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161篇帖子。
(轉載知乎)中国反对「无现金」社会的是哪些人?
1樓 JosephHeinrich 2024-5-16 19:45
2樓 JosephHeinrich 2024-5-16 19:45
现金是不可被取代的。
现金有匿名使用,交易不被追查的特点。
国家限制企业使用现金,都要求转账,为的就是监控,全面掌握企业经济,流水,为税收或管理提供方便。
但是如果大家都使用现金呢?那就是印度的情况。
因此很多情况,现金是有硬需求的。
现金带来一个重大的需求就是洗钱了。另外现金能够保护你的隐私,例如,你买了一个东西,淘宝上,用支付宝了,那么这笔交易永远都留有痕迹。
换句话说黑市经济永远存在的,那么现金就永远有需求。
而且,这种需求几乎每个人都有,你总有不想让别人知道的消费吧。你说是吧
例如,你偷偷买了点不想让老婆知道的东西。或者干了不想让老婆知道的事情。
你懂的


作者:寰宇视野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7338339/answer/57773673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3樓 JosephHeinrich 2024-5-16 19:46
首先反对无现金社会的是中国人民银行,因为是他出规定任何不得拒收现金的。
无现金社会和大力支持发展无现金支付方式是两回事。为了大家方便,我们可以大力发展支付宝、微信、信用卡、借记卡等等各种无现金支付方式,但是现金支付是必须保留的,因为现金支付是所有支付方式的基础。


作者:知乎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7338339/answer/57838278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4樓 JosephHeinrich 2024-5-16 19:47
作者:岁寒时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7338339/answer/57916250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题主说的很有意思——
贪官反对
……
你想多了
我们要明确,贪官除了改开刚开始,那么粗暴收现金的不多
电子化对于贪官没啥用
首先的方法是送东西。
这是比较聪明的,
除了那个“农民的儿子”之外,钱都是用来消费的,所以古董,女人,油画还有送相机的。
反正就是投其所好
而且货币数字化不代表外国银行就会接受中国的监控
而往外国的银行贿赂一直是电子货币,没见谁搬着箱子过海关吧(小李子不算)
或者呢,现在人学聪明了,让家属去经商
社会主义经济政府调控很重要,很多事情有没有政策完全天壤之别
只要家属不是白痴,基本都能起来
如果连家属也不放心,好嘛,那我们可以换一个方式玩
你说一个现代人想要存在,需要几个步骤?
出生,户口,独生子女,小学,初中,高中身份证,医保,社保
这就是一个人了
要细节点,再引申出电话号,QQ号,银行号,工作履历,
至于你存不存在
不重要
货币全部电子化后的确风险增加,那怎么办呢?
到时候可以猜出来的,会衍生出一批“不存在的公民”
他们有着完善的身份,名下注册着公司和产业,本人却不存在
以为我在开玩笑?
百度一下“三和大神”
他们专业卖身份证
名下可都是负债累累呦
甚至我周围也有买这个的
你说可以用来做什么?
工商局注册!
然后嘛,行贿就不是送钱了,就是送身份了。
所以,我就想说一个问题
贪官是世界上最聪明也最有执行力的一批人
想用这么小的手段抹掉?
别搞笑了好嘛
真正反对货币虚拟的是什么人?
和原来反对货币纸质化的是一样的人
都是小老百姓
而且警惕的很有道理
你觉得货币纸质化是为了造福百姓吗
不是,是为了随便印
明朝和民国第一批纸质化用户全被坑了
我告诉你,如果货币还是金属化
对百姓竟然也是有好处的
至少你不会物价涨的比储蓄快
和一轮轮的铸币税
如果电子化了呢
那真的是按零了
再说电子支付和电子化不是一个东西
不能混为一谈
电子化是没有纸质货币
电子支付是在纸质货币的基础上,几家大公司用信用和技术搞的游戏
不一样

5樓 JosephHeinrich 2024-5-16 19:47
你要不要试试手机自动关机之后在陌生的大城市是何等的卧槽。
公交车坐不成,滴滴坐不成,出租车坐不成,自行车骑不成……
共享充电宝?你手机都自动关机了,拿啥扫码啊?
信用卡借记卡?你拿着个银联钻石卡或者AE黑金卡也没用,人家扫码器不认这个。


