
中物价最便宜的地方,尤其是吃饭这事,让人觉得“占了大便宜”。你可以在餐馆里大快朵颐,花费却远低于西欧其他国家,吃上一顿地道的立陶宛大餐,钱包基本不会有太大压力。

你必须知道的度假胜地
立陶宛的特拉凯城堡
,就是度假胜地的代名词,完美适合那些喜欢“逃离喧嚣”的人。
城堡坐落在湖心的小岛上,湖水清澈见底,四周的风景如画。
特别是夏天,湖边的皮划艇、划船、泛舟活动随处可见,真的是放松身心的好去处。
如果你对婚纱照不感兴趣,那么就静静地在湖边走走,享受这片宁静的美景。旁边的手风琴、小提琴声偶尔飘来,仿佛时光都慢了下来,你只需要慢慢品味。
别忘了带个冰激凌,在立陶宛凉爽的夏季,坐在湖边,享受清风、听水声,完全可以度过一个“世外桃源般”的下午。

维尔纽斯的“雨季”心情
提到维尔纽斯,不能不提的还有它的天气。你大概能猜到,维尔纽斯并不是那种阳光明媚、四季如春的地方。雨水是常态,天有点阴,空气潮湿,心情有时也容易跟着“阴沉”。
其实当地的名字也暗示着这一点,“维尔纽斯”在当地语中与“雨”有点关系。
也许正是这种常年阴雨的天气,影响了当地人心情的起伏,立陶宛的自杀率偏高,可能跟这种长期的低气压和沉闷的天气有点关联。
你可以想象,连街道上的咖啡馆都被低垂的云层所笼罩,天气反复无常,这样的环境确实不太容易让人保持愉快的心情。

房价、租金:维尔纽斯的“年轻人困境”
说起生活,维尔纽斯的房价近年来也在快速上涨,尤其是市区中心地带。别看立陶宛的物价普遍较低,房价已经开始让很多年轻人“望楼兴叹”。房价已经接近人民币每平方米10万元,你想在市中心买个地方,可得好好攒一攒钱!
事实上,很多年轻人都买不起房子,他们中有不少人在远离市中心的地方租房,或者干脆自己去乡下盖个房子,更偏远,至少价格不那么吓人,空间也宽敞。

再者,维尔纽斯的老公寓大多已有百年历史,房租便宜,也伴随着许多问题。你需要面对房屋设施老旧,墙壁裂缝等“亲密接触”。
即使是这样的一间老公寓,租金也不便宜,每月至少500欧元以上。
立陶宛的琥珀可算是这片土地的一大特色。这片曾经被冰川覆盖、被海水冲刷的土地上,沉淀了4000多万年的琥珀。你可以在街头市场上看到很多摊贩出售琥珀饰品,购买之前可得小心,避免被宰。
立陶宛的“简朴爱情”
讲到立陶宛的婚姻,这里的女孩大多在25岁前就结婚了,立陶宛的婚姻观念有点与传统“彩礼”文化格格不入。

女孩和男孩在一起,房子、彩礼什么的,根本不成问题。在她们眼中,结婚是因为爱情,而不是为了金钱和物质。
婚礼上也没有什么奢华的宴席或红包,简单的仪式,几束鲜花,亲朋好友的祝福,就是婚礼最完美的表达。
结语:
立陶宛,没有西欧那样的繁华现代,却有着魅力——安静、质朴、不事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