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124篇帖子。
(轉載知乎)為什麼父母不採納孩子的合理建議?
1樓 JosephHeinrich 2024-4-30 15:24
我的父母不喜歡我說家裡的問題,即便是比較合理,教科書式的方法,只會說小孩子別議論大人的事情,我也不小了,也快成年了,有沒有知友解釋一下這個問題。這個事情是這樣的,我和我媽希望我爸出去工作,但是我爸不同意,他在老家這邊經常和他的朋友吃喝玩樂,而且每次都是他付錢,我家也不算太富裕,家裡負擔大,但是我爸不同意,說在家這邊方便照顧我們,我和我媽希望我爸換個地方能收收心,多攢點錢,我還要上學,我弟長大後還要娶媳婦,他這個樣子,對我們一家人都不好。而且他天天酗酒,對身體也不好,我們的出發點都是好的。後來我爸媽因為這件事天天吵架,我有因為沒開學,只能在家聽他們吵,我弟弟還小,每次他們吵,就去我的房間哭,我也很為難,這會不會給孩子造成心理陰影。

2樓 JosephHeinrich 2024-4-30 15:25
作者:吳力不無力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01978673/answer/1289692543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遙想高二下半年,我前腳把壓歲錢上交,存夠了5000塊,後腳我媽就告訴我找到了一個賺錢的項目。


說是一個公司準備上市美國之前的乾股還是優先股(這個詞我忘了,領會精神)。說是自己的朋友偷偷告訴自己的,現在買多少,上市以後價格賣10翻。讓她別告訴別人,所以只和我說。


然後把她攢的錢連帶我的壓歲錢一共2w都投進去了。


我當時就這樣了:


我語氣柔和地提醒她:媽你確定沒問題麼,不會是騙人吧。


她翻出一個網站來說:你看網站都在這,也是英文的,肯定沒問題。




看見網站的時候我就覺得完了。但忍住了。




在這個歲數的時候,我就深知家長沒那麼容易信我的話。這要擱以前我就不管她了。隨她買教訓去(反正說了也不聽,我還挨頓訓)






但這次不行,特娘的裡面有我的牛啊!






我先沒回話。謹慎的想了一天多。我媽興奮地來告訴我說:原來的2w現在已經漲到14w了。朋友說等上市還能翻一番!


我…就這麼明顯你都信的嗎…


我謹慎地措辭一番,跟她說:
「這樣媽,那你先賣2w,這樣咱穩賺不賠。等上市以後,也就少賺2w。這將近30w的買賣,咱花2w買個穩賺不賠,是不是不吃虧?」




我謙卑的語氣加上嚴絲合縫的邏輯,讓我媽深受啟發直呼有理。於是點了點頭。




我長吁一口氣,心想總算是保住了我的壓歲錢。








不料一個周以後,我媽找到我說:兒啊,當時我真該聽你的話。


真該聽你的話。


聽你的話。


你的話。


的話。




wtf???




那踏馬是我8年的壓歲錢啊啊啊啊啊我準備留著上大學吃喝玩樂泡小姐姐的全部資金啊啊啊啊啊我的小姐姐啊我的青春要沒有了啊啊啊啊




經過這最後一次失算,我從此沒有把任何一次關乎我利益的決定權放給父母。


而就算經歷了一手之數的因為不聽我的導致上當受騙,我媽依然在我給她提意見的時候,自己毅然決然上鉤之前,自信滿滿眼神溫柔地告訴我,
媽知道。

我TM…


如果我們把生活看成學習的過程,父母就是多上了20多年學的學長學姐。
經歷的越多,懂得就越多,越傾向於相信自己的答案,這很自然,也有利於生存。生活不是做題,沒有標準答案。於是更容易出現大家都覺得自己有道理的情況。