但如果你有现金,哪怕只有2块钱,就可以坐车回住处。


作者:烟之骑士蕾姆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7338339/answer/59318809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6樓 JosephHeinrich 2024-5-16 19:47
在城市生活久了产生人人都会扫码支付这种错觉这很正常。
微信用户大概十亿左右,这十亿包括海外用户和重复用户,所以至少有4亿人(肯定比这个多不少)并没有微信。
如果有人要抬杠说,这些人有一部分用支付宝。
那我只能上另一组数据
截止到,2018年6月,中国互联网普及率为57.7%,手机网民规模为7.76亿。
如果有人还要抬杠说,教这些人上网就行了。
中国智能手机普及率为68%


中国离无现金社会还早的很呢。


要知道,中国人口的1%那就是一千四百万人,这可不是什么可以四舍五入的数字。


作者:疯未觉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7338339/answer/60081874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7樓 JosephHeinrich 2024-5-16 19:47
人行已经发文件了,有理有据写了一大段,何必上来问。反正板上钉钉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题主不如反过来想想如果商家大面积抵制拒收中央银行发行的纸币现金,会造成什么不良影响,那中央银行发行货币的信用肯定要受到致命打击,毕竟你发的钱,我现在花不出去,换不到等额的商品,再想想就想通了,现代国家发行货币,信用最重要
。既然禁止现金流通没那么大好处,停止人民币流通又要付出如此高昂的代价,那有什么理由去禁用现金呢,学习新事物或者推广高科技不代表不考虑利弊吧
至于楼主说的什么造纸厂和受贿这些,造纸厂不印钞票还可以印书啊,官员受贿的方式,我不信现在有谁敢明目张胆大把收现金。所以题主的提法有问题,无现金社会作为一个构想,可以拿出来学术讨论,编些莫名其妙的理由质疑中央明显有理有据的决策就让人啼笑皆非了


作者:知乎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7338339/answer/58134492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8樓 JosephHeinrich 2024-5-16 19:47
对于无现金,说说自己的看法吧。我个人是不支持无现金的。原因很简单。现金是人们对于钱的认知具现化的必要工具。
而移动支付是什么?是金钱的数字化。说白了让人对于钱的概念的削弱。
为什么现在经常爆出小孩子一充值就是几万?不是他家里有矿,而是这些孩子根本就对几万块是多少钱压根没概念就是个数字。让他换成十几年前买点卡充值试试?几万就是几百张充值卡,他还会这么大手大脚的充值吗?无现金化对于这些孩子是一种教育的缺失。


作者:宇智波鸣人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7338339/answer/58416244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9樓 JosephHeinrich 2024-5-16 19:48

某知乎用戶:



当然是学习了新事物还对这个世界保持谦虚的人。
假如在不远的将来,我国变成了“无现金社会”,某个“学习了新事物自以为不会社会淘汰”的人走在街上,突然发现手机没电了,银行卡又消磁了,想买瓶肥宅快乐水压压惊,发现大街上没有一家商店接受现金支付,因为支持用现金的无非是“和现金有关的工厂,贪官,不愿意去学习新事物已经被社会淘汰的人”。
又或者是某个“学习了新事物自以为不会社会淘汰”的人看到了“偏远贫困山区人民因无力购买流量而不能购买生活必需品”的新闻,便感叹穷人不是蠢就是懒,他们就不会用wifi么。
置顶了几个睿智评论。
以及所有反对无现金社会的都是“和现金有关的工厂,贪官,不愿意去学习新事物已经被社会淘汰的人”。
10樓 JosephHeinrich 2024-5-16 19:48
百度的李彦宏曾经公开的说过
中国人更开放,愿用隐私换效率


题主还记得隐私是什么意思么?
还记得小时候把日记本用小钥匙锁起来,小钥匙藏在铅笔盒第二层里面么?


哪怕我没有不正当的行为,没有想偷税漏税,没有行贿受贿,我也不想我的生活轨迹被一帮程序员分析。
大数据、AI、用户行为画像,我就是不想我的日常变成一个一个数据节点,被变成寡头的互联网企业变成再次牟利的工具,我就是这么原始,我就是这么避世,不行么?


为了方便,放弃隐私,这是个人选择
为了隐私,牺牲方便,这也是个人选择
无好无坏
但是
习惯手机支付的人,开始对使用现金的人指手画脚了,那画风就变了
只因为你觉得是好的,就认为别人也应该这样做
感觉就像是父母觉得天冷了孩子一定要穿秋裤,不穿就是大逆不道脑子进水一样


我不同意你的生活方式,我也誓死捍卫你哔哔的权利。
我还保留哔哔你哔哔我生活方式的权利。




作者:曹小灵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7338339/answer/61172833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4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