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4.8%符合路透社調查分析師預期的增幅,但該數字較前一季GDP的5.2%年增幅有所回落,創下自2024年第3季以來的最低增速。而前3季經濟增長率維持在5.2%,使中國有望實現全年「5%左右」的官方增長目標,並減輕政府近期推出新刺激措施的壓力。
麥格理集團(Macquarie Group)首席中國經濟學家胡偉俊(Larry Hu)指出,這種放緩幅度「不足以觸發重大政策刺激」,而中國經濟在消費與房市疲軟、出口與製造業強勁的「雙速模式」(two-speed mode)下,中國政府將持續運用微刺激措施穩定經濟動能。
然而,《日經亞洲》指出,經濟學家擔憂房市的長期低迷正助長通縮壓力,並限制中國的增長潛力。按現行價格計算,今年第3季GDP增速放緩至3.7%。
另據9月份數據顯示,中國經濟各領域狀況持續惡化。國家統計局追蹤的70個城市中,有63個城市新建商品房銷售價格較上月下跌,高於8月份的57個城市。零售額年增3.0%,低於8月份的3.4%,創去年11月以來的最低增速。
固定資產投資則連續第6個月走弱,導致前3季投資額年跌0.5%,其中房地產開投資暴跌13.9%更是拖累整體數據表現。然而,9月份規模以上工業產出逆勢上揚,較去年同期增長6.5%,創下3個月來最大增幅,對外出口亦保持強勁。
「總體而言,經濟增長勉強維持,但實際增速可能低於GDP數據所顯示的水準」,凱投宏觀分析師伊凡斯-普瑞查德(Julian Evans-Pritchard)在報告中寫道,中國經濟增長日益依賴出口來抵銷內需放緩的影響,直言該發展模式難以持續,「除非當局採取更積極措施提振消費支出,否則中期增長恐將進一步放緩。」