結果面對不同的答案,經驗多的人更容易偏執,或者不願承認地位不如自己的人做的比自己對。


豐富的經驗反而成了一把雙刃劍。


何況社交里把「不如後來人」看成是一件丟臉、無能的事。
這又是因為人的一個劣根性:喜歡看別人出醜。


所以做一個能做出正確判斷的人,不是懂道理就可以,還要能不被情緒、外因、「羞恥心」、劣根性
操縱,需要堅定的心智。


其實不只是家長需要上培訓課,我們每個人都有很長的路要有。




更,感謝大家喜歡~再講一個。


大學一次放寒假,我跑到我表哥家玩,我倆就天天葛優癱玩手機。




一次我們在那玩,看手機的餘光里出現了姨夫的身影。他拿著手機過來一臉不屑地跟我們說:
「你們看看科學研究,玩手機有多少輻射,你們還天天玩,小心把腦子輻射壞了。」


當時他拿的圖是一個人在玩手機,然後手機產生如下輻射把人包在中間。
別說水印還挺應景用這個圖提醒我們手機輻射的可怕。


我一個電力本科生就這樣了


電磁波還能環繞人體丫是黑洞嗎?騙誰呢!
(ノ—皿—)ノ彡┻━┻




我當時怒火攻心pia的一拍桌子,蹭的一下就起來了:




「姨夫說的對,我這就關。」




雖然他說的不對,但我也不傻。姨夫是真的怕我們被輻射泡嗎?




不是的,他就是看不慣我們閒著玩手機就是了。




有時候家長不聽你的「合理意見」——比如「手機輻射是無害的」——也可能是你沒有領會他的話外之音。


成年人說話做事往往不直接,很多時候我們聽到的實際是暗示和台階。




因此也會存在表面上牛唇對牛嘴,實際領會錯誤的情況。




所以想要萬事順意,根本上還是得做到行路讀書,情理通達、武德充沛(?)吧。


如果你喜歡這種風格,還可以康康:
帶水晶手鏈真的有用嗎?176 贊同 · 46 評論回答
3樓 JosephHeinrich 2024-4-30 15:26
前幾天正好在網上看到一段話,很感動:
我的父親雖然只讀到高中,但他是那種,即使是從孩子那兒聽到、他不知道的事情,也能坦率說出「我不知道」「我會去查查」 的人。然後隔天,他真的會去圖書館之類的地方查詢,將他查到的東西告訴我,並說「多虧你我學到了」。所以我開始覺得大人就該是這樣子,並謹記著這件事生活下去。
我把這段話複製到我微信的收藏里,為了提醒自己,一個人真正的了不起,不在於他無所不能、無所不知。
而在於他有勇氣,心平氣和地承認自己的無知和局限,並且願意勤奮去學習和探索一切未知。
這件事看似很簡單。但是有多少大人能夠真正做到呢?
家長們放下你的自大和驕傲吧,學會謙虛地向你的孩子學習,這樣你的孩子才能夠從你身上學會,謙虛地向別人學習。而不是為了所謂的自尊,頑固地捍衛自己的無知。
畢竟擁有強大學習力、良好學習的態度,遠比一個人目前知道什麼,重要太多。


作者:喜喜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01978673/answer/1292873521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4樓 JosephHeinrich 2024-4-30 15:27
既然題主快成年了,適當了解一下中國歷史和中國文化,然後可能比較容易理解,我們傳統的社會架構和思想里,有一個「等級制度」(別名「三綱五常」)的觀念。


為什麼領導不愛聽下屬的意見?
為什麼父母不愛聽子女建議?
為什麼丈夫聽老婆話就是趴耳朵?
嫩家明明很可耐嘛!


這就是一種傳統思維定勢。不能完全一杆子推倒否定,但是適當調整是更適合現代社會發展的。


最後,要求固執的年長父母虛心改變是不太有可行性的。
具體父母這個事情,可以巧妙領活處理,有想法建議或者勸慰他們,直抒己見當面表態一般效果不佳,我是建議使用技巧。
一哄二騙三嚇唬。

作者:茶哥反雞娃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01978673/answer/1290712572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5樓 JosephHeinrich 2024-4-30 15:27
大部分平庸的人,無論他是身為父母,還是孩子,還是戀人,還是朋友,他們做事情,不是依靠客觀證據和推理,而是依靠身份,這是一種懶人思維。
在很多人那裡,由於客觀知識水平或者主觀能動性,他們是不願意或者不能進行客觀分析的,有的時候是資訊缺乏,有的時候是主觀懶惰,更多的時候是複合原因加上惡性循環,導致他們無法在事情上理智判斷。
轉而進行一種身份判斷。「央視說的」「專家講的」「馬雲說過」「外國報導」這都是一個套路,一個身份如果高,那麼這個身份說什麼都是高的。這在親子交往當中更常見「我是你父母」的底層意義首先是「我的社會經驗和閱歷高於你」,其次才是「你不聽我的我會惱羞成怒」。
這兩點是相輔相成的,當一個人會因為孩子指出合理化要求而惱羞成怒,這個人通常成就較低而無法客觀對事進行判斷。
在我家,我五歲的女兒也是有資格發表意見的,我會充分聽取,如果合理,我會欣然採納,但是大多數時間不採納的唯一原因不是她是我孩子只有五歲,而是她的見解有錯,這很正常,她只有五歲。


