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少年啊白
連結: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66428531/answer/1975385866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這其實和學科有關,也和學術傳承製度有關。當然,最最相關的是,國情。
這和我國的第二次院系合併息息相關,院系調整導致了一大批專科和職業技術學院合併進入了大學,進而導致了不少保持職稱的教授只有碩士學歷,甚至很多還只有本科學歷(其中少部分人會在學校進修一個博士,但是自己當教授自己評博論拿的博士什麼水平呢...懂得都懂)
而近年來隨著教職市場的供不應求,海歸博士和土博們人手頂刊可能連博士後都找不到,對比著著佔著位置毫無產出的一些「老教授」們,就愈發顯得極其尷尬。
而為了彌補我國院系調整後博士點的培養嚴重缺乏導師,臨時提拔了這些老教授們的不少職稱,而我國的高等教育體制是學自蘇聯(如農林這個十分蘇聯氣息的學科分類就是來源於此[1]),00年後學美國的長聘制(tenure track)拼起來的縫合怪,所以說傳承自蘇聯教育
制度,根源上來自於歐洲的博導制度也就流傳下來。
接下來我為大家細細介紹一下博導制度,
博導在幾乎所有施行博洛尼亞進程
(Bologna Process)的歐洲國家中,都是一個文憑(diploma),也是一種職稱。
這個概念在英語世界裡被稱作「適應資格」(Habilitation,出自拉丁語habilitare,意思是「是...適應」)
這個制度在不同的國家的設立不同,具體的評審標準也不一樣,總體上,有以下幾個共同點 :
1.是學術能力認可的標誌。
2.擁有這項認可才能獨立指導博士生。
3.需要同行領域的專家(基本都是外部專家,有時全都是外國專家)進行審核,有時也需要答辯。
4.是正教授資格的必需品。
存在這一制度也是十分合理的,因為對於多數實驗學科(如生命科學,環境,材料,化學等等等)來說,發一篇頂刊並不能意味著這位作者的獨立工作能力,實驗器材,外部資源,以及第幾作者的順序都對頂級刊物的發表頗有影響力,一篇獨立的頂刊完全有可能是博士在讀時大牛實驗室為了保護畢業生就業的贈予,而離開了實驗室的青年學者並不能保持相同的水平繼續產出(如西南某985最年輕院長,離開了博導的實驗室後再無頂刊)在美國的教育體制中,規避了Habilitation制度
,而是採用另一種評審模式——首席研究員
(Principal Investigator,即PI),能申到基金,擁有自己的科研項目的人才能指導博士生。這也是另一種博導制度的體現,只是把外部專家的評審變成了對項目評估書的評審,本質還是對科研能力的一種認可。
而對於形式科學
(如理論數學,理論計算機,統計學),社會科學(如經濟學,政治科學,社會學)和人文學(如歷史,哲學)等學科。儘管在美國並沒有嚴格的Habilitation制度,但是只有有豐富學術成果並且在行業內有非常好聲望的教授才有資格指導博士生,年輕的助理教授只能輔助指導(co-supervisor),並不能作為主導師(main advisor)。這些學科一般有個典型的特點,就是不存在第一作者第二作者的區分,而按照字母表順序排列作者的貢獻。對於這些學科來說,Habilitation只是變成了美國的長聘制度的一部分,而並沒有消失。
當然,也有與眾不同的存在,就是夾在這些學科中的「應用學科」(如北美的IEOR,EECS等等),這類學科會接大量的橫向項目,所以說院系本身並不缺乏經費,也完全養得起博士生。他們就逐漸淘汰掉了上述描述學科中的變著花樣的博導制度,助理教授也可以成為博士生的主導師,博士生和導師之間既不是標準的上下級,也不是普通的合作者關係(co-author)。在美國,一般來說只要是長聘制的助理教授,都是有資格成為博士生的主導師的。
博導制度是從學術發展史來看非常有趣和有討論價值的制度,在某種程度上,它杜絕了水博導
和對應的水博士生的誕生。又在某種程度上,拖累了學術環境,被詬病成中世紀的「學徒行會制度
」。而中國又在這方面也有自己獨特的國情,擁擠的教職供應倒逼了大量有潛力的年輕人失散在就業市場中。
在歐洲國家,教職一般來說是公務員的一種,承擔授課任務是對這類公務員的基本要求,如果一位年輕教師不能快速獲得Habilitation,TA很可能會困在崗位上,被要求執行更多的教育任務,獲得更少的科研時間和經費,對應著的,就是美國的教學崗教授
(Teaching Track Professor)。
而這份博導制度在不同的歐洲國家也有不同的名字,也隨之高等教育的發源和傳播到了世界各處,下面是來源於Wiki的整理[2]:
比利時(法語部分:Agrégation de l'enseignement supérieur,直到2010年)
巴西 ( livre-docência )
法國(Habilitation à diriger des recherches,「accreditation to supervise research」,縮寫為HDR)
瑞士(PD 和/或 Dr. habil。)
德國(Priv.-Doz. 和/或 Dr. habil。)
盧森堡(autorisation à diriger des recherches,「authorization to supervise research」,或 ADR)
波蘭(博士 hab., doktor habilitowany)
奧地利(原Univ.-Doz.,現Priv.-Doz.)
埃及( Ālimiyya/Al-Azhar)
丹麥 (dr. med./scient./phil.)
義大利(Abilitazione sciencea nazionale,自 2012 年起)
保加利亞(Docent)
葡萄牙 (Agregação)
羅馬尼亞 (abilitare)
捷克 (doc., docent)
芬蘭(Dosenti/Docent)
塞爾維亞(Docent)
斯洛伐克(Docent)
瑞典(Docent)
匈牙利(Dr. habil.)
拉脫維亞(Dr. habil.)
斯洛維尼亞(Docent)
希臘(υφηγεσία,υφηγητής),1983年廢除
亞美尼亞、亞塞拜然、立陶宛(Dr.Habil;目前已廢除,不再授予,但較早獲得學位的人將終生使用)
摩爾多瓦
白俄羅斯 ( Доктар навук , Łacinka : Doktar navuk)
俄羅斯、吉爾吉斯、哈薩克、烏茲別克、烏克蘭(Доктор наук - Doktor nauk,科學博士)參考
^新中國成立以來學科體系的形成、發展與展望
http://www.zgcjm.org/NewsInfo?id=1599^Wiki引用Habilitation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abilit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