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官員的措辭變化 暗示出手干預的可能性
從歷史經驗來看,日本官員不會承認所謂的匯率防線,只是不斷強調當市場出現突發性、無序性或投機性波動時才會採取行動。而在直接干預之前,官員通常會循序漸進地向市場發出警告,透過不同措辭暗示距離實際行動的接近程度。
市場分析,當日本官員從描述貨幣市場轉向談論採取行動時,就是一個關鍵訊號。在初始階段,官員們會先重申G20政策核心的基本原則,例如「外匯水準應由市場決定」、「匯率劇烈波動會對經濟產生負面影響」。
當行情波據加劇之際,官員的措辭也會產生微妙變化,像是「我們正在密切關注外匯市場」、「持續觀察外匯市場對於經濟的影響」。
如果情勢升溫,或是官員認為行情已經脫離基本面,他們使用的字眼可能會更為強烈,例如,「日圓走弱的負面影響正變得更加明顯」、「我們對於匯率走勢深感擔憂。」
一旦官員暗示將採取行動,代表進場干預的可能性提高,例如「不能容忍投機性舉動」、「不排除任何應對過度波動的手段」、「如有需要,我們隨時準備採取行動」。
整體而言,日本政府正逼近政策選擇的臨界點,是否動手、何時動手,除了要在市況失序前扳回主導權,也攸關政策可信度。對於押注日圓行情的投資人來說,只要日本央行不啟動更明確的政策轉向,日本當局每一次的干預不排除仍可能被視為短線反彈的空點。值此關鍵時刻,真正的「攻防戰」才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