作者:知乎用戶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01978673/answer/1294504615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6樓 JosephHeinrich 2024-4-30 15:28
某知乎用戶:


接受你的父親就是爛泥巴糊不上牆的這種現實吧。
雖然意識到自己的家長很糟糕是非常痛苦的,但這就是現實啊。世界上總有一部分很糟糕的人,當這個人不信幸的是你的家長的時候,你也只好接受嘍。畢竟我們的社會花了那麼多資金去教育大家要勤勞,也沒有人人都勤勞啊。

7樓 JosephHeinrich 2024-4-30 15:28
作者:Lisa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01978673/answer/1293387093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因為一個自戀的人是聽不進任何的建議的。
《三國志》中的袁紹就是一個自戀的人。也因此他註定會失敗。
田豐是袁紹手下的重要謀士之一,此人博學多識,能力出眾。在漢朝末年,他曾經擔任過朝廷的御史,因看到朝廷的混亂,棄官歸家。後來他應袁紹的徵召,擔任了袁紹的別駕。他為袁紹的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袁紹正是用了他的計謀,才討平了公孫瓚

官渡之戰前,在《三國志》中記載,田豐對袁紹建議說:
曹公善用兵,變化無方,眾雖少,未可輕也,不如以久持之。將軍據山河之固
,擁四州之眾,外結英雄,內脩農戰,然後簡其精銳,分為奇兵,乘虛迭出,以擾河南,救右則擊其左,救左則擊其右,使敵疲於奔命,民不得安業;我未勞而彼已困,不及二年,可坐克也。今釋廟勝之策
,而決成敗於一戰,若不如志,悔無及也。田豐的策略,實際上是以持久戰的戰略來拖垮曹操。在當時,曹操兵少地單,而袁紹兵多地廣,雙方的總體實力相差懸殊。在這種情況下,袁紹有兩種戰略。一種是採用直接出兵的辦法,來與曹操決一雌雄。另一種是採取休養生息,和曹操持久消耗的辦法。田豐建議的就是這第二種戰略。
這兩種戰略,各有利弊。不過從穩妥性方面來看,田豐的辦法要好一些。採用田豐的辦法,袁紹可以休整軍隊,積蓄力量。在剛剛打完對公孫瓚的的戰爭後,有一個戰略休整時期,對於袁紹集團是十分必要的。而曹操所割據的地盤形勢也不利,他處於四國之戰
,戰略縱深小,也沒有大的天險可以屏障。如果袁紹採取襲擾戰術,是曹操疲於應付的。
這樣,經過一段時間之後,袁紹的實力越來越強,而曹操的實力卻越來越弱,這樣雙方的實力差距加大,就使得曹操的處境越發不利。到那個時候,袁紹取勝的把握性就更大了。
可袁紹不僅沒有聽取田豐的建議,一怒之下,還將田豐關押進大牢。果不其然,袁紹打了敗仗。當時獄卒還以為:田豐的預測是對的,應該會得到重用。而田豐卻無比恐懼。他料定以袁紹的性格,如果打了勝仗,可能侮辱他一下,就放了他。但打了敗仗,可能會殺了他。果然,袁紹回來就殺了田豐。
為什麼會這樣?最關鍵的是,袁紹只能接受阿諛奉承。他甚至非常依賴別人的讚揚和肯定(這是他獲得自尊的主要方式),他是一個自戀的人。而一個自戀的人犯了錯誤,會感覺到「羞愧、羞恥」,而不是「內疚」。他們對犯錯的感覺是「太丟人了!太沒面子了!我怎麼見人啊!」而不是「我錯了,沒有履行我的責任,對不起大家。」
這也影響了對錯誤的糾正行為。自戀的人犯錯之後,想到的首先是「遮掩錯誤」,他們不是急於處理錯誤本身,而是先想辦法遮蓋錯誤、推卸責任,即使這樣會加劇錯誤。
自從官渡之戰後,強大的袁紹好像沒做對一件事。
相反,曹操卻能納諫如流,因為他是一個自信的人。而自信的人犯了錯因為產生「內疚感」,首先想到的是承認錯誤並且迅速做出補救措施。一個自信的人能在極其不利的情形下,還能聽得進破壞自戀的真實壞消息,結果曹操就一直活在真相中,能及時做出正確的判斷。而且總能在危急中把握住關鍵機會,最後反敗為勝。
回到原問題:題主問父母為什麼不採納孩子的合理建議?
