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通州以東的燕郊經濟技術開發區,許多訪民因租金便宜而暫住此地。遼寧訪民李女士告訴記者,為了避開北京與家鄉警察,她已在燕郊住了一個月:「警察到處抓人,我只能先躲在這裡。等四中全會開完再去信訪局交材料。現在我這棟樓就有十幾個訪民。」
談到對會議的看法,李女士說:「這跟我們有什麼關係?他們開的會都是他們的事。當局從來不管老百姓,只會打壓我們。新聞裡說得好聽,全是假的。」
中共官方媒體在會前多次宣稱「擴大內需、穩就業、保民生」,但多家財經機構指出,大陸消費疲軟、青年失業與地方財政吃緊仍是主要問題。中國社科院10月報告顯示,居民收入增速放緩,消費信心持續低迷。
湖北襄陽女工王娟說:「醫院收費越來越高,藥也貴。全國開會那麼多次,醫療沒見改善。」北京豐台訪民張先生表示,他的房產糾紛拖了多年仍無結果:「報導說要共同富裕,普通人連維權都難,哪有心思看全會。」天津餐館服務員李阿姨說:「我們只希望房價別再跌,工資別再減。政府說要穩經濟,可我們每天都在擔心沒客人上門。」
社交媒體上,「普通人對四中全會沒感覺」的話題引發討論。有人留言:「全會談現代化,我們只關心明天油價、學費和社保。」
浙江創投顧問陸建(化名)指出:「從企業角度看,資金緊、訂單少、稅負重是共通問題。當局的政策再多,關鍵是錢要能到企業和個人手上。」「中央提到安全與發展並重,實際上意味資本管控更強,地方融資更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