試想:我們在工作中,在生活中,有多少人願意接納諫言呢?在青春叛逆時父母認為正常的規勸,有多少人認為是廢話連篇呢?
若是合理的人都照做,那太美好了。企業不會有內耗,管理不會那麼難,子女教育也不會那麼難。
何況父母成長到衰老的世界跟我們的世界區別是很大的,我們雙方在對某些事情的觀點上是有著極大的年代痕迹的。加上我們的文化中信奉:天下無不是之父母的觀念,所以孩子勸父母一定會更難。
8樓 JosephHeinrich 2024-4-30 15:28
作者:江夏梅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01978673/answer/1293876495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遙想當年,我本科時大約,學校旁邊在原來的水庫上填埋建了一個樓盤,當年這個樓盤真的是被各種不看好,一是他是在水庫上填埋建的小區,誰都擔心安全性問題,二是遠離市區,交通不便,交通不便到什麼程度?當年經過我們學校的就三路公交車,一路是專門為我們學校各校區設的,一路是為我們學校到火車站設置的,一路是為了我們學校下邊的工業園設置的,這三路公交車都不經過這個小區,從這個小區出去要繞到我們學校正門才有車坐。
但是我挺看好這個小區的,一是因為在水庫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因此保留一大片水域,在那個貧水城市,四捨五入這就是海景房,所以環境比較好。二是因為在水庫建立起來的,因此價格比較低,剛開盤的時候就1000多,三是地理位置好,在學校周邊,不愁出租,也不愁賣,因為當時我們學校取消了分配房之後,其實青年教師都挺愁房子的問題,離學校近的都貴,便宜的離學校還遠(我們學校已經都是郊區了,想像一下那個位置),因此這個小區其實挺適合年輕教師的。四是離這個小區起步價之內就有當年城市唯一的一條輕軌線。五是我們班一個溫州的同學建議我們集資買一套,其實上面的優勢全是他分析出來的,但是當年我們都比較單純,還是學生心態,覺得把學習搞好就好,投資的事情不是我們應該想的問題,因此就沒集資起來。她後來自己買沒買不清楚。
然後回家我就和我媽說了,我從來沒有態度如此堅決的對我家超過1000塊的資產發表言論,我認為應該買。而且那個時候我家生意蒸蒸日上,最好的時候,手裡有的是錢。但是我媽不同意,我媽做了一輩子實業,他從來不相信什麼炒房這一類資本投資,她就是認為實業才是正道,其他都是歧途。再就是,當時她認為我們城市人口流失嚴重,房地產泡沫太嚴重(本身我父母就是從事房地產下游產業,因此對房地產業也有一定了解),遲早會垮掉。她堅持把當年所有的資金投入到一個廠子里了。
十年,那個廠子倒了,而那個小區的房價已經兩萬都不止了,而且因為這個小區的存在,在市政規划上基礎設施越來越健全,省內重點小學中學紛紛在周邊建分校,交通也越來越發達 。
但是說實話,要不是溫州的那個同學的一番言論 其實我很贊同不應該投資房地產的,因此之後一再的錯過上車的機會。
後果就是後來我們家的一些事情我爸媽也能聽從我們子女的勸了。這些年來我爸很多投資都會先問問我們的意見,讓他跳過了很多雷。
後來我問我媽當年為什麼不聽我的,我媽回我,你個小屁孩懂啥。
所以為啥父母不聽子女的意見,因為在他們眼裡就是那個啥也不懂的小屁孩。
我現在也自己養孩子了,我感覺對於父母而言,最大的困難就是很難第一時間看到孩子的成長,從父母的角度而言,總是意識不到孩子已經在逐漸長大,總是跟不上孩子長大的節奏,也有點不太能接受孩子長大的現實。
9樓 JosephHeinrich 2024-4-30 15:29
作者:我去英國探探路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01978673/answer/1292773806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因為在你眼中的合理,在他們眼中是無理
接下來我要說的事例,可能在大家的身上都有發生,我就統稱「我有個朋友」吧


我有個朋友,小A
他有一個苦惱,那就是他的父母總喜歡把昨天的剩菜第二天熱一熱接著吃。有時候是剩的牛肉、排骨,有時候是一盤家常菜,有時候是一碟土豆絲,有時候甚至是沒吃完的蘿卜乾和鹹菜
有時候,拿出來的剩菜已經有味道了,但是也不會丟掉,父母說:熱一熱就好了。有時候有的地方長了一點毛,他們也只是把那部分丟掉,剩下的接著吃。水果有了腐敗,也只是切掉那部分,剩下的接著吃。
因為吃剩菜而鬧肚子的事,不是沒發生過。吃處理過的腐敗水果,心裡也很膈應,雖然沒有過食物中毒過,但是這樣的行為,A很清楚是極為不健康的。就說水果,看似是腐敗了一部分,實則其他健康的部分也被細菌感染了,只不過看不出來。而剩菜剩飯中的亞硝酸鹽
和增殖的細菌,對人體百害而無一利。雖然僅是小康之家,沒有寶馬香車,但是溫飽絕對不成問題。如果不是因為不健康,頓頓吃肉都沒有問題。為什麼父母要節儉到這個程度呢?
而父母呢,他們是生活在六七十年代的人,他們出生在計劃經濟時代,經歷過飢荒,體驗過飢餓,所有的印象都是物資緊缺。對於食物的珍惜和感情,不是物資充足的下一代能夠想像的。所以在他們看來,這種倒掉剩菜和扔掉水果的行為是一種極大的浪費。至於吃了會不會生病,這不是應該考慮的,誰還不生個病了?我們一直以來就是這麼吃的,也沒見吃死個誰
所以,而父母的行為,在A看來是既不健康也不合理,他十分擔心父母的健康,想讓他們不要過分節儉。而在A看來的合理化建議,在父母眼裡就是沒受過苦的「小布爾喬亞」嬌生慣養的毛病。你說,這合理化建議,他們會聽麼?


小B也是個年輕人,不過是個金融行業從業者,並且頗具實力。讓他煩惱的只有一點,父親50歲了還在工地打工,母親40多歲也還在做保姆的工作。他很希望他們能換一種工作,倒不是看不起這兩種職業,而是覺得他們年紀大了,不要再做這種又累又辛苦的工作。
他勸他們學習股票投資,並且可以以自己的專業能力,來手把手的教父母學習經濟和金融。以及投資理財,股票基金等相關知識和注意事項,由淺入深,理論加實踐,肯定能幫助父母輕鬆獲利。如果他們實在怕麻煩不想學,自己可以給他們出主意,只要拿出本金,他來負責買入賣出,賺到的錢都是父母的,自己一分也不要
可是父母卻多次拒絕,而且一致十分抗拒。還和小B說,讓他腳踏實地,不要做一些投機取巧的事。小B很苦惱,為什麼他們寧願去做勞累的體力活,卻不願意輕鬆的賺錢呢?
父母是這樣想的。兒子的工作看起來不像是什麼正經工作,每天就抱著電腦手機不停的看啊算啊,就能把錢掙到。那掙錢要是這麼容易,豈不是人人都是大富翁了?兒子做這種事,鬧不好是電視上說的詐騙。就算不是詐騙,那也是賭博。聽說隔壁老王家兒子炒股,一分錢沒賺到,還倒欠銀行幾十萬。這種今天賺明天賠的事情,萬一哪天沒弄好,把自己的棺材本全都輸光了,兒子的彩禮錢也就泡湯了。唉,這兒子真不讓人省心,我們年紀大了,多干幾年,給他多攢點錢吧。
小B擔心父母的身體吃不消高強度勞動,想讓他們輕鬆的賺錢。父母擔心兒子賺錢是空中樓閣,鏡花水月,不夠可靠。雖然彼此都在為對方著想,但是對方不一定能理解。所以,雙方的合理化建議,在對方看來都不合理


小C是個小朋友,今年14歲,正上初中。他特別想要一台電腦玩遊戲。因為他在故事書里看過,比爾蓋茨、喬布斯這樣的成功人士,小時候都是玩電腦玩起來的。國內的雷叔叔,劉叔叔也是玩電腦的好手。自己如果也有電腦可以玩,也會成為像他們一樣的人。學習以外玩遊戲,多有趣,看那些可以天天玩遊戲的同學,每天聊天的事情眉飛色舞,別提有多羨慕了。
於是他給父母提了建議,想要一個電腦用來學習和娛樂,並且還搬出了喬布斯和比爾蓋茨。但是好像並沒有什麼用,父母並不同意,還讓他好好學習,不要一天就想著玩。這讓他傷透了腦筋。
在父母看來,小孩子的自控能力不強,也更容易上癮。遊戲對於他們的刺激和誘惑都太大了,成年人尚不能抵禦,何況孩子呢?到時候無心學習,成績一落千丈,影響的是他自己的人生。我們作為父母,不能只讓孩子快樂。不是每個人都是喬布斯和比爾蓋茨,他們只希望孩子是個普通人,不要荒廢學業,用知識改變他自己的命運。在他有可能誤入歧途的時候,為他做出正確的決定。
所以,在小C眼中的合理化建議。在父母眼中,是目光短淺,心智不成熟的體現。


父母和孩子,天生就有代溝。兩代人生活在不同的時代,經歷著不同的生活。年齡的差距也帶來了角度和視野的差距,不同的職業也會做出不同的選擇。很多時候,孩子的建議的確是科學合理的,但是父母的知識、層次、閱歷等,都讓他們不得不沿著那條老路走下去,積重難返。
我希望大家不要簡單的認為,父母不接受自己的合理化建議就是罪大惡極。他們是我們的父母,他們身上有諸多缺點,也不能改變他們把我們養育成人的事實。更何況,你的建議也不一定合理。如果有的父母並不愛孩子,我想孩子也不會為此而苦惱,孩子會毫不在乎,他們的生死好壞與我何干?
可以改變他們再好不過,如果不可以,也請不要改變那份愛
10樓 JosephHeinrich 2024-4-30 15:29
禁與千尋:


第一,在中國人的觀念里,是應該子女聽從父母,甚至在有些地方,長輩的話哪怕是放屁,晚輩可以不照做,但是也要嗯嗯,至今在很多地方,講道理明事理的村幹部說半天,還不如一些老頭霸道的幾句話。子女提出意見,很多時候不管對不對,父母,尤其是老子,優先考慮的事,自己怎麼能聽孩子的話呢?這是很抗拒的。所以一些父母哪怕你的意見對,他也會轉移話題強詞奪理,總之就是,要保持自己老子的地位。
第二,父母的經歷決定了,他們的認知中,你的合理是不合理,現實里,也有很多人會給我們提合理的建議,難道我們就一定採納?有些時候我們也是事後知道合理,當時卻不這麼認為。所以有些時候我們總覺得父母做的不夠好,還能更好,那不過是我們學些開拓了眼界而已,我們的思維角度更多,看的更遠。
第三,考慮角度不同,每個人所處的角度不同,需要承擔的責任不同,考慮的信息也不同,所謂旁觀者清,很多時候旁觀者的確會提出一些很好地建議,問題是,人生往往不是就一件事,而是很多事不斷的循環交織,你考慮的只是一點,按照你的建議的確可以解決,問題是其他事情呢?這些你沒有考慮,於是也就成了顧慮。所以站在你的角度,或許你的建議是合理的,但是站在你父親的角度,就不一定了。
第四,年輕人和成年人最大的不同就是,年輕人什麼都敢說,而現實里卻是有些人做錯了,你還要恭維說對的沒錯,是是是,哪怕背後給他擦屁股。
第五,自己努力,不要怪家人,哪怕真的是他們的問題,更不要說因為他們如何如何,自己菜如何如何,哪怕就是。人世間如果可以輕易改變,輕易接受,也就沒有那麼多煩惱了。
自己改變總是比讓別人改變容易的多。而更多時候說者無心,聽著有意,你的意見很可能就是各種指責。